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如果阉割不当,或术后饲养管理失宜,常可导致子宫角或肠管卡夹在手术道内与腹膜粘连,引起生长发育停滞,甚至危及生命,给养猪户造成经济损失。如能及时诊治,一般可以治愈。现将本人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体会报道如下:1 发病原因 1.1 施术过程中技术不熟练、造成腹膜与腹壁剥离,整复时把子宫角或脱出的小肠塞到腹膜与腹壁之间。1.2 阉割手术时腹膜开口过大,而整复后又没缝合腹膜创口,造成术后肠管或子宫角突出于腹膜外。1.3 母猪发情期或发情前期卵巢、输卵管充血,而阉割手术时没有结扎就将其切除,造成出血,引起腹膜与子宫角或肠管粘连,或…  相似文献   

2.
1腹壁疝母猪阔割,腹壁切口靠前或过下,切口不缝合或腹壁肌层缝合不确实引起。肠管夹在腹壁肌层切口或径切口脱出在皮下,使局部突起或成囊状(疮、。治疗:按外科常规拆出缝合线打开腹壁切口,将脱出肠管送回腹腔;遇肠管与切口组织粘连,则分离后送回;若遇肠坏死,则切除坏死段吻合后送回腹腔。再缝合腹膜、值孔和皮肤。手术后注入青霉素80~160万单位,以防感染。2粪疾母猪阉割,肠管夹在切口肌肉内或误将肠管缝在切口引起。粪水不断从皮肤疾口流出,患猪减食或不食。治疗:术行常现消毒。在疾四套切开,钝性分粘连的肠管,肠管疾口较…  相似文献   

3.
母猪如果阉割不当,或术后饲养管理失宜,常可导致子宫角或肠管卡夹在手术创道内与腹膜粘连,引起生长发育停滞,甚至危及生命,给养猪户造成经济损失。如能及时诊治,一般可以治愈。现将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羊腹壁疝是腹壁、腹膜受损伤、糜烂,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孔,以至肠管脱出。从而使脱出的肠管在皮下与腹膜之间发炎、糜烂,造成腹膜大面积粘连,继发肠炎、肠阻塞、肠坏死,导致山羊死亡。此病主要是由于山羊相互剧烈打斗造成腹壁、腹膜损伤及穿孔,伤孔发炎糜烂,孔径增大造成肠管脱  相似文献   

5.
腹壁疝是猪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系由腹肌或腱膜破裂,肠管脱至皮下形成的后天性疝。发病初期,肠管可还纳回腹腔,后期由于肠管与肠管、相近腹膜、皮肤相粘连,难以还纳回腹腔,严重时形成粪性嵌闭,部分肠管坏死。母猪在阉割过程中,如切口过长或位置不当或阉割后剧烈运动等,都是引起腹  相似文献   

6.
猪的小肠断端吻合术是将切断的肠管连接起来的手术。其适应症是肠套叠、肠扭转、肠脱出以及嵌闭性疝、肠管发生坏死时。猪的肠套叠、肠扭转由于临床上难以确诊 ,由此进行的手术较少 ,而因阉割、腹壁通透性创伤和嵌闭性疝 (如嵌闭性脐疝、腹股沟疝 )引起的肠脱出、肠粘连、肠梗阻 ,以至造成肠管坏死 ,对坏死部分小肠切除后施行的断端吻合术临床上较为多见。手术方法 :( 1 )视适应症不同 ,将猪进行侧卧保定或半仰卧保定 ,一般不作麻醉。 ( 2 )先切开腹壁 ,切口的部位与长度视需要而定 ,然后将手伸入腹腔 (或疝囊 )内 ,找到发生病变的肠段 ,并…  相似文献   

7.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做好猪的阉割手术,现将收集到的54例猪阉割继发症和死亡情况,作简要分析整理,供参考。猪阉割术常因术前检查不仔细、手术方法失宜、消毒不彻底而发生破伤风、阴囊及包皮水肿、精索炎、肠嵌顿、腹疝、内出血、后出血;原发或潜伏性疾病未发现或不重视;术前饲喂过饱,加之术时切口过大,腹压增高常造成肠脱出等。(见表)  相似文献   

8.
一忌饱食后阉割。饱食的猪胃肠内容物增多,腹压相应增大,此时阉割小母猪的子宫卵巢不易挑出,按压阻力大,肠管易脱出不易还纳,常出现切破肠管或术后夹肠的事故。二忌新购进就阉割。环境变化和运输都会对新购进的猪造成应激,如果此时阉割,会发生急性死亡而找不到死亡的原因。三忌  相似文献   

9.
农村传统的养猪方法,即当小母猪生长到40kg左右时,都要实施阉割,以提高饲料报酬及猪肉的品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若阉割手术不当,或术后饲养管理失调等,则易导致肠管或子宫角嵌闭或粘连等后遗症。其表现为食欲减退、废绝,生长发育停滞,严重者甚至死亡。若能及时诊治,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
<正>猪是两侧子宫角多胎妊娠,所以子宫角细而长,因而临床子宫脱出以双侧子宫角脱出多见,即子宫脱至子宫角分叉部为止的所谓子宫体脱。临床所见双子宫角、子宫颈、阴道均脱出外翻。脱出的病例若整复不及时或手术失当,或脱出时间长,则成功率低,甚至死亡。以往整复法均从脱出子宫颈、阴道外开始往腹腔压送还纳子宫,此法压送其压力即传至腹腔,从而刺激子宫和腹壁产生努责,给手术带来困难。若脱出时间长,子宫已充血,水肿、变硬,机体会把脱出子宫当成异物排出,  相似文献   

11.
母猪阉割术是兽医外科中常用的手术,分为“大挑花”与“小挑花”。在临床中若操作不当,会引起感染和后遗症,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文献,现将母猪阉割术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1阉割时期1.1“小挑花”阉割此手术适宜日龄在出生后3~60天,体重5~10kg的仔猪。此时仔猪正处于哺乳期,胃肠发育不完全,肠管较细,子宫角直径0.4~0.8cm,腹围较小,腹压低,肠管不易脱出,手术易于进行,伤口很快愈合。此时做小挑花术,方便操作,切口小,愈合快,是最理想的阉割时间。要求术前禁饲1顿,空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猪的子宫不全脱出和直肠部分脱出用中草药高渗洗液敷熨、搓揉、推送、还纳的外部整复法整复 ,再按不同症型投喂中药消除病因和善后则可望痊愈。至于猪的子宫或直肠 ,甚而两者完全脱出 ,上述治疗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很难奏效。猪的子宫完全出单纯依靠外部整复往往发生困难 ,即使少数病例能将脱出子宫推送入阴道或盆腔 ,也多发生子宫内翻或左右子宫角相互套叠 ,且不能像大家畜那样可能通过直肠检查或经阴道的子宫内探查及时发现 ,以致由此而发生再脱出或子宫、直肠因复位不全、错位进而引起套叠、绞窄、扭转而致病畜死亡。其次 ,猪的子宫脱出…  相似文献   

13.
中兽医猪去势术,简便快捷,安全可靠,深受群众欢迎。但在施术中有时造成失误而致手术失败或致猪死亡。笔者在多年实践中将几种失误及其原因总结如下,供参考。 1 保定失误,术中保定动作粗暴,尤其是小仔猪,急压急拉后肢,造成腰椎或胯关节脱位。 术中保定猪应稳,放猪先用右脚踩住猪颈部,再慢一点向后拉直左后肢踩住保定。 2 刺破血管,小挑花术中有时刺破后腔主动(静)脉血管,造成大出血,猪因失血而死亡。 多为初学者,猪保定不稳,持刀手法有误,术中猪突然活动或刀直刺突然入腹而刺中血管所致。术中应将猪保定稳固再施术,刀刺开皮肤后,将刀尖稍向后上方斜一点刺入。 3 刺破膀胱,小挑花术中,由于膀胱充满尿液,不慎刺破膀胱,刀口有大量液体溢出,并有尿味,术后继发腹膜炎而死。 术前将猪驱赶活动,任其排尿后再施术,或术中检查有尿时,应刺激其排尿后施术。 4 拉断子宫角或漏摘卵巢,多因技术不熟练或仔猪发育快而体肥胖。腹压大所致。术中一侧子宫角露出,但子宫角细小,腹压大,稍一拉就断,致另一侧子宫角无法摘除。有时虽然双侧子宫角都拉出来,但因卵巢太小,在摘除子宫角时将卵巢漏掉双侧或一个,造成手术失败。 腹压大的体胖猪应绝对空腹后再施术。卵巢太小者,应在术中先将卵巢一个个抓牢摘掉再拉断子宫角。 5 切口位置不正,由于技术不熟或保定姿势不正,使切口朝前或后。切口偏后者有膀胱韧带涌出,切口偏前者有肠管或肠系膜涌出,致手术困难。 应重新保定猪,切口位置同正确位置相差0.5 cm以内者,可用手指向正位按压。如相差0.5 cm以上者,可另做切口,或在另一侧施术。 6 肠管脱出,小公猪去势术中由于没发现有阴囊疝,术后切口都不做缝合,致肠脱出。脱出肠管多因破损,污染,施术入腹后多因腹膜炎而死亡。 术前注意观察有无阴囊疝,术后按压腹部看有无肠脱出,如有疝气必须缝合则可防肠脱出。  相似文献   

14.
猪小肠多因小公猪去势、小母猪阉割后从机体脱出,脱出后受到其他猪咬断或脱出的肠管随猪走动被其他物体勾住扯断。其次,粘连性阴囊疝气、脐疝气脱出小肠长时间积蓄于疝内不畅或被疝环钳死,造成肠管坏死,需手术对肠管坏死部分进行切除和断端吻合。  相似文献   

15.
母猪大挑法阉割后嵌肠症的治疗蒋善林全州县石塘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541504桂北一带母猪阉割术盛行大挑法,常碰到阉割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嵌肠症,许多民间阔割手都不能成功地整复,笔者曾成功地整复多例,愿在此与同行探讨。1.临床所见体温一般正常,患猪伏卧...  相似文献   

16.
1适龄阉割 小挑花阉割成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操作技术水平,还在于避免阉割母猪死亡及出现假阉割等现象。一般一月龄(25-40d)左右的10kg左右的仔母猪为适龄阉割仔母猪。此时仔猪处于哺乳期,胃肠发育较慢,肠管较细,其子宫角直径可达0.4-0.5cm,手术易进行,且此时仔猪腹压低,肠管不易脱出,术后伤口愈合快。仔猪太小时不宜阉割,因其子宫角和卵巢尚未发育完全,易断裂在骨盆腔内.  相似文献   

17.
嵌闭性疝是指疝内容物与疝囊或疝囊外组织发生粘连,肠管之间互相粘连的疝。对猪来说,通常发生于阉割不久的小母猪。笔者对一例发生嵌闭性腹壁疝的病猪进行了肠管切除、肠断端吻合手术治疗,虽然仔猪成活,手术成功,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对该病例的成功经验、类似病例的病因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德全 《中国猪业》2023,18(1):93-94
针对小公猪的腹股沟阴囊疝疾病,很多乡村兽医、规模猪场兽医仅做到了去势后缝合阴囊皮肤切口,而未将脱出到 阴囊的小肠复位,这种操作往往造成小肠在疝孔处嵌顿(卡住)、在阴囊中粘连甚至坏死。笔者将此病按病程分为3 期:一是小肠自由进出期院小公猪采食量小,小肠脱出不大,尚可正常蠕动、自动出入疝环,此期采取腹腔疝孔封闭手术容易操作。二是肠粘连前期:随着猪的生长,小肠体积和内容物逐渐增加,小肠会在疝环处嵌顿,小肠与阴囊壁粘连,此期可手术分离肠管和阴囊壁的粘连,再采取腹腔疝孔封闭手术处理。三是小肠坏死期,表现为阴囊发乌、变硬、冰凉,这时,阴囊内肠管坏死,唯有通过切除坏死肠管,进行肠吻合术、腹腔疝孔封闭术治疗,此肠吻合术的手术风险和难度都比较大。故根据 多年从事兽医工作经验,总结,分享小猪腹股沟阴囊疝后期嵌顿粘连坏死的手术处理,以期为养猪场发生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幼畜脐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其发生原因是先天性脐孔闭锁不全或腹壁发育缺陷,造成肠管从脐孔脱出到疝囊中。外观在腹壁形成半球形突起,柔软、无疼痛感。如果将内容物整复入腹腔,则很容  相似文献   

20.
<正>猪阉割术常因术前检查不仔细,手术方法失宜,消毒不彻底而发生破伤风、阴囊及包皮水肿、精索炎、肠嵌顿、腹疝、内出血、后出血,原发或潜伏性疾病未发现或不重视,术前饲喂过饱,加之手术时切口过大,腹压增高常造成肠脱出等。为了总结临床经验,将猪的阉割手术做得更好,共收集54例猪阉割继发症和死亡的病例,本文简要分析整理,供读者参考。1猪去势继发症的统计我们对收集的54个去势继发症的病例记录做了分析统计,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