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Ⅵ.小麦品种的抗白粉性何文兰宋玉立何家泌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实践表明,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菌的侵染具有明显不同的反应,表现为抗病或感病或居中间状态。而小麦品种抗白粉性则是小麦与白粉菌在长期的共同演... 相似文献
2.
3.
安徽省小麦白粉菌毒性频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u Jianxiang Ji Boheng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86,(1)
1983及1984年用稍加修改了的Wolfe等提出的毒性频率分析方法,在两套鉴别品种(抗性基因己鉴定及抗性基因未明)上分析了安徽省小麦白粉菌的毒性频率,结果表明该省各地的小麦白粉菌群体基本上相同:毒性基因V_1,V_(3a)、V_(3b)。V_(3c)、V_5较普遍(频率>40%);V_2、V_4、V_2+V_6、V_2+V_(m1d)、V_4+?甚为稀少(频率<6%);洛夫林系统,高加索等黑麦衍生抗源及黔花四号,肯贵阿一号等其它类型的抗源“毒性”频率低。本文结合供试品种成株期表现,讨论了各抗性基因(组合)和抗源在安徽省的应用价值;还讨论了该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结构形成原因;提出了我省开展抗病育种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山西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3个山西省的小麦白粉菌株对36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品种(系)和推广品种(系)进行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对Pml,Pm3a,Pm5,Pm7,Pm8的毒力频率较高,不宜单独应用,对Pm4a,Pm4b,Pm2x,Pm2+6及肯贵阿1号的毒力频率较低,是高抗基因,Pm2,Pm6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对许多推广品种(系)毒力频率较高,说明目前存在着大面积感病寄主,生产上应做好防治准备。此外,菌源中存有极复杂的生理转化现象,其中对鉴别寄主低毒性的小种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供试的936个小麦品种(系)经苗期、成株期接种抗白粉病性鉴定。其中,苗期、成株期均表现抗病的有68个,占总鉴定品种(系)的7.26%。本文还进行接种方法、鉴定方法的探索及抗源分析工作,为抗病品种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68个主推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分析及基因推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中国68个主推小麦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分析和基因推导,为白粉病流行预警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春季在西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淮和新疆麦区等12个省(自治区)采集1 094个单孢子堆白粉病菌株,并用每个菌株分别接种68个品种离体叶段进行抗感性测定;应用NTSYSpc2.10e软件对表型抗感性数据进行UPGAMA(unweighted pair group arithmetic mean analysis)聚类分析;用实验室长期收集保存的31个毒谱不同的菌株作为鉴别菌株对30个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和68个主推品种的离体叶段进行接种,比较68个品种和单基因材料对31个鉴别菌株的抗性谱,从而推导68个主推品种所含的抗白粉病基因。【结果】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谱存在明显差异。内麦8号、内麦9号和绵麦37抗谱宽,对各省菌群的抗性频率均大于99%;济麦22、扬麦11、扬麦12、扬麦13和轮选987等5个品种抗性频率在70%—90%;有54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小于40%,占供试品种总数的79.4%,表明大部分主推品种的抗性已被克服。某品种对该品种推广种植区域菌群的抗性频率低于对其它非种植区域菌群的抗性频率。聚类分析可将68个品种分成4大类,第I类包括6个品种,其中5个品种抗性频率在40%—70%;第II类包括7个品种,抗性频率均大于70%;第III类包括54个品种,抗性频率均小于40%;第IV类包括1个品种,抗性频率为46.1%;聚类显示来自于同一省的品种、抗性频率相近的品种具有相似或相近的抗性遗传背景。基因推导表明,内麦8号、内麦9号含有Pm21,偃展4110、新麦208和扬麦11均含有Pm4b;济麦22含有Pm2+ta;其余品种含有其它未知抗白粉病因子。【结论】当前中国主推小麦品种中近80%的品种对全国白粉病菌群的抗性频率不高,特别是就单个品种而言,对该品种种植区的白粉菌群抗性频率更低,存在小麦白粉病在条件适合时暴发流行的风险,必须加强病害预警。同省品种的抗性频率聚类大多聚到同一组,说明同省品种的抗源异质性不高,中国小麦白粉病育种应该引进更丰富抗源。 相似文献
9.
10.
山东省小麦白粉菌类型及群体毒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年前,山东省小麦白粉菌优势小种为15号,以后呈波浪形下降;1994年14号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77.8%,其次是15号和16号小种。山东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基因,以V1、V5、V6、V7的毒力频率最高(100%)。而V2、V4b、V2+V6表现无毒力,V5+V6、V4b+Mli(5)、V17毒力频率较低(5.1~25.9%),与其相对应的抗性基因Pm2、Pm4b、pm2+pm6、pm5+pm6、pm4b+Mli(5)等是有效抗病基因。山东省小麦白粉菌含有9个以上毒性基因的菌株,出现频率为96.3%,毒性基因谱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北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speer)毒力频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2.
13.
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鉴定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温室内苗期鉴定和田间小区成株期鉴定法,对甘肃省及国内外引入的小麦品种进行了抗白粉病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我省陇东,陇南麦区现阶段主要推广品种和新育成品系,绝大多数生育期染白粉病,仅中86147,中87228等材料表现免疫或高其它材料为中感至高感;外引材料大部具有较好的抗性,MarisDove,BPM系列,92R178,贵农21,贵农29、V.P.M新抗9号等20余分材料表现免疫,可供抗病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小麦品种黔丰3号、肯贵阿和81-7241对白粉菌411菌株的抗性遗传和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表明,3个抗源品种与感病品种绵阳15号杂交后,其F_1、F_2及B_1F_1的抗性反应表明,它们各具有一对显性抗性基因。抗亲杂交等位性测定表明,各组合的F_2群体均有少数感病植株出现,其抗、感比为15:1,说明各抗性基因是非等位的。根据不同毒性的白粉菌株接种各品种的反应型差异,也间接证明了各抗性基因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组成和小麦品种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离体活动圃法对河北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21个待推广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1、V2、V3b、V3c和V5的相对频率高于72.22%,是河北省小麦白粉的优势群体;V4a较少,相对频率只有8.09%;V3a`V6发7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相对频率为44.10-61.63%。在河北省21个待推广品种中,京农84-45的相对毒辣力频率值为33.84%,对白粉病有较好的抗性,冀植88-51387,冀植88-5067等6个品种是高感品种,相对毒力频率值高于76.01%;冀植87-5003,冀植88-4018等16个品种的相对毒力频率值为41.25-72.70%,属于中间类型,对白粉病有一定的抗性,在推广利用时应密切注意发病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17.
18.
17个小麦品种抗白粉性基因的推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将我省17个小麦品种(系)和17个已知抗白粉基因的品系(种)用15个不同的白粉菌株接种,通过比较侵染型来推导未知基因品种可能含有的抗性基因。结果表明:75(139)、河农矮3等6个品种不含抗性基因;唐86—4043含有P_m2和另一个未知抗性基因;CA841和C4102—5含有P_m3C;邯4032和CA8646含有P_m8;7111和石86—4846可能含有P_m3C 和P_m8;而CA8694等4个品种可能含有与供试基因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9.
1989年用四川的67个小麦白粉菌株分别接种到携有Pml、Pm2x、Pm5、Pm8、Ba和KG单个抗性基因的小麦品种(系)上,从而确定其相对应的毒性基因。结果表明,病原菌vl、v5毒性基因频率和1983年非常接近,均保持在90%以上;v8和v2x的频率各为65.7%和7.5%,较1983年的70.1%和14.5%略有下降;而vBa和vKG频率由1983年的1.7%和11.1%分别上升到4.5%和16.4%,6个毒性基因频率年份间的变化差异都不显著,用v2x、v8、vBa和vKG四个毒性基因测试其在病原群体中的遗传结构表明,实测值与预期值相符,说明它们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配呈连锁平衡。可以推断,该群体尚未受到相对应的抗性基因选择影响,因此,除v8基因频率偏高,相对应Pm8抗性基因效应减低外,白免3号、81-7241、肯贵阿三个小麦抗源品种(系)。目前在四川仍然高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20.
鲁东南小麦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调查王洪伦,张传珂,杨华奎(临沂农业学校临沂276003)(临沂地区农业局植保站)近年来,随着麦田水肥条件的提高,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为害明显加重。为此,我们在1989~1990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期,对当地主栽小麦品种的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