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大麦甘啤 3号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并找出最佳栽培措施技术 ,试验表明 :本地区确定甘啤 3号的较合理种植密度 (播种量 )在 16 32kg/6 6 7m2 左右 ,较合理的氮肥用量在 15kg/6 6 7m2 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啤酒大麦新品种扬农啤9号的示范推广,本文以扬农啤9号为材料,设计了4个密度和3个施氮量的栽培试验,于2011至2012年在江苏省方强农场农科所进行,大麦生育过程中定点调查越冬苗、返青苗、高峰苗、穗数等茎蘖动态,成熟后调查产量要素及产量,分析密度和施氮量对扬农啤9号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的前提下,施氮15.0kg/667m2,基蘖肥:拔节孕穗肥比为6:4,16万/667m2基本苗,扬农啤9号的有效穗55万/667m2左右,每穗实粒22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产量可达420kg/667m2。  相似文献   

3.
以扬农啤10号为材料,设计了氮肥用量和密度2个单因素试验,同时根据生产实践设计播期与密度的双因素协同试验,分析密度、氮肥用量及播期与密度协同等处理对扬农啤10号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农啤10号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其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在基本苗15万/667 m~2、纯氮用量18.0 kg/667 m~2下,产量最高为486.44 kg/667 m~2。在施N量为14 kg/667 m~2、基肥∶蘖肥∶拔节穗肥为7∶1∶2条件下,11月2日播种,以基本苗16万/667 m~2的产量最高;在随播期推迟适当增加基本苗的情况下,10月20日—11月14日期间播种,以10月25日播种、基本苗15万/667 m~2的产量最高,为444.23 kg/667 m~2;低密度早播或高密度迟播均不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4号的产量形成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其有效穗数、千粒重与产量影响较大;在一定种植密度下,氮肥是影响有效成穗、粒重和产量的关键。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4号在盐城地区,施氮量229.3 kg/hm2和种植密度227.4万/hm2左右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理论上的最高产量。不同环境条件下,应合理控制氮肥和种植密度,以达到节本高产。  相似文献   

5.
甬优12号单产超750kg/667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甬优12号单产超750kg/667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标设计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颖花量(总粒数)3800万朵/667m^2以上,结实率85%-90%,千粒重22-23g,氮肥用量按施N量=(目标产量需N量-土壤供N量),N肥当季利率计算,每667m^2施纯N16.60kg,N:P:K=2:1:2,即每667m^2施P2O5 8.3kg、K2O 16.6kg,适宜基本苗按□数/单株成□数计算,每667m^2插1.97万基本苗,能实现机插精确定量栽培750kg/667m^2的预期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磷钾组合搭配对佛手茶产量效应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目标产量为基础,以氮磷钾肥料不同组合搭配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氮磷钾肥取2:1:1水平为最优化配方组合,处理4(A281C2)、处理6(A283C1)较接近最优化配方组合,但经经济效益分析,只有处理6(A283C1)单产582.00kg/667m^2,纯收入2973.59元/667m^2为最佳组合。由此认为在粘质红壤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速效磷肥,即尿素32.60kg/667m^2、钙镁磷66.18kg/667m^2、氯化钾7.50kg/667m^2,纯N14.996kg/667m^2,N:P2O5:K2O=1:0.75:013为最佳组合较合理。佛手茶是大叶品种,适量增施氮磷肥,有利于促进新梢的生长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1997-1999年黑龙江省宝清县草甸黑土区对大豆大垅窄行密植栽培种肥磷酸二铵与钾肥(2:1)混施的最佳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30cm大垅6行种植密度44万株/hm^2条件下,667m^2施磷酸二铵与硫酸钾(2:1)的最大用量为19.5kg,产量为246.1kg,比其他处理增产8.9-22.8%,比不施肥的空白区增产59.6%,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7.2kg/667m^2(磷酸二铵与硫酸钾混合价2.1元/kg、大豆价2.1元/kg),获得最佳利润的施肥量为13.5-18kg/667m^2之间。  相似文献   

8.
2008年通过对大麦新品种蒙啤麦1号、垦啤麦7号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探索确定内蒙古东部旱作生态区啤酒大麦最佳栽培密度.试验表明:在同一栽培密度水平下,蒙啤麦1号的生产潜力高于垦啤麦7号;蒙啤麦1号的平均最高单产为383.90 kg/667 m2,垦啤麦7号的平均最高单产为364.63 kg/667 m2;蒙啤麦1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30万~50万株/667 m2,其单位产量变幅为372.78~383.90 kg/667 m2,考虑到啤酒大麦千粒重在43~48 g适宜的质量标准,蒙啤麦1号旱作最佳栽培密度以45万~50万株/667 m2为宜.垦啤麦7号最佳栽培密度以30万~50万株/667 m2为宜,其单产变幅为355.70~364.63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对免耕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浙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免耕机插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机插的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有效穗数增加但成穗率降低;种植密度降低需增加施氮量才能获得高产;增施氮素能促进叶片变长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适宜施氮有利于氮素的吸收积累。杂交稻免耕机插合理种植密度在21.0丛/m^2左右,合理的氮肥用量在18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氮肥对啤酒大麦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啤酒大麦港啤1号氮肥的施用量、氮肥运筹比例以及拔节起身肥施用时期对其收获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并找出啤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超标(≤12%),又能获得可观产量(7749kg/hm2)的最优施肥组合。即:氮肥用量为225kg/hm2,运筹比例(基肥:分蘖肥:起身肥)为70:15:15,起身肥施用时期为叶龄余数3.0时。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肥用量对甬优6号产量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友根 《中国稻米》2006,12(2):39-39
甬优6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杂交晚稻,2003年温岭市引入种植,表现出超高产潜力.为探索甬优6号的适宜的氮肥用量,充分发掘该品种的高产潜能,笔者设计了针对该品种单季栽培的不同氮肥用量试验和大田氮肥用量调查.结果显示,纯氮用量每667m^2为15~17kg时甬优6号产量最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春小麦巴07—6767为试验品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肥料与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施P20511.5kg/667m2,K208.33kg/667m2的基础上,试验处理A1B3C3D3(以底施氮肥4.5kg/667m2,分蘖期氮肥追施量6kg/667m2和拔节期氮肥追施量9kg/667m2,密度为60万/667m2)小麦产量最高,为533.4kg/666.7m2,经济效益最好,为1493.5元/666.7m2,投入与产出比为I:1.9。  相似文献   

13.
以蒙啤麦3号大麦为供试材料,在通辽市进行播种期、密度处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通辽地区蒙啤麦3号以3月29—4月19日播种、密度以30万~40万株/667 m~2为宜;在4月4日播种,且密度为40万株/667 m~2条件下,蒙啤麦3号在通辽地区可实现理论产量422.9 kg/667 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苦荞品种在辽宁省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九江苦荞、黔威3号、西农9909、六苦2号这4个品种都适宜在辽宁地区种植。产量最高的是黔威3号,103.0kg/667m^2;其次是西农9909,91.1kg/667m^2;第三的是九江苦荞。85.2kg/667m^2;最低的是六苦2号,78.5kg/667m^2。从产量上进行选择,应首选黔威3号,其次是西农9909。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特优627多因素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优627组合为供试材料,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选择播种量、移栽期、插植密度、施氮量和施钾量等5个可控因子进行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试验,经过对单位面积产量与5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出该组合欲夺取610kg/667m^2的产量,其优化农业组合方案为:播种量50~60kg/667m^2,5月8-10日移栽、插植密度1万~1.2万丛/667m^2,施纯氮10~12kg/667m^2为宜,即总的高产栽培原则是适当稀植、中等氮肥水平、多施钾肥。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宁粳1号在江苏省姜堰市机插单产一直徘徊在600kg/667m^2左右,获得3000万朵/667m^2以上颖花量比较困难,2005~2006年笔者做了一些试验,旨芷探索宁粳1号700kg/667m^2穗肥施用方法,充分发挥宁粳1号超高产潜力。结果表明,保持穗肥总量、前后比例不变,改变穗肥施用时间和方式:第一次穗肥提早到倒5叶施用,以复合肥为主;第二次根据苗情,在倒3、倒2叶分次或倒2叶一次性施用尿素,能使宁粳1号作机插单产达700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垦啤8号及垦啤9号2个啤酒大麦新品种不同密度与施肥量级对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种植垦啤麦麦8号垦啤麦9号施肥量氮磷钾纯量为160 kg/hm2量级和密度水平在500万/hm2左右,在平丰年份优质啤酒大麦产量水平可达6 000 kg/hm2~7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利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密度和氮磷钾肥料因素对‘渝马铃薯3号’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得出高产栽培最佳模型,为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渝马铃薯3号’正交试验各处理在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商品薯数比和商品薯重比4个性状间无明显差异,在株高和单株块茎重间差异明显;密度间、施氮量间株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施磷量和施钾量间株高无显著差异;密度越大,株高越低,氮肥用量越高,株高越高。单株块茎重除密度间差异显著外,氮磷钾因素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密度4 000株/667m~2和氮肥用量10 kg/667m~2时的单株块茎重最高;单株块茎重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钾肥用量11 kg/667m~2时单株块茎重最高。‘渝马铃薯3号’高产栽培最佳组合为T5处理,即密度4 000株/667m~2、施氮量10 kg/667m~2、施磷量6 kg/667m~2、施钾量为11 kg/667m~2时,‘渝马铃薯3号’鲜薯产量可达2 508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垦育28号生育期170~175d,剑叶上举,每穗粒数120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28g,米质优良,产量650~800kg/667m^2。栽培技术要点是旱育稀植或抛秧,秧田播种量80~120kg/667m^2。施肥应注意前重后轻,施肥量为纯N15.0~17.5kg/667m^2,N、P、K合理配合。注意病虫害防治,盐碱地施锌肥2.0kg/667m^2,以防缩苗。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氮肥用量及配比对扬农啤6号产量及产量构成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播期与子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以10月30日播种产量最高;适当的群体起点可得到较高的籽粒产量.密度与子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基本苗为17.06万/667 m2,产量最高;施N15 kg/667 m2,基蘖肥:拔节穗肥=7∶3,产量水平较高,其有效穗可达60万/667 m2以上,每穗实粒16-17粒,千粒重50 g,既有利于获得高产,又有利于提高啤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