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陕西汉中地区早春甘蓝栽培面积已有3 000hm2左右,早春甘蓝是供应汉中和周边地区春季蔬菜淡季市场上最主要的蔬菜之一。汉中地区菜农栽培早春甘蓝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已成为当地甘蓝主要栽培类型,早春甘蓝周期短,效益高,深受菜农欢迎。秦甘60为甘蓝早熟杂种一代品种,已成为汉中地区早春甘蓝的主栽品种,其适宜播期为2月上旬,采用平畦和半高畦覆盖栽培,合理栽培密度4 500苗/667m2,依据甘蓝生长发育规律,科学浇水、施肥,结球期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是栽培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秦甘55是利用抗病优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MSP01-685628和优质自交不亲和系YC97-243576选育成的杂交一代甘蓝新品种,定植到收获50~55 d.植株综合性状优良,中心柱5.8 cm,紧实度0.68,帮叶比21.5%;叶质脆甜,品质分析表明,含干物质6.8%,粗纤维0.53%,可溶性糖3.72%,vC 0.1812 mg/g;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黑腐病;单球质量0.8 kg,产量57661.5 kg/hm2.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选用甘蓝半成株杂种一代种子生产方式,利用自然低温进行幼苗春化处理,通过对秦甘80亲本播期、激素和摘心等处理,研究该品种杂种一代种子生产双亲花期调节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成株露地越冬生产秦甘80杂种一代种子,父本8月2日、母本8月12日是最佳播种期,父母本春化抽薹率达到98%以上;用赤霉素对父本处理适宜浓度为300m g/L,在3月份连续3次处理植株顶端,可使父本初花期提前3~4d;对母本摘心处理可使母本初花期推迟2d左右,提高杂种纯度2.2%~3.5%。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不同浓度的食盐和硼溶液对秦甘 80甘蓝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亲本进行处理 ,研究其对亲本自交亲和性和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食盐溶液和硼溶液共同使用时亲本亲和指数及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均较对照高 ;两个亲本最佳处理的盐浓度不同 ,花期以 4%盐水 0 .3 %硼溶液喷B2 5-2 -3 -3 -2 系和以 5 %盐水 0 .3 %硼溶液处理 FT63 -5-8-3 -3 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秦甘78是利用优质抗病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BD2549-5-6-8和YP0326-8-5-2-8选育成的杂交一代中熟甘蓝新品种,定植到收获78 d左右。植株综合性状优良,中心柱5.2 cm,紧实度0.58,帮叶比24.9%;叶质脆甜,100 g鲜重含蛋白质1.9 g,粗纤维素5.5 g,可溶性糖3.2 g,干物质7.6 g,vC 0.052 g;抗TuMV、Br和CMV 3种病害;单球重1.90 kg,产量68 310.3 kg/hm2。  相似文献   

6.
7.
8.
国家审定甘蓝品种"秦甘50"为早熟一代杂种,该品种的父母本均为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一代种子生产是通过父母本间隔种植昆虫授粉繁殖。父母本种株的田间栽培和适合的父母本栽植比例、适时刹球、摘心、搭架、打顶和增加授粉蜜蜂都是获得"秦甘50"种子高产的关键技术。根据多年种子生产经验和汉中地区气候特点,总结出早熟甘蓝品种"秦甘50"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范,其技术应用获得了种子超过50kg/667m2的产量,从而奠定了"秦甘50"大面积推广基础。  相似文献   

9.
GB9266—18136是利用甘蓝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和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筛选出的对TuMV、Br、CMV表现高抗的抗源优质自交不亲和系;使其与优质抗病和配合力高的自交不亲和系JY0501—13431杂交育成抗病优质的甘蓝中早熟秦甘60品种。该品种定植到叶球收获60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TuMV、Br、CMV病害;中心柱7.1cm,紧实度0.57,帮叶比26.5%;叶质脆甜,富合营养物质,1000g鲜重含粗蛋白11.81g,粗纤维5.97g,可溶糖53.7g,Vc50.1mg,干物质90.2g;单产73005.3kg/hm2以上,比对照黑丰增产10.5%,比对照中甘八号增产13.3%;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科技》2007,(4):35-35
秦甘60甘蓝品种系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甘蓝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于2002年4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以育成稳定多代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丙16)和保持系(B10)为试材,以盛花期的根、茎、叶、花蕾、花以及结英期的黄熟种英为试样,采用聚丙烯酰胺凝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酯酶同工酶(EST)、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α-淀粉酶同工酶(α-MAY)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谱带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同工酶、可溶性蛋白质存在谱带增减,谱带活性强燕变化和酯酶同工酶的器官特异表达等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新青二号大白菜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生育期为85~90 d,抗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三大病害,耐热性强。植株紧凑,直筒拧心型,叶深绿,丰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应性强,耐贮藏,净菜率高。平均单株净质量4 kg左右,每公顷产量120 000~150 000 kg。适宜全国各地秋季栽培。太原地区在麦收后复播,10月底11月初采收,冬季入窖贮藏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3.
对州河鲤、德国镜鲤及其F1代正交组和反交组鲤鱼肌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对杂交鲤的营养品质做出科学评估;分析用样品取自鲤鱼背部肌肉。结果表明:F1代正交组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两种亲本鲤鱼,而F1代反交组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F1代正交组;4种鲤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种亲本鲤鱼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代,两种F1代的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种鲤鱼肌肉中的总灰分及钙、镁、锌、铁的平均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F1代杂交鲤基本保留了亲本鲤鱼的营养学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4.
棉属种间杂种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合成的 [AG]复合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即亚比棉与 [AD]复合染色体组的陆地棉、海岛棉、黄褐棉、夏威夷棉的种间杂种F1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鉴定表明 ,亚比棉的小叶、多毛及种子低酚、植株高酚等特异性状转育到了 [AD]复合染色体组的棉株上。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上述种间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亚比棉的基因转移给了杂种后代 ,并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15.
松科四种植物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松科四种植物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以酶距做为种属间酶谱分歧的数量化指标,采用排序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器官在不同种间及同一种内不同组织器官间酯酶同工酶谱差异明显,华北落叶松与油松,白皮、华山松的亲缘关系较远;华山松、白皮松、油松三者间亲缘关系较近,其中,华山松与白皮松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6.
对亚比棉及其三种杂种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F1共有9条酶带,为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占44%,与亚洲棉单一同源的占44%,与比克氏棉单一同源的占11%;陆地棉×(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F1有9条酶带,为杂合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酶带占56%,与陆地棉单一同源的酶带占11%,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占11%,新生酶带占11%;(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杂种F1有11条酶带,其中与双亲同源的占64%,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占9%,与陆地棉单一同源的占18%,新生酶带占9%;(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杂种F1有11条酶带,为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酶带占64%,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酶带无,与海岛棉单一同源的酶带占36%。  相似文献   

17.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毕粳优210及其亲本毕粳2A、NR210抽穗期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毕粳优210剑叶的叶绿素a含量比毕粳2A和NR210分别高20.28%和7.99%,同时,其叶绿素b含量比毕粳2A高53.70%,比NR210高12.16%。毕粳优210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比毕粳2A和NR210分别高19.88%和21.87%,平均水分利用效率(WUE)比毕粳2A和NR210分别高58.98%和16.34%。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表明:毕粳优210的初始荧光产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II的光化学效率(PSII)均比其亲本毕粳2A和NR210显著提高,且毕粳优210最大光合效率(Fv/Fm)、非光化学淬灭(NPQ)分别比毕粳2A高15.87%和18.18%。毕粳2A和NR210杂交产生的毕粳优210能通过增强光合能力来显著提高水稻的光合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