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我省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发展 我省自从1979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新技术到现在,已有12年的时间。在这12年中主要有如下的新发展: (一)覆膜面积扩大,经济效益显著。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是1979年开始引进试验,由于这项新技术一次性投资较多,因此我们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和坚持在增产增收的地方推广的原则。经过4年多点试验示范,1982年覆膜面积1.62万亩,平均亩产431.2公斤,比不覆膜的亩增90.6公斤,增产29.2%,扣除地膜除草剂成本后,亩净增收50.6元。  相似文献   

2.
引言 花生地膜栽培是一项增产十分显著的先进技术。60年代初,日本千叶县试验成功。1978年从日本引入我国,首先在北方试验推广,1982年全国花生地膜栽培面积达30多万亩,增产效果显著。山东省1982年297处次对比试验,平均每亩增产170.9斤,增产27.4%;到1983年出现1000多亩大面积千斤花生高产田,其中最高的亩产达1400多斤,就是由于采用了地膜栽培技术带来的重大突破。近两年来我市各地先  相似文献   

3.
1982年,我县的花生地膜复盖栽培由去年的小面积试验扩大到大面积示范推广。全县花生地膜复盖面积490亩,普遍取得了好收成,有14个单位154亩亩产超过900斤,有11个单位86.7亩,分别经省、地、县、社验收,亩产超过千斤。规就6块经省、地、县、社验收的地膜复栽盖培花生亩产超千斤的高产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我国1979年从国外引进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在辽宁、山东、河南等地推广较快,83年我区开始小面积试验,84年布置了开发性试验和较大面积的示范,覆膜面积3717亩,其中地膜花生2772亩,分布在8个县50个乡(镇)118个行政村,通过一年来地、县、  相似文献   

5.
1984年7月24—27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湖北省农牧厅在湖北省花生主要产区红安县召开水田覆膜花生和二季晚稻连作配套栽培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安徽、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农牧厅、农科院及花生主要产区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共32人。 位于长江以北,气温较低的红安县,在1983年小面积水田覆膜花生和二季晚稻配套栽培试验获得丰收的基础上,1984年扩大在505亩高塝水田覆膜栽培花生(后作二季晚水稻)。于4月初播种,比不覆膜花生提前15天左右,于7月16日开始收获到25日已全  相似文献   

6.
我县历年播种花生23万亩,小麦(麦套玉米)13万亩左右,由于在土地利用上长期以来存在着种植单一的现象,即中上等肥力的地多种植小麦(麦套玉米),瘠薄地多种植花生,造成了多年重茬连作,致使土壤有机质缺乏,养分比例失调,花生病虫害严重,为了提高粮油产量及土地的利用率,我们于1985—1986年在毛洼乡对小麦(地膜)花生一年三收带状轮作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做了研究,1986年在试验的基础上搞了400亩带状轮作示范,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小麦花生一年三收带状轮作制模式。 小麦花生一年三收的模式为:采用4.6尺带田种植,当年秋后一半种4行小  相似文献   

7.
简讯     
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报道:1985年全国花生覆膜面积达370万亩,比上年扩大230万亩。其中京、辽、冀、鲁、豫五省市的覆盖面积占全国87%。 1985年花生地膜覆盖的特点是:新型地膜的使用面积增加。新型地膜——低压膜和线性膜,增温、保墒效应与高压膜基本相同,而用膜量每亩减少4公斤左右,成本降低30—50%。其次是,很多地区已形成了规范化的配套技术。如山东省推广  相似文献   

8.
1981年我县开展地膜种麻试验成功以后,为了进一步探索地膜种麻的新途径,提高麻区单位面积的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1982年我们进行了地膜红麻——晚稻的复种试验,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地膜种麻:品种为青皮红麻,面积0.433亩,4月12日播种,8月6日收剥,  相似文献   

9.
我省花生连作面积较大,据调查,全省每年有三年以上连作田200多万亩,个别重点产区县(市)连作田占花生播种面积的40%以上。连作造成花生严重减产,连作一年,减产10%以上,连续三年连作,减产30%以上。为此,解决花生连作障碍,成为当前花生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得知,花生叶斑病和线虫病是引起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叶斑病初侵染病原菌主要分布于地表,线虫主要分布于地下20~30cm土层内,据此.我们研制了“土层翻转改良耕地法”,并对其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花生地膜复盖是一项增产的新技术,80年我们在祝家公社上高土一队搞了9.6亩栽培试验,取得单产505~525斤的好收成,比一般生产田增产36%~63%。 为了推广花生地膜复盖生产技术,在区科委的主持下,我们农业局、区技术推广站、祝家公社农科站一起与祝家公社上高士一、三队,王滨公社尖山子二、三队,满堂公社家沟生产队,高坎公社腰沟二队及上高士一队社员建立了“科技户”一共签了26.5亩花生地膜技术承包合同,并承担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不同密度4个试验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地膜花生—杂交晚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官国科(江西省鹰潭市刘家站垦殖场,335211)江西省鹰潭市刘家站垦殖场从1982年开始花生—水稻轮作,1987年推广花生地膜栽培,花生、水稻获得高产,取得了增产增收、培肥地力的理想效果。1996全场地膜花生—杂交...  相似文献   

12.
我县历史上是重点花生产区。1955年花生种植面积曾达到17万亩左右,以后随着旱改水面积的扩大,逐年减少。目前,全县5万亩左右的花生主要集中在一片(涟淮片)三线(废黄河、盐河、张河沿线)的沙土旱改地区,由于连作面积大,花生产量低而不稳,常年在200斤左右徘徊。  相似文献   

13.
栖霞县寺口公社地处丘岭,历年花生播种面积都在2.3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43.4%,前几年花生亩产水平在299—396.7斤。1983年推广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其面积在3300亩,总产达到1120万斤,比上年增加271万斤,是历史上总产最高的一年,一年的实践说明,丘岭地推广花生覆盖地膜,是花生生产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改革,也是丘岭旱薄地上种花生的一项增产措施。经我们对11个大队19个典型花生地块的测产验收结果,地膜覆盖栽培的花生,平均亩产779.3斤,比对照亩增150斤,为23.6%。任庄科技户于守湖2亩海花1号,单产最高的为1265  相似文献   

14.
花生地膜复盖栽培在我县1981年开始试验、示范,82年全县推广1805亩。根据两年来试验、示范及推广情况,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适当增加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花生地膜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我市的花生地膜面积迅速扩大,1990、1991两年覆膜面积均在20万亩左右,对我市花生单产的大幅度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但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和成  相似文献   

16.
我县连作晚稻以种植杂交稻为主 ,因受生产季节限制 ,较难培育满足塑盘育苗抛秧夺取高产要求的壮秧 ,所以连作杂交晚稻抛秧推广面积远不如早稻的大。我们通过分析连作杂交晚稻抛秧塑盘育苗的若干难点 ,开展了连作杂交晚稻塑盘育苗技术的研究 ,通过试验、示范、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1997~19 99年都出现了连作杂交晚稻主栽组合协优 46、K优 7号抛秧单产超 5 0 0 kg/6 6 7m2的示范方和超 5 5 0 kg/6 6 7m2 的攻关田。一、连作杂交晚稻抛秧塑盘育苗的主要难点1.秧龄长、苗高 ,不适抛栽 连作杂交晚稻抛秧要求苗高小于 2 5 cm,秧苗过长 ,入土不…  相似文献   

17.
我区从80年开始,在黄粘土上试种1.2亩地膜花生,亩产642.6斤;81年在各种不同类型土壤上扩大示范,面积达139亩,平均亩产531斤,比未盖膜的增产259.4斤;82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推广面积达4227亩,在花针期前,长达两个多  相似文献   

18.
(一)我省从八二年开始进行地膜植棉试点,当年试种面积为110亩,八三年进行小面积示范、推广,推广面积1400亩,八四年扩大推广到4980亩,比上年增加了3580亩。从整个情况看,我省地膜植棉虽然有所发展,但进展十分缓慢,与各兄弟省市相比,差距很大。为了把今年地膜植棉推广工作搞好,我们着重抓了三件事:一是举办培训班。除了派人到浙江、江苏参观取经和派出技术人员到江苏农学院参加地膜植棉培训外,去冬今春各产棉地、市和县也都分别举办了有技术骨干和植棉专业户、重点  相似文献   

19.
延安地区种植花生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发展不大。自1983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面积和产量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85年地膜花生由1983年试种的2.4亩,发展到5.4万亩,地膜花生占花生总面积的84.6%,总产达到2517.8万斤,产量占花生总产96%,较  相似文献   

20.
地面复盖塑料薄膜种植花生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我区自1980年在三个县进行小面积试验后,81年又在10个县85个单位开展大田试验、示范,取得明显增产效果。 一、花生复盖地膜增产效果 81年全区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复盖地膜种植花生,增产显著。据8个县40处对比试验结果:复盖地膜平均亩产花生荚果857.9斤,比不盖地膜平均亩产花生荚果696斤,每亩增产荚果161.9斤,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