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在三段式烘烤工艺配套技术条件下不同变黄程度烤烟烟叶内淀粉酶的活性及与其相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变黄处理下,淀粉酶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其中,下部叶八成黄、中部叶十成黄、上部叶十成黄的淀粉酶活性整体上最高.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烟叶内淀粉、还原糖含量升高,其中,下部叶的八成黄、中部叶的九成黄、上部叶的十成黄表现最为明显.淀粉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烟叶烘烤后,下部叶在七至八成黄转火定色条件下,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中部叶在八至九成黄转火定色条件下,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上部叶在十成黄转火定色条件下,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啤酒大麦的植株外观特征为依据,划分了四个不同收获时期。初步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对啤酒大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适期内,收获时间越早,籽粒色泽越浅,蛋白质含量越低,种子发芽率越高。种皮厚度与收获时间的早晚无关。千粒重呈单峰曲线变化。以第Ⅲ收获期最高。适时早收可提高干粒重、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和达到理想的色泽。在我地,啤酒大麦的最佳收获期应在本试验的第Ⅱ与第Ⅲ收获期之间,相当于蜡熟中期与蜡熟末期之间。  相似文献   

3.
过早或过晚地收获农作物 ,对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影响。过早收获 ,因籽粒尚未充分成熟 ,会降低籽粒品质 ,又会减少粒重 ,降低产量 ;过晚收获 ,则会造成籽粒脱落在地 ,减少收成。因此 ,要做到增产丰收 ,就必须掌握各种农作物的最佳收获期 ,以防伤镰和落镰而影响产量。1 水稻收获时期要根据成熟度来确定 ,一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 ,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籽粒没有充分成熟 ,秕粒、青粒多 ,出米率低 ,米质差 ;收获过晚 ,茎秆倒折 ,稻壳厚 ,米质发暗无光泽。一般来说 ,当水稻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 ,稻穗失去绿色 ,穗中部变成黄色 ,小部分枝梗干枯 ,稻粒饱满 ,籽粒坚硬变成黄色 ,有的品种虽然茎叶还呈绿色 ,但籽粒已成熟 ,就应收获。2 玉米玉米应尽量晚收 ,以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向籽粒中输送 ,增加粒重 ,提高产量。因此 ,一般在完熟期收获。其特征是 :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 ,籽粒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色泽时为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一般在10月5日前后收获为宜。3 高粱收获的最佳期是蜡熟末期 ,此时籽粒中的干物质积累已达到最高峰。主要特征是 :籽粒稍有黄...  相似文献   

4.
正1站秆扒皮,收前降水在种子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之间,将玉米果穗的苞叶扒开,使果穗暴露在空气当中,可收到明显的降水效果。这一措施已成为我省以及吉林、辽宁等地普遍采用的玉米种子干燥措施。扒皮时间在9月上中旬,收获前10~20 d进行。试验表明,收前20 d扒皮可比对照多降水9.7%,收前15 d扒皮多降水8.6%,收前9 d扒皮则多降水6.5%。站秆扒皮的最适宜时机是种子蜡熟初期,过早会影响产量,太晚则  相似文献   

5.
不同化学脱水剂对谷子机械收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谷子机械化收获筛选合适的脱水剂施用技术,以衡谷10号为试材,在谷子蜡熟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立收谷、草甘膦和乙烯利进行催熟,研究不同脱水剂及施用浓度对谷子植株脱水效果和收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收谷脱水速度快、效果明显,乙烯利和草甘膦脱水速度较缓慢;3种化学脱水剂虽对谷子穗重、穗粒重和千粒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但对谷子产量无显著影响,可以有效减少机械收获损失,其中,立收谷3000和2250 mg/hm2浓度处理、乙烯利5000 mg/kg 浓度处理的机械收获产量分别较理想状态下损失率为0的收获产量(4018.72 kg/hm2)增加6.68%、1.38%和1.61%。谷子生产上采用机械收获时,推荐使用2250~3000 mg/hm2的立收谷溶液进行化学脱水,可获得理想效果,不仅产量高,而且脱水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水稻收获适时与否,对产量、品质和出米率影响很大。收割过早,空秕率增高,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青米率增多,产量降低、品质差。收割过晚,掉粒断穗增多,抛撒损失重,高产不丰收,同时对下季作物适时播种也不利。做粮食用的,应掌握“籼稻八黄十收,粳稻九黄十收”的原则,适时收获。一般应掌握在全田稻谷有90%以上的谷粒已完熟变黄,谷粒已坚硬时为最佳收割期。但留种田的收割期应与一般稻谷不同。因水稻种子的生命力与种子成熟度及收割早晚有密切关系。种子成熟的过程,不仅表现在种子外形大小的变化、物质合成与累积,而且还包含生理生化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7.
巨粒吨豆有“大粒王”之称,它是河南省从事大豆育种几十年的张广仁研究员退休后育成的奇特大豆新品系。该品种籽粒特大,百粒重50~60克,浅褐脐,滚圆饱满,金黄发亮,不裂荚,不落粒,但易脱粒。外观与商品性良好,作大荚大粒青毛豆出售市场畅销。收干豆出售令人爱不释手。该品种株高60~80厘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高抗倒伏,株型呈扇形,开  相似文献   

8.
不同收获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玉米适宜的收获期,对聊城地区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登海605和鲁单818乳熟期至完熟期千粒重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不同年度气候条件下玉米收获期变化较大。2012年每晚收1d千粒重增加4.76g,普通大田平均1d增产106.05kg/hm2;2013年每晚收1 d千粒重增加3.18 g,普通大田平均1 d增产70.80 kg/hm2。  相似文献   

9.
据测定表明:采摘西瓜的时间不同.其含糖量的差异十分明显。八成熟采摘的西瓜.含糖量为8.5%.九成熟和十成熟时采摘的西瓜.含糖量比八成熟时采摘的西瓜含糖量分别提高1.11%和1.47%。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西瓜以十成熟时采摘为最佳。适时采摘两瓜关系到西瓜产量的高低、品质的好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那么,怎样把好西瓜的采摘关呢?  相似文献   

10.
龙眼有大小年结果的习性,20世纪80年代前,龙眼十年五收,但近20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剧,冬季全球普遍升温,使龙眼在冬季不能正常通过春化(花芽生理分化),普遍出现十年三收的局面。但如能对龙眼进行科学管理,仍可保持年年丰产。龙眼当年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在2012年玉米生产中,安阳市大力推广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有效克服了低温阴雨寡照影响,促进了玉米灌浆后熟,增加了粒重,为夺取秋粮丰收和实现全市粮食产量"十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生产调研,该文提出以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推广为抓手,以实现夏秋一体化栽培耕作制度为目标,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结合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高标准粮田建设要求,对传统种粮模式进行改造提升,全面促进安阳粮食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抽穗结实期是决定粒数、粒重进而最后形成产量的关键阶段,历经抽穗、扬花、乳熟、蜡熟、黄熟5个生育阶段,中稻约为30~35d,该阶段易受各种环境因子影响,包括营养、水分、病虫害、光照、温度等,尤以温度为重.  相似文献   

13.
1、站秆扒皮,收前降水。在种子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之间,将果穗的苞叶扒开,使果穗暴露在空气中,可收到明显的降水效果。站秆扒皮的最适期是蜡熟初期,一般在9月上中旬,收获前的10~20天进行。可比对照多降水69%~97%。扒皮过早影响产量,扒皮过晚降水效果不明显。该方法尤其适合生育  相似文献   

14.
<正>夏玉米在衡水市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一般玉米播种期在6月15日左右,农民习惯开始收获的时间多在9月15日左右,9月20日达高峰,此时玉米正处于蜡熟期,还没达到完熟,整个玉米籽粒灌浆期不足45d。本文通过实地测验,试图找出玉米产量最高的时期是蜡熟期还是完熟期,还是在完熟期产量高;蜡熟期后,玉米的千粒重是否增加,增加多少的问题,为夏玉米晚收是否增产找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收割期对小麦产量及千粒重的影响,探寻最适收割时期。[方法]试验设10个收割时期,随机收割3个小区,共6 m2,单打单收,测实产和千粒重。[结果]通过试验可知,以小麦蜡熟末期前后3 d时间收割,产量最高,收获期为最适。[结论]适时收割对小麦产量影响明显,以小麦蜡熟中期和末期为最佳收获期,此时产量为最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选用吉林省14个主推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通过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关系,分析高产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玉米棒三叶叶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玉米根系在玉米吐丝期至蜡熟期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行粒数、粒深、出子率、穗长、百粒重、穗粗、穗行数,其中穗长、行粒数、粒深、百粒重、出子率对单株产量的重要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我县搞三种三收是从1973秋季年开始的。两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种植改革的过程也是思想革命的过程,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历一场革新与守旧的思想斗争。开始搞三种三收,遇到的阻力很大,有的说:“种地几十年,没有见过种条田。”(我县对  相似文献   

18.
郑单958玉米种植密度与适宜收获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中亚  王桂芹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41-141,143
2005~2006年进行郑单958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与适宜收获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会对郑单958的灌浆速度、干物质积累、粒重等产生很大影响;郑单958适当晚收可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种子的生活力形成较早.试验表明,乳熟末期的玉米种子已具有较好的种用品质,是适期早收的临界期,而蜡熟期收获比较理想,不仅活力高,而且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从改变传统小麦栽培模式入手 ,以玉米适期早收 ,解决“两料争时”矛盾为突破口 ,采用超高产品种 ,足墒、足肥播种 ,冬前“以促为主”,春季减少无效分蘖 ,后期防早衰等综合栽培技术 ,调整麦田茎层动态结构 ,协调源流库、穗粒重关系 ,延缓衰老 ,增加生物产量和提高经济系数 ,实现小麦超高产低成本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