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例排血便奶牛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什不斜齐村李某饲养的1头7岁黑白花奶牛发病。主诉:该牛生产50多d,本胎日产奶量曾达40kg,近10d排粪带血一天比一天增多,饮食反刍明显减少,日产奶量已下降至15kg。症见:每次排粪都带红紫色血,有时全为红紫色血,不见粪。努责明显,吊肷,胃肠蠕动音减弱,眼球下陷,口色、结膜发白。体温39℃,脉搏78次/min。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我国南京地区荷斯坦牛围产后期日产奶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4年6月—2019年5月产犊的512头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的产奶量记录,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年份、产犊季节产犊难易等因素对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产奶量分别为7.23、16.8、22.26、25.72、28.30、29.83、31.50 kg;产后第1~2天的日产奶量递增率最高,为132.4%,第6~7天的递增率最低,为5.6%;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季节和产犊难易对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6胎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最高;夏季产犊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难产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奶牛;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对奶牛自身生理状态和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为建模分析荷斯坦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为规模化牧场利用日产奶量数据对围产后期奶牛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平远 《湖南饲料》2007,(1):47-47
美国威克鲁农牧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同泌乳期的奶牛应分别按精粗饲料的比例搭配,才能取得最好的产奶水平和饲料转化效益比,其具体的比例是:对产奶期20~120天,日产奶量高于20kg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40~50%;产奶期121~210天,日产奶量15~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应占30~35%;产奶期211~305天,日产奶量15公斤以下的,精饲料占20~25%。实践证明,这样可获得最好的饲料效益比。  相似文献   

4.
美国畜牧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不同泌乳期奶牛的饲料,应精、粗合理搭配,才能使奶牛发挥最好的产奶水平。 具体搭配的比例是,产后20~120天,日产奶量高于20kg的奶牛,精饲料应占口粮的40~45%;产后120天~210天,日产奶量为15~20kg的奶牛,精饲料  相似文献   

5.
平菇菌糠替代部分精料饲喂奶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平菇菌糠代替部分精料饲养产奶期奶牛,记录日产奶情况,试验期为30d,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奶牛日产奶36kg,对照组每头牛日产奶34kg,试验组比对照组日产奶提高4.9%(P>0.05),效益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健康奶牛的正常体温、日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乳房内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泌乳期奶牛12头,给药前1 d和给药前0 d,统计记录各试验奶牛的直肠温度、日产奶量,检测每个乳区采集奶样的体细胞数,并对给药前0 d的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检测。每头入选奶牛的四个乳区分别单次灌注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在给药后的第1、3、5、7、10天分别记录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在给药后的第12小时、3、5、7、10天分别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同时检查直肠温度;在给药后的第10天对采集的奶样进行病原菌检测。比较奶牛用药前后直肠温度、日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病原菌的变化。试验期间对给药奶牛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奶牛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果表明。给药前1 d、给药当天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3、5、7、10天,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平均值分别为30.5、30.3、29.8、30.3、30.0、30.9和31.0 kg,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前后各时间点采集的奶中体细胞数大都维持在30~50万/mL;给药前后各时间点测得的奶牛直肠温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在给药前0 d分离到7株大肠杆菌、6株链球菌和9株葡萄球菌,给药后第10天采集的奶样中未检测到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仅检测到1株链球菌。与给药前相比,奶中的病原菌数量有所减少,无新增感染。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正常体温、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无不良影响,该制剂对于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选用35头处于干奶期40d,泌乳期相近和上胎平均日产奶量20kg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7组,即:对照组、亚硒酸钠(7.5mg/d、15mg/d和22.5mg/d)和有机硒(7.5mg/d、15mg/d和22.5mg/d),研究有机硒和无机硒对血硒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前各组体细胞数、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血硒差异不显著,试验期有机硒较无机硒显著降低体细胞数,提高了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血硒含量。由此推断有机硒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8.
在规模养殖户饲养的奶牛中选择年龄在4~6岁,体重、胎次、泌乳时间等基本一致的荷斯坦泌乳牛18头,根据农户的饲喂条件,分为三组,每组6头。试验A组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和玉米秸秆青贮,试验B组饲喂混合饲料、粗饲料和玉米秸秆青贮,对照组C组采用一般的常规饲喂(有啥喂啥)方式,观察饲喂不同日粮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试验A组奶牛头均日产奶量19.82kg,个体产奶量6045kg,试验B组头均日产奶量工17.27kg,个体产奶量5267kg,对照C组头均日产奶量12.41kg,个体产奶量3785kg;试验A组和B组头均日产奶量比对照C组增加7.41kg和4.86kg,个体产奶量分别增加2260kg和1482kg。  相似文献   

9.
1科学配制粗精饲料一般来说,粗饲料主要是提供奶牛所需要的粗纤维和其他养分,而精饲料主要是提供奶牛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养分。如按日粮的总物质计算,干草等粗饲料在奶牛日粮中占50%左右为宜,但是粗料质量不好时,则精粗料比为60%︰40%。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根据奶牛的日产奶量来确定精粗料的配比,如日产奶量为10kg,精粗饲料比为30%︰70%,日喂混合精料4kg;日产奶量为15kg时,精粗饲料比仍以30%︰70%为宜,但是精饲料喂量应增加到5.6kg;日产奶量为20kg时,精粗料比调整为40%:60%,精饲料喂量为7.6kg;日产奶量为25kg时,精粗料比约为55%:45%,精饲料喂量9kg;日产奶量达30kg时,精粗料比为60%︰40%,精饲料的喂量应达到13.2kg。因此,奶牛的产奶量越高,应投喂精饲料的量则越多。  相似文献   

10.
以同胎次、产犊集中、健康状况为主要选择内容从80头奶牛中随机选择第1胎牛18头,分3组,2个重复.在用相同原料制作的地面青贮、窖式青贮饲养及普通饲料饲养(不用青贮)的处理下,饲养90 d的产奶量结果:地面青贮料饲养的平均日产奶量19.37kg;窖式青贮料饲养的19.21 kg;普通饲料饲养的16.65 kg;用地面青贮饲养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比不喂青贮料的牛增加2.72kg,提高16.34%,且乳脂率提高1.44%.  相似文献   

11.
添加稀土对奶牛乳量及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个同型(k=3)拉丁方交叉设计方法,对9头产奶期黑白花奶牛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200ppm及800ppm稀土的试验日粮,试期63天.结果基础日粮组产奶1467kg,个体平均日产奶量7.76kg;200ppm稀土日粮组产奶1603kg,个体平均日产奶量8.48kg,较基础日粮组提高9.28%,800ppm稀土日粮组产奶1782kg,个体平均日产奶量9.43kg,较基础日粮组提高21.52%.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0-800ppm稀土,对提高奶牛的产乳量及乳脂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以800ppm添加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6头奶水牛在全放牧条件下,测得第一胎305 d平均泌乳量为2 015.38 kg,平均日产奶量6.39 kg;以第2~4个泌乳月达到高峰,7个月后,随着泌乳期的增加,泌乳量下降.在此基础上为云南奶水牛的发展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伊犁马泌乳特性、构建伊犁马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的模型,本实验以新疆伊犁州昭苏马场核心群的15匹泌乳期、年龄、胎次相近的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利用Wood模型对伊犁马泌乳期30~120 d的105条泌乳记录进行拟合,预测其日产奶量及乳成分随泌乳天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Wood模型对产奶量的拟合度为0.85,乳成分拟合度在0.75~0.95;乳蛋白产量的泌乳曲线拟合度最高为0.95,乳糖率泌乳曲线拟合度最低为0.75;15匹伊犁马全泌乳期平均日奶产量为9.20 kg,产奶高峰日出现在第55天,日产奶量为14.37kg/d,预测120d泌乳期的产奶量为1053kg。通过使用Wood模型对产奶量及乳成分进行拟合,拟合度较为理想,可作为预测伊犁马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的模型之一,为乳用马的培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纤维酶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和饲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用18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地分为3组,每组6头。日粮中分别加入0、50和100g纤维素酶/头·天。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平均每头日产4%标准奶量为18.66、20.21(比对照组提高8.30%)和18.70kg;每公斤产奶量所耗饲料量为0.90、0.81、0.93kg。另外,纤维素酶制剂对奶的营养组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析荷斯坦牛最高日产奶量与305 d校正产奶量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斯坦牛最高日产奶量与305d校正产奶量间相关系数r=0.8164(P〈0.01),最高日产奶量(x)与305d校正产奶量(y)回归方程为y=182.04x+617.97。用最高日产奶量估计公牛女儿一胎305d校正产奶量,进行后裔测定,可缩短选种周期200d左右,为早期选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1科学配制饲料一般来说,粗料主要是提供奶牛所需要的粗纤维和其他养分,而精饲料主要是提供奶牛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养分。如按整个日粮总干物质计算,干草等粗饲料以在奶牛日粮中占50%左右为宜,但粗饲料质量不好时,则精粗料比为6∶4。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根据奶牛日产奶量来确定精粗料的配比。如日产奶量为10kg,精粗料比为3∶7,日喂混合精料4kg。每日产奶15kg时,精粗料比仍以3∶7为宜,但精料喂量应增加到5.6kg。日产奶量为20kg时,精粗料比调整为4∶6,精料喂量为7.6kg。日产奶量25kg时,  相似文献   

17.
小型TMR车在奶牛养殖小区应用后,固定式泌乳牛日采食量可提高3.85~7.5kg,日产奶量可提高4.55~6.82kg;牵引式泌乳牛日采食量可提高5~6kg,日产奶量可提高3.3~4.5kg;每头牛年净收入可增加4 000元。  相似文献   

18.
正1科学合理配制精粗饲料一般来说,粗料主要提供给奶牛所需要的粗纤维和其它养分,而精饲料主要是提供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养分。如按日粮总干物质计算,干草等粗饲料在奶牛日粮中以占50%为宜,但粗饲料质量不好时,则精粗料比为60%∶40%。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根据奶牛日产奶量来确定精粗料的配比。如日产奶量为10kg,精粗料比为30%∶70%,日喂混合精料4kg;日产奶15kg,精粗料比仍以30%∶70%为宜,但精料喂量应增加到5.6kg;日产奶量20kg,精粗料比调整为40%∶60%,  相似文献   

19.
不同泌乳期奶牛饲料应合理搭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畜牧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不同泌乳期奶牛的饲料应精、粗合理搭配,才能使奶牛发挥最好的产奶水平。具体搭配比例是:产后20~120天,日产奶量高于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应占日粮的40~45%;产后121~210天,日产奶量为15~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应占30~35%;产后211~305天,日产奶量在15公斤以下的奶牛,精饲料应占20~25%。饲养结果表明,奶  相似文献   

20.
奶牛最高日产奶高峰后奶量305天奶量及乳脂率间的关系分析北京市双桥农场畜牧分场(100024)宋乃社,孙玉萍奶牛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泌乳。为了更好地揭示其中的规律,我们对其整个泌乳期中几个关键性量化指标:305天产奶量、乳脂率、最高日产奶、高峰后奶量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