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土壤侵蚀制约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从雨滴击溅侵蚀、坡面水蚀过程、坡沟系统水沙传递关系和沟道侵蚀输沙等四个过程系统地分析了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简述了国内外土壤侵蚀预报研究的历史,总结了植被措施和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机理和水土保持效益等有关问题,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指出了加强对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大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效应评价和水土流失调控技术的科技转化等亟待解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3.
矿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区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存在着明显不同于原地貌的侵蚀特征:井工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使地表变形、坡度加大、侵蚀加重,对地下水质也造成污染;露天开采排出的大量松散堆积物,由于地表严重压实和非均匀沉降,促使径流大量汇集,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增加了入河泥沙量,造成河道淤积、行洪困难.本文论述了采矿塌陷地、煤矸石山、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特征,采矿对新增入河泥沙的影响,探讨了国内外矿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所采用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动态监测水土流失的模型,以及今后尚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5.
6.
7.
<正>津巴布韦有土地面积391000km~2,人口约950万人,近80%的人口居住在公共农业区,其余居住在商品化农业区和城市. 相似文献
8.
9.
近十年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当今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外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阐明了学科发展需求与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本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与方向:水文过程与侵蚀产沙机理,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定量模拟,全球变化下土壤侵蚀演变及其灾变机理,社会经济系统—水土流失的互馈过程,以生态功能提升为主的土壤侵蚀防治,以及土壤侵蚀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括介绍了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并分析了这些外界条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造成的严重程度,从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几种不同侵蚀强度在山东省所占面积、比例.对全省划分为3种主要侵蚀类型,即;山丘区水力侵蚀;平原风沙区的风蚀、水蚀;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的水蚀.最后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造成的原因.使人们对山东省的自然概况和水土流失问题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述土壤侵蚀对碳循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对碳循环与土壤碳素积累的影响,研究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因侵蚀造成的土壤碳素损失是巨大的,但土壤侵蚀是碳源还是碳汇过程依然存在争议,焦点集中于因侵蚀造成土壤团聚体解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的大小;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以及降雨格局的变化,全球土壤侵蚀强度和范围都在不断增加,但土壤侵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依然值得深入研究;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主要通过改变下垫面性质来改变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土壤CO2释放并促进土壤碳素积累,对抑制大气CO2浓度升高能产生积极影响。尽管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有待于在土壤侵蚀过程中碳素变化模型、土壤侵蚀过程中氮素迁移转化特征以及侵蚀劣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碳素积累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进入新世纪,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分析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科研究的社会需求、科学需求及其特殊性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如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及其适用性,流域生态过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大尺度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土壤侵蚀研究新技术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5,(6):30-30
<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报刊[2005]1141号),《水土保持科技情报》刊名自2006年起变更为《水土保持应用技术》。原刊号 CN21-1159/S 作废,启用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 1532/S。其它登记项目不变。同时电子信箱改为:sb1532@163.com。 相似文献
17.
应联邦德国李比西大学的邀请,从1986年8月9日至9月20日在西德进行了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考察。先后参观了有关大学的研究所、试验农场、土壤侵蚀研究站、水土保持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区及褐煤矿区土地整治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土壤侵蚀原理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改革与探索。[方法]在全面分析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目标,就本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革新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结果]整合了课程教学内容和试验内容,突出课程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优化了课程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权重。[结论]对于土壤侵蚀原理课程,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2)
吴发启教授,男,生于1957年9月,陕西省黄陵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8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获土壤学博士学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原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环境学院以及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任教至今,任系副主任、副院长等职,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吴发启教授1993-1994年赴意大利摩德纳大学访问,1996年被遴选为杨凌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区科技新星,1997年经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博士生导师。
吴发启教授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先后为水土保持、沙漠化防治专业的专科、本科和研
究生讲授了《地质地貌学》、《风沙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水上保持原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与设计》、《土壤侵蚀研究方法》、《流域管理学》和《土壤侵蚀力学》等9门课程。《水土保持原理》、《沙漠学》1997年被评为原西北林学院优秀课程。对该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有独到见解,一些观点已被21世纪生态环境类教改课题组采
用。编著和参编出版教材4部。
1982年以来,吴发启教授先后参加、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推广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先后主持的主要项目有"陕西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淳化黄土残塬沟壑区开发治理与农持续发展研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示范综合研究"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应研究"等,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其代表性专著及论文有《缓坡耕地侵蚀环境及动力机制分析》,"黄土高原南部侵蚀能量组成与分级特征","黄土高原南部侵蚀能量的产沙特征及其作用"和"SoilErosion Prediction on Sloping Cultivated Lands in theSouthern Loess Plateau in China"。经过长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对黄土高原南部缓坡耕地侵蚀环境与动力机制、小流域水上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一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配置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1)得出缓坡耕地侵蚀产沙量较少的降雨区域特征;(2)建立了缓坡耕地径流能量计算方程,并依据降雨量、雨强和平均径流深对降雨动能、径流能量进行了等级划分和命名;(3)研究了侧向水平风对降雨动能的作用。得出降雨动能随风速而增大,迎风坡单位面积的降雨动能最大,背风坡、侧风坡单位面积的降雨动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4)研究了表层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容重、作物根量等。前者与其呈二次曲线关系,后两者均为线性关系;(5)将泥沙输移引入缓坡耕地的侵蚀研究中;(6)系统地研究了缓坡耕地养分流失、肥力下降和生产力衰退的机理。得出土壤养分衰减是通过径流与泥沙流失2个方面来实现的;(7)依据黄土高原南部土壤侵蚀规律、社会经济状况和农业生产需求,参与组织创建的小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治理模式,解决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难题,"八五"至"九五"累计创经济效益5.0×108余元,社会效益显著。
在新千年的开始,吴发启教授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投身到"西部大开发"、"山川秀美"建设的历史性工程之中。他经常参加考察,撰写论文,提交报告,为有关管理、决策部门献计献策;同时不断总结经验,集成成果。并正在精心编撰《黄土高原农林复合配置》和《水土保持规划》2部专著,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他主持的国家西部科技专项"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沙产业技术开发示范"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专题"农果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建没与示范"等项目,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必将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供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综合办公室,陕西杨凌712100)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的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40
以中国的自然和社经情况为基础,综合论述了中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特点。重点分析了人为活动影响下土壤侵蚀发展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特点;水土保持与农业持续发展及大江大河治理的紧密联合。讨论了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的重大问题及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