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污染对甘蔗生长、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浓度外源镉(Cd)对甘蔗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探讨Cd污染与甘蔗生长、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参考。【方法】盆栽条件下,以糖料甘蔗为材料,采用不同Cd浓度(0、25、50、100、250、500 mg/kg)进行污染处理至甘蔗成熟期,测定其株高、茎径、蔗茎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甘蔗株高、茎径和蔗茎产量随着土壤中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d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Cd污染使酶活性发生变化,随着Cd浓度的增大,特别达到100 mg/kg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2种土壤酶对Cd的敏感顺序为:脲酶酸性磷酸酶。Cd污染也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发生变化,真菌、细菌和放线菌量在镉浓度100 mg/kg时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细菌、放线菌、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株高、茎径、蔗茎产量与Cd污染浓度相关显著或极显著。【结论】在盆栽种植甘蔗条件下,外源Cd污染对甘蔗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均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浓度外源镉(Cd)对甘蔗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探讨Cd污染与甘蔗生长、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参考。[方法]盆栽条件下,以糖料甘蔗为材料,采用不同Cd浓度(0、25、50、100、250、500 mg/kg)进行污染处理至甘蔗成熟期,测定其株高、茎径、蔗茎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甘蔗株高、茎径和蔗茎产量随着土壤中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d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Cd污染使酶活性发生变化,随着Cd浓度的增大,特别达到100 mg/kg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2种土壤酶对Cd的敏感顺序为:脲酶酸性磷酸酶。Cd污染也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发生变化,真菌、细菌和放线菌量在镉浓度100 mg/kg时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细菌、放线菌、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株高、茎径、蔗茎产量与Cd污染浓度相关显著或极显著。[结论]在盆栽种植甘蔗条件下,外源Cd污染对甘蔗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均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  相似文献   

3.
甘蔗应用乙烯利增产增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乙烯利对甘蔗增产增糖的生理机理,分别从群体、个体、器官、细胞到分子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认为:乙烯利处理首先是诱导了编码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基因表达,使甘蔗组织内出现一个乙烯释放高峰,它改变了蔗株体内五大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影响到许多功能基因的表达,因此影响到各种生理代谢,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和分化,并进一步影响到器官、组织的发育和蔗株的生长。叶面喷施乙烯利后诱发的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提高加快了IAA的氧化分解,使组织中的IAA含量降低,从而使蔗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受到暂时抑制。但是,组织内较高的乙烯浓度会反过来加速内源IAA的合成,因此短暂抑制过后蔗株能够快速生长。如果所用的乙烯利浓度过高,会导致蔗株生长长时间受阻,但在糖分积累时期,这种情况有利于蔗茎中的蔗糖积累,因此起到催熟增糖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蔗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甘蔗的5个生长阶段测定了24个品种的+1叶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并对7个产量性状(株高、茎径、茎重、有效茎数、蔗产量、锤度、含糖量)与 NRA 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NRA 在甘蔗品种间有很大差异。在蔗株生长过程中,NRA 一般随株龄的增长而下降,其变化规律与碳,氮代谢及蔗糖分积累有关。前期 NRA 高的品种,后期 NRA 也相对较高;前期 NRA 低的品种,后期 NRA 则相对较低。茎径、茎重和有效茎数三个性状与前中期 NRA 的关系较密切:茎径、茎重与 NRA 呈凸向上形抛物线关系;有效茎数与 NRA 呈凹向上形抛物线关系。其他性状与各时期的NRA 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试验分析表明,富镧稀土在甘蔗分蘖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后,能使甘蔗旺盛生长期叶片中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ADP—苹果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而使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提高蔗株生活力,促进生长;并能使生长中后期的Ca2+—ATP酶、Mg2+—ATP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促进蔗茎中的蔗糖分积累,降低还原糖含量,提高甘蔗品质。用97%La2O3、82%La2O3和38%(La2O3+CeO2)和“常乐”稀土这4种不同产品进行2个年度的试验表明,适当浓度的富镧稀上处理确能使甘蔗增产增糖,且增糖效果优于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常乐”稀土,尤以97%La2O3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在甘蔗伸长期进行不同的水分处理试验,通过测定甘蔗株高、绿叶数、+2叶叶绿素含量、叶片水分饱和亏、蔗茎节数、茎径、蔗茎重量等,研究土壤水分对甘蔗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以上才能保证廿蔗正常伸长生长,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以下,甘蔗伸长生长明显受阻.  相似文献   

7.
(1)比较腐熟甘蔗滤泥与腐熟厩肥作为甘蔗实生苗育苗基质,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实生苗出苗时间、株高、出苗数、根鲜重及移栽成活率均无差异。用滤泥代替厩肥方便省钱,可作为甘蔗实生苗育苗基质。(2)对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进行地膜覆盖,与传统移栽(不盖膜)相比较,甘蔗实生苗前期生长速度快,分蘖早且多,入选后代有效茎多、主茎长、入选率高。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进行地膜覆盖较传统做法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百色市右江区甘蔗红尾白螟发生情况,评估其对甘蔗株高、茎径等产量性状及蔗糖分的影响,并提出防控对策,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地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在甘蔗成熟期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红尾白螟为害造成的死尾蔗率,同时测量甘蔗的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并用手持光学锤度计测定蔗茎中部蔗汁锤度.[结果]红尾白螟为害造成的死尾蔗率平均高达74.87%,株高平均下降34.65 cm,蔗茎单产下降21.23%;比较分析显示,健康蔗与死尾蔗的茎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但两者株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锤度测定结果显示,死尾蔗的蔗汁锤度和折算后的蔗糖分均较健康蔗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两者分别下降1.45%和1.57%.[结论]红尾白螟的发生为害已扩散至百色市右江区,并上升为当地甘蔗的主要害虫;红尾白螟为害可导致甘蔗产量和蔗糖分下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转化酶、淀粉酶及过氧化物酶在低温下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种茎蔗苗叶片的酸性转化酶活性降低,淀粉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提高。且与甘蔗抗寒性有一定关系。但相关不显著,作为甘蔗抗寒性的鉴定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研究还表明,低温胁迫下甘蔗体内还存在酶促防御系统,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及同工酶谱带数增加可能有利于防止膜脂的过氧化。同工酶谱中 PI-4、PI-5、PⅡ-1和 PⅡ-7的存在或在低温逆境下出现,可能可以作为甘蔗抗寒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江西甘蔗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变异与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6份江西省甘蔗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甘蔗主要形态农艺、经济性状的变异程度和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蔗主要形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很大差异,其差异大小顺序为分:蘖率,萌发率,株高,蔗糖产量,蔗茎产量,单茎重,有效茎,茎径,苗高,锤度,糖分。甘蔗主要形态农艺和经济性状的种质频数分布均近似于正态分布,但不同性状间有所差异,萌芽率、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呈典型正态分布,分蘖率和单茎重呈左偏正态分布,苗高、株高、锤度和糖分呈右偏正态分布。(2)相关分析发现,萌发率与分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茎重呈显著负相关,与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茎呈正显著相关;分蘖率与苗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苗高与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锤度、糖分和有效茎呈极显著正相关;单茎重与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蔗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甘蔗喷施螯合态牌甘蔗专用肥可促进甘蔗生长,蔗茎长粗,提高蔗苗的成茎率,增加有效茎,从而增加蔗茎产量;同时还可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蔗糖分含量,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施用量以300-450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个甘蔗品种连续3a进行田间试验,比较梢部、中部和基部节位芽苗生长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中部节位芽苗出苗率高,分蘖力强,伸长拔节快,有效茎数多,植株高,茎较粗;蔗茎产量平均比梢部节位芽苗增产25.7%,比基部节位芽苗增产35.6%;单位含糖量平均比梢部节位芽苗增产26.8%,比基部节位芽苗增产38.9%;其病根蔗也有增产增糖的效果.证实了甘蔗属中部优势作物,其强遗传势区位于蔗茎中部,取中部节位芽做种有助于防止甘蔗品种退化,达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甘蔗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生化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甘蔗心叶的组织培养,研究了11个甘蔗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的10个生化性状的差异,把这些生化性状与甘蔗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田间锤度、蔗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酸性转化酶活性、中性转化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基因型问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愈伤组织的干物质含量与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还原糖含量、酸性转化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田间锤度都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节水灌溉(喷灌)、抽水灌溉(漫灌)对甘蔗生长和蔗茎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喷灌)技术,在实际用水量仅为抽水漫灌用水量一半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满足甘蔗正常生长的水分需求,甘蔗在株高、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等农艺指标上与抽水漫灌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不同世代甘蔗芽器官液培苗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蔗芽器官液培苗指通过甘蔗侧芽诱导成芽丛或苗丛,经过继代繁殖、增根增养、沙培圃假植、大田定植一系列阶段,生长繁殖成小型种茎苗,从1990-1993年设置了比较不同世代液培苗的生产性能及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我们霜冻蔗区液培苗同蔗茎苗比,分蘖率增加,茎径减小有随代数的增加而逐渐恢复到原蔗茎苗的特性。液培苗一代作种子繁殖效果更好,液培苗二代之后世代可作原料蔗为生产所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甘蔗健康种苗田间评价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一种世界性的危害性较严重的甘蔗病害,其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种植健康种苗.为了评价甘蔗健康种苗的田间效果,本文进行了粤糖00-236健康种苗与其普通种茎苗新植田间比较试验,并应用斑点酶链免疫试验(Dot Blot Enzyme linked Immuno Assay,DB-EIA)对种苗RSD病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粤糖00-236健康种苗较其普通种茎苗蔗茎产量增产10.6 %(达显著水平,小区试验)和9.1 %(大面积示范),甘蔗蔗糖分提高0.26个百分点,且萌芽快,萌芽率较普通种茎苗提高22.94个百分点(达显著水平),粤糖00-236健康种苗的公顷有效茎数达11 400条(达极显著水平),分蘖率高3.0个百分点,但两者的茎径、生长速及茎长差异不明显.表明粤糖00-236新植健康种苗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蔗糖分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北线蔗区甘蔗营养块育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线蔗区甘蔗高效低耗营养块育苗移栽技术,必须选在冬季(11月上旬)或春季(2月下旬)育苗,采用甘蔗上部(蔗梢)作种,选择8cm见方的营养块规格,且蔗芽要横放,芽朝边,并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5叶)土湿时移栽,裸地移栽必须覆盖地膜保湿,套移于油菜地应适当提前,保证60000苗/hm2的主苗数,并在次年进行宿根栽培。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中低海拔甘蔗细茎野生种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筛选遗传力和配合力表现优良的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及后代,为丰富甘蔗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奠定种质基础.[方法]依据甘蔗细茎野生种原生地的海拔差异结合SSR分子标记筛选7个云南不同生态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与以云南当地栽培品种德蔗93-94(母本)进行测交,用R软件对其后代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锤度、茎径、株高6个数量性状进行方差、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结果]各组合后代糖产量、蔗茎产量、茎径、株高、有效茎数5个性状表现差异极显著,锤度表现差异显著;各组合后代株高、茎径、糖产量、蔗茎产量的遗传力表现较好,均超67.0%;德蔗93-94x云割82-114和德蔗93-94x云南1号后代株高、有效茎、糖产量和蔗茎产量配合力均表现明显的正效应,德蔗93-94x瑞割07-3和德蔗93-94x瑞割06-7-3后代茎径、糖产量和蔗茎产量配合力有比较明显的正效应,组合德蔗93-94x云割83-184和德蔗93-94x云割83-174后代在有效茎配合力效应表现较好的正效应.[结论]筛选出糖产量、蔗茎产量遗传力和配合力表现突出的云割82-114、瑞割07-30、瑞割06-7-3和云南1号;有效茎数遗传力和配合力优良的云南1号、云割83-184和云割83-174.  相似文献   

19.
三十烷醇对甘蔗种苗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品种新台糖 1 6号用适当浓度的三十烷醇 (AT)浸种 30 h,对种茎根点和芽的萌发与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并且能极显著地提高蔗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 ,增强了蔗苗的光合作用能力 ,对氮代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而加快了蔗苗的生长。在4± 1℃低温胁迫 7d,适当浓度的 AT能减缓蔗苗叶片叶绿素的解体速度 ;降低细胞质膜的透性 ,使电解质外渗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机械收割与人工砍收处理进行对比,研究机械化收获对来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机械收割处理的甘蔗株高、茎径、蔗糖分与人工砍收差异不显著;对宿根蔗发株能力有较明显影响,其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对ROC22的影响较明显,低于人工砍收,其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也低于人工砍收,而GT32的发株率比人工砍收提高1.29%,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与人工砍收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