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系统科学方法研究害虫种群系统的控制,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系统科学的一些概念,发展、理论与方法,以及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研究历史与主要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棉铃虫发生的概况,大发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报道了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初试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棉铃虫种群系统控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王星  曾爱平 《广西植保》2009,22(3):24-26
随着系统科学的崛起,以及在各科学领域的应用,大大推动了其它学科的飞跃.文章简要介绍了系统科学理论,及其在害虫种群系统控制中的应用.从系统科学"旧三论"入手,论述了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研究的现状及主要成就;依据系统科学"新三论"原理,就害虫种群系统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充分利用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的害虫种群系统自身的调节作用,化"被动"为"主动"、系统内各因子自我协调、防止灾变、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新的无序,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模型模拟是昆虫种群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DYMEX模型是一种基于同生群概念的机理性模型,能够较真实、全面地模拟多因素影响下的种群动态,便于推广应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自然种群动态受到诸多生态因子的影响,如气候、天敌和田间管理等,过程复杂。本文利用DYMEX 3.0软件建立了棉铃虫种群动态模型,对实验室棉铃虫种群关键生命表参数随温度变化和控制条件下杀虫剂对棉铃虫和天敌的毒杀作用分别进行了模拟;对新疆石河子121团和147团2009-2014年棉铃虫自然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并比较和分析了模拟结果。结果表明:(1)建立的棉铃虫DYMEX模型,在模拟实验室棉铃虫种群各阶段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繁殖和寿命,以及杀虫剂对棉铃虫卵、1~3龄幼虫和天敌的毒杀影响方面,拟合优度R~2普遍高于0.6(P0.05);(2)模拟田间条件下棉铃虫种群的相对发生量和发生期与实际自然种群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建立的DYMEX模型,较可靠地模拟、反映了室内控制条件和复杂生境下棉铃虫种群特征和动态,为棉铃虫室内多因素试验结果分析、因素效能分析和复杂条件下发生期和相对发生量的预测预报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为田间害虫的综合管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物测定是目前检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制剂质量的主要方法。进行生物测定需大量种群整齐度高的昆虫供试。影响生测结果准确性的多种因素中,供试虫种群的整齐度十分重要。本文探索影响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种群整齐度的因素,以及整齐度对生测结果的影响,提出初孵幼虫群体饲养3-4天为最佳供试虫龄。  相似文献   

5.
红栀子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田间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红栀子Gardenia iasmitmnides Ellis园中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其田间发生动态,发现红栀子主要害虫有咖啡透翅天蛾Cephorwdes hylas L.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ruicus Green,茶长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小灰蝶Deuabrix eryx L.;主要天敌有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es,草蛉Chrysopa corneaSephens,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4、5月,几种害虫的发生量呈上升趋势,6、7月咖啡透翅天蛾的发生先上升后下降;而日本龟蜡蚧的发生则稳步上升;小灰蝶和茶长卷叶蛾先下降然后上升达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8月,除小灰蝶的发生是呈上升的趋势外.另外三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呈下降的趋势。草蛉在田间稳定增长,螟虫长距茧蜂的发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赤眼蜂在7月前有一定波动,7月后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6.
菜园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控制棉花害虫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4年在山西省夏县五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菜园每亩释放10000—15000头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卵的寄生率可达73.91—80.76%;整个生长季节,其它蔬菜害虫卵的寄生率也比不放蜂菜园的显著为高。 放蜂菜园的毗邻棉田,6—8月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和小造桥虫(Anomis flava)卵的赤眼蜂寄生率,分别为66.0—80.76%和60.69—80.71%;不放蜂菜园的毗邻棉田,寄生率都很低。 利用菜园早期接种释放赤眼蜂,可以大量增加农田生态系统中赤眼蜂的种群。一亩菜地能繁蜂70万头,对多种菜虫和棉虫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1983—1984年夏县每年菜园放蜂面积达4000亩,受益的毗邻棉田为21000亩。  相似文献   

7.
1997~2008年新疆南部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南部阿拉尔地区棉铃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棉区棉铃虫越冬代、1代蛾量较少,2代棉铃虫蛾量相对比较大,其峰值显著高于其他两代.分析连续月份之间棉铃虫的关系结果表明,棉铃虫蛾量在5月与6月月份间线性关系不显著,6月与7月、7月与8月、8月与翌年5月月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建立了预测模型,可对棉铃虫成虫进行中长期数量预测.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对CyrlAc抗性达11.6倍的Bt棉叶和Bt粉剂(Btk)汰选棉铃虫(Heliocoverpa armigera)种群(对Btk的抗性指数为5.2倍),测定了其对不同Bt制剂,Bt毒素,化学农药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停止汰选后,Bt棉叶汰选种群对CrylAc的抗性指数为5.9倍,对CrylAc 1C的交互抗性为3.7倍,对Btk的敏感性降低,对Bta,Cry2A无交互抗性,Btk汰选种群对Btk的抗性指数为4.1倍,对Bta,CrylAc,CrylAc 1C的交互抗性为2.3,3.1,2.3倍,对Cry2A无交互抗性,两汰选种群对化学农药灭多威,辛硫磷,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害虫种群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和生态调控已经成为近十年来综合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害虫生态调控的防控技术表现了可持续和绿色等特征,但从田块到区域尺度的生态调控系统策略还不完善,很多仍需依赖传统的化学防治为辅助。面对农业害虫区域性灾变的重大农业生态学问题,本文总结了害虫种群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包括区域性、异质性、扩散性、突发性、协同性五大特征;重点阐述了害虫种群区域性生态调控的系统策略,形成了预防性管理、靶向式调控、成灾后治理三位一体的害虫“防控治”生态调控体系,协调多种生态调控技术在区域水平内“防控治”才能有效遏制害虫种群的持续暴发;对害虫种群的区域性管理进行了展望,未来害虫种群的区域性生态调控不仅要考虑经济指标,还需要具备安全、高效、精准、可持续四大核心特点。因此,害虫种群的区域化生态调控是未来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大豆蚜、豆突眼长蝽、二星叶甲、二条叶甲、豆荚螟、银纹夜蛾和大豆荚瘿蚊,进行了发生为害及种群消长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吉安市杨树虫害作了深入地调查研究 ,报道了橙斑白条天牛等 6种主要害虫的年发生世代数、越冬方式、危害虫态、发生时间、分布危害及天敌资源等情况 ,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面向果园的苹果、梨病虫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了改变果农在果园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盲目使用化学药剂,以致于造成成本高,防效低和污染重的现象,特研制了苹果、梨病虫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包含了果园管理数据库,病虫害生物学数据库,12种常发病虫害的中短期预测模型库,专家经验库以及药剂库。本系统可根据未来1周的天气预报,针对果园的具体特点作出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建议,这些建议能够以决策表和咨询电话的方式传送给果农。该系统运行1年多来受到了广大用户的  相似文献   

14.
荔枝害虫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软件工程学的原理,采用结构化分析与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研制出的植检害虫图文信息及鉴定辅助系统PQ-INFORMIS,是一个融我国对外检疫性害虫的图文信息与种类鉴定专门知识于一体的实用性较强的微机应用系统。其中,检疫害虫图文信息系统PQ-INFORM包括昆虫计57种1属,乃用WDBase为主要工具开发;  相似文献   

15.
水稻害虫防治安全使用农药专家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脑技术,将水稻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农药理化性质、稻田生态学特性和虫害防治经济指标等有关知识和数据经提炼形成电脑可处理的规则、知识和数据库,编制专家系统。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来指导农药使用者安全使用农药防治水稻虫害。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铃虫赤眼蜂种系筛选—对温湿度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采自新疆棉铃虫的2个暗黑赤眼蜂地理品纱和1个广赤眼蜂品系以及从乌孜别克斯坦引进的2个暗黑赤眼蜂地理品系进行了对温湿度反应的比较研究。各赤眼蜂种(系)后代性比之间的差异受温湿度组合的影响较小。同一种系中,雌蜂倾向于在较高温度下产更多的卵,达到更高的寄生率,但性比(雄/雌)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高温(35℃)低温(45%)条件下,暗黑赤眼蜂吐鲁番品纱的后代中雌性所占比较最高,其羽化率和发育历期与最高的种(系)无显著差异,尽管其寄生率仅次于最高的暗黑赤眼蜂喀什种群。说明赤眼蜂吐鲁番种群最能适应新疆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是一比较好的侯选品系。  相似文献   

17.
农田害鼠种群动态与灭鼠后种群恢复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连续3年农业生态系统害鼠种数量的统计分析表明,种群数量在年际间变化不显著,而年内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种群数量季节消长呈明显的双峰模式,年周期内出现6月和11月两个数量高峰,两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麦长管蚜种群动态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9.
二化螟种群突增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 1 999年对二化螟种群在攸县稻区种植制中周年数量动态变化、嗜性和为害特征的观察 ,不同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效果对比调查 ,结合当地影响其种群发生和为害的多个因子的综合分析认为 ,气候偏暖、粗秆品种的扩种、药剂防效的降低、螟虫繁殖力的提高及种植制度和作业方式的变更是近年二化螟种群突增和为害加重的重要诱因。并提出了“依托农业防治 ,突出科学用药”的控螟策略以及“狠治一、三代压基数 ,巧治二、四代减损失 ,重治桥梁田降低转化率”的周年全程控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德雷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cri)游动孢子接于白兰瓜(honey dew)叶片上,12小时侵入率达19.3%,96小时孢子囊形成数254.3个/cm~2;德雷疫霉 A_1型与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A_2型配对,接于白兰瓜叶上形成大量卵孢子。连续降雨和高温,或高温天气给瓜田灌水是疫病流行的决定因素。70%代森锰锌在低浓度时对德雷疫霉、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和卵孢子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畦栽培对烂秧防效达89.2%—92.0%,对烂瓜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