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现有的双胞蘑菇栽培技术,主要是生料床栽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配料、前后发酵、建床、接种、定植管理、营养培育、覆土、出菇管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难以解决:1.采用多类型粪草为基料,需要发酵,特别是二次发酵工艺要配合隧道或密室进行...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部分主产区的水晶葡萄栽培是采用传统的篱壁架型,造成果实品质和效益不高。将水晶葡萄现有的篱壁架改成T型架,可有效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该文探讨了篱架改T型架操作方法、树体整形修剪、花果整形、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葡萄无架栽培是采用“小支柱”“高垂枝”整形的方法。这种整形与其传统的单篱架多主蔓扇形相比,具有省工、省投资、效益高等优点,可提高产量10—25%,节约架材90%,节省夏季管理用工50%,还能抗风。一、建园。1.园地选择:选择排灌方  相似文献   

4.
对川中丘陵区三台县下新乡防护林林下栽培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柏木林下可选择沙参、山药、连翘、桔梗、栝蒌进行栽培;(2)草本沙参、藤本山药以带状整地为宜,藤本栝蒌以穴状整地为宜;(3)栽植密度以低密度为宜,即连翘2 m×1.5 m,山药、栝蒌1.0 m×0.2 m,沙参0.05 m×0.07 m;(4)以柏木―沙参,柏木―山药,松―山药模式较好,柏木―桔梗,柏木―栝蒌,松―聚合草模式较次。各模式均可根据当地条件,调整栽培植物种类,以适应市场需求,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立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 (ActinidiachinensisPlanch .)俗称洋桃 ,因其营养价值高 ,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被誉为“水果之王”。安徽歙县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 ,人工建园栽培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历年来 ,全国各地猕猴桃的栽培均采用棚架栽培和仿生栽培。棚架栽培按架型不同 ,分为篱架、大棚架和“T”型小棚架 ,其中以“T”型小棚架较为实用。各类棚架主要用钢筋、水泥、铁丝等材料建成 ,材料费用大 ,费时费工。仿生栽培 ,适宜在山区坡度大于 2 5°、立架有困难的山地上进行 ,其特点是山上原有的树木作攀缘物 ,是一个天然棚架 ,…  相似文献   

6.
土壤耕作深度对山药的块根的生长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商品率。商品性状主要是指商品块根的长度、粗度、形状、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瘤状凸起等。试验通过对土壤不同耕作深度的处理,研究探索黑龙江高寒地区土壤耕作深度对寒地山药商品性状的影响,提高寒地山药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为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垄体深耕作有利于地下部块根的延长生长、加粗生长,能够显著提高山药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土壤耕作深度以100cm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7.
山药又名淮山、白山药、薯蓣、山薯蓣等 ,系薯蓣科薯蓣属柱状根茎药菜兼用藤本植物。山药以根状茎入药 ,有健脾养胃、补肺养肾、益精止泻、滋养强壮健身等功能。柱状根茎富含淀粉、蛋白质、皂甙、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等 ,是广大群众喜食的薯蓣类蔬菜。淮山粉是智儿高效营养食品之一。山药不仅性喜温暖 ,也能耐寒 ,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均有栽培。栽培技术如下 :选地整地 :山药属深根性植物 ,故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 ,并以背风向阳的南坡、东南坡、西南坡为种植地。整地前每亩施腐熟的厩肥、堆肥2500kg、过…  相似文献   

8.
寒地山药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药是中国原产的古老蔬菜,地下块茎是主要的食用部分,它耐储运,营养丰富,药食兼用,为滋补食品。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之功效。山药适应性强,在大庆地区已试种成功。因大庆地区夏季长日照气候凉爽,所以产量高,且质量好。现将寒地山药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适合寒地栽培的品种-家山药家山药原产中国,按块茎形态分有两个主要变种:①扁块变种,形似脚掌,很适合在大庆种植,且产量高;②长柱变种,块茎长60~100cm,直径3~6cm,重0.5~1.5kg,但生长深,细长不易起挖,产量不如扁块变种高。2生物学特性山药茎草质蔓生,叶卵形,先端三角形,成锐角,叶腋…  相似文献   

9.
人工栽培猕猴桃要设立支架,一般常用篱架、水平大棚架、T形小棚架等。湖南省黔阳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试验,认为简易三角架乔化栽培最为适用,山区可以就地取材,节省费用,是一种简便、经济、适合密植的有效方法。三角架的设置:用3米  相似文献   

10.
芽苗菜是一种新型无公害绿色蔬菜,采用先进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培育而成,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产品鲜嫩多汁,营养极为丰富,保健效果好,为高档绿色食品。它不仅可进入宾馆、饭店、酒楼,而且己成为农贸市场和副食商场的特殊商品,市场前景广阔。现将其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生产条件:生产芽苗菜不占耕地,单位和个人均可利用闲置厂房、庭院、楼顶、阳台,温室大棚进行生产。大批量生产时,为了充分利用栽培空间,可设计制作多层栽培架。栽培架可用角钢、方木或铝合金等材料制作,要求整体结构合理、牢固,整架和每一层都要保持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竹荪又名竹参、竹菌、网纱菌等,是一种极名贵的食用菌,国家已把竹荪栽培列为“星火计划”,其栽培技术如下:1 栽培场地 室内栽培最好选择在冬暖、夏凉、通风、温差小的林荫边建菇房。菇房应座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提高室温,并可避免西晒。菇房内安装多层式菇架,每个菇架以4层较合适。每层相距50cm,最低层离地30cm,菇架宽70cm左右,长度一般1.5~2.0m,也可根据菇房实际进行设计。每个菇架之间距离60~70cm,南北向排列,利于通风,菇架之间安装照明灯,使光照强度在20Lx以上。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日光温室栽培葡萄必须选择早熟、优质、丰产、耐高温的品种。如乍娜、凤凰—51、京秀、里扎马特等。2栽植选择无病虫害的1a生或营养袋优质壮苗,春天露地栽植。栽前必须整好地、施足底肥。栽培架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小棚架,苗木距温室南边棚膜70cm,东西栽...  相似文献   

13.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在一切不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地方进行各种作物生产,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作物栽培技术,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这项先进技术,它是我国八五计划的重点科学技术成果推广项目.其优点是产量高、质优、作物生产迅速、节约各种资源、无污染、生产成本低、投资效益高,但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完善的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只有小面积的生产,未形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全光照立体无土栽培架主要由栽培架、栽培槽、贮液槽、固定件、转轮、中心轴、定时器、驱动电机、供液泵、供液管、闸阀、流液管、栽培孔和基质等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相似文献   

14.
武穴市两路镇栗山村一组农民辛耀胜14年培植出优良山药品种,具有无黑皮、无麻斑、皮色黄亮而肥壮等特点。年亩产达2 000kg,收入 6 0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山药王”。 辛耀胜的“山药经”很简单:首先是选择好的土壤,山药的生长特性是前期好光、喜湿,中期怕湿,后期又喜湿。因此,种植山药的土壤应为易排水、易淹水、沙性重而又疏肥沃的土壤为最佳。选择好、容易栽、产量高,最适宜头年插过水稻的边旁田,但不能隔年轮种。 其次,根据山药的生长特性,开好沟,调节好干湿,做到水能排能淹,最后能用肥适当,看虫打药,防…  相似文献   

15.
葡萄是喜光植物,设施葡萄栽培中最难克服的是光照不足问题。除改进农膜透光性之外,通过合理的架式,改善设施葡萄的光照条件成为设施葡萄栽培中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对改良式"V"形架不同叶幕层次、不同生育时期光照强度的测量和分析研究,以期探知最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的架式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与直立篱架相比,改良式"V"形篱架能有效改善设施葡萄的光照条件,有利于设施葡萄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巨峰葡萄树势强,适于篱架或小棚架栽培,生长季节易迅速布满架(棚)面;及时合理地进行夏季修剪,是取得高产优质果实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作为一种经济果树在栽培中应抓住以下技术环节。1 栽培栽植时应注意土壤的深翻并施足底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 ) ,栽植的株行距一般为4 m× 4 m。因猕猴桃是雌雄异株 ,异花授粉结果 ,所以栽植时注意雌雄株搭配 ,最佳比例为8∶ 1 ,即 8雌 1雄。2 架式猕猴桃生长旺盛 ,寿命 30~ 4 0年 ,因此架材必须坚固耐用 ,以水泥柱为好 ,柱高 3m左右 ,围高 1 0 cm× 1 0 cm。架式有篱架、T形架、小棚架、大棚架等。3 整形采用的架式不同 ,整形方式也各不相同。篱架多采用单干双臂双层水平形 ,根据需要也可整成双臂三层水平形。 T架形多采用单主干…  相似文献   

18.
黄金梨"Y"字形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地总结了梨“Y”字形架栽培的主要优点,并提出了“Y”字形架黄金梨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园林绿地中凌霄[Campsis radicans (L.)Seem.]有4种栽培方式,分别是立交桥类栽植、廊架类栽植、山石类栽植和枯立木类栽植,本文总结了4种栽培方式、应用特点及其相对应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京秀”现已成为黑龙江省设施栽培早熟品种的首选。塑料大棚栽培采用单行或双行双臂立架栽植,棚室栽培,温、湿度较高,利于树体生长,每亩产量控制在1500~20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