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关于我国苹果育种研究工作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世界上一些主要苹果生产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的苹果育种概况和取得的成就,并回顾了我国苹果育种的成就。作者根据自己对国际上目前盛行栽培和发展的苹果品种以及我国培育的苹果新品种的了解,认为我国近些年来发表的一些品种,如华冠、华帅、华红、寒富、新帅、新苹等,都具有优质、丰产、耐贮、适应性广的特点,并且有的在品质上并不比现在国际上盛行发展的富士,布瑞拜,乔纳金,新红星差。对于这些品种,作者认为应积极开展品种区域试验,与这些国际上的热门品种进行较量,以确定它们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推广价值。为了尽快培育出我国超国际水平的苹果新品种,建议扩大全国苹果育种中心机构,统一制定育种计划,利用我国已培育出的前述的几个优质品种与一些国外的实践证明为优良杂交亲本的品种进行重复杂交,加速我国苹果育种步伐。  相似文献   

2.
<正>苹果病害是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抗病育种作为提高苹果抗病性的有效途径,其研究日益受到苹果育种和果树病理工作者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苹果抗病育种的意义和方法、我国苹果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方向。1苹果抗病育种研究的意义苹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都居我国水果生产的首位,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果树树种之一。但是苹果生产受到各种病害如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病和早期落叶病等的侵袭,轻则树  相似文献   

3.
苹果新品种选育的育种周期漫长,从采花授粉到品系区试需要15~20年的时间.育种者们通过不断创新、改进育苗手段和方法,将育种周期缩短至10年左右.本文介绍了应用育苗块培育苹果实生苗的具体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苹果杂交苗培育过程变得更加简洁、高效.  相似文献   

4.
刘文达  张鸿昌 《福建果树》1991,(3):22-23,44
辐射诱变育种是继杂交育种之后,发展起来的快速培育优良品种的新技术。国际上果树辐射育种,始于三十年代,发展于六十年代后期,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较多,已培育出苹果、樱桃、杏等新品种十多种。我国果树辐射育种从六十年代开始,已培育出少核锦橙、抗寒红梨、高产板栗和优质苹果等新品种和大量的实变体。辐射育种具有实变频率高和变异谱广,比自然突变频率,一般要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能有效地改良品种的单一性状,并保持其他优良性状不变:育种年限短,一般仅需  相似文献   

5.
苹果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水果,世界各地的育种家都在不断地培育新品种.但苹果漫长的童期很大程度限制了苹果育种的进程.近年来,各种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被应用在苹果育种上,有力地加快了苹果育种进程.该研究结合以往研究进展,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在苹果育种中的作用,以期为现代苹果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正> 日本的苹果育种工作已有50年的历史。在这50年的过程中,日本共培育出了50个苹果新品种。日本苹果育种的目标是:甜、红、多汁、脆、耐贮。在日本培育的新品种中,在生产上栽培最广的为富士,1983年富士的产量占日本苹果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7.
阎振立 《果树学报》2005,22(3):275-275
<正>为了更好地组织全国苹果育种单位协作开展育种研究工作,使我国苹果品种选育研究在近期内能取得较大的进展,2004年10月在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的安排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西省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7家从事苹果育种研究的单位发起,成立了全国苹果育种协作组。2005年3月25-26日全国苹果育种协作组第一次会议在郑州召开。回顾以往我国苹果育种曾在1964、1975、1979年召开3次全国协作会议,所以本次会议既是全国苹果育种协作组成立后的首次会议,也是我国苹果育种的第4次协作会议,来自全国19个从事苹果育种研究的科研院所共计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综述山东省50年来苹果资源研究与利用、引种、杂交育种、实生选种、芽变选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和砧木育种工作的成绩.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性强、栽培性状好、品质优良、适应国际市场需要、适宜加工、适宜密植和绿色有机果品生产的新品种;创新育种技术及加大抗病矮化育种力度,培育优良砧木等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新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苹果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体系与方法,对提高我国苹果育种技术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现在对多年育种工作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并探索了在"少组合、大群体"的杂交育种思路下苹果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及操作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从育种历史、育种目标、育种途径、杂种培育、致矮机理、砧木评价、知识产权等方面,介绍了苹果营养系砧木选育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苹果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中国苹果营养系砧木的选育目标,倡议重视研究利用中国特色资源,做好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全国性的砧木长期评价体系,重视砧木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1.
To clarify the vari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in Malus germplasm, and also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pple landraces in China, polyphenolic compounds and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sed in 103 Malus accessions from China using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apple landraces of North China, which should have undergone more artificial selection than those of Northwest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are used as table fruit, or as parents for breeding table varieties with high polyphenolic concentrations from. Wild species have been appropriated as parents for historical hybridisation of new genetic resources with high polyphenolic concentrations. The apple landraces ‘Bandayulenggunzi #1’ and ‘Duanzhigunzi’ possess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olyphenols detected, and so could be used as table fruit by consumers directly, or as parents for breeding varieties with high polyphenolic concentrations from by breeders. The apple landraces originating from North China, Northwest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are significantly separated by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and the wild species and apple landraces are evidently discriminated by LDA as well.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of Malus accessions resulted in clusters derived from closely-related biochemical pathways.  相似文献   

12.
“医食同源,吃营养,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针对我国苹果产业品种单一、特色多样化品种严重不足、主栽品种’红富士'果实着色、风味品质及结果习性等性状需要进一步改良、苹果育种特别是红肉苹果育种周期长、缺乏优异种质等问题,系统介绍了以“高类黄酮(红皮与红肉)”为主线,以新疆红肉苹果挖掘与创新利用为研究重点,在品质形成与芽变机理、红肉苹果优异种质创制、高效育种技术创建、特色多样化新品种培育及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成果,旨在为其他野生果树资源的评价挖掘与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凤之  王昆  曹玉芬  高源  龚欣 《果树学报》2006,23(6):865-870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苹果生产及贸易现状,并概述了我国4个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情况和苹果属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矮化性和无融合生殖等方面对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501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苹果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目前苹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主要体现在苹果新品种、矮化砧的选育和苹果无融合生殖利用3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今后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世界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主要分析了国内外苹果产业科研、生产及贸易的发展形势。中国苹果产量占世界的35.4%,而发达国家占41.4%;世界年人均苹果消费量8.2kg,呈下降趋势;世界苹果贸易量保持在500万t左右,呈增加趋势,中国苹果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发达国家;中国2002-2003年度出口鲜苹果44万t,苹果浓缩汁41.7万t,实现了较大突破。世界苹果品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富士苹果成为第一品种,占20.9%,其次是元帅系、金冠系、嘎拉、青苹和乔纳金。新品种育种已经成为引领苹果产业发展的动力并成长为一项产业。发达国家普遍推行IFP苹果生产综合管理体系,提高品质,注重食品安全,开发多样化产品是促进苹果消费的要点;标准化、组织化、市场化是发达国家完善苹果产业化必不可少的要素;科技创新是支撑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与苹果柱型基因(Co)相关的AFLP标记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Co基因是与苹果树体生长习性有关的一个主基因,是培育树体紧凑型苹果品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因资源,所以,Co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对苹果育种具有重要价值。用PCR的方法将以短枝富士×舞姿的F1分离群体为试材筛选到的一个与Co基因连锁较为紧密的AFLP标记成功地进行了再扩增,同时也实现了此标记片段的克隆和转化。这一研究结果对该AFLP标记向SCAR标记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苹果杂种树叶片在预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研究了苹果杂种实生树果实与成年期叶片、成年期叶片与童年期叶片部分性状相关性,以解决早期选择问题.结果表明,苹果杂种实生树成年期叶片叶柄短与大果型、叶片面积大小与果实大小、叶形指数与果形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成年期叶片与童年期叶片在叶柄长度、叶片面积、叶形指数上又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苹果育种工作者可以利用果实与叶片间的这些相关性,进行实生苗的早期选择和预先选择,淘汰不良的类型,减少供选杂种的数量,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In the year 2002 the breeding initiative Lower Elbe (Züchtungsinitiative Niederelbe, ZIN) was founded with the aim to establish a private financed breeding program of apple cultivars in North Germany. Members of the breeding initiative are fruit farms, the fruit co-operative Marktgemeinschaft Altes Land and some fruit retailers. Breeding work happens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the nursery firm Carolus (Belgium) and the institutes of fruit growing and nursery of t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Osnabrück. In the year 2005 selection work in selection step I started. From 2010 12.000 to 14.000 clones will be tested each year. In 2008 the first 24 clones of the selection step II were planted on two locations. Yearly 25 to 50 clones will follow in this selection step.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flank the breeding work.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苹果属树种中的3组5系作了简要的表述,并以苹果栽培品种体系为中心,尤其以欧亚苹果品种群(西洋苹果)为重点,将其划分为早、中、晚熟15类及附加2类,简要地介绍了品种族系、习性概要、所辖品种及其演化系谱,并对各品种的原名、代号、选育地点、发表年代等作了一定查考和提示,共涉及400余个品种,基本涵概了当前我国苹果品种的总体和现状,简述了我国众多的苹果栽培品种的亲缘系谱及分类脉络,澄清了某些品种来源及演化等问题上的模糊及混乱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