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依法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保护农民消费权益为研究目的,报告了我国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社会、农村消费者三个层面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应完善立法,加大行政保护力度,健全维权组织机构,加强司法保护,完善救济措施,构建以国家保护为主导,社会保护和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相结合的全方位保护体制。  相似文献   

2.
保护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从规范领导职责制度、加大区域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改造农业水利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规定和治理农村生活污染等方面提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重视,作为农耕文化的承载者,其发展与农村的社会风貌、生产方式等紧密相关。随着城乡一体化逐渐实施,农村社会遭受到城市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冲击,这不仅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更让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文章基于农村社会治理视角,系统梳理农村社会现象及其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有助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农村社会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农村问题在社会转型期中的特殊表现。由于保护机制的缺失,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受教育权难以保障,发展权受到一定的影响,参与权被忽视。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不力既有社会因素、政府因素,也有家庭监护方面的原因。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需要健全相关法律,完善国家监护制度和委托监护制度,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尤为重要。农村出现的以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活环境污染为主的生态环境污染,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资本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有明显的作用,由于社会资本的利用不当难免会带来一些问题。基于此,在详细分析社会资本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恶劣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社会资本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和谐的措施,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产权制度是一项完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必要和重要工作。介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产权制度的内涵,提出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产权制度,要以明晰产权、确立产权归属为核心,严格保护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值得社会各界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柳琦  曹慧丽 《农业考古》2012,(4):337-33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环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农村环境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民既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亦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最终受益者。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同时,很容易忽视农民权利的存在,混淆环境保护的真正主体,因此,厘清农民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权利模式、权利范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以农村困境家庭儿童为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农村困境家庭儿童存在的问题与社会保护实践。研究发现,农村贫困家庭儿童大多社会交往能力较低;农村单亲家庭儿童主要存在心理障碍;农村孤儿、事实孤儿大多缺乏关怀性支持与照顾;父母或其中一方服刑或吸毒贩毒的农村家庭儿童生活中易产生行为偏差问题。在实践中分别以需求为导向干预,以持续性与治疗性支持相结合,提供替代性持续关爱与照顾,以治疗与预防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在农村,市场经济给农村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日益丧失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在农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实意义.在农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和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机制,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三明农业科技》2007,(2):24-28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深化农村改革、缩小城乡差距、调节收入分配、保护农民权益、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按照省农办的部署。我办在组织全市12个县(市、区)农办开展农民养老保险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民养老现状、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城乡关系是我国社会结构性的深层问题,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政策引导、科技引导、投入引导和市场引导等数次深刻变化。当前城乡关系问题突出体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和劳动权益保护,农村公共资源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缺失,支撑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治理的人力资源匮乏,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社区建设与城市的趋同化。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将城乡关系基础构筑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的市场环境上,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中的决定作用。未来改革的要点包括尽快实施农村金融改革,实现土地政策三个保护,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的有效形式,保护农民非农方面权益和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审计既是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方式,也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落实国家财经法纪、保护农村集体资产的有效措施,又是防止经济犯罪、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杨晓亮 《甘肃农业》2014,(21):19-20
有效安置农村失地农民,加强征地补偿费用的管理,合理分配和使用征地补偿费,是切实保护被征收土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健。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安置、土地征用费的管理、分配和使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和不断探索,根据《甘肃省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用分配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泾川县的实际,提出了今后农村失地农民的安置办法,土地征用费用的管理、分配和使用程序、措施,以确保失地农民得到有效的安置,土地征用费管理工作规范,分配和使用正确合理,切实保护被征收土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干群关系是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干群关系存在村民对村干部信任缺失、干群关系日趋紧张及村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村干部素质不高、舆论错位与司法保护缺失、农村治理模式落后等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应在加强村干部教育、改善村干部待遇、增加村干部自主决策权、完善司法保护以及践行精英治村等方面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人们对新农村建设更深层的认识,保护农村的生态景观,保护农村的特色风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湖南农村实地调查,发现当前湖南农村存在建设规划不完善、"形象工程"多、基础设施杂乱无章等现象。尤其是农村基层环境管理不到位,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贯彻,已成为新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国家关于倡导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按照生态学和景观学等理论指导,妥善处理影响农村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景观生态问题,对推进湖南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新时期农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既需要运用行政的、经济的和思想教育的手段,更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发挥法律的调节、规范、惩戒、保护的功能,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振兴乡村的战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农村的生活风貌、经济形态、管理状况等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农村的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文化是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长期互动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维系着农村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而建国初期的十七年间,农村文化具有更加强烈的集体主义色彩,这不仅深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模式还对于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塑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从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邯郸市周边农村文化的回味、现状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农村农村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为了科学的维持生态环境安全,本文提出通过合理配置农村水资源,从而提高湿地的生态农村水资源保护力度,实现湿地科学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中国农村文化遗产面临生存困境,状态堪忧.信息技术给农村文化遗产提供了生存空间,使不少濒临灭亡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让一些农村文化遗产继续发挥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作用.但利用信息技术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概念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农村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可采取的信息化措施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