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对辽西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不同混交方式进行外业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其林木生长量、根系量,林分稳定性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营造樟子松混交林会延长树木生长期,促进林木生长,推迟衰退5年左右;生物量可增产53.63%,感病指数下降了15%,林分稳定性增强;根系量和枯枝落叶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迹地类型更新红松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与落叶松迹地更新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不足80%,幼树生长不良,土壤养分含量低,林木质量低劣,而次生林和荒山荒地迹地更新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0%以上,林木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林木质量优异.所以今后营造红松速生丰产林,应以次生林和荒山荒地迹地为宜.  相似文献   

3.
引言根系是林木吸收和传导水肥、支撑和固定树木躯体的主要器官。根系吸收水肥,依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前者与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有关,后者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吸收面积的大小。因此,根系表面积在林木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林木生长与根系表面积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少,迄今有关桉树根系表面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不同种的桉树幼苗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根系表面积的关系,以探讨根系表面积在林木幼苗生长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是海南岛临高县博厚区林场试验苗圃培育的营养袋(规格:高15cm、宽12cm)桉树苗,苗龄为50—90天不等(如表1)各种桉树苗木管理措施相同。从各种桉树的苗木中,挑选5株中等大小、生长健壮的幼苗,用流水小心洗去营养土,除去杂根,供测定用。  相似文献   

4.
南酸枣为我国南方的多用途优良阔叶树种。依据3年和5年生的5种南酸枣林分类型林木的根系及树高、胸径的观测数据,应用分形理论,探讨了南酸枣人工幼林林木的根系与其树高、胸径的分形关系特征,揭示了林木根系的生长过程及其生物量的积累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根系与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分形关系,说明南酸枣人工幼林根系生物量的累积及其空间分布是一个分形生长过程,它服从分形维数D值规律增长;根据分形模型可以估算林木根系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秋季是林木种子采收的好时机,种子达到形态成熟后必须及时采收并及时处理,这关系到来年林木育苗的成功与否,那么,怎样采集和处理好林木种子呢?选好母树是关键。在采种时不能良莠不分,见树就采,见果就嫡,而耍从造林的目的上来考虑。一般来说,母树必须生长健壮、株形丰满,无病虫害,具有优良性状的壮年树,这样采集的种子充实饱满、品质纯正、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幼苗健壮。营造用材林如杉木、湿地松等,应选择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木材质量好的中年、壮年树采集:营造经济林如油桐、油茶等,就要考虑母树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如何,是否高产稳产、结果早等特点;用于营造防护林,应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快、抗风、耐旱、耐湿、耐瘠薄的母树;用于营造美化林,应选择树形优美、气味芳香、四季常绿、抗病虫害和防污染的母树等。  相似文献   

6.
林木根系对于林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林木细根生物量是林木根系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细根生物量的分布规律、生态因子对细根生物量分布的影响、抚育管理活动对细根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及根系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等几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细根生物量分布及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7.
连栽杉木幼林根系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问题,迄今多限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而对反映土壤生态性质的林木根系状况方面的报道甚少.实际上,林木根系直接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处于扎根时期的幼林根系直接关系到未来林分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根系虽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器官,但对它的生长与发育,却相对地了解得较少。关于根的生理、生态和遗传影响方面的知识,就森林树种来说,龙其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研究根生长的传统方法,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困难。通过遗传、环境或栽培手段等以控制根系的能力,会给林木生长和产量的改进提供可能性。许多植物种的根系会产生遗传变异,并受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林木高产来说,根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人工林根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根系是林木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树木根系的数量、组成和分布,对于全面了解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进一步探索林木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确定相应的丰产技术措施。但是由于根系的研究既繁重又费工。因此使得对于根系的研究成为森林生物生产力研究中薄弱环节之一。基于上述原因,我场对于落叶松人工林的根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把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分述如下。一、试验地概况根系调查试验地设在我场跃进营林施业区40林班32小班。该林分是1957年用二年苗营造的长白落叶松纯林,初植密度为6600株/公顷,林龄为24年,平均树高为14.5米,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反映了树体营养状况和土壤条件的优劣。深入的研究掌握这个规律,对于落叶松的营造、合理施肥等经营措施的正确制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长白落叶松针叶营养元素含量和土壤条件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一、针叶养分含量和土层厚度的关系林木所吸取的养分和水分,多数是从土壤溶液中吸取的,因此林木的营养状况反映了土壤水肥状况,土层厚时根系的营养范围大,林木生长的好,针叶养分含量高。(见  相似文献   

11.
国外混农林业系统中林木与农作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总结了近年国外混农林业系统中林木和农作物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其中林木根系分布与管理研究内容是通过对林木根系类型的筛选,选择与农作物根系矛盾较小的树种;水分关系研究中探讨了林木与农作物的水分矛盾;养分关系中主要说明林木枝叶对农作物的有利作用和它们对养分的竞争作用;他感作用研究指出某些树种的枝叶虽然有一定的毒性,但对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地上部分的研究说明,林木对作物的遮荫作用是主要的,而作物对林木的影响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2.
油松是辽西地区一个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很强的主要造林先锋树种和优良的用材树种。建国以来营造了大面积油松人工林,对改变气候,保持水土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自然整枝差,人工修枝技术掌握的不好,不仅影响林木的高生长,也影响着木材质量。现就我们几年来对油松修枝技术,调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包括农田防护林在内的人工栽植的林木,通过施肥达到速生增产的目的,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科学的、满意的效果。结果表明:施肥与林木生长呈正相关。 这里着重讲施肥与林木速生的重要关系。 林木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这些元素多以离子状态被树木根系和叶面吸收,并通过输导组织输运到树体各部位,参与生长和代谢过程的各种生理生化活动,促进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桦树柠条混交林及桦树纯林、柠条纯林的林木生长量、林分生物量、根系分布规律等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桦树高生长量比纯林桦树提高47.6%~119.5%,胸径提高44.1%~143.1%;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及单株生物量均高于纯林;混交林中桦树根系分布比纯林均匀,使林木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水分、空间,利于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林木成活率涉及许多因素,人工恢复森林植被最迫切的任务是用什么方法提高林木成活率。有效方法之一是用生长刺激剂处理苗木根系。刺激剂种类有:萘醋酸、吲哚基丁酸、异生长素(吲哚基醋酸)和吲哚基醋酸钾盐等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发生原因,对杉木二代更新采取营造不同树种、套种、施肥等栽培技术措施进行对比试验,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营造不同树种对林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影响极显著,套种对林木树高生长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半地下式”农田防护林新法造林技术,即这种造林技术可减少林木地下根系胁地、有利于保水保肥、便于管护,同时林木生长旺盛、成材较快。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根系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县位于皖南山区,为马尾松生长适宜地区,但是地形、土壤等立地条件的不同以及经营活动等因素的差异,影响到林木的生长。我们近年来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土壤性状对马尾松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与林木主干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造林密度是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营造中需要认真讨论的一个技术问题.营造农田防护林的类型、林带结构、以及树种配置都要考虑植树密度,同时,它也是提高林带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常规造林条件下,植树过密,林木单株的营养面积小,降低了林木受光量和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林木生长不良,抗性减弱,如果技  相似文献   

20.
林木根系垂直分布研究对于揭示根系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学模型描述根系的分布特征是研究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格局的有效方式。国内外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结果,但大部分都是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或多项式模型,难以反映细根特征值随土壤深度变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