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3):341-341
2007年3月6日,学校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各专家组负责人参加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汤勇传达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2007年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各专家组汇报了2006年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情况和2007年的工作计划,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1949年后中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解放初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再到1958年的人民公社,以及1978年后的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成功只限于农民的温饱解决了,农民却始终没有富裕。文章从分析和反思家庭承包制和农村合作经济人手,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应该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并用天采湖旅游区新农村建设的例子进行了论证。在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上,我们又导出了政府的主导是关键,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三农”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农民才能富裕。  相似文献   

3.
“浙江何时没有了臭水沟,也就建没好了新农村。”2005年12月25日在杭举行的中国三农发展(杭州)论坛暨首届浙江“村官”峰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两位专家旁征博引,语出惊人,明确提出了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破解“三农”难题,并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  相似文献   

4.
农业综合开发是目前中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战略性措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笔者对农业综合开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浙江现代农业》2006,(3):F0002-F0002,F00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扎实推进。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一,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也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时间表,而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根据我们长期对中国基层农村的考察,初步总结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可资借鉴的起步模式,或日发展路径,并进行简要评述,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致力于城乡和谐发展的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农村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新农村建设,越来越需要科技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知识的力量、人才的力量。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需要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应该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而且能够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农村建设与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一种表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从此我国开始了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经历了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由于宏观政策得力、地方组织有方,新农村建设可谓“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总体健康”,这为2007年进一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体制、政策、认知和偏好等方便的原因,导致目前新农村建设在主体角色的定位、建设目标的确定、工作重点的选择和实施行动的安排等微观和宏观方面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八重八轻”。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东 《新农村》2008,(8):37-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江苏“两个率先”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江苏的自然资源稀少,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05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944.13平方米,比2000年减少28.26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也是各个部委的农村工作的核心,针对新农村建设,从中央到国务院都非常的重视,连续5年每年都印发了中央一号文件。2008年的中央财政安排三农的支撑经费已经达到了5625多亿,可见对于新农村建设,政府从政策到资金投入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全国农村人口文化工作现场研讨会在舞阳召开,国家及省、市有关领导对舞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委、省政府授予舞阳县2007年度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葛喜东 《吉林农业》2009,(11):10-11
2009年是长白县被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县的第二年。长白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总体要求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目标,抓好责任落实,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抓手,以创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切入点,力图做到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协凋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辽县是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和粮食生产先进县。自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东辽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机制,建立新农村建设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2008年,东辽县被省里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推进县,是全省6个推进县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认真总结交流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十七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试点思路,明确重点任务,强化工作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开展,2007年11月27日,省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永靖县召开全省新农村建设(东片)现场会。会议采取现场观摩、多媒体汇报交流的形式,总结了临夏、庆阳、平凉、天水、定西、陇南、甘南等东部七市州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长期浩大的工程,既有“硬件”的要求,如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又有“软件,,要求.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其中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为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根本谈不上是新农村,也谈不上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各地农业与农村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粮食生产继续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要不断发展先进的农村生产力,核心是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本就又好又快发展现代农业问题提出一些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新农村建设实施的项目工程,形成地方财源支柱产业,其政策是关键。新农村建设更需要优惠的政策保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扶持农村发展。应当尽快出台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人事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资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重点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18.
本刊消息:8月1日上午,甘肃省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小组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徐守盛主持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副省长、省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陆武成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介绍,讨论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意见”,省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19.
《农业质量标准》2006,(2):17-17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切实履行好农业部门的职责,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3月18日,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理清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抓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健全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要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静态目标,它规定了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具体目标任务;而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所不同,一是新农村建设是针对农村而言的,不包括城镇;二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动态,而不是静态;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标准不同,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同。另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标也会有所变化。比如,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可以围绕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和增收难等问题展开;待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全可以按照新的目标和标准,开展新的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