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丁茶中10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其保健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茶叶的成分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湿法消化苦丁茶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K、Ca、Na、Mg、Fe、Mn、Cu、Zn、Ni、Cr的含量。[结果]苦丁茶中含有较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10种金属元素含量排序为Ca>K>Mg>Mn>Fe>Na>Zn>Cu>Cr>Ni。苦丁茶中丰富的微量元素与其药用、保健作用密切相关。试验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4.2%,相对标准偏差为1.7%~5.9%,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苦丁茶中咖啡碱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30-4930,4977
利用溶剂萃取法结合升华法从苦丁茶中提取咖啡碱,对萃取剂、苦丁茶用量及提取时间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苦丁茶中咖啡碱的提取工艺和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苦丁茶用量14 g,提取时间2 h,产量0.132 g。此工艺条件下,苦丁茶中咖啡碱含量为0.94%。  相似文献   

3.
四川苦丁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四川苦丁茶氨基酸组成以及多酚类、可溶性糖和无机元素等含量,并和大叶冬青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绿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四川苦丁茶植物是一种内含物较丰富,代谢类型、品质特征等有别于大叶冬青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绿茶的营养保健型饮料资源。  相似文献   

4.
外源纤维素酶对苦丁茶浸提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源纤维素酶对苦丁茶浸提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温度55℃、pH值4.8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以纤维素酶浓度、茶水比和浸提时间为因素、苦丁茶内含物浸出的含量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合适的苦丁茶浸提方法。[结果]随着纤维素酶浓度的增加,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水浸出物的含量上升,纤维素含量下降,0.30%为最佳纤维素酶浓度。随着茶水比的增加,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增加,黄酮含量减少,茶水比1∶40时浸提效果较佳。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黄酮的含量受浸提时间的影响不大。[结论]当纤维素酶浓度为0.30%,茶水比为1∶40,浸提时间为40 min时,苦丁茶的浸提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修剪试验,研究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苦丁茶不同的初始修剪高度其苦丁茶黄酮、氨基酸和皂甙的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P<0.05)水平,对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70 cm初始修剪高度有利于提高贵州苦丁茶主要保健成分含量。不同的处理对苦丁茶产量也有较大影响,不修剪处理的苦丁茶各项生长指标均为最高;不修剪和初始修剪高度110 cm的苦丁茶产量较高。不同的处理对苦丁茶的各项生理指标也产生影响,其中对叶绿素及各组分含量、SOD酶活性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修剪高度70 cm的苦丁茶生理活性最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最强,为最适宜的初始修剪高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提取和RP-HPLC法分析了6种冬青属苦丁茶新干燥的功能叶及苦丁茶冬青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地域、野生与栽培材料、不同存放时间下功能叶中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材料中的绿原酸含量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苦丁茶冬青、霍山冬青、大叶冬青、五棱苦丁茶、华中枸骨、枸骨;新干燥的成熟叶样品在室温下存放2个月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下降;在野生的苦丁茶冬青叶片不同发育阶段中,一般是以老叶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高;野生苦丁茶冬青植株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要高于栽培植株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6种冬青属苦丁茶叶片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脱蛋白工艺对苦丁茶冬青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玲玲  王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02-6302,6334
采用乙醇对苦丁茶冬青叶进行脱脂,水提醇沉方法得到苦丁茶冬青叶粗多糖。采用Sevag法去除多糖中的蛋白质,研究了除蛋白次数对多糖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叶多糖采用Sevag法脱蛋白3次以后再继续脱蛋白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对苦丁茶口感、香味以及营养价值均有重要影响,采用岛津LC-4A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了湖南、海南、广西广东的商品冬青苦丁茶以及广西大新小明山林场种植的冬青苦丁休树老叶的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苦丁茶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种类相同,为17种;苦丁茶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仅34.24-119.93mg/100g,其中,以组氨酸占绝对优势,占部量的90%左右,苦丁茶水解氨基酸含量较高,达4.38-  相似文献   

9.
苦丁茶又名富丁茶,是一种多功能、纯天然的无公寓的珍稀药用保健饮料.据有关资料介绍:苦丁茶中含有苦丁茶素、儿茶素、VB、蛋白质、葡萄糖醛酸、β一香树脂蛇麻脂醇、咖啡碱、熊果酸、皂甙,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稀有微量元素等百余种成份.  相似文献   

10.
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系冬青科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于我国南方深山林中,是我国传统名贵饮料与珍稀药用植物资源之一,早在东汉时期就有文献记载,至今至少有2000年的产饮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人们对苦丁茶有了更深的认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叶富含咖啡碱、鞣酸、黄酮类、熊果酸、乌苏酸、α-香树脂、β-谷甾酸、芳香油,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性寒味苦  相似文献   

11.
用φ=5%的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以熊果酸纯品为对照,在波长548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冬青科苦丁茶功能叶和4种市售苦丁茶冬青嫩芽产品中的总三萜含量。结果显示:大叶冬青功能叶中的总三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市售苦丁茶冬青的嫩芽产品中其总三萜类物质含量最低。6种供试的冬青科苦丁茶样品中总三萜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依次排序为:大叶冬青(4.209%)枸骨(3.866%)霍山冬青(3.064%)华中枸骨(2.775%)苦丁茶冬青(2.74%)五棱冬青(2.648%)。  相似文献   

12.
冬青科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不同种苦丁茶、不同产地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考察,以期为熊果酸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资料。[方法]HPLC法测定了6种冬青科苦丁茶功能叶和4种市售苦丁茶冬青嫩芽产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柱(5.0μm,4.6mm×150.0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88∶12),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20μl。[结果]熊果酸的平均含量为枸骨(1.64%)〉霍山冬青(1.63%)〉大叶冬青(1.54%)〉五棱冬青(1.23%)〉苦丁茶冬青(0.96%)〉华中枸骨(0.69%)〉苦丁茶产品(〈0.28%);齐墩果酸的平均含量为大叶冬青(0.22%)〉霍山冬青(0.18%)〉枸骨(0.17%)〉五棱冬青(0.14%)〉苦丁茶冬青(〈0.12%)〉华中枸骨(0.10%)〉苦丁茶产品(0)。[结论]测定结果有助于指导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加工产业选择合适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或产地木犀科小叶苦丁茶老叶及芽中挥发油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不同品种或产地的小叶苦丁茶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结果]共鉴定55个化合物,7个不同批次小叶苦丁茶老叶及芽中的成分具有较大的相似性,相对含量最高的均为以芳樟醇(48.34%~79.25%)为主的单萜类成分,其他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α-松油醇、香叶醇何橙花醇等。[结论]该方法为小叶苦丁茶的质量控制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 绿色紧实,味苦回甘, 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 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 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真正苦丁茶 。表3 参5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微量元素对苦丁茶冬青新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对生长一致的植株修剪后.依据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喷施一定浓度的铁(Fe)、锰(Mn)、铜(Cu)、锌(Zn)和硼(B),20d后,摘取新稍,测定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苦丁茶冬青新稍的伸长,Mn处理能显著增加叶长.Zn处理能显著增加叶长和叶宽,B处理能同时增加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Cu、Zn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苦丁茶多酚类总量、儿茶素组成、咖啡碱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苦丁茶含有少量的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不含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 )-儿茶素[( )-C],咖啡碱含量为0.0228~0.0436%,约为茶叶的1/100;维生素C含量为31.21~45.60mg/100g.在被测代谢物中,苦丁茶与茶叶具有不同的代谢类型.  相似文献   

17.
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总黄酮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丁茶总黄酮微波辐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440W,乙醇浓度65%,微波加热时间为5min,液固比为30∶1,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苦丁茶总黄酮得率为2.289%。[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是一种快速高效提取苦丁茶总黄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贵州苦丁茶植物粗壮女贞鲜叶及成品中各种主要化学成份。苦丁茶鲜叶及成品各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18种水解氨基酸,未检同茶氨酸。在鲜叶及成品苦丁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未检出咖啡因。  相似文献   

19.
3种苦丁茶与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绿色紧实,味苦回甘,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β-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贵州苦丁茶化学成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贵州苦丁茶主要成份为可溶性糖(10.57%)、多酚类物质(8.8%)、脂肪(6.34%)以及蛋白质(0.57%)、氨基酸等。从中检测出16种游离氨基酸组份、其含量和组成与大叶冬青苦丁茶完全不同。贵州苦丁茶叶黄酮、γ-氨基酸和硒含量较高,咖啡碱含量极低,仅0.087%,是一种具特殊保健价值的饮料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