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东省菏泽市某养猪场于2018年3月份前后陆续发生了8头育肥猪死亡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猪群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查及病理剖检,又通过实验室RT-PCR和PCR检测,最终判定该病例为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同时,针对该病例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猪圆环病毒型引起的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导致病猪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和黄疸,也有下痢、咳嗽和神经症状,有的病例有先天性震颤、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猪瘟病毒是猪常见易感病毒,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临床上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很普遍,本文介绍了一例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以期为基层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与猪伪狂犬病毒都是烈性的传染性病毒。本文以某养猪场为例,调查了该猪场内猪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例剖检,对育肥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症状进行了诊断。  相似文献   

5.
猪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免疫系统受损,形成免疫抑制,导致免疫缺陷,在临床上常引发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某猪场发生了圆环病毒Ⅱ型与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经临床诊断和病毒核酸检测,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保健、消毒等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procinecircovirus,PVC)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主要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由于本病的广泛分布,危害日益严重,应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笔者在6月就遇到了一起猪圆环病毒寄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例,特概述该病例的一些情况,供广大同行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病作为一种新的病毒病在国内广泛流行。猪圆环病毒Ⅱ型可引起断奶子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这些病总称为猪圆环病毒病。文章就通辽地区某猪场由圆环病毒引发感染的仔猪腹泻的病例,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都是猪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猪圆环病毒包括1型、2型和3型,猪圆环病毒2型是目前最易感的血清型。猪圆环病毒2型是一种免疫抑制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很容易发生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发生混合感染后病猪的死亡率增加,本文通过对一例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希望引起广大养殖户对混合感染情况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确诊贵州省都匀市某养殖场的猪死亡病因,采集病死猪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和猪圆环病毒2型PCR检测核酸均为阳性,其余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细菌分离培养表明存在细菌感染,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分离菌对硫酸安普霉素、硫酸粘菌素、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氟苯尼考较敏感,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结论:确诊病例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直接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控制难度增大,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对一例齐齐哈尔市某猪场病猪病例进行了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例为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指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病之一,笔者收集59个猪场62个猪圆环病毒病病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发病猪11 322头,死亡3 068头,发病率16.4%,死亡率27.1%,其中15~40 kg小中猪发病猪9 205头,死亡2 421头,分别占发病总数和死亡总数的81.3%、78.9%。在62例病例中,冬季和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近几年来严重危害猪群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为研究2种病毒自然条件下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本研究分别利用RT-PCR和PCR方法,对近2年来自山东及周边地区78家猪场的237份临床病例进行了PRRSV和PCV-2的检测,结果发现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病例48份,阳性率达20.2%。2种病毒混合感染已成为该地区猪病流行的重要特征。本研究对该地区猪群混合感染的现状、发病表现及病变特征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引起猪的新传染病,引发仔猪断奶衰竭综合症、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和母猪的繁殖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还可导致猪群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家猪和野猪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猪均易感,但本病主要发生在保育阶段和生长期仔猪.最近笔者遇到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嵴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嵴病毒3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腹泻哺乳仔猪的小肠为起始材料,建立了猪峭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收集的50份哺乳仔猪腹泻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模板的最小检测量是2.3 pg,检测猪其他常见致腹泻病毒均为阴性,同一样品3次试验结果一致;所扩增的序列经测序分析均为猪嵴病毒的3D核苷酸序列;仔猪腹泻样本的猪嵴病毒检出率达58%。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度高、重复性和特异性良好,可用于猪嵴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病例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一起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病例,阐明了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探索了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时应采取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等,为养猪业可能发生的猪圆环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猪博卡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目前,在匈牙利、北爱尔兰、罗马尼亚、泰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的猪群(野猪)中均检测到了该病毒,并且发现该病毒在猪群中保持较高的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该病毒与猪群腹泻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可能在猪腹泻中可能扮演了一个诱因的角色。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病毒存在多个谱系,呈现出遗传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地区分布情况、季节性特征和混合感染病原类型,基于中国知网、NCBI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国18个省市地区统计样本数量共计6951份,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样本数3345(48.12%)份,混合感染阳性样本数1325(19.06%)份;我国中部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率高于其他省市;冬季(12~2月)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多发季节;细菌和病毒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在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主要混合感染病原类型为大肠杆菌,在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可以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嵴病毒、猪Delta冠状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进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混合感染(15.41%)为主,三重混合感染和四重混合感染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25%和0.40%.本文归纳了近10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基本特征,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及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一起副猪嗜血杆菌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病例,阐明了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探讨了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时应采取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等,为预防和治疗副猪嗜血杆菌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促进了养殖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4,(11):126-129
猪博卡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在欧洲、美洲、中国、韩国、日本均检测到了猪博卡病毒的存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该病毒与猪群腹泻和呼吸困难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结合已发表的文献,对猪博卡病毒的流行病学、分类、基因组结构与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科研人员对猪博卡病毒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底上海郊县某养猪场发生了多起母猪妊娠后流产、1月龄内仔猪大量死亡的病例。对送检的病猪进行了病原分离、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免疫荧光检测及动物试验,确诊该养猪场混和感染了猪瘟病毒和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为控制该场的猪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