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吉林省榆树市新庄镇农业推广站站长赵显东,一辈子都在与农民打交道、与土地打交道,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站长"。由于"老站长"的任职经历处处与"土地"相关,索性他就卖起了撒可富。他笑着说:"卖撒可富,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在为农民和土地做服务!"他的专业性让他和大多数经销商相较而言,无论是在施肥技术上还是在售肥渠道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此次走访东北,记者第一站就来到了榆树新庄,与"老站长"畅谈起了他的农资故事。  相似文献   

2.
农资行业里的钱货关系,一说起来就是“大家都赊销,我能怎么办?”可是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赊销不是长久之计,服务才是深谋远虑。 首先,经销商们要转变思路。因为经销商是承上启下的,上承生产厂商,下启种植户。厂商为何生产一款产品?因为有市场,但是有市场未必有销量,种植户需要什么他们自己也未必清楚,所以经销商们要转变心态,不是厂家供什么产品就卖什么,更不是种植户们买什么就卖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瓦房店市是闻名中外的"苹果之乡"。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在瓦房店市万家岭镇见到"富岛"增值复合肥零售商李忠辉,他说:"看看这满树红彤彤的大苹果,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诚信为农只选放心的产品50岁的李忠辉在当地经营农资店已经18年。他之前做食品行业,后来受家人影响转到农资行业。隔行如隔山。他刚开始卖农资时,觉得跨度非常大。但暂时的困难难不倒勤劳的李忠辉,他通过自学或请教土专家"坐堂会诊",慢慢积累经验,试着跟更多的农民打交道,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很快就跟农民打成一片,农资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他觉得卖农资诚信最重要,诚信是他做人的准则,所以这些年他都从正规厂家和渠道进货,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杨孟庄的主要种植大田作物,人均耕地面积都在10亩以上。2011年,根力多落户杨孟庄蓝田农资公司,蓝天农资的杨红岗经理经营农资多年,起初对根力多心存疑虑,难道根力多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奇吗?他第一次只购进了五吨,准备在玉米上推广,卖的时候也没有主推,就是摆在店里任农民自由选择。但令他意外的是农民对根力多品牌非常热衷,因为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农博士在行动"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河西镇单屯村的王玉林经理是一名供销社老职工,单位解体后就做起了农资生意,在当地有非常好的口碑,用农民的话说在他那里买的都是放心肥。在当今农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王玉林门店的生意却总是一片红火,在当地是龙头老大。当笔者与他探讨生意经的时候,他高兴地说了很多话,其中最让笔者记忆深刻的话是"根力多是好肥料,之前卖其他肥料最多也就是一百多吨,现在我经销根力多,没想到一个秋天的销量就达到了三百多吨!"以下是笔者与王玉林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基层经销商开始考虑自己的发展出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进入到农资零售行业,最后这个行业都让很多零售商又爱又恨。不做吧,是个挣钱的门道;继续做吧,越来越难,农户赊欠严重、送货上门要求高。眼下随着政策的明朗,土地流转速度即将加快,那么位于村镇上的农资零售店怎么发展呢?早一点思考,早一点准备,早一点转型,基层经销商才会赢在未来。在土地流转较快的地区,农资零售商可以转型为职业农民,集中更多农户的土地进行规模种植,希  相似文献   

7.
正郭秀云是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出生在农村,深知当农民的苦衷。1997年她下岗后下海经商,做起了农资经营,经过10多年的打拼学到了主要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她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农民需要有人带领他们把地种好,管好,增加收益。她带着自己几年的实践经验,成立了滦县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做起了"长工",让农民变成了股东。  相似文献   

8.
<正>疫情催"热"了农资直播,究竟"热"了谁?农民和经销商是否买账?农资直播热究竟为行业带来了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农资直播热为行业带来了什么?春耕用肥旺季,肥料厂商心里都"急",一急,时节不等人;二急,疫情之下,人下不去,肥料卖不动。据相关企业反映,今年春耕每天发货量与往年比,减少了近2/3的量,好的时候也只  相似文献   

9.
津津 《农家致富》2009,(24):24-25
如何在做好技术.农资服务.在满足农业需要的同肘.也给自己带来合理、稳定的利益收入.是当前乡村级农资经销商们寻求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五个转变.确立四个心态。  相似文献   

10.
巧卖土鸡蛋     
方雷 《农家科技》2010,(3):30-30
<正>2008年,家在农村的老宋到武汉城里租了个摊位卖土鸡蛋。虽然他卖的是正宗土鸡蛋,没有污染,营养价值也很高,可人们对他所说的大都将信将疑,一个月连250千克鸡蛋都没卖出去。他想,现在推销什么都讲个包装,光说自己卖的是土鸡蛋,人家怎  相似文献   

11.
正2006年,对于河北卓峰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柱森来说,无疑是难忘的一年。那一年,他临危受命,从供销社属的农资公司处接过停车三年有余的复合肥厂,正式由化肥流通领域跨入生产行列。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的思维开始从"如何挣农民的钱"向"如何帮助农民挣钱"转变。拥抱农业3.0时代"从1.0到3.0时代,我们这代人都经历过农资行业的大起大落。"刘柱森说,"在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前,卖农资很吃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京南兴农资公司第四经销部总经理李兴军:北京市京南兴农资公司第四经销部的总经理——李兴军虽然不是老农资,却将他的农资店做得红红火火的,他说:"我的化肥销售对象都是当地乡亲,和品牌供应商合作,让自己对得起乡亲,也做得更长远。"  相似文献   

13.
<正>在农村,农民所发愁的不是怎么种的问题,更多的是该种什么,该用什么肥料,生产出来以后该销售到哪里,他们缺乏的是信息和知识。农资经销商也是如此,很多只是每天生意,从不读书看报,更谈不上互联网,他们依据个人的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4.
张陆新 《中国农资》2009,(10):71-71
<正>傅根林的农资个体经营之路始于1995年前后,当时农资流通政策尚未明朗,他几经周折最终得到了当地工商部门的许可。在十里八村,乡亲们总夸傅根林是个干活能手,做事爱动脑子。傅根林自己则说,干起农资经销商,就是成了农民身边的"赤脚医生"。  相似文献   

15.
正刘建平2005年开了一家门店专卖化肥,他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肥料也只推荐对的、好的,只专注做品牌肥,而不是和别人一样什么挣钱卖什么。"做生意得讲诚信,咱卖化肥更要讲良心。"这是刘建平多年信守的承诺,也正是这一点,让他的农资生意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省邹平县是玉米生产大县,常年种植玉米4.3万公顷,玉米化学除草技术普及率在95%以上。在邹平县时,笔者遇到了一位堪称是农技专家的农资经销商老陈,老陈给我讲了他的生意经,那就是:卖农资得懂农技。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村官李连成用他那朴实无华的河南濮阳腔代表8亿中国农民发言。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尽管他的村庄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因为他始终站在农民的立场去思考和审视中国的乡村。我当人大代表,就是要替农民说真话。为啥?我说假话就是害农民,我自个儿就是农民,害农民就是害我自己。他的这番高论,引发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的说真话大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师惠海常戏称自己是"半路出家卖化肥",和农资界一些一直经营化肥的经销商所不同的是,师惠海属于二次创业,在开始涉足化肥行业之前,他从事了十多年的种子销售,然而经过多年打拼,种子业务已经非常成熟,于是他便想到开辟新版图再创事业新高峰。因此2006年,他开始和金正大合作卖化肥,几年来,他最大的感触就是"是金正大产品助我实现了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9.
<正>农资行业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做产品的人后来转去市场部做起了业务。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有些人始终不适应,以失败告终;还有一些人过渡很快,马上就能如鱼得水。那么,从产品经理到销售经理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如何保证这种转型的成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目前国内大部分产品经理都是计划经理加技术推广经理角色。产品经理和普通的业务经理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懂产品、懂技术。因此很多人就认为,产品经理转型做业务经理是非常容易的事,很容易成功。然而,在现实中,产品经理转型做业务经理失败的案例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失败,怎  相似文献   

20.
张魁 《农家顾问》2006,(7):14-15
别人种果他建仓江西兴国县崇贤乡三角村袁世福是个精明的农民,他看到近几年许多单位和外地人相继到崇贤乡开发山地种植脐橙,山上的666.7公顷脐橙长势很好。他想,在这里开发脐橙蕴藏着许多商机:一是开发山地时用机械挖穴;二是卖苗木;三是提供技术、农资等服务;四是搞仓储;五是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