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或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产业占较大比重,生态环境问题较其他...  相似文献   

2.
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聚集与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过程和显著特点,产业空间结构则是在其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域布局格局。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重点经济开发区域,由于其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与地缘优势、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与产业分工调整等主要因素作用,发生了较为明显的产业聚集现象,演化发展成"一轴四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产业地域分工明确。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发展与调整的战略目标、思路和方向,以及产业聚集与城镇化发展、资源开发和绿洲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肉羊产业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区域产业经济与空间分异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采用GIS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肉羊产业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且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对此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预警理论,建立了区域生态安全的"状态-胁迫-免疫"(State-Danger-Immunity,SDI)动态预警模型。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甘肃省1997—2009年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并对2010—2015年生态环境安全进行动态预警。研究表明:(1)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效果较好,将其用于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是可行的;(2)甘肃省1997—2009年的生态环境从"较安全"状态到"较不安全"状态,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预警结果显示,甘肃省2010—2015年生态环境愈加恶化,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耗能量、工业固废利用率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足将成为影响甘肃省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作者的实地调查及有关资料,阐述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着重库木库勒盆地)的自然环境和动物资源,论述了该区的生态环境分类及地域分异,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区位熵、泰尔指数、空间错位模型及面板回归模型系统探索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错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通过集聚经济释放产业关联效应与乘数效应以扩展旅游影响的地域范围、产生地方化经济及专业化经济以发挥旅游正向外部效应、发挥富民效应与推动城乡融合的方式以促进居民增收,共同作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空间错位格局。2)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错位程度不断提升,空间错位关系由以负向错位为主转变为负向错位与正向错位势地均衡的局面。3)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错位格局主要受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正向影响,旅游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宏观调控对二者空间错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指出目前甘肃旅游业已具备了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但目前旅游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不强、空间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链尚不完善.培育区域旅游品牌、整合地区间资源和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是甘肃省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评价单元,耦合PSR模型和InVEST模型对2011-2021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运用PSR模型和InVEST模型评价的生态环境质量格局非常相似,PSR模型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更具优势,InVEST模型在刻画生态环境质量分异方面更精细,两种方法具有优势互补、相互验证的功效。从时间格局来看,2011-2021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经历了从较差-一般-良-优的持续向好转变过程,生境质量指数也逐年提高。1)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减少。2)人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得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显著。从空间格局来看,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生态压力大于农业型城市。基于PSR模型和InVEST模型计算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和生境质量都是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叠加的体现,也是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9.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表象,其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态势。黄河三峡景区凭借其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已成为黄河流域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受河谷地带的基础性影响,其资源类型、空间结构、游览线路等表现出典型的空间特征,深刻影响着景区旅游空间格局。借助Arc GIS空间网络分析模块和Excel平台,对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集聚态势,基尼系数高达0.755,分布均匀度仅为0.245;采用最邻近指数和Voronoi多边形的变异系数分析空间分布类型;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空间分布均衡性,运用β指数、γ指数和α指数刻画空间连接度。结果表明:景区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匀度低,呈多中心集聚分布。这既有利于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整合和旅游规模效应的产生,又可以减弱区间屏蔽作用等外部不经济性。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密度低,空间联系较弱,通达性较低。各景点之间的直接连接较少,旅游路线多为单线往返,缺少串联各个景点的环形线路。  相似文献   

10.
银川市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在城市各个区域的集聚,加大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必然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文中根据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状态,以银川市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结合银川市城市地域空间发展趋势,分析制造业八个行业和现代物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大体上形成了兴庆区的东南向以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为主,郊区和郊县以制造业沿交通轴线块状集...  相似文献   

11.
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和资源空间开发模式理论,针对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应有所创新。由于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散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应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旅游城镇为节点,重要旅游景区为支点,专题和特色旅游热线为纽带,按照"12356910"的总体布局与发展模式选择来实现空间开发格局,牵引式、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2.
借助物理学中的场理论作为研究工具,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处理,以产出函数梯度模型和产业关联梯度场模型对甘肃省三次产业的产出效率和各产业在经济空间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甘肃省三次产业的产出梯度中,第一产业波动较大,期间有一个明显的隆起;第二产业变化较小,基本呈现逐年增大、前慢后快的特点;第三产业变化平稳,前期有所起伏。2)2007年甘肃省产业关联梯度场中,二产在经济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趋于上升,一产相对稳定而三产有所下降。3)二产内部能源原材料行业仍占主导地位,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轻工行业的地位有所上升,建筑业地位趋于下降。通过产出梯度、影响力梯度和感应度梯度的变化判断出不同产业在经济空间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及其变化,为甘肃省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甘肃自然生态的脆弱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决定了其绿色产业的发展应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其生态环境优势,不断改善其生态环境劣势。通过发展生态治理产业、特色产业以及环保产业,尽快解决制约甘肃绿色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使甘肃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西地区具有不同类型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环境。研究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对于实现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定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 ,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低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市化进程缓慢、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脆弱是导致生态经济系统效益低下 ,制约本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现实条件下 ,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与生态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生态经济系统 ;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强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建设 ;建立适宜于本地环境的生态型能源结构 ;开展小康示范村和生态示范村的建设 ;加强生态型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库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根据定西地区不同类型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 ,提出了不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城市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今后有着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但是,在其发展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产业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城市功能区与城市工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要达到并实现各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必须走可持续的城市协调发展之路。本文在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根据乌鲁木齐市未来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区与工业布局的对策与建议。根据国际商贸城市与可持续城市发展要求,初步提出了乌鲁木齐市的发展方略:乌鲁木齐市及以其为核心的城镇群区域,在新疆,尤其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具有最重要的战略地位。以乌鲁木齐国际商贸城市为远景发展目标,通过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与功能区结构调整,加速城市及其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断改善各方面的环境,提高总体的集聚与辐射能力。通过结构与功能调整,在扩大和提高一、二产业的规模与效益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金融、保险、商贸、科教、交通、信息等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期甘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甘肃省 5 0年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演化及其特点 ,指出现阶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 1世纪初期甘肃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重点开发领域 ,以及根据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格局划分的各分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在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优势能矿资源进行科学再认识的基础上,按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基本思路,以及主导产业的主要判定标准,研究认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应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及盐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进而围绕主导产业构建相配套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并运用产业集群这一企业空间集聚发展的现代化地域组织形式和新型发展模式,建设七大产业集群,加快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陕北地区产业结构的适时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