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抽薹至开花是其一生中的吸肥高峰期.此期虽然只有40多天,但吸收氮、磷、钾肥的数量在总吸肥量中分别占50%、41%和40%。因此,开春以后(2月上、中旬),油菜薹高10~17厘米时.合理施1次薹肥,能促进壮薹、稳长。  相似文献   

2.
正1.巧施薹肥,增施钾肥蕾薹期是油菜春发搭架子的关键时期,此时需肥量较大,约占总需肥量的50%。基肥和腊肥施用不足苗势弱,长势差的田块应早施,重施抽薹肥,薹高3~5厘米时,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2.5~15.0千克加钾肥1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0~35千克。苗势过旺的田块抽薹肥应适当迟施轻施。2.补施花肥,防"花而不实"油菜"花而不实"现象由缺硼引起,杂交双低油菜需硼量大,对硼元素敏感更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信息》2006,(1):12-12
1.早施苗肥。在12月上旬,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施有机肥1500~2000kg,对一些长势较差的田块,还要酌量配施化肥。2.适施蕾薹肥。蕾薹肥施用宜在主茎抽薹长10cm时进行,前期苗势好的田块可略为推迟。施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20%,但肥力好的应少于20%,薄田可大于20%。肥料以有机肥为  相似文献   

4.
<正>油菜抽薹至开花是其一生中的吸肥高峰期,此期虽然只有40多天,但吸收氮、磷、钾肥量分别占总吸肥量的50%、41%和40%。因此, 开春以后(2月上中旬),合理施1次薹肥,能促进壮薹、稳长。油菜薹肥的合理施用除应根据土壤肥力、前期施肥水平而定外, 更重要的是要因油菜薹期的长势、长相而异。对于叶片宽厚、叶色浓绿、薹顶低于叶尖、封行早、生长旺盛的特类苗,不施薹肥;对于长势  相似文献   

5.
抽薹现蕾至开花期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均非常旺盛的时期,施好花蕾肥能起到壮薹、增枝、促花、添果和饱籽的作用。其施肥技巧如下:1、适施氮肥一般氮肥宜在薹期施用。冬前生长较差、供肥不足的油菜田,宜在抽薹始期亩施尿素10公斤;冬前生长较好的宜于薹高10~13厘米时亩施尿  相似文献   

6.
油菜蕾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也是搭好高产架子的关键时期。适时适量施好薹肥,增产幅度可达17%~26%。一、施用时间在抽薹前或者抽薹初期,以薹高在10厘米以内时施用最为适宜。在2月底前后施薹肥。薹肥施用过早,肥效不能在蕾薹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后期容易脱肥早衰;反  相似文献   

7.
<正>1.立春后施用薹肥,是促进油菜早发稳长的关键。施肥量要适当,一般占施肥总量的30%左右。在抽薹前即2月底或3月上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1000公斤左右或尿素7.5~10公斤,薹肥可使油菜薹壮而不徒长。但要防止薹肥过多,造成油菜生长郁蔽,倒伏发病。2.灌溉排水。立春后抽薹开花需水较多,干旱时要及时灌水,保证对水分需求。若立春后多雨,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8.
薹肥是油菜高产栽培的一次关键性追肥,现蕾抽薹初期,油菜处于有效花芽分化盛期,也是腋芽抽伸临界展,适当早施薹肥,可满足油菜对氮肥的需求,对增枝,增角,增粒重效果明显,比薹高10cm时追施薹肥增产油菜籽5.66~15.36%。  相似文献   

9.
机直播油菜薹肥不同施用时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机直播油菜薹肥施用技术,在油菜抽薹阶段进行了不同时间施用薹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当地机直播油菜薹肥,适期早施优于迟施,且以见薹至薹高5cm时施用为宜,尤以见薹时施用薹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正>油菜中后期(蕾薹期至成熟期)的管理对产量的影响相当大,应及时加强并作为重点来抓。具体技术要点有: 1.蕾薹期管理技术。①重施薹肥。薹肥一是要看苗施用,苗体越大,脱肥落黄越重,土壤后劲越是不足的田块越要重施。二是要氮钾搭配,在基肥中施足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钾肥。三是要掌握施肥时间。对正常实现秋发冬壮的菜苗,薹肥在薹高10~15厘米,叶色褪淡落  相似文献   

11.
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菜子兼用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在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抽薹前1周或摘薹后每公顷追施薹肥尿素112.4kg,当主茎伸长30cm左右时,摘去主茎12~15cm,每公顷可采摘3386.18~4687.50kg的菜薹作蔬菜用,然后使油菜正常成熟每公顷可收获油菜子2604.90~2772.15kg。且摘薹处理比不摘薹的处理菜子增产4.55%~7.32%。抽薹前1周追施薹肥和摘薹后追施薹肥的在扣除成本后分别较施薹肥不摘薹每公顷净增收入7466.60元和5187.54元,分别增115.01%和82.95%,实现了菜薹、菜子双丰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免耕板田施用薹肥量与薹前基肥量的多少对油菜生长有明显影响,薹前施肥过多和薹肥过量易导致倒伏减产。薹前施肥量过少和薹肥偏少则会造成油菜早衰而减产。为此油菜施肥应注意稳施基肥和适施薹肥。油菜薹期增施磷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油菜中后期(蕾蘼期至成熟期)的管理对产量的影响相当大,应及时加强并作为重点来抓。具体技术要点有: 1.蕾薹期管理技术。(1)重施薹肥。薹肥一是要看苗施用,苗体越大,脱肥落黄越重,土壤后劲越是不足的田块越要重施。二是要氮钾搭配,在基肥中施足磷肥的基础卜,增施适量钾肥。三是要掌握施肥时间。对正常实现秋发冬壮的菜苗,薹肥在薹高10~15厘米,叶色褪淡落黄时施用,一般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再加氯化钾5—7.5千克。  相似文献   

14.
<正>冬前应重施腊肥“冬上一次肥,好比三冬盖棉被”。腊肥对土壤起着保暖作用,既有利于根系发育,同时也可给油菜提供养分,增加抗寒能力。腊肥一般用迟效的农家肥,经过冬季的腐熟分解,提供春季油菜旺盛生长时所需的一部分养料。一般称为“腊施春用”。早施、稳施薹肥薹肥应根据天气、苗情、土壤情况合理施用。春季温度高、雨水多、地力肥沃、腊肥足,油菜长势强,应少施薹肥;气温低、土壤肥力差、油菜长势弱、薹茎紫红色且有早衰  相似文献   

15.
1 以肥促苗壮 对生长较差的油菜早施薹肥,每公顷施尿素150kg(或腐熟人粪尿22.5t/hm2)、钾肥75kg;对开花后仍生长不良、叶色褪淡或发黄的田块每公顷补施腐熟人粪尿4.5t/加尿素45~75kg。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6,(3)
正油菜蕾薹期是从油菜现蕾开始到初花为止的生育阶段,各地区冬油菜区是从1月底2月初至3月上旬,约30天左右。油菜蕾薹期管理重点是促进油菜春发稳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争取枝多、角多、粒多,减轻病虫的危害。早施重施薹肥薹肥一是要看苗、看地、看天合理施用,以掌握早发稳长、不早衰、不徒长贪青为原则。春季温度高、雨水多、地力肥沃、腊肥足,油菜长势强,应少施薹肥;气温低、土壤肥  相似文献   

17.
1.四季薹非,叶薹兼用型韭菜品种,以抽薹为主,可兼顾收割青韭。株高45厘米以上,叶色深绿,长势旺盛。分蘖性、抗寒性、早发性均较强,对光照不敏感,温度在10℃以上时.可连续抽薹。利用保护地栽培可使抽薹期提早至2月下旬.延迟到10月中下旬。一般每隔2~3天抽薹一次,薹高50-60厘米.单薹重10克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一要早施春肥。早春追肥能补救油菜冬季生长的不足,促进多分枝、早现蕾,是夺取高产的关键。用碳铵15~20千克或尿素6~7千克对清水,同时加入适量新高脂膜喷施,可提高肥效,保墒保肥。二要巧施薹肥。油菜蕾薹期是油菜春发搭架子的关键时期,对基肥不足、苗势较弱、长势较差的田块  相似文献   

19.
油菜薹肥施用期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薹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在油菜薹高 6cm(抽薹初期 )施用薹肥效果最好 ,显著优于抽薹前或抽薹盛期。施用薹肥增产的原因是增加了单株角果数 ,并有提高每角粒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开春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油菜生长速度加快,陆续进入现蕾、抽薹和开花阶段,根据油菜长势酌情施好薹花肥是夺取油菜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蕾薹期是油菜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阶段,需肥量大.在这一时期如果养分供应充足,油菜的主茎和分枝就长得粗壮,绿叶增多,叶片也大,薹能长得高,是搭好高产架子的关键.但油菜薹肥也不能偏施单一氮素化肥,必须配施钾肥和叶面喷施硼肥相结合,才能增枝、增荚、增粒.这是因为油菜苗期缺钾,一般不表现症状,而一旦进入薹期,植株高大,生长快速,如土壤含钾量低,就会使油菜钾素营养比例失调,出现抽薹以前长势好、抽薹以后落黄快的穷抽薹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