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行的是二元土地所有制,依据现有法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这在我国的土地市场中产生了诸多问题.2005年10月1日,广东出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演变的3个阶段,即相对宽松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严格管制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试点阶段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并考察相应阶段的农民土地权益的表现,提出在稳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创新的基础上,切实保护好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1)明晰产权,确保农民成为流转主体;(2)实行征地价格市场化;(3)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4)细化耕地保护,完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一定要符合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总方向,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所服务。主要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背景以及会带来的益处与存在问题,并为消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中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4.
韩立达  闫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67-15969,15984
阐述了成都市都江堰联建、拆院并院及土地综合整治3种狭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归纳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法律、管理、流转方面提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改革建议,以期构建城乡统一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使用也越发紧张,如何高效利用土地成为世界性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农用耕地,我国一直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限制农村建设用地的自主流传,虽然在不断改革中,我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等实行了开放政策,但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旧被限制。但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随着城镇人口的增长,原有的土地流转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设用地流转乱象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是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事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和综合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能发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在不同的产权安排下会带来不同影响。指出了各种产权安排模式的利弊,并为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罗晨韵  左兵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29-23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对助力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盘活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壮大村集体及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深具时代价值。然而,其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集体建设用地制度设计难、乡村发展用地流转难与土地流转利益分配难这三大冲突障碍。其弥合之道在于通过厘清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构建更加科学的用地保障制度;畅通乡村振兴用地流转渠道,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完善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方式,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相对价格的变动,是推动中国土地流转制度变迁的源动力。北京近年来出现了多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包括发展高端园区、建设公租房、建设用地指标置换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层面的渐进性变革方式促进了城乡要素的互动,提升了区域产业层次。  相似文献   

9.
<正>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的薄弱环节。近期,我们对北京、河北、河南一些乡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指集体工矿用地、原集体公益用地,不包括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权益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农民权益受损的现象、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一、流转中农民权益受损的表现在城中村和城市近郊区,由于土地流转获得的收益很高,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量大,村民一般比较重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也逐渐形成了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与土地收益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71-1474
在我国,城镇化引发了土地产权的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土地收益在国家、农民集体、农民、用地单位等各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问题也由此产生。通过阐述城镇化和土地收益分配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现行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尝试从明晰集体土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市场化分配机制、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几个方面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贺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07-14109,14114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开始慢慢显示出它的资产属性,但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出让、抵押和担保,而同样是建设用地的国有土地却可以在土地市场上进行出售、转让,也可以用于抵押和担保,从而导致“同地不同价”、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市场.要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建立保证各方面利益的分配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必须加快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在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组织两个层面缺乏保护。通过对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典型代表芜湖模式、南海模式、昆山模式及台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参与程度越高、政府和集体介入程度越低,农民分享到的土地增值收益越高,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越完善。因此,构建兼顾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农民利益,尤其是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体系,应赋予农民充分的参与权及退出权,转变政府职能及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加建设用地存量,也是推动城乡土地市场一体 化的重要途径。流转潜力测算是量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数量、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的重要依据。针对现有测 算模型中未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差异、保障性预留比例区域特征不明显等现象,运用经济分析和手段建立农村集体建 设用地流转的潜力测算模型。并以重庆为例,以2011 年为基期年,对重庆市各区县2020 年相关修正指标数据进行 预测。并根据复垦修正系数确定保障性建设用地比例,对重庆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潜力加以测算。结果 表明院(1)重庆市到2020 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实潜力达到19 800.48 hm2,流转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渝 西经济走廊在内的一小时经济圈;(2)通过对流转潜力计算模型的改进,使得土地流转潜力总量和各区县分布和顺 序更加精确,对于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潜力计算精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历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征用制度是国家获得农民集体的土地,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建设用地的重要手段,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用地保障。研究土地征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寻求其发展规律,对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广东省政府近日以政府令形式颁发了《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将允许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并经批准为建设用地用途的集体土地,从10月1日开始,按“同地、同价、同权”的原则,进入市场流通,其方式可以是出让、出租、转让(含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联营、兼并和置换等)、转租和抵押。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省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利益两方政府与农户的博弈模型,考虑预期收益倾向对政府策略和农户行为的影响,分析农户在流转与征收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及政府在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策略选择,推导政府执法行为和宏观决策选择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农户的行为建立在自身收益最大化基础上,保证农户合法流转土地的途径就是保障农户的收益,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亟待规范,为达到政府与农户的利益均衡,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任绍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41-9143
结合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制定试点工作,从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思路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评估技术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以期对即将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自发流转的市场已经白发形成,且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对这一无序的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流转行为是取缔,还是确立其法律地位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已成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隐形流转和试点实践违反了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却成为社会上通行的做法;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性,尤其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成为必然趋势,确认其流转的合法性是立法对现实需求的回应。国家应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20.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不符合农民工市民化的宏观背景.农民工面临的土地问题实质是农民没有“退出权”.广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改变土地制度二元格局;促进农民职业转型;增强土地资产功能;增加建设用地供给.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政策建议包括: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