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13个龙眼选优单株的比较试验和推广示范表明,泸园106号、纳溪84-1号、泸罗86-2-6号三个株系早结、丰产、稳产、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可在龙眼栽培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杂交2-7和桂龙晚龙眼为材料,研究6个龙眼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果实品质,了解6个龙眼品种(品系)在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1)从6个龙眼果实纵径生长变化曲线可以得出: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2-7龙眼果实纵径变化呈现"快-慢-快-慢"的规律,而杂交1-3则为"慢-快-慢",桂龙晚果实纵径变化为"慢-快-慢-快"的规律;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和杂交2-7龙眼的果实横径基本保持平稳的增长速率,而桂龙晚果实横径变化呈现"慢-快-慢-快"的规律;(2)6个龙眼品种果实品质方面,桂明一号果实纵横经和单果重最大,其次是杂交2-7,再者是越南迟熟和桂龙晚,四个品种果实均比石硖龙眼大,杂交1-3果实最小;在可食率方面杂交2-7最高,桂明一号、石硖居中,其余品种均比石硖的可食率低,越南迟熟可食率最低;在可溶性固形物方面杂交1-3最高、其次是石硖和杂交2-7,其余品种的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不相上下;成熟期最早的是石硖龙眼,其次是杂交1-3和杂交2-7,再次是越南迟熟和桂明一号,桂龙晚表现特晚熟。  相似文献   

3.
水涨龙眼丰产园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同安水涨龙眼丰产园系福建龙眼高产稳产的典型之一。本研究在总结其丰产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探明该丰产园土壤及叶片的营养状况;并阐明水涨龙眼丰产园的营养水平,可供完善龙眼园土壤良好熟化指标以及建立龙眼秋梢结果母枝叶片营养诊断指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福建龙眼主产区果园的土壤及土壤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福建东南部龙眼主产区的龙眼园土壤及土壤管理方法的研究结果。阐明了龙眼对闽东南滨海红壤丘陵的适应性;龙眼的生育状态和产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调查区龙眼园土壤管理体系的特征;讨论了龙眼丰产的土壤坏境;龙眼园土壤管理与其熟化特征的关系;提出调查区培育龙眼园土壤肥力的中心环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龙眼品种RAPD鉴别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RAPD是 9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检测生物基因组 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果树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分类等方面。龙眼品种热引 1 7号是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经过 1 0多年时间从国内外引进和收集到的龙眼品种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种。为澄清热引 1 7号与现有的一些龙眼主栽品种之间是否是同物异名 ,我们对热引 1 7号等 5个品种 (品系 )进行了 RAPD鉴定 ,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寻找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为热引 1 7号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供试材料为热引 1 7号、石硖、储良、大乌园和广眼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蕉城区的龙眼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受耕地条件的限制 ,多数龙眼分布在酸度大、粘性重、肥力状况较差的山地红壤上 ,造成产量低、品质差 ,生产效益不高。为此 ,于 1 998- 2 0 0 2年 ,连续五年进行平衡施肥试验 ,以期为改善山地红壤龙眼园土壤养分状况、提高龙眼优质丰产稳产性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材料 试验在宁德市蕉城区漳湾斗门头龙眼园进行。土壤为山地红壤 ,pH值 5 2 ,有机质含量 1 1 6 % ,含全氮 0 0 6 %、水解氮 54 8× 1 0 -6、速效磷 1 1 57× 1 0 -6、速效钾 35 96× 1 0 -6、代换性钙 1 30× 1 0 -6、代换…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龙眼园,缩短产出周期,开发早期效益,改变现有山地龙眼园栽培管理低水平状况,是促进龙眼生产走向“二高一优”(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安溪县湖头镇湖一村琥珀龙眼园采取科学建园和有效管理措施,使山地新建龙眼园收到早产出、优质化的栽培效果,为龙眼园早期效益开发提供了一条好的经验。措  施龙眼品种为福眼、乌龙岭,种植地段是山坡等高熟荒梯地,坡向朝南,海拔120~140m,土质为山地红壤砂壤土,pH值为5-5-6-5,肥力中等,水土保持一般,龙眼栽培面积3-38hm2,其中福眼2-0…  相似文献   

8.
角颊木虱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田间被害株率65%以上。为了摸清其发生规律,笔者自1991年以来,在岵山镇北溪山地龙眼园、石鼓镇石鼓平地龙眼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古山二号"龙眼是广东省揭东县特产水果之一,年产量约5万t。近年来,由于龙眼果品消费市场狭窄,有效需求不高;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收获期过于集中;流通不畅,市场建设及龙眼保鲜、加工、贮运设施滞后,揭东龙眼价格下滑,大多数龙眼园连年亏损。笔者指出,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果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避开上市高峰,加强市场建设,推进龙眼采后处理、贮运、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优势,是解决当前揭东龙眼销售困难的根本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3月29—30日.国家农业部组织在广州召开了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工作会议.公布了第一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08个。广西有74个果园获此称号。其中香蕉园18个,荔枝园17个,丰亡果园12个,龙眼园10个,澳洲坚果园3个,火龙果园3个,菠萝园和莲雾园各2个,油梨园、椰子园、番木瓜园、柚园、绿橙(红江橙)园、青梅园和番荔枝园各1个。  相似文献   

11.
郑重禄 《西南园艺》2004,32(3):49-49
荔枝蒂蛀虫又名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为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荔枝蒂蛀虫在我区龙眼园普遍发生,部分龙眼园受害十分严重,对我区龙眼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当前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 ,连续两年在五星农场龙眼园对不同品种龙眼进行螺旋环剥试验 ,取得明显的成花效果。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广西陆川五星农场龙眼园进行 ,试材为1 2年生石硖、储良、大乌圆和福眼四个品种。 2 0 0 0年11月每个品种处理 1 8株 ( 9株进行处理 ,9株不处  相似文献   

13.
龙眼是我国南方佳果 ,在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南安市现有龙眼栽培面积1 36万hm2 。但异常结果现象明显 ,严重影响龙眼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笔者多年来通过定点观察、调查 ,并进行技术指导 ,探讨了异常结果的原因及相应的克服途径 ,取得一定成效 ,并由此认为 ,加强常规管理是克服龙眼异常结果的关键。1 观察点基本情况供观察、调查和指导的龙眼园有南安南金林场、南安龙眼示范场等及其周边的龙眼园 ,共有龙眼 5 0 0 0多株。主栽品种福眼占95 %。 1 996~ 1 999年 ,上述各观察场在常规管理的情况下 ,龙眼均获得丰收 ;周边龙眼园除 1 9…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08年至2009年对泸县大部分龙眼园进行调查发现,有部分龙眼园由于栽植密度大。管理粗放,存在严重的封行密闭问题,分析了形成封行密闭园的原因及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对龙眼封行密闭团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5.
龙眼的病虫防治工作历来未被人们所重视。我们处在龙眼的老产区,深深体会到龙眼病虫害的严重威胁,例如果蛀虫为害曾造成采前落果11~15%;霜霉病曾造成采前落果27%;荔枝椿象为害曾造成部分龙眼园花、果落尽;枝叶茂密的龙眼园曾被青翅羽衣为害造成遍地飞絮,并引发满园煤烟病;金龟子为害曾造成幼年龙眼园叶片所剩无几。所有这些病虫害,若不加速研究防治,很有可能蔓延发展,酿成大灾。这一严重情况,特提出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龙眼果实中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龙眼种质资源中85个代表性基因型果实的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龙眼表现出较丰富的GABA含量多样性,从51.48 mg·(100 g FW)-1至180.42 mg·(100 g FW)-1不等,平均123.07 mg·(100 g FW)-1.从中筛选出的GABA含量最高的龙眼基因型是脆肉,其次是古山本、上迳焦核、贵州4号,其中脆肉的GABA含量是最低基因型储良的3.5倍,是平均含量的1.5倍.还初步确定了龙眼GABA含量标准,为今后龙眼GABA含量的评价及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29—30日,农业部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工作会议上公布了第一批108个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其中确定了广西隆安县金穗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等74个示范果园,这些果园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和四川等地,包含18个香蕉园,17个荔枝园,12个芒果园,10个龙眼园,3个澳洲坚果园,3个火龙果园,2个菠萝园,1个油梨园,1个椰子园,2个莲雾园,1个  相似文献   

18.
密植龙眼园过早封行荫蔽,单产低,效益差,管理成本高,不利于龙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荫蔽龙眼园进行不同间伐方式处理的实践表明:"一次完成法问伐"最能有效地培育半球形矮化立体树冠,增产幅度与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几十年来,龙眼的“冲梢”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过去常用乙烯利来防止,有一定效果。但是,在花前气温大于18℃以上并连续4~5 d,往往效果不理想。1997~1998年引进新型果树促控剂PBO进行试验,效果极为显著。1999年在0.45 hm~2龙眼园全面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试验方法 试验在东莞市寮步镇西溪区下兰基4巷1号尹广其龙眼园进行,品种为石硖,13 a生,株行距为5 m×7 m,667m~2栽 19株,共130株。该园管理较精细,树势强壮。试验于雌花开放前10 d喷洒300倍液PBO,对照园喷150mg/kg乙烯利,药液喷洒时要全面周到。PBO是江苏省江阴市果树促控剂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我省龙眼病虫害发生严重 ,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种类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致使果园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笔者从 1 991年~ 1 999年在全省范围内调查龙眼园害虫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时发现 :福建省龙眼园蝽类为害日益严重 ,在局部地区造成龙眼嫩芽、幼叶枯死 ,幼果和果实脱落 ,严重影响了龙眼的品质和产量。现将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供防治和进一步研究参考。1 实验室观察与田间调查在实验室自然条件下观察各虫态变化情况。在田间选择 4个代表品种 :立冬本、苗翘、闽焦、乌龙岭 ,每品种选择 5株 ,调查各种蝽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