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防污涂料与防污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概括介绍了海洋生物的附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各类船舶防污涂料及其防污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新型低无毒防污涂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辣素防污涂料在海洋网箱网衣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辣素作为海洋附着生物防污剂,研究了3种辣素防污涂料对海水养殖网衣材料的防污效果。试验于2003年4~10月进行,分别将网片涂上辣素防污涂料(5^#)、辣素-聚四氟乙烯(PTFE)(4^#)、辣素-硅酸盐防污涂料(8^#),对照组网片无涂料(9^#),吊挂在试验海区的生产网箱之间,网片吊挂深度为2~3m,间距为1.5m左右。试验中,每月吊挂一块新的无涂料网片,用于调查不同季节附着生物的种类和附着情况;每月测量1次海水的温度及透明度,并对网衣进行拍照、称重,计算被污损生物附着的网片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表明,涂有3种辣素防污涂料的网衣增重比无涂料的对照网衣的增重要小得多,说明防污涂料的防污效果都比较好,尤其是辣素一硅酸盐防污涂料(8^#)的防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测试海洋污损生物附着强度的动态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试样不动而海水流动的方式,模拟了航行中船舶的实际工况,可以方便地测试防污涂层表面污损生物的附着情况,为进一步测试防污材料的表面性能提供了依据。试验证明,该装置性能稳定,能满足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有机锡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船舶防污涂料中的有机锡化合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使性畸变、干扰钙代谢和抑制Na^+/H^-交换;聚氯乙烯(PVC)稳定剂中的MMT、DMT、MBT和DBT对饮用水的污染;农用杀虫荆和杀菌荆中有机锡化合物对植物、水体的污染及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舟山群岛养殖海域的海洋生物和养殖区附近海岛潮滩与海水为对象,调查舟山养殖海域中微塑料(MPs)的污染特征,揭示MPs的分布特征、来源和对养殖海域的生态威胁,为海洋渔业MPs污染的研究与应对提供依据,也为水产养殖业有关MPs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舟山典型水产养殖区、海岛潮滩作为采样区域,采集潮滩沉积物、养殖区海水和水生生物样品,利用饱和氯化钠浮选法分离样品中的MPs,研究MPs的丰度和分布,分析养殖海域样品中MPs的粒径、形状等特征。[结果]MPs在海洋生物、海水和海滩中的丰度分别为(307.9±9.5~1 798.8±57.4)个/kg、(16.6±4.3~27.8±15.1)个/m~3、(63.7±3.7~4 292.2±59.6)个/kg,类型主要为发泡、碎片、颗粒、薄膜和纤维类。[结论]舟山养殖区海洋生物及其生存海域、海岛潮间带全部受到MPs的污染,MPs来源复杂多样,包括陆源性污染和洋流、海浪、风力作用以及人类密集活动所导致等,微塑料的污染对舟山水产养殖业和渔业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紫海胆肠道曲霉菌Aspergillus sp.HDf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抗海洋生物污损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摇瓶液体发酵,运用柱层析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获得4个γ-丁烯酸内酯类单体化合物(-)-spiculisporic acid、spiculisporic acids B–D和1个secospiculisporic acid B,并且对其进行了抗藤壶幼虫附着活性测试。[结果]化合物spiculisporic acid B和secospiculisporic acid B在浓度为25 mg/L时均具有抗藤壶幼虫附着活性,其中化合物secospiculisporic acid B活性最强,其他化合物无活性。[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它具有抗生物污损活性。  相似文献   

7.
2004年7-11月,对南麂马祖岙海区养殖的太平洋牡蛎、海湾扇贝和厚壳贻贝的附着生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附着生物的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栖息密度、生物量及波动特征。结果表明,附着生物共有41种,隶属于9个生物门,其中节肢动物有10种,为最多;锯额豆瓷蟹、三角藤壶垂直分布最广;主要优势种为三角藤壶、牡蛎等,不同养殖贝类有不同的优势种;养殖贝类的外部形态与附着生物的附着效果有较大的关系,附着生物对附着体有一定的选择性,台风对附着生物的附着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在养殖生产中可利用改变吊挂水层、错开附着时间、使用药物等防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西茅尾海2种养殖牡蛎重金属含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监测广西茅尾海2种养殖牡蛎重金属含量,评价其食用安全程度和养殖环境质量。[方法]以微波消解法消解样品,联合使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广西茅尾海的有明巨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香港巨牡蛎(C.hongkongensis)的Cu、Zn、Cd、Cr、Hg、As、Se和Pb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使用5类评价标准并结合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和综合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茅尾海2种牡蛎重金属污染严重,食用价值受到严重威胁。[结论]当前无公害海水养殖用水水质评估和海洋生物质量评估标准有待修订。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保试达防除稻田杂草稻的效果及安全性,为稻田杂草稻防除提供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方法]开展以保试达为基础药剂对杂草稻防除效果的研究,通过选择常年杂草稻发生严重的中产稻田为试验地和保试达单用、与农思它混用等方法进行试验。[结果]保试达和农思它对杂草稻和直播稻田的主要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硝酸钾、保试达和农思它配套使用处理对产量有最终安全性。[结论]研究结果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采用药砂法防除玉米地杂草的使用技术。[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乙草胺采用药砂法防除玉米地杂草的效果。[结果]芽前乙草胺采用药砂法防除玉米地杂草,不仅具有同常规药液喷雾封闭法相同的防除效果,而且还具有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对玉米安全、操作劳动强度低等特点,药砂法选用的干燥粗砂直径为0.2~0.3 mm,粗砂使用量以30 kg/hm2为宜。[结论]该技术是适合农村留守老人操作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丘陵红壤旱地花生田使用的高效、安全性除草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比较了96%金都尔乳油、90%乙草胺乳油和50%乙草胺乳油3种芽前除草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前期喷施芽前除草剂金都尔和乙草胺,后期喷施相同剂量的芽后除草剂5%精喹禾灵(900 ml/hm2)和48%灭草松(3 000 ml/hm2)混和液,3种处理相比清水对照处理对花生田杂草防效显著。[结论]从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对花生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等综合因素来看,使用96%金都尔乳油900 ml/hm2处理对杂草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推广速除、新野等除草剂。[方法]2006和2007年在江苏省江都市浦头镇对速除和新野等除草剂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42%新野1 800 ml/hm^2、50%速除1 800 ml/hm^2对直播稻田单子叶杂草及双子叶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防效均在92%以上。[结论]50%速除和42%新野可有效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对水稻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推广速除、新野等除草剂。[方法]2006和2007年在江苏省江都市浦头镇对速除和新野等除草剂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42%新野1 800 ml/hm2、50%速除1 800 ml/hm2对直播稻田单子叶杂草及双子叶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防效均在92%以上。[结论]50%速除和42%新野可有效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对水稻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薇甘菊的有效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5种除草剂对非耕地薇甘菊的防除效果。[结果]药后45 d,5种除草剂防除非耕地薇甘菊效果均在92%以上,70%草甘·三氯吡、24%滴酸·二氯吡的防除效果达96.00%,同品种除草剂不同施药处理防除效果差异小,不同品种除草剂防除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建议防除薇甘菊用药首选70%草甘·三氯吡、24%滴酸·二氯吡,88.8%草甘膦铵盐、90%草甘膦铵盐+苄嘧磺隆、36%2甲·草甘膦作储备农药交替使用,施药剂量采用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15.
2002 ~2011年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2002 ~ 2011年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基本变化及其成因.结果显示,近10年来舟山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日益恶化,海水盐度和悬浮物浓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海域海水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含量超出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一类海水标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非常严重,只达到四类、劣四类海水标准,导致赤潮现象频繁发生.沉积物环境质量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持良好,沉积物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导致舟山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海水养殖污染以及船舶溢油污染等.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为例,深入讨论了海洋渔业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海洋捕捞中的过度捕捞、兼捕以及海水养殖过程中的养殖塘建设、天然苗种采捕、养殖品种逃逸等均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降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制约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海洋捕捞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针对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消除生物多样性威胁的措施——建立海洋保护区、开展增殖放流、伏季休渔、实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示范活动、修复典型生境等,提出海洋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控制捕捞强度和入海污染,科学实施围填海,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养殖模式,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海洋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合春谷生产的除草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除草剂不同浓度下的防除效果。[结果]莠去津播后苗前用药和苗后(3~5叶期)用药在整体的杂草防除效果方面表现良好,对谷苗药害小,但苗后(3~5叶期)用药对单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差。谷友对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均比较稳定,对谷苗药害小。2,4-D丁酯在高浓度时对杂草有较好防效,但药害随浓度增加而加重。二甲四氯钠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差,对谷苗药害严重。[结论]试验结果为春谷区谷田除草剂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面了解330 g/L二甲戊灵的药效、杀草谱、用药量、安全性及配套应用技术。[方法]以常规药剂19%丁·扑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水稻旱育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安全性。[结果]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在水稻旱育秧田采用播后苗前使用,对秧田稗草、马唐、黎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理想的防除效果,表现杀草谱宽,对水稻出苗率、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明显优于19%丁·扑可湿性粉剂。[结论]330 g/L二甲戊灵乳油用于水稻旱育秧田防除稗草、藜、马唐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为743~990 g/hm~2,即商品量2 250~3 000 mL/hm~2。  相似文献   

19.
周振荣  张勇  张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19-120,123
[目的]了解11种新型水稻田除草剂在各自推荐用量下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为除草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开展大田试验。[结果]11种新型除草剂药后45 d,对杂草防效达85%,且对水稻安全。[结论]11种新型除草剂对靶标杂草防除效果好,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目前市场上9种新型麦田除草剂在各自推荐用量下的防除效果,为新型除草剂开发以及农民合理选择、科学使用除草剂提供参考。[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对药剂开展大田试验。[结果]9种新型除草剂药后45 d,对杂草防效达85%,且对小麦安全。[结论]9种新型除草剂对靶标杂草防除效果好,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