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木栽培香菇、木耳等木生食用菌,采用木屑菌种,接种后每个穴都必须盖上大小厚薄适合的树皮盖或涂上特制的封蜡(石蜡4份、松香1份),以保护菌种。制作树皮盖既花工,又浪费段木;配制封蜡成本高,如果穴周围的树皮潮湿,封蜡便粘不上,且在干旱时封蜡易碰碎,故不太保险。日本已研制出碎屑基塑料盖(以木栓颗粒加酚醛树脂或尿醛树脂,热压而成)、泡沫塑料盖等;国内也有用木屑加细泥混合物来代替树皮盖的。笔者在比较树皮盖、封蜡、塑料盖的优缺点后,研制出一种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新型密封材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菌种选育木屑栽培香菇,是香菇生产上一项重大工艺的改革,它的显著特点是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变段木接种为木屑制种,变野外栽培为室内或人工遮荫设施栽培。因此在菌种选用上面要求选育菌丝生命力旺盛,抗霉菌能力强,易出菇,产量高、质量好,适合于木屑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段木栽培食用菌时,一般都是用电钻钻接种穴,用树皮盖封穴.这样需专人打取树皮盖,费工费时,浪费资源,且易脱落.  相似文献   

4.
袋栽香菇接种后,一般都要在穴口上贴胶布,不但增加接种时的工作量,而且胶布经蒸汽灭菌后容易脱胶或老化,杂菌即趁虚而入,从而降低了成品率。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香菇木屑菌种直接封实穴口法,几经小试取得了成功,并于87年秋在我县5个香菇袋栽生产点推广应用,共接种53600多个菌筒,成品率平均达80%以上,最高的达93.1%。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制一根长15厘米、直径2厘米的锥形木棒。将经灭菌的料袋连同木棒一起放入接种箱(室)内进行消毒。接种时木棒和料袋的接种部位均要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再用木棒的尖端打一个深2厘米的穴,然而接入香菇木屑菌种揿严,并与菌种料袋表面相平。由于菌种与栽培料紧密结合,再加上不贴胶布透气性好,所以菌丝定植快,抵抗杂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小集锦     
《食用菌》1993,(1)
用打孔的废木块制香菇栽培种在山区农村,大多用段木栽培香菇,需要大量的木屑、枝条和木块制菌种,这就要添置切片机等设备,给菇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就收集段木打孔的圆木块用来制作栽培种,废物利用成本低,且制成的菌种也不亚于木屑种。现将其制种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砍树与接种段木栽培香菇,接种成活率的高低,对产量影响极大。为了提高成活率,除采用纯壮菌种和严格接种操作外,段木的含水量也是一个主要因素。我们对不同含水量的段木接种成活率的调查发现:含水量在40%左右最有利于木屑菌种的恢复、发展;含水量35%以下,接种成活率要降低25%,因为木屑菌种的水分给菇木吸收而导致干枯;含水  相似文献   

7.
段木栽木耳菌的接种穴封口,至今仍沿用树皮盖封口法,既耗料、费时又易遭污染,成活率不高。近年来,笔者在实践中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涂料代替传统式的树皮盖封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在露天袋栽香菇工艺中,接种好坏是栽培成败的关键。据调查,菌袋污染率一般都在10~30%,少数严重的达50%以上,有的甚至全部报废。1986年福建省袋栽香菇1亿4千多万袋,因接种污染造成经济损失估计2~3千万元。因此,如何减少污染,是当前袋栽香菇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现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出原因上的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污染途径及表现(一)菌种污染。栽培种本身已被污染,或接种前菌种处理不当,接种后直接污染菌袋,污染部位出现在接种穴口周围,常表现为局部的连续性污染。(二)配料装袋不当。拌料过湿,导致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9.
小集锦     
《食用菌》1991,(3)
麻秆钉菌种接种菇耳栽培袋试验为了摸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接种方法,笔者利用红、黄麻秆制成种钉接种香菇,木耳菌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菌种为香菇Cr-02、毛木耳紫色变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原种制备。取红、黄麻秆断成3cm,于含2%蔗糖、2%石膏粉、0.3%尿素、0.1%KH_2PO_4的溶液中浸4~6小时。取麸皮(米糠)用以上浸液调湿至含水量60%。将浸水麻秆钉置罐头瓶中,边放料边用调湿麸皮填充间隙,装满瓶后表面覆盖一薄层麸皮,用薄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于25℃下培养。(二)接种栽培香菇栽培料为棉子壳40%、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毛木耳栽培料为棉子壳8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栽培袋为15×55cm 聚乙烯塑料袋,每处理各装20袋,按常规灭菌。接种时一人用75%酒精棉球擦净袋表面,每袋正面接3个、反面接2个种钉。对照为常规木屑菌种,每袋按正面3穴、反面2穴,然后用胶布封穴。  相似文献   

10.
香菇历来是山中珍品,过去只能在山区用段木生产。通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已能用木屑、蔗渣等下脚料栽培。但目前推广的熟料栽培法,培养料要全部装瓶或装袋进行高压灭菌,工序烦琐,花工多,能耗高,成本高,不易推广。为了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我们作了用液体菌种接生料栽培香菇工艺的探索,现报导如下。创造适宜香菇菌丝在生料中早生快发的环境,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经多次试验,我们认为要获得液体菌种接生料栽香菇成功,必须要严格控制以下五个因素:①液体菌种质量;②生料培养基质量;③采  相似文献   

11.
香菇品种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木屑和段木栽培香菇面积的扩大,生产上要求不断提供高产、优质、抗霉力强的菌种。近年来我们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现将引种鉴定以及诱变菌株栽培特点观察等两部分试验的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袋栽香菇大多采用木屑菌种。木屑菌种由于用量大,接种不便,接种后菌种易衰退、老化等特点,影响了袋栽香菇的发展。笔者自1995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枝条种在袋栽香菇中的运用,经1997年大面积使用后,发现该种具有许多优点,现将枝条种的特点及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查验并分析扎口处污染、接种穴口污染、袋身袋底微孔污染3种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主要污染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木屑原料的充分堆制、机器设备及零配件性能稳定、菌种高质量和接种环境清洁无菌是控制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污染率的主要措施。3种污染形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接种穴口污染的防控是控制总污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用菌》1997,16(4):27-28
低‖海‖拔‖地‖区‖立体栽培花菇技术总结福建省古田县科兴食用菌研究所1979年我县彭兆旺同志首次发明木屑袋料栽培香菇成功,实现了从段木接种香菇栽培后的一次飞跃,向全国推广后,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1995年寿宁花菇又在袋料栽培的基础上实现了又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5.
段木栽培香菇,在接种阶段,除要使用种性优良,菌丝体健壮的菌种外,还必须注重接种质量,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创造有利香菇吃料的环境条件,以最快的速度让菌丝侵透菌棒,提高纯菌率,降低杂菌感染,培养出高密度菌丝化的菇木,是段木栽培香菇速生高产的关键。菇木的菌丝量与产菇量是成正比例的。提高接种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三点:密—密接种,增加段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大,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侵透段木。段木栽培香菇,菇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段木吸收水份、蒸发水份,干湿交替的水份运动来实现的。接种眼增多,既便段木吸水速…  相似文献   

16.
香菇液体菌种在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过提高培养基粘度的方法,不用匀浆机成功地制备了符合生产要求的液体菌种。本研究则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发酵设备来生产液体菌种,用注射法技术栽培代料菌棒香菇。同时也可用液体菌种作原种来繁殖颗粒菌种以代替段木栽培中的木屑菌种,通过较大的面积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可以缩短制种时间、避开高温季节,提高菌种活力,减少工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开放式木屑栽培香菇,往往会出现部分菌块不长菌丝。为了克服这种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出菇性能好、生活力旺盛的菌种,生产栽培种时要严防菌种污染,坚决不用污染绿霉的菌种,一般菌种在长满瓶10天左右应用。②锯末最好先晒干,煮时水要漫过锯末,煮沸10~20分钟。③锯末凉后接种,接种量一般在30~50%,要搓碎拌匀。如果在薄膜上拌种,要翻转,否则往往有地方没有  相似文献   

18.
王瑞霞  贾身茂 《食药用菌》2020,28(5):362-364,372
我国香菇栽培技术经历砍花法栽培、段木栽培、木屑栽培3个发展阶段,在前期评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段木栽培阶段和木屑栽培阶段的发展进程进行具体的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9.
香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自从采用木屑栽培方法以来,不仅产量提高、生长周期缩短,而且摆脱了段木栽培的局限性。但是由于采用木屑栽培需耗用一定数量的麦麸或米糠,因而在目前畜牧业生产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其短缺现象较为突出。为了缓和这个矛盾,我们采用当地量多、价廉的工业下脚料——废蚕砂代替麦麸进行香菇的栽培试验,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废蚕砂代麦麸栽香菇的可行性及其合适用量。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为香菇常规栽培品种7402。供试废蚕砂为杭州叶绿素厂提取叶绿素  相似文献   

20.
"胶囊菌种"是指利用冲压机械将食用菌生产(栽培)用种填压于蜂窝状塑料穴盘上,每片600颗,菌种呈锥形,上盖透气、防尘的泡沫盖片,如同我们平常服用的胶囊药物一样。胶囊菌种技术最早应用于日本、韩国的椴木香菇栽培模式,2000年以来,庆元县食用菌科技人员在引进日、韩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袋料香菇生产模式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和创新,研发成功"袋料香菇胶囊菌种繁育技术",但胶囊菌种生产的机械、容器(塑料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