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MODIS遥感数据及提取方法对估测沈阳水稻种植面积的适用性,利用MODIS数据,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同时结合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特点,对沈阳水稻种植面积进行数据提取,并制作了沈阳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分布图。将提取的水稻种植面积结果与统计局统计的面积及Landset遥感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MODIS遥感监测水稻种植面积具有良好的效果,利用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的水稻种植面积精度达92%,因此,该方法用于沈阳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结果可靠,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HJ-1A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水稻产量分级监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省盱眙县、金湖县和洪泽县为例,利用我国的环境减灾卫星(HJ-1)遥感影像,开展了水稻产量分级监测预报研究。在利用GPS实地取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进行HJ-1A卫星影像精校正,将GPS样点数据校验贯穿到整个水稻种植面积分类与解译过程中,面积信息解译精度在90%以上。分别利用水稻抽穗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比值植被指数反演了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数据信息。结合水稻遥感估产模型进行产量估算,并叠加样点产量信息验证,估产精度达到85%以上;依据预测的水稻产量数据进行产量分级预报,制作了盱眙县、金湖县和洪泽县水稻产量遥感分级监测预报图。结果说明,环境减灾卫星影像基本能满足水稻种植面积提取和产量预报的需求,能够在遥感估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IS遥感数据提取海南橡胶信息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计算海南省MODIS-INDVI值,结合GPS选定橡胶种植样本训练区的多时相INDVI值变化曲线,以及橡胶树冬季集中落叶特性和蓬叶生长等的周年生长变化规律,采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非样本训练区橡胶种植信息,最终实现海南橡胶种植空间分布遥感信息的提取。通过对连片区域和零散点橡胶种植区野外验证,结果表明海南橡胶种植信息遥感监测与实况相符,估算面积误差初步统计在5%以内。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利用稀缺或隔年卫星遥感影像估算大地理区域麦稻连作水平的可行性,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利用隔年TM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并分析了麦稻连作水平。在解译隔年稻麦卫星遥感影像获取麦稻连作面积信息的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链建模方法构建麦稻连作水平评估模型来估算麦稻连作水平,并用GPS 实地取样调查对估算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常熟市麦稻连作指数为0.76,即有76%的小麦连作水稻,估算精度在95%以上,与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相比较,统计麦稻连作指数或水平更能反映大地理区域麦稻连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基于NDVI密度分割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作物面积遥感监测中常遇的混合像元问题,选用江苏省沭阳县冬小麦扬花期HJ-1A卫星遥感影像,基于不同地物光谱信息的差异性与可分割性,提出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密度分割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方法。在利用GPS实地取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对HJ-1A卫星影像进行了几何与大气校正。利用NDVI灰度影像提取混合像元训练样本的NDVI值和小麦种植面积,计算小麦面积权重,确定混合像元的NDVI阈值。利用NDVI再归一化结果对NDVI灰度影像进行密度分割,依据不同密度分割系数下像元总面积及其所对应的小麦面积权重关系,最终得到沭阳县冬小麦种植面积。结果表明,根据NDVI密度分割法提取冬小麦面积为8.37×104 hm2,面积精度为92.37%,样本精度为93.31%。基于密度分割系数(P0.5)制作沭阳县冬小麦种植分布图,获取了全县冬小麦空间分布特征信息。以上结果说明NDVI密度分割法能较准确地提取研究区内冬小麦种植面积,可有效解决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中混合像元问题。  相似文献   

6.
《热带作物学报》2009,(12):22-23
云南是我国少数几个适宜种植橡胶的省区之一,也是我国引种橡胶最早的地区。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云南已经成为我国唯一的大面积平均亩产达100 kg以上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2008年全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43.5万hm2,投产16.7万hm2,2007年产干胶28.2万t,平均亩产达114 kg。2009年,农垦橡胶种植面积16.6万hm2,开割8.57万hm2,截止9月底,生产经营干胶12.13万t,增长11.48%。橡胶产业公司1-9月销售干胶16.65万 t,销售收入23.54亿元,全年预计实现销售干胶19.5万 t 。  相似文献   

7.
基于Landsat/TM遥感的冬小麦长势分级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遥感技术在冬小麦长势分级监测预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利用TM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分析了长势情况。在利用GPS实地取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进行TM影像校正、非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等操作,并将GPS样点数据校验贯穿到整个分类过程中,信息解译精度在95%以上。结合NDVI指数反演的叶面积指数数据进行小麦长势分级分类,并制作了兴化市冬小麦长势分级监测图。  相似文献   

8.
选取土壤及气候资源,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及专家经验选择确定评价因子,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来量化评价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南省儋州市的橡胶种植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儋州市最适宜橡胶种植的面积为43 029.58 hm2,占农用地面积的14.99%;适宜面积为57 770.90 hm2,占20.12%,次适宜面积为40 934.9 hm2,占14.26%。该评价结果可以从宏观上实现儋州市的橡胶收益最大化以及为橡胶种植的区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MODIS数据的甘蔗冻害监测 ——以广西来宾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中旬~2月中旬,广西遭受了一次持续性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主要的经济作物甘蔗影响很大.以来宾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蔗受冻害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评估.首先利用多时相EOS/MODIS数据提取了甘蔗种植空间信息,在甘蔗种植区域内采用植被指数差值法,对冻害发生前后、及未发牛冻害年份同期的MODIS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灾后甘蔗NDVI数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甘蔗受灾较重.通过实地调查验证,遥感监测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民营橡胶产业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至2008年底,全省民营橡胶面积达到283万亩,占全省植胶面积的41.5%;干胶产量12.17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44.87%。据统计,种植橡胶的农户289 850户,涉胶农民人口1 345 150人,人均橡胶收入1 218元。在中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从橡胶中的收入占当年总收入的40-80%,橡胶已经成为海南农民的“摇钱树”。  相似文献   

11.
橡胶树红根病的蔓延速度及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橡胶树红根病菌主要依靠根系接触蔓延传染,其蔓延速度与橡胶树种植密度等有关。依据大田橡胶树发病情况调查,推导出红根病在橡胶树林段中的蔓延速度公式。运用此公式对橡胶树红根病在大田中的蔓延发展进行预测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2.
2007/2008年冬春寒害中橡胶树新品系湛试327-13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冬春的长时间低温寒害后,笔者对广东及广西植胶区试种的湛试327-13和部分其它品系进行了寒害调查.结果表明:湛试327-13的抗寒性表现良好,开割树与93-114接近;比当前种植的其它橡胶品系抗寒性强,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植株的树龄与抗寒性显著相关;种植小环境对2 a以内的幼龄树有较大影响;建议采取合理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有利于抗寒栽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海南橡胶特大寒害类型区划及 灾后重建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2008年初海南省的气候特点,调查此次寒害对海南垦区橡胶的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经济损失,按寒害的影响程度将垦区分为4个类型区,进而提出了优化橡胶抗寒种植的区域布局、建立和健全抗寒防寒技术体系、选育橡胶树抗寒新品种等灾后重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豆主产区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四川套作大豆比较效益逐渐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高涨,2008年种植面积27.3万hm^2。但是仍然存在着制约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主要是缺乏适宜间套作种植的新品种、病虫草害严重、栽培粗放、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生产发展力弱。发展对策:(1)大力开展套作大豆新品种、新模式、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避灾减灾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建立主导新品种的良种繁殖基地,加大主导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3)建立健全大豆产业化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是我国剑麻主要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广东省剑麻主要分布在湛江、佛山等市的各县农场,以广东省湛江市东方红农场种植面积最大;广西主要分布在玉林、南宁、百色地区的各县;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监测传统胶园与全周期种植模式胶园土壤的养分差异,探讨全周期种植方式对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胶园内离树越近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越低;除速效磷外,全周期胶园内离树越近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越高。总体而言,全周期胶园土壤全氮、无机氮和微生物量碳低于传统胶园,但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而其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传统胶园,其中速效磷含量达显著差异(P<0.05)。与传统胶园相比,全周期种植模式主要影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其中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亦相对较高,其他指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海南、云南和广东三大植胶区不同品种、不同割龄橡胶树死皮发生现状及田间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全国橡胶树死皮率高达24.71%,停割率为14.55%;三省国营农场死皮率和三级以上死皮率大小顺序依次均为:云南<海南<广东,死皮率分别为20.77%、28.08%和30.90%;死皮率随割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死皮率与停割率大小顺序依次为:热研7-33-97<PR107<GT1<RRIM600<南华1号。此外,死皮树存在连株分布的现象,且随着割龄的增加,连株分布的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云南甘蔗品种布局及种植类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期完成的云南省2008~2009年榨季甘蔗种植情况的统计结果,分析云南省2008~2009年榨季甘蔗品种、种植类型的布局以及现代甘蔗农艺技术的推广现状,揭示云南省甘蔗种植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