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丽轮枝菌在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 1 9个大丽轮枝菌菌株对 1 6个品种的抗、感反应 ,可以将大丽轮枝菌划分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两个基本类群。在落叶型类群中 ,根据 8个落叶型菌株在 R0 2、R0 4、R0 5、R0 6、R0 8、R0 9、R1 1、R1 4等 8个陆地棉品种上的综合抗、感表现首次将其分为强致病力 ( XS4为代表 )、中等偏强致病力 ( T9为代表 )和中等致病力 ( VD8为代表 ) 3类。通过对 R0 5、R0 6、R0 8、R0 9、R1 1、R1 4等品种的抗病鉴定 ,可以有效地把原产于江苏南通的落叶型菌株 VD8和原产于美国的落叶型菌株 T9相互区分开来。在非落叶型类群中 ,利用 R1 5、R1 4、R1 3、R1 0等 4个陆地棉品种 ,可以鉴别出 XJ4、XJ1、AY、VD40 4、VD32 6、LY、BP2等 7个菌株的致病基因不同 ,并将其分别定名为 1~ 7号小种。陆地棉 R0 1能抗所有试验用菌株。陆地棉 R1 2能有效地鉴别出强致病力菌系 ,该品种在鉴别强致病力菌系菌株方面有特异作用  相似文献   

2.
棉药黄萎病菌致病类型及其分子指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个大丽轮枝菌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和RAPD指纹扩增,完成了供试菌株致病类群与其RAPD指纹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20个菌株对5个棉花品种的抗感反应及其平均病情指数分为4种不同的致病类群;用10个随机引物对20个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产生92条DNA带(其中51条为多态带);用计算机进行聚类分析,20个供试菌株聚类为9个RAPD指纹组。相关性分析表明,致病类群与RAPD指纹  相似文献   

3.
以棉花黄萎病菌强致病力菌株Vd084、Vd082和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供试菌株,以耐病品种中棉所35和感病品种冀棉11为鉴别寄主,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体法,首先明确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与落叶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特异引物D-1/D-2和非落叶型菌株特异引物ND-1/ND-2对供试菌株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107 mL-1的常规接种量下,3个菌株均能导致棉苗出现落叶;与弱致病力菌株相比,强致病力菌株出现落叶的时间早3d,且落叶株率高。在接种量为1×105~1×107 mL-1,强致病力菌株的落叶株率显著高于弱致病力菌株,当接种量达到1×108 mL-1时,强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间差异不明显。3个菌株在耐病品种上的落叶株率(28.8%)显著低于感病品种(37.7%)。分子检测表明,2个强致病力菌株Vd084和Vd082为落叶型菌株,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非落叶型菌株。结果显示,该2对引物检测出的非落叶型菌株Vd001在温室苗期人工接种条件下仍能导致棉苗落叶。可见,对于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检测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方法,尤其是模拟大田间条件的检测方法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全国14个省、市(区)棉花等多种植物上分离到的大丽轮枝菌140个菌株,在棉花上进行毒力测定,除江苏省外,未发现毒力特强的落叶型菌株;绝大多数菌株对棉花的致病力属中等的叶枯型和弱的黄斑型。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类型及其分子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个大丽轮枝菌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和RAPD指纹扩增,完成了供试菌株致病类群与其RAPD指纹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20个菌株对5个棉花品种的抗感反应及其平均病情指数分为4种不同的致病类群;用10个随机引物对20个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产生92条DNA带(其中51条为多态带);用计算机进行聚类分析,20个供试菌株聚类为9个RAPD指纹组。相关性分析表明,致病类群与RAPD指纹组无明显相关性;但与部分单引物扩增的RAPD谱型有明显对应关系,如引物OPC-15随机扩增的RAPD谱型,除致病类群VG3的菌株外,其余致病类群均有对应的RAPD指纹谱带;其它引物(OPC-05,OPM-13,OPA-02,OPL-02)也有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类型、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方法】 从北疆主要植棉区采集棉花黄萎病病株,利用大丽轮枝菌特异引物VDS-F/VDS-R、落叶型菌系特异性引物D1/D2、非落叶型菌系特异性引物ND1/ND2对所有分离的菌株进行检测;根据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在单个条田中所占的比例对田间地块进行分析;选取18个代表菌株对其在PDA上的培养特性及对棉花的致病力分析。【结果】 从北疆棉田病株上分离到644个大丽轮枝菌菌株,67.5%的菌株为落叶型菌系,27.8%为非落叶型菌系,4.7%菌株不能归类,供试菌株的致病类型存在分化,其中以落叶型菌系为主要致病类型。对田间地块进行分析,单一落叶型菌株发生的地块最多,其次是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混合发生地块,田间以落叶型菌株为优势菌株的地块占70.1%,落叶型菌系为田间地块的主要致病类型。18个代表性菌株形成菌核型、菌丝型和中间型3种菌落类型,菌核型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进一步分化形成3种不同的类型。对棉花感病品种的致病力进行测定,落叶型菌株引起的病指普遍高于非落叶型菌株引起的病指,非落叶型菌株中也有病指很高的菌株,北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结论】 北疆棉田采集的棉花黄萎病菌,其致病类型、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7.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鉴定菌株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8个菌株对23个不同抗、感品种的棉花苗斯接种试验,及10个菌株对9个苏棉12号R和1个南农1号耐黄萎病株行的苗期和吐絮期病指相关分析,明确了要培育出能在大多数病区都表现抗病的棉花品种,应以V25、XS4这样的强致病力菌株作为病圃鉴定菌株。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目标应以抗强致病力或落叶型菌系为主。  相似文献   

8.
应用RAPD分子标记对日本兵库县20个酒米品种的类群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对不同基因型酒米品种DNA扩增具有较好多态性的引物11个,它们分别是A02、A08、B18、C15、D03、D08、G05、M11、Q16、S13和T06。根据这些随机引物对不同品种总DNA具有特性性的扩增谱带,建立不同品种的RAPD多态性标准模式图,可以快速鉴别品种和进行纯度分析;依据扩增谱带建立0、1型数据,计算20个酒米品  相似文献   

9.
21个沿黄稻区水稻主栽品种和区试品种对水稻白叶枯四个致病型Ⅰ、Ⅱ、Ⅲ、Ⅳ的标准菌株的抗性分别有14、6、7、9个。多数品种对白叶枯细菌表现专化抗性,抗谱较窄,仅能抵抗一个或两个致病型。抗四个致病型的品种有郑州764,豫原1号,旱育1号;抗三个致病型的品种有京华101(RSRR)、丰优1号(RRSR)和10177(RRSR)。且抗性均为中等水平,未发现对任一菌株高抗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茄子黄萎病发生在门茄坐果后,是危害茄子生产的重要病害.茄子黄萎病由大丽轮枝菌引起,为深入研究吉林省大丽轮枝菌的群体遗传变异,对分离自吉林省的36株大丽轮枝菌进行培养性状观察、遗传特性分析和致病性鉴定.大丽轮枝菌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4 d后形成菌核型、中间型2种菌落形态,其中83.3%的为菌核型,16.7%为中间型,未分离得到菌丝型菌株.利用PCR技术检测大丽轮枝菌的Ave1无毒基因、致病类型、交配型.结果表明,36株大丽轮枝菌均不含Ave1无毒基因,致病类型均为非落叶型,交配型均为MAT1-2.选取6株大丽轮枝菌进行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6株大丽轮枝菌均可不同程度引起茄子黄萎病,其中2号大丽轮枝菌菌株致病力最强,4号菌株致病力最弱.研究结果可为茄子抗黄萎病育种和针对性制定茄子黄萎病防控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Verticillium dahliae may be classified into the two basic groups, defoliate and non-defoliate, in terms of the pathogenicity reaction of 19 isolate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on 16 cotton varieties.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resistant or susceptible expression of 8 defoliate isolates on 8 upland cotton varieties R02,R04, R05, R06, R08, R09, R11 and R14, the defoliate isolates were for the first tim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strong pathogenic (XS4 as the representative), mediun with inclination to strong pathogenic (T9 as the representative) and medium pathogenic (VD8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rough th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varieties such as R05, R06, R08, R09, R11 and R14, the defoliate isolate VD8 originated from Nantong of Jiangsu Province may be efficient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defoliate isolate 19 originated from USA. In nondefoliate category, utilizing 4 upland varieties R15, R14, R13 and R10,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pathogenic genes in 7 isolates XJ4, XJ1, AY, VD404, VD326, LY, BP2 and may be nominated as No. 1 to No. 7 biological races respectively. The upland variety R01 is capable of resisting to all the isolates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While upland variety R12, may be used to identify strongly pathogenic isolate, which displayed a specific function in identifying strong pathogenic isolate strains.  相似文献   

12.
稻瘟菌诱导的广谱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稻瘟弱致病菌对关东51、爱知旭、新2号作诱导接种,又用稻瘟强致病菌、稻胡麻叶斑菌、稻白叶枯病菌进行挑战接种,水稻均获得对这3种病害的诱导抗性。又以稻胡麻叶斑菌为诱导因子,也同样使水稻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抗瘟性。  相似文献   

13.
2020年陕西省8个承试点负责完成了13个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XQ 05平均产量为2110.02 kg·hm-2,比对照品种秦豆8号增产12.78%,位列第一位;XQ 12、XQ 11、XQ 10、XQ 02、XQ 03、XQ 04这6个品种产量与对照秦豆8号相比分别增产11.53%、10.00%、8.42%、8.23%、6.70%、4.22%、2.82%;XQ 01、XQ 06、XQ 08和XQ 09增产幅度和增产点次均未达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创小麦种质进行HMW-GS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研究。[方法]试验利用SDS-PAGE法对28份新创小麦进行HMW-GS分析,并对其面筋指数、稳定时间、沉降值进行测定。[结果]试验选出了8个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品种,分别为06予25、06予24、06予22、08-015、08-016、08-202、08-12、09-180,并发现这8个品种在面筋指数、稳定时间、沉降值3个方面均达到了优质种质的标准。[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小麦的育种工作提供了优质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源于新疆棉区的22个棉花黄萎病菌单孢菌株和3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VD8和V15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棉花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棉花品种上,22个新疆菌株中都有与T9、VD8或V15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说明新疆存在较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菌菌系.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8个随机引物中6个可以从25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对扩增片段统计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7~1.00.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0.625处可将25个菌株分为4个RAPD群(命名为RG1、RG2、RG3和RG4),RG1包括2个菌株,即B、BL-19菌株; RG2 包括5个菌株,即BL-17、BL-13、N-5、H、N-16;RG3为最大一个亚群,包括T9、SL等16个菌株;RG4包括2个菌株,即VD8和V151.综合分析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强弱和菌株的采集地等遗传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各主产棉区的频繁引种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马铃薯生产上危害较为严重的病毒,也是制约马铃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病毒之一。论文旨在开发一套简便、准确、快速的PVY分子鉴定技术,并采用该技术及时查明福建省部分产区PVY病害的发生、分布及PVY株系组成。【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采自福建省长乐市、福清市马铃薯种植区疑似受PVY感染的样品进行检测,并根据文献报道的PVY P1、VPg和CP基因保守区设计3对简并引物,对ELISA检测后的阳性样品进行基因扩增、克隆,并将获得的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一致性、重组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ELISA检测结果表明,17份样品中有13个样品与PVY抗体呈阳性反应,其他呈阴性反应。13个阳性样品均能成功扩增出3个与P1、VPg和CP基因预期大小一致的特异片段。BLAST比对分析显示P1、VPg和CP基因与文献报道的已知PVY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2%—99%、85%—99%和88%—99%。P1、VPg和CP 3个基因联合序列分析显示,FQ01分离物与PVY~(N-Wi)株系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高,FQ08分离物与PVYE株系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高,CL01、CL02、CL05和CL13 4个分离物与PVY~(NTN-NW)株系SYR-I型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高,CL03、CL04、FQ02、FQ06、FQ09、FQ11和CL12 7个分离物与PVY~(NTN-NW)株系SYR-II型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高。重组分析显示,除CP基因外,长乐市和福清市两个产区的PVY分离物的P1和VPg基因中均检测到显著的重组信号。基因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乐产区的P1基因为N型(60%)和N×O重组型(40%),VPg基因均为N×O重组型,而CP基因均为O型,而福清产区的P1基因为N型(25%)和N×O重组型(75%),VPg基因为N×O重组型(87.5%)和O型(12.5%),而CP基因除了一个分离物为N型外,其他均为O型。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物FQ01与PVYN-Wi株系聚为一簇,FQ08与PVYE株系聚为一簇,CL01、CL02、CL05和CL13与PVY~(NTN-NW)株系SYR-I型聚为一簇,CL03、CL04、FQ02、FQ06、FQ09、FQ11和CL12与PVY~(NTN-NW)株系SYR-II型聚为一簇,表明在系统发育关系上,分离物FQ01与PVYN-Wi株系最近,FQ08与PVYE株系最近,CL01、CL02、CL05和CL13与PVY~(NTN-NW)株系SYR-I型最近,CL03、CL04、FQ02、FQ06、FQ09、FQ11和CL12与PVY~(NTN-NW)株系SYR-II型最近。【结论】PVY在福建省长乐市、福清市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存在,重组株系已成为田间的主流株系,且PVY~(NTN-NW)已成为优势重组株系。  相似文献   

17.
对10年生银白杨和84K杨人工杂交初选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林的抗病性进行调查,并对各个无性系发病率、感病指数和相对抗病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度抗病无性系是02-09-22、02-11-10、毛-30、101杨、02-08-21和河北杨;中度抗病无性系分别为02-12-29、02-14-26、02-05-09和02-04-22;抗病无性系分别为02-08-30、02-08-26、02-13-26、02-04-32、02-04-05、02-04-36和02-10-20;中度感病无性系02-15-05、02-20-24、02-21-30、02-07-23、02-15-18、02-21-11、02-06-02、02-21-33、02-05-22、02-06-26、02-03-20和02-12-26;高度感病无性系是02-12-33和02-07-22。  相似文献   

18.
川中丘区乡村景观磷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川中丘陵区乡村农户P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壤P素的描述性统计上看,R08_C06养分含量较高,其他4个区基本一致;全磷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其他4区,有效磷的变异系数也处在较高的位置。5个样区的有效磷变异系数都高于同区的全磷的变异系数。从地统计学统计结果表明:R08_C06、R08_C15、R13_C14中的全磷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R13_C14中的有效磷为中等空间自相关,其他4区为弱自相关性。从变程上看,R08_C15、R13_C14中土壤磷素的变程均较小。从5个区的土壤磷素分布模型可以看,同一样区养分分布具有相似趋势,不同样区养分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2006~2010年吉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采用苗期人工接种、田间病谱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1 083份次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其中AF7-4、春丰E001、东稻06-605、丰育107、宏科36、吉04-6、吉2004F16、吉2004F82、吉2006F32、吉2006F46、吉农大31、九05B14、九05D14、九06D18、农大45、松辽05-3、通系07-4007、通系07-852、通系925、通系929、通育05-9107、通育05-9122、通育05-9213、通院512和裕丰047等25个品种(系),在吉林省各稻瘟病区经过3年连续的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对穗瘟的抗性水平均达到中抗以上。  相似文献   

20.
广西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来宾、藤县、田阳、都安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为试点,对近几年育成的11个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鲜薯产量通过生产试验的有10个品种,排在前3名的是桂06-235、桂05-192、桂05-162,其中桂06-235鲜薯平均每公顷34.46t,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40.7%,且全部试点增产;干薯产量通过生产试验的有9个品种,排在前3名的是桂06-235、桂06-99、桂06-2,其中桂06-235干薯产量最高,平均每公顷8.74t,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51.46%。通过试验筛选出3个适宜广西各地推广种植的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即桂06-235、桂05-192、桂05-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