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PCR-RFLPs技术,以MspⅠ为内切酶,检测猪POU1F1基因中片段为2.1 kb的第三内含子中的多态位点1.68 kb(C等位基因)和0.85/0.83 kb(D等位基因),分析各多态位点在长白猪、杜洛克猪、小梅山猪、香猪、姜曲海猪5个品种群中的分布,并通过χ2检验比较这5个猪种间的基因型差异.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MspⅠ酶切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在5个品种中分布差异均极显著(P<0.01).中国地方品种小梅山猪、姜曲海猪等位基因C的比例很高,中国地方品种香猪等位基因C的比例则比较高,国外品种长白猪、杜洛克猪等位基因C的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2.
选择肉质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烟台黑猪与引进瘦肉型猪杂交培育品种鲁烟白猪以及国外瘦肉型品种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按“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T821-2004)”测定肌内脂肪含量,研究不同品种对肌肉鲜味和香味呈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莱芜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肌苷...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四大地方品种猪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21种随机引物,对四川省四个地方猪品种共18个个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RAPD标记具有个体特异性,其多态总频率为78.4%;品种内遗传变异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荣昌猪、内江猪、雅南猪和成华猪;内江猪、雅南猪和成华猪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荣昌猪与这三个品种的亲缘关系却较远。研究结果与这四个品种的地理分布状况和品种形成历史间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五指山猪资源保护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况 五指山猪是我国著名珍稀地方猪种,原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当地少数民族饲养的一种小型猪。海南山区因交通不便,过去没有外来猪种,饲养的猪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长期的极度近亲交配,使其主要特征如体型、外貌、毛色等稳定地遗传下来,成为该地区特有的小型猪种,俗称“老鼠猪”。1986年被收录到《中国猪品种志》,2000年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受到国人的关注.同时对世界猪种的改良做出了很大贡献。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帝国就引进了中国猪种,到19世纪初,美、英等国引入广东的“番禺猪”,后又传到德、法、日等国,并参与育成大约克猪、巴克夏猪、波中猪等品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禽种业》2013,(8):157-157
日前.黑龙江爱辉区成功引进的960头“荣昌猪”分别落户恒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农副康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昌源养殖场。“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中国二三大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品种形成有300多年的历史,具有性情温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7.
产仔数是猪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但遗传力很低(约0 1),对其进行常规选择进展缓慢。中国猪地方品种素以高产著称,含50%“梅山猪”血统的合成系中存在1个雌激素受体等位基因与产仔数相关[1]。“申农1号”猪是以“长白”×(“大白”ד二花脸”)杂交猪群为基础群,通过常规育种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畜禽种业》2015,(2):156-159
<正>地方猪品种登记将全面启动为进一步保护地方猪品种,加快形成保种促开发、开发促保种的良性循环,全国畜牧总站于2015年全面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就此在安徽合肥召开了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培训班。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地方猪种80多个,与国外种猪相比,我国地方猪种繁殖力强、适应性强和肉质鲜美。这是我国生猪产业自主创新、提高竞  相似文献   

9.
许秀平 《农家致富》2004,(15):38-38
生产商品瘦肉猪的最佳途径是杂交.供杂交的父、母本要分别选择遗传差异大的猪种。如,本地品种与国外猪种杂交,国内培育猪种与国外品种杂交.国外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等。  相似文献   

10.
广东猪种对国外著名猪种育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猪种的优良品质,很早就被国外所重视,并被引进欧洲以后又引进美州,对当地猪种的改良和育成作出了贡献。据英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现在欧洲的猪种,是当地的猪种和中国猪种杂交而成的”。在中国猪种条目中说:“早在2000多年前,罗马帝国就引进了中国猪种,改良他们的原有猪种,而育成了罗马猪”,卓越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中国猪在改进欧州品种中,具有高度的价值”。但是,对国外猪种的改良作出贡献的中国猪种到底是那个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不同猪种中氟烷基因频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PCR-RFLP方法对16个猪体382头送检猪的毛样DNA进行氟烷基因检测,发现我国地方猪种除枫泾猪带有0.100氟烷基因频率外,别的猪种中未发现氟烷基因;而枫泾猪中氟烷基因的较高频率可能与送检样品数较少有关。国外猪种大约克猪氟烷基因频率为0.222,这可能与大约克猪品系的起源有关。而杜洛克猪中未发现氟烷基因。  相似文献   

12.
北京黑猪     
《中国畜禽种业》2007,3(11):94-94
品种来源 北京黑猪是50年代初利用外来猪种与本地地方猪种杂交,经30多年精心培育而成,于1982年通过农业部鉴定验收,正式命名为“北京黑猪”。已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统计,我国已认定的猪品种有99个,其中地方品种72个、培育品种19个、引入品种8个,加上2004年以来审定的新品种和猪配套系9个,共计108个.丰富的猪种资源为促进我国生猪生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博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04-11705,11715
通过对海南省地方猪保种现状的调查研究,寻找保种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联合全省各畜牧主管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基层畜牧科技人员的力量,成立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组,在全省范围内深入调研。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海南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危机状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生产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定安猪处于“安全”级别外,其他品种均处于不同程度威胁状况。五指山猪处于“最低威胁”(149.64〉Ne~93.70、0.2≤F:≤O.3);临高猪、屯昌猪、文昌猪、墩头猪均处于“严重威胁”状态(№〈64.27,F≥0.4)。建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海南猪、五指山猪、墩头猪保种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贵州地方猪品种雌激素受体基因内含子1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与贵州地方猪品种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采用SSCP和RFLP方法,以大约克、外三元杂交猪和梅山猪为对照,对贵州地方猪品种香猪、糯谷猪和柯乐猪ESRα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证实,B等位基因产生的原因是:121 bp扩增片段中第54和57位碱基均突变为C,获得了1个Pvu Ⅱ酶切位点,使AA基因型多出一条带;A等位基因在国外猪品种中占优势,国内猪品种以B等位基因为主,香猪的BB基因型频率最高(79.4%),糯谷猪和柯乐猪均较低(30%、29.8%).说明贵州地方猪品种的杂合度较高,应加强选育,B等位基因可能与低繁殖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荣昌猪产于重庆市荣昌县。该猪成熟早、产仔多、肉质好、适应性强、耐粗饲。是我国最优的地方猪品种之一。现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育成历史已有300多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种资源,誉为“国宝猪”。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猪种资源大省,邛崃市作为养猪大县,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地方猪种的保护利用。邛崃市依托地方猪种成华猪,成功培育“天府黑猪”,实现了以四川地方猪遗传资源为基础培育品种“零”的突破,进一步助力四川地方猪种发展。笔者从邛崃市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入手,介绍了邛崃市对地方猪种成华猪和雅南猪的保护利用情况,指出存在保护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发展体系不健全、品牌化发展路径有待拓展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促进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本土猪种猪肉肉质参数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中国本土猪种猪肉肉质参考的研究及其进展,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猪种猪肉的肉质参数明显优于国外品种,应加以珍惜,并要以先进技术加以科学选育和科学研究,以生产出具有肉质脆嫩、肌肉脂肪含量相对多、瘦肉率高、风味好、营养丰富的肉品。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蛋白电泳和线粒体 DNA RFLP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七个地方品种猪及浙江野猪的遗传多样性状况⒚从分析的30 个遗传座位、99 个地方品种个体中发现 MDH,PEPB,6PGD,AK,ADA,PHI六个座位具有多态性,其中AK,MDH 多态座位在家猪中为首次发现⒚多态座位百分比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P= 0200, H= 0043⒚用UPGMA 法对由基因频率所计算的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地方猪种的亲缘关系很近⒚在m tDNA RFLP水平,25 种限制性内切酶在27 个地方品种个体及3 个野猪个体中共检出30 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成三种单倍型⒚各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05,群体平均多态度(π)为0000 8,处于遗传多样性贫乏范围⒚另外对金华Ⅲ系猪的研究表明金华Ⅲ系猪可能有两个母系起源⒚浙江省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贫乏,可能是由于起源于一个共同的野猪亚种祖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南省地方猪种的遗传资源状况,探究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河南省地方猪种(南阳黑猪、确山黑猪、淮南猪、豫西黑猪)及2个参考猪种(莱芜黑猪、二花脸猪)和野猪共计282个样本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3个国外猪种(杜洛克猪、长白猪、约克夏猪)的38条mtDNA D-loop序列,进行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树、网络分析、歧点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地方猪4个品种共236条序列,定义了3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和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788~0.854、0.001 56~0.004 55。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将所有样本分为2个独立分支,一支包含所有河南各猪种和部分约克夏猪,另一支全部为引进猪种,表明河南地方猪和3个国外猪种具有2个明显不同的母系起源。网络中介图和歧点分布显示,在历史驯养过程中,整个河南地方猪群体曾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说明河南地方猪种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