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
8.
11.
《新农村》2002,(7)
潘陆根养鸡走上致富路临安市紫水中学(311313)杨烈火临安市潜川镇竺村养鸡专业户潘陆根年饲养蛋鸡6000余羽,肉鸡4000余羽,产值达35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养鸡专业户。年仅30岁的潘陆根,办厂亏损后,积极寻找致富之路。1996年初,他办起了养鸡场,头年养蛋鸡600羽,获利不多;第二年养鸡1000羽,由于市场行情好,获利3万元。以后,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后,年养蛋鸡、肉鸡1万羽,再加上出售鸡粪,每年获利5万元。潘陆根养鸡致富经验有以下4条:1.选好鸡场。他选择了离村1000米远的山坳里,鸡场后面是山,山坡上是青翠的松树,无污染,环境好。2.饲养优良鸡种。他养鸡根据市场行情来确定,常年饲养优良蛋鸡罗曼鸡,年饲养6000余羽。每年第四季度,他还选择仙居 相似文献
12.
13.
《新农村》2001,(7)
袁家村加工笋干致富临安市农经委(311300)俞锦章吴祥甫临安市锦城镇袁家村有130户人家设工场搞笋干加工。一到晚上,一条千米长村道两旁灯火通明,男女老少剥笋、煮笋、烘干,一派繁忙景像。这个村163户人家509人分居在一条山岙里。全村有800多亩(1亩=667平方米)笋山,户均5亩,是临安市有名的笋干村。这里不仅产笋干多,而且是传统工艺制作,在剥壳、煮笋、揉软、烘干等生产环节全凭手工操作,制成的笋干具有肉质嫩、色泽好、香气浓、味道鲜的特点。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组织村民发挥传统加工笋干工艺优势,参与市场竞争。镇政府对资金缺乏的农户给予支持,鼓励农户家家设工场搞笋干加工。现在全村农户除外出经商打工户以外,有130户办起笋干加工场。村民一方面加工本村鲜笋,另一方面又到附近乡村收购鲜笋回村加工。有的村民每天早上出门收购鲜笋,下午回村剥壳,晚上加 相似文献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