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河北昌黎葡萄产区3种葡萄品种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树龄、不同架势葡萄霜霉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赤霞珠"品种最易感病,"品丽珠"次之,"马瑟兰"发病较轻,且低龄生"赤霞珠"品种感病高于高龄生"赤霞珠"品种。"品丽珠"葡萄品种篱架栽培最易感病且发病较重,而"赤霞珠"品种对栽植的架势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2.
叶幕厚度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  姜越  武轩  张琪  王昊 《北方园艺》2016,(2):11-15
以渭北旱塬5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生长季节研究了4种不同叶幕厚度(40、60、80cm和对照)下葡萄叶片光合指标、冠层光合特性,以及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生长期控制叶幕厚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赤霞珠"葡萄叶片和冠层的光合特性,较薄的叶幕能显著提高果实中糖、花色苷、种子总酚以及不同分子大小聚合色素的含量,但叶幕厚度对"赤霞珠"葡萄果皮中总酚、果皮和种子中总类黄酮含量无影响。总体而言,渭北旱塬"赤霞珠"葡萄在生长季节的叶幕厚度以40cm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果实为试材,外源喷施(0.05、0.10、0.50mg·L~(-1))24-表油菜素内酯(EBR)于葡萄果穗,测定葡萄果实品质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0.05mg·L~(-1) EBR处理促进了"赤霞珠"葡萄果实中花色苷、总酚的积累,0.50mg·L~(-1)EBR处理促进了"赤霞珠"葡萄果实中单宁的积累,降低了葡萄果实中总酸含量。0.10mg·L~(-1)EBR处理对蔗糖转化酶活性提高有较好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通过果穗周围叶片全部摘除的方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利用稳定同位素做内标来检测葡萄果实中3-异丁基-2-甲氧基吡嗪(IBMP)的含量,确定最佳摘叶处理的时间以有效降低烟台"赤霞珠"葡萄中IBMP的含量。结果表明:花前摘叶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葡萄果实中IBMP的含量,而转色期摘叶不会影响葡萄果实中IBMP的含量;HS-SPME结合GC-MS,利用稳定同位素做内标的方法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定量限。花前摘叶处理能有效降低"赤霞珠"葡萄IBMP的含量,进而可以改善胶东"赤霞珠"葡萄酒香气。  相似文献   

5.
刺葡萄果实及酿酒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内不同类型刺葡萄为试材,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刺葡萄果实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含量,同时选用干红葡萄酒酿酒工艺进行酿造,研究刺葡萄果实及果实在酿造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部分类型刺葡萄果皮中均检测到白藜芦醇,澧县-1刺葡萄和中方-2刺葡萄果皮含量最高,均为34.08μg/g,是‘赤霞珠’的1.70倍;长沙-2刺葡萄籽中白藜芦醇含量为28.36μg/g,是‘赤霞珠’籽的3.83倍,其他类型刺葡萄籽和所有类型刺葡萄果肉中均未检测到白藜芦醇。酿酒过程中添加F15酵母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始终高于添加VL1酵母的葡萄酒,陈酿结束后,芷江-1刺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0.17μg/mL,比‘赤霞珠’葡萄酒高21.4%。  相似文献   

6.
渭北旱原(泾阳)酿酒葡萄病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玲  张振文 《北方园艺》2010,(18):174-177
2009年在渭北旱原的泾阳县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et)和桑娇维赛(Sangiovese)葡萄叶片霜霉病和果实白腐病。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叶片霜霉病在位于海拔较高、土壤含钙量较高的蒋路乡葡萄园发病最轻,而在海拔较低、土壤含钙量较少的白王镇发病严重;果实白腐病也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在蒋路乡和龙泉乡较轻,发病严重度差异不大,而在白王镇发病严重。在蒋路乡,蛇龙珠叶片霜霉病明显轻于赤霞珠,但赤霞珠果实白腐病严重度明显轻于蛇龙珠。在龙泉乡,桑娇维赛和赤霞珠葡萄叶片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差异不大,而在发病后期桑娇维赛明显的轻于赤霞珠,果实白腐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差异,而在发病后期赤霞珠明显的轻于桑娇维赛。"V"形架栽培在抗病性方面优于篱架栽培。泾阳县葡萄霜霉病始发于8月初,一般从发现病叶2周左右进入发病盛期(8月下旬),约在9月中旬进入发病末期。  相似文献   

7.
贺兰山东麓产区“马瑟兰”葡萄的酿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瑟兰"葡萄为试材,以贺兰山东麓产区主栽品种"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对比研究了"马瑟兰"葡萄单品种酿酒特性,为产区酿酒葡萄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对照品种"赤霞珠"葡萄的成熟最适采收期在10月2—12日,"马瑟兰"葡萄在9月27日至10月7日,比"赤霞珠"葡萄提前1周左右,原料均达到了良好的成熟度,"马瑟兰"葡萄所酿葡萄酒各项常规理化指标正常,品质优于"赤霞珠"葡萄酒。"马瑟兰"葡萄酒的酒精度小于"赤霞珠";残糖含量符合干型葡萄酒的要求,均小于4g·L~(-1);总酸含量在6~7g·L~(-1);挥发酸含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pH在合理范围内(3.8左右)。因此,新引进品种"马瑟兰"葡萄适宜酿造优质干红葡萄酒,适合在产区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卷叶病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未表现卷叶病症状的‘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了感染卷叶病‘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结果】卷叶病使葡萄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和果糖的总量仅为对照组葡萄的69.29%;有机酸总量略微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染病葡萄果皮和果肉中的草酸含量显著降低,苹果酸含量显著升高;5种基本花色苷单体的含量显著降低,总量仅为对照组‘赤霞珠’葡萄果皮单体总量的26.12%。其中,矢车菊素类花色苷所占比例降低,甲基化类花色苷所占的比例升高。【结论】葡萄卷叶病导致‘赤霞珠’葡萄着色不良,品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9.
徐美隆  刘静  王巧珍  袁婷 《北方园艺》2016,(22):117-120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与不同IBA浓度的组合及不同培养容器对酿酒葡萄"赤霞珠"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优化酿酒葡萄"赤霞珠"试管苗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适合"赤霞珠"试管苗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B5+0.2mg·L~(-1) IBA+30g·L~(-1)蔗糖+7g·L~(-1)琼脂+1g·L~(-1)活性炭;在透气膜直径为3.0cm,透光率为90%的玻璃培养容器中,"赤霞珠"试管苗生长健壮,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67%。  相似文献   

10.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调查了2012—2014年昌黎产区酿酒葡萄"赤霞珠"霜霉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在昌黎产区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出现,7—8月是发病高峰期;对葡萄霜霉病的病情指数和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温度、降雨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较大,昼夜温差和日照时数对该病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赤霞珠’冬果果粒质量小于夏果,但果皮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夏果;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共检测到17种花色苷,而夏果中检测到16种;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的花色苷总量及大多数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赤霞珠’冬果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酰化修饰及甲基化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结论】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季相比,一年两收栽培区南宁下半年较长的光照时间、较少的极端高温(≥35℃)及更为干燥的气候是酿酒葡萄冬果成熟度高、花色苷总量及稳定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南宁地区下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酿酒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树体生长、果实发育、着色效果等的影响差异。【方法】选择‘SO4’‘5BB’‘3309C’和‘101-14M’4个砧木与‘赤霞珠’葡萄进行绿枝嫁接,对初期结果植株的新梢生长情况、果粒质量、糖酸含量以及果实着色指标动态变化等进行实时测定。【结果】供试砧木品种均可促进‘赤霞珠’葡萄新梢生长,提高果粒质量,以‘赤霞珠’/‘3309C’(CS/3309C)效果较为明显。各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供试砧木均可显著提高‘赤霞珠’葡萄净光合速率,亦可改变其峰值出现时间。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砧木‘SO4’可显著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的积累,可滴定酸含量较其他处理偏高。各处理果实颜色指标L、a、b、h、c值变化趋势一致,CS/SO4的h值较其他处理显著偏高。【结论】供试砧木均可提高‘赤霞珠’葡萄生长势、果实质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砧木‘SO4’可延迟‘赤霞珠’葡萄成熟约20 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赤霞珠’冬果果粒质量小于夏果,但果皮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夏果;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共检测到17种花色苷,而夏果中检测到16种;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的花色苷总量及大多数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赤霞珠’冬果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酰化修饰及甲基化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结论】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季相比,一年两收栽培区南宁下半年较长的光照时间、较少的极端高温(≥35℃)及更为干燥的气候是酿酒葡萄冬果成熟度高、花色苷总量及稳定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南宁地区下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酿酒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14.
避雨栽培较广泛的应用于成熟期多雨地区的鲜食葡萄生产中,可降低葡萄病害,提升葡萄品质。该试验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方法搭建白(W)、蓝(B)和紫(P)色避雨棚膜,研究了棚膜颜色对葡萄成熟过程中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色和紫色棚膜可有效提高葡萄的光合指标;紫色棚膜在葡萄转色完成后能促进果实还原糖、总花色苷和单宁的积累,蓝色棚膜可促进葡萄果实总酚和类黄酮类物质的积累;蓝色和紫色棚膜能有效缓解由于气候变化对葡萄果实品质指标带来的极端变化。综合考虑,紫色棚膜是"赤霞珠"葡萄避雨栽培的最佳棚膜。  相似文献   

15.
刘朝宇 《中国园艺文摘》2014,(3):179+185-179
‘赤霞珠’是辽宁喀左地区主栽的酒葡萄品种,该品种在喀左地区栽培容易遭受冻害,我们根据近几年栽培经验,总结受冻酒葡萄‘赤霞珠’的综合管理技术,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高度结果部位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泾阳县主栽的酿酒葡萄赤霞珠和北醇为试材,研究了距地面40、801、20 cm结果部位成熟果实的糖、酸、总酚、单宁及花色素苷含量。结果表明:赤霞珠和北淳在结果部位高度距地面80 cm时,葡萄果实中的还原糖、单宁、总酚及总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高于40 cm及120 cm。单宁和总酚含量在80 cm部位高度表现最高。说明,结果部位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葡萄果实中糖分和酚类物质的积累及果实中酸的条件。综合比较,在陕西泾阳,赤霞珠和北醇均以80 cm结果部位的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抗霜霉病的中国山葡萄‘双红’中胺氧化酶(VaAO)在抗葡萄霜霉病中的作用。【方法】以中国山葡萄‘双红’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克隆山葡萄‘双红’的AO基因,命名为VaAO;利用RT-qPCR在转录水平上分别检测了抗病的山葡萄‘双红’和感病的欧亚种葡萄‘赤霞珠’接种霜霉菌后AO的表达模式;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法,使VaAO分别在本氏烟草和葡萄‘赤霞珠’中瞬时过表达;利用DAB染色法,检测H_2O_2的积累。【结果】VaAO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2 184 bp,编码727个氨基酸。经BLAST比对发现VaAO氨基酸序列与欧亚种葡萄‘黑比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定量结果表明:抗病的‘双红’和感病的‘赤霞珠’的AO基因均受到霜霉菌诱导,且相对表达量都在接种72 h后达到最高峰。值得注意的是,VaAO在接种后24 h表现出显著上调。VaAO在烟草中瞬时表达后发现其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中。VaAO在‘赤霞珠’叶片中瞬时过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叶片中H2O2的积累和抵抗霜霉病的能力。【结论】成功克隆了山葡萄‘双红’的VaAO基因,定量分析和瞬时表达均表明VaAO基因在参与葡萄抗霜霉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蒙自县酿酒葡萄栽培面积407hm2,品种较多,经多年栽培发现,品丽珠和赤霞珠表现好值得推广;而蛇龙珠结果所需年限长,丰产性差,不宜栽培。为提高酿酒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笔者对蛇龙珠及一些劣质葡萄品种以品丽珠和赤霞珠为材料,采用嫁  相似文献   

19.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养多乐(Sugar mover)不同喷施次数与喷施浓度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多乐喷施次数的增加,其果实还原糖含量增加。喷施1 200倍液养多乐"赤霞珠"果实还原糖最高。随着养多乐喷施次数的增加,"赤霞珠"果实总花色素含量增加,连续喷施4次600倍养多乐效果最佳。喷施养多乐对"赤霞珠"果实总酚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酿酒葡萄品种梅鹿特在河北昌黎的综合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酿酒葡萄品种"梅鹿特"、"赤霞珠"植物学性状及经济学性状。结果表明:梅鹿特萌芽率高于赤霞珠,萌芽及开花时间均较集中;果枝率小于赤霞珠,但属于高等水平;果穗稍小于赤霞珠,二者差异不大;含糖量小于赤霞珠,但糖酸比高于赤霞珠。酿造的葡萄酒果香浓郁,具解百纳典型性,口感柔和、圆润,结构感稍次于赤霞珠,总体上酒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