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中庆 《西南园艺》1998,26(4):37-38
绿芦笋营养丰富,鲜美芳香,柔软可口,是一种高档保健蔬菜,畅销国内外市场,特别是早春芦笋,量少、质优,更受消费者亲眯.为了使绿芦笋提早出土,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92~1996年进行了绿芦笋保护地早熟栽培技术研究.其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以直接冰温贮藏为对照,将低温驯化处理与冰温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冰温贮藏前低温驯化对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驯化可延长绿芦笋贮藏期10d,并提高绿芦笋感官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抑制绿芦笋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升高及电导率的上升;对照组贮藏30d时的电导率升至30.36%,而低温驯化处理贮藏至40d的电导率为28.79%;同时,抑制绿芦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上升,保持了绿芦笋的硬度;并提高了绿芦笋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推迟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增强了绿芦笋对过氧化物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文香 《北方园艺》2008,(5):230-233
将采后绿芦笋分别放入浓度为5、10、15、20 mg/L的6-BA溶液,浸泡处理10 min,以蒸馏水浸泡10 min为对照,研究了4种不同浓度的6-BA处理对绿芦笋衰老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用10 mg/L和15 mg/L的6-BA处理可显著降低绿芦笋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木质素含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及衰老指数,提高绿芦笋的抗坏血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商品率,其中以15 mg/L的 6-BA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第三讲 绿芦笋栽培 芦笋育苗结束后,要按栽培目的分别进行绿芦笋栽培和白芦笋栽培,本讲着重讲述绿芦笋的定植及当年田间管理;采收嫩茎开始年及以后每年的田间管理;绿芦笋小拱棚栽培;嫩茎采收后的各种老化与保鲜加工。  相似文献   

5.
以绿芦笋为试材,研究了0.6%高分子壳聚糖(HMC)和0.6%低分子壳聚糖(LMC)对4℃条件贮藏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测定了绿芦笋的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木质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0.6%HMC处理显著降低绿芦笋失重率,抑制嫩茎硬化,延缓维生素C和叶绿素降解,降低细胞膜渗漏;使绿芦笋贮藏期从21d延长至35d。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7,(12):66-67
芦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管理。根据芦笋是否出土可将其分为绿芦笋与白芦笋。从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笋等方面介绍了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鲁东南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绿芦笋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芦笋做为一种多年生明星蔬菜,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除大量白芦笋加工制罐出口外,绿芦笋鲜食也有逐渐兴起之势。吉林省栽培芦笋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对芦笋的逐步了解和认识,到1991年10月份的统计,全省已栽植绿芦笋40亩左右。长春、浑江、吉林、四平、白城和扶余等市均有少量绿芦笋在早春上市。从而,结束了吉林省无芦笋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Var.altilis L.)凡在栽培过程中实行培土软化而成白色的嫩茎称为白芦笋;凡未经培土软化直接接受阳光照射成自然绿色的嫩茎,便是绿芦笋,由于绿芦笋的营养价值远高于白芦笋,且除加工外可大量鲜销,故此国内外均有较大的发展。我市自1985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绿芦笋,由于栽培过程中模  相似文献   

9.
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芦笋可分为白芦笋与绿芦笋。富阳自1986年开始引种芦笋,以采收白芦笋为主,1993年开始逐渐转为采收绿芦笋。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江苏泰州地区绿芦笋的栽培水平,作者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开展了绿芦笋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该文从地块和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苏中地区绿芦笋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