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灭幼脲以其独特的杀虫方式 ,及其广谱、高效、低毒、低成本、残效期长等优点 ,被誉为“绿色农药”。目前 ,灭幼脲已被用于防治农林、果树、蔬菜、贮粮、畜牧、卫生等 90多种害虫。灭幼脲对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 ,灭幼脲对成虫的不育作用 ,实质上是对子代卵孵化的抑制。研究表明 ,灭幼脲可由雌性成虫摄入并传递给卵 ,进而影响胚胎发育期间几丁质的代谢 ,抑制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为苯甲酰基类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灭幼脲对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灭幼脲可由雌虫摄入并传递给卵,影响胚胎发育期间几丁质的代谢,进而抑制卵的孵化。介绍了灭幼脲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其农林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灭幼脲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六年(1986—1991)的研究表明:灭幼脲类对菜粉蝶卵、幼虫、蛹及成虫均有很高生物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定虫隆>除虫脲>三氯脲>灭幼脲。对菜粉蝶生殖系统解剖表明,天幼脲类对卵巢、卵巢小管及交配囊均有明显影响,有较强的不育作用,且对天敌安全;灭幼脲类防治菜青虫最佳适期为成虫产卵盛期至孵化盛期。  相似文献   

4.
4种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的作用及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用印楝素、川楝素、灭幼脲Ⅲ号和溴氰菊酯等杀虫剂点滴处理马尾松毛虫幼虫和卵。印楝素、灭幼脲Ⅲ号、溴氰菊酯的触杀LD50分别为2.5990,1.750 0和0.0012μg/头。印楝素、灭幼脲Ⅲ号和川楝素均能抑制试虫生长发育,在4.0μg/头剂量下,总抑制率分别为80.0%,70.0%和47.5%。印楝素和灭幼脲Ⅲ号还表现杀卵作用活性,200mg/kg印楝素处理1,4和7日龄卵其校正死亡率在7  相似文献   

5.
灭幼脲和氟幼灵防治榆紫叶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榆紫叶甲是我国榆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分布广,密度大,食性单一,常年成灾,给防治带来困难。为了避免常规杀虫剂造成的“1年控制,2年发生,3年成灾”的被动局面,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及油剂和氟幼灵胶悬剂及油剂进行防治,可同时杀死幼虫,成虫和卵。灭幼脲Ⅲ号油剂和氟幼灵油剂可杀卵85%-90%左右。两种药剂的胶悬剂和油剂均可杀死幼虫95%-84%-90%,卵的孵化率降为10.64%-19.57  相似文献   

6.
对红枣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发现,红枣食心虫年发生1~2代,越冬成虫始发期为6月上旬,于7月中旬和8月下旬出现发蛾高峰,成虫昼伏夜出,且以1~3时活动性最强,幼虫在枣内生活12~22d,平均17.6d。第1代幼虫蛀入果内可引起大量落枣,第2代幼虫蛀入枣内时枣核已硬化.虫枣不再脱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处理土壤对红枣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有一定控制作用,而对树上喷洒农药灭扫利和灭幼脲对红枣食心虫的卵孵化和初孵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红蜡蚧在上海地区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孕卵量于5月底、6月初达到高峰,孵化高峰于6月中旬。雌、雄成虫于8月中旬陆续羽化。在室外喷雾40倍花保、80倍花保、2000倍30%C酰甲胺磷、3000倍30%乙酰甲胺磷和2000倍25%灭幼脲三号,7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在89.00%和100%。  相似文献   

8.
研究林间喷雾灭幼脲对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成虫的不育效应,采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对栗山天牛成虫进行模拟林间喷雾处理.结果表明:灭幼脲对栗山天牛不仅具有明显的不育性,而且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对于栗山天牛,灭幼脲是一种兼有杀虫作用的不育剂,5 000倍液作为不育剂喷雾使用经济有效,若要在喷雾时即时杀死较多天牛可首选3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
<正>一、灭幼脲类杀虫剂的特点灭幼脲类杀虫剂可大面积应用于防治桃树潜叶蛾、茶黑毒蛾、茶尺蠖、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黏虫、玉米螟及毒蛾类、夜蛾类等鳞翅目类害虫。实践表明,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对防治大多数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特效,其灭杀桃小食心虫卵的效果不亚于1605。同时,用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浇灌葱、蒜等蔬菜根部,可有效地杀死地蛆。此外,25%灭幼脲3号对灭杀厕所的蝇蛆、死水湾的蚊子幼虫还有特效。  相似文献   

10.
何进义  徐光余 《农技服务》2008,25(10):86-87
利用不同浓度灭幼脲对榆兰叶甲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00mg/L和200mg/L的15%灭幼脲Ⅰ号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对榆兰叶甲越冬成虫的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均具有显著的持续抑制效应,且对天敌异色瓢虫安全、无药害。考虑到成本核算,生产上大面积防治榆兰叶甲时,选用100mg/L的25%灭幼脲Ⅲ号喷洒为佳。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     
作用特点:灭幼脲是一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杀虫机理是打乱昆虫蜕皮过程.阻止几丁质合成.导致昆虫死亡,对幼虫有高度活性.埘成虫有不育作用。灭幼啄是低毒杀虫刮.主要是胃毒作用,触杀作用次之,残效期20天左存,耐雨水冲刷.田间降解速度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防治刺槐突瓣细蛾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杀虫剂对刺槐突瓣细蛾成虫、幼虫的田间药效。[结果]对于成虫,施药后72 h,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达93.3%~98.1%;灭幼脲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达85.7%~94.3%;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为81.0%~84.0%。对于幼虫,施药后72 h,灭幼脲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达93.7%~95.1%;乐斯本乳油防治效果达83.8%~86.3%;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为77.2%~79.2%。[结论]灭幼脲对刺槐突瓣细蛾成虫和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灭幼脲可影响东方粘虫蜕皮甾类滴度,并表现出如下特点:(1)强烈抑制末龄幼虫血淋巴蜕皮甾类滴度峰,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对峰以外时间的滴度无影响;(2)点滴处理东方粘虫体壁后,灭幼脲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前胸腺的分泌活力,但却不抑制离体前胸腺分泌蜕皮酮;(3)灭幼脲抑制促前胸腺激素对前胸腺的活化。  相似文献   

14.
灭幼脲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幼虫蜕皮,导致幼虫死亡.在茶园中的应用已有报道,用灭幼脲Ⅰ、Ⅲ号和氟幼灵(杀铃脲)防治茶黑毒蛾、茶尺蠖卵和幼虫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防治效果[1,2].但是,灭幼脲类对茶园昆虫群落产生的作用,目前未见报道.因此,作者于1995~1996年在贵州松桃铜仁地区茶场用灭幼脲I号防治茶黑毒蛾及茶尺蠖,调查研究了其对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产生的影响,为正确评价其在茶树害虫综合治理和群落多样性保护策略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3种灭幼脲类杀虫剂对中华草蛉成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种灭幼脲类杀虫剂对中华草蛉成虫的影响陈天业,牟吉元,慕立义,胡萃(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关键词:中华草蛉;灭幼脲;影响EFFECTSOFTHREEKINDSOFDIFLUBENZURONONTHEADULTSOFCHRYSOPA...  相似文献   

16.
室内采用叶片喂毒法测定几种药剂对美国杏李园李小食心虫4龄幼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3%鱼藤氰、4.8%苦参素对李小食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48%乐斯本乳油是防治李小食心虫的理想药剂。幼虫孵化后未蛀入果肉之前和成虫产卵期,是防治李小食心虫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室内采用叶片喂毒法测定几种药剂对美国杏李园李小食心虫4龄幼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3%鱼藤氰、4.8%苦参素对李小食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48%乐斯本乳油是防治李小食心虫的理想药剂.幼虫孵化后未蛀人果肉之前和成虫产卵期,是防治李小食心虫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灭幼脲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规律。[方法]以25%灭幼脲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灭幼脲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0.010~0.500和0.004~0.200 mg/L,灭幼脲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灭幼脲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7%,其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半衰期为2.39 d。以25%灭幼脲悬浮剂300、450 g/hm2间隔7 d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3 d,初步推荐灭幼脲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2 mg/kg。[结论]根据试验中灭幼脲最高残留量(HR)计算出普通人群灭幼脲每日摄入量占日允许摄入量的4.7%左右,认为该农药残留对一般人群健康的风险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一、合理选药 1.选择生物制剂 选择微生物杀虫剂类,如Bt乳剂600倍液或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尺蠖、天幕毛虫等;抗生素杀菌杀虫剂类,如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0.3%齐螨素乳油1500倍液防治叶螨、潜叶蛾。其次,要选择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如5%杀铃脲悬浮剂(灭幼脲4号)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在成虫羽化盛期喷施防治金纹细蛾具有特效。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灭幼脲Ⅲ号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的室内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先放蜂再施药的试验前3 d的不同浓度处理之间以及各浓度处理、清水对照之间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毒性无明显差异;先施药再放蜂的试验,在不同的施药天数、处理和处理以及处理和清水对照之间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毒性也不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灭幼脲Ⅲ号对周氏啮小蜂成虫不具有毒性作用或毒性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