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5):64-64
我国已十分低迷的禽类产品市场正面临着禽流感和国外低价产品的双重冲击。据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禽类产品的进口额达到6853.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42.9%,同时这也是我国禽产品进口增长最高的幅度。和国外禽类产品的大量进入相反,我国禽类产品的出口却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
一国外禽产品低价倾销去年以来,由于受到禽流感的影响,我国禽类产品市场十分低迷,但今年以来,国外进入我国的禽类产品却大量增加。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禽类产品的进口额达到6853.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42.9%。在进口的禽类产品中,鸡肉和鸡杂碎是主角。海关统计,今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4月8日消息 去年以来,由于受到禽流感的影响,我国禽类产品市场十分低迷.但今年以来,国外进入我国的禽类产品却大量增加。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禽类产品的进口额达到6853.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42.9%。  相似文献   

4.
《湖南畜牧兽医》2007,(5):41-41
国家农业部资料显示,我国禽类产品需求在持续增长,人均禽蛋及禽肉消费量在过去的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禽类产品消费成为继猪肉之后,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5.
我市禽类产品主要以外进为主,本地禽类的屠宰加工只占一小部分.多数为个体屠宰,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只有香河正大集团一家。为严防病禽进入食品加工领域,切实保证全市人民禽类食品的消费安全,促进全市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市县两级动检监督机构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要求。全面加强了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为重点的禽类及禽类产品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美国密苏里州及阿肯色州的火鸡养殖场再次暴发H5N2禽流感,3月12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宣布停止进口相关地区的禽肉及禽类产品。事实上,自2014年11月起,国际禽流感疫情此起彼伏。中国农业部、质检总局1月12日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美国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2015年第8号】公告,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禁止从美国直接或间接输入禽类及相关产品进入中国,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畜禽产品适应人们的需要,已成为人们健康消费的新时尚,这也是我国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我国已加入WTO,没有了关税壁垒的保护,如果我们的畜禽产品不能解决安全问题,就可能出现畜禽产品出不去,国外的畜禽产品涌进来的被动局面,而现在这种情况已初见端倪,并日见明显,特别是奶制品和禽类产品。  相似文献   

8.
国家质检总局目前发出紧急公告,由于荷兰发生新城疫(又称伪鸡瘟)疫情,从即日起我国禁止进口来自荷兰海尔德兰省的禽类及其产品。质检总局表示。荷兰海尔德兰省发生一起新城疫疫情。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从即日起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荷兰海尔德兰省输入禽类及其产品.停止签发荷兰海尔德兰省进口禽类及其产品的《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已经签发的予以撤销。对公告发布之前已启运来我国的禽类及其产品,经新城疫检测合格后方可放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少地区禽类及其产品的卫生监督尚存在诸多不足。加强基层兽医卫生防疫和宣传、着重加强对包括禽类及其产品在内的动物防疫检疫证明的监管、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与农村相关产品的销售方式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禽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及解决之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钱勇 《中国家禽》2006,28(10):36-41
最近在世界许多地方蔓延的禽流感疫情,已对当地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引发禽类产品价格下滑,冲击全球禽类产品的消费和贸易。粮农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禽类产品消费量为8180万吨,比原先预计的8460万吨下降近300万吨;全球禽类产品市场的贸易量约为810万吨,比先前估计的860万吨减少50万吨。粮农组织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指出,由于人们对禽流感的恐慌心理,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一些国家禽类产品的消费量将会下降。据该组织统计,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意大利禽类产品消费量下降了70%,法国下降20%,北欧地区则下降10%。同时,2006年对于中国禽产品出口来说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日本、欧盟等对进口禽产品实施或即将实施新的食品安全卫生新法规,这将对中国禽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当前,中国禽产品因药残过高、微生物含量超标、包装标识不合要求、动物疾病等原因被进口国扣留、退货、销毁、封关等事件不断发生,致使中国禽产品出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同时,由于中国的绿色壁垒门槛很低,对发达国家禽产品进入中国的限制程度不高,因此,不但中国禽产品难以走出国门,而且国内禽产品市场也受到国外进口产品的强烈冲击。为了使中国家禽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市场中求得发展;为了保护国内家禽市场的稳定;同时,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我们必须认真比较国际、国内绿色壁垒措施,找出差距,奋起直追,才能使中国的家禽业可持续性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i0002-i0002
为保障农民自产自销禽产品顺利交易,对于来自非禽流感疫区捡疫合格的禽类产品,不得人为设置障碍影响正常销售。国家工商总局紧急下发通知,强调要保障合格禽类产品的正常流通。工商总局市场司有关人士指出,对禽类产品不能一棍子打死,家禽养殖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得采取各种手段禁止持有来自非疫区和检疫合格证明的产品进入市场,不得人为设置障碍或采取封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信息采撷     
《饲料工业》2005,26(17)
美国禽产品再进我国市场在2004年2月,由于在美国的特拉华州出现了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中国开始禁止进口所有的美国禽类产品。在经过数月的协商同考察之后,在2004年12月27日,中国政府对美国家禽产品重新开放了市场。在2005年1月20日,首批美国家禽产品成功的进入中国,这批进口到中国的禽类制品是在上海进入的。截止到现在,报告显示美国家禽制品进入的全过程比较顺利,约60个集装箱的产品已经进入中国大陆。预计在2005年,中国进口美国禽类产品的数量将可以达到12.5万吨,占中国进口禽类产品总量的50%。午餐桌上放着的诱人肉制品不是来自农场…  相似文献   

13.
现在市场上的禽类产品食用起来相对禽流感暴发前也许更安全。一是有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 ,一旦出现染疫的禽类即被补杀 ,染疫禽类不可能上市 ;二是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大了查处力度 ,病死禽类上市的可能性又大大减小 ;三是养殖场都重视防疫消毒 ,禽类产品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特别是来自非疫区的禽类产品安全系数与原来比较要大得多。禽流感在国内暴发后 ,尽管有关方面的专家一再宣称 ,非疫区的禽类产品可放心食用 ,可是 ,有些地区的销量还是有所下降。这不由的让我们联想起去年“非典”时 ,人们贮存米、面、蔬菜 ,准备不出家门以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动物检疫》2006,23(10):39-39
2006年6月21日,巴西农牧食品部在对巴西亚马逊州(AMAZONAS)一农场禽只进行监测时分离出新城疫病毒。为防止新城疫传入我国,保护畜牧业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农业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公告,禁止从巴西亚马逊州直接或间接输入禽类及其产品。公告规定,巴西亚马逊州发生新城疫疫情后启运的禽类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禁止来自巴西亚马逊州的禽类及其产品进境;对途经我国或在我国停留的国际航行船舶、飞机和火车等运输工具,如发现有来自巴西的禽类及其产品,一律作封存处理;对非法入境的来…  相似文献   

15.
《山东家禽》2004,(3):52
山东是全国头号养禽大省,全省年出栏家禽14.3亿只,禽肉出口占全国禽肉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去年出口额达3.6亿美元。据山东省畜牧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山东省各级出人境检验检疫部门和各级海关,严格出人境检验检疫,对来自国外疫区的禽类和禽类产品,一经发现疑点,立即退  相似文献   

16.
畜牧     
《饲料广角》2006,(8):1-3
商务部《国内外兽药使用和动物源性产品药物残留数据库》查询系统正式开通,商务部:受禽流感影响国外低价禽产品大量进入中国,我国水产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形成,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禁牧休牧总动员,亚洲水牛大会将在广西召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据菲律宾市场分析,由于近期菲律宾国内遭遇到了台风的严重侵害,大量禽类养殖场被毁,因此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菲律宾将从美国进口近3,000吨鸡肉产品。菲律宾农业部官员表示,这是菲律宾三年来首次从国外进口鸡肉加工成品。他们希望首批进口产品能在12月份之前运抵菲律宾,因为12月份的圣诞节即将到来,菲律宾的鸡肉市场必将出现一个需求高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境大量羊毛、皮张等非食用动物产品,如何在保证非食用动物产品顺利入境的同时防止国外动物疫病传入,是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外动物疫病,如疯牛病、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频频发生,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的疫病防控遇到了新挑战,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疫病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仍未实行对活牛定点屠宰、集中检疫,造成大量牛肉屠宰加工和产品检疫不能同步进行,致使大量牛肉产品未经检疫就进入市场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1禽病的新特点养禽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禽类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需求的增大和集约化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禽类养殖场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