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中国淡水虾蟹养殖业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亚芳 《淡水渔业》2002,32(6):57-58
1 淡水虾蟹养殖业的基本情况1 1 养殖规模和产量进一步增加近几年来中国淡水虾蟹养殖业发展很快 ,总体生产形势良好 ,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佳肴 ,克氏原螯虾的加工出口形势也十分喜人 ,2 0 0 1年淡水虾蟹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成为农村的经济增长点。1 1 1 河蟹河蟹肉味鲜美且市场价格较高 ,在水产业结构调整中 ,成为许多地方的首选品种 ,2 0 0 1年 ,中国河蟹养殖面积已达 4 0万公顷 ,比上一年增加13 3万公顷 ,量达 2 7万吨 ,产值达 14 0亿元 (人民币 ) ,河蟹育苗产量达 2 0万公斤 ,比 1990年增长 …  相似文献   

2.
3.
淡水虾蟹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养虾业的主要养殖品种包括罗氏沼虾、淡水青虾、刀额新对虾、红螯螯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等;淡水养蟹业主要指河蟹养殖、本文着重就河蟹、罗氏沼虾、淡水青虾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技术作一概述。 一、河蟹 河蟹是杂食性偏动物性的水生动物。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养殖还是以天然饵料与人工饲料交替投喂为主。天然饵料包括浮物生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等。人工饲料包括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及人工配合饲料等。 1.河蟹的营养需求 (1)蛋白质与氨基酸 在河蟹营养研究方面,国外研究报道极少,国内有不少单位已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淡水虾蟹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淡水虾蟹养殖的基本情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水产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迅速调整养殖结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发展迅猛。淡水虾蟹养殖作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大,效益好,发展速度更为突出。珠江三角洲及北方不少省的罗氏沼虾养殖,长江流域的河蟹、青虾养殖,加上辽宁等北方省市的辽蟹养殖蓬勃发展,各有特色。1998年我国虾蟹产量达到60万吨,比前一年增加25.5%,其中河蟹12万吨,罗氏沼虾6万吨,青虾20万吨(包括天然、捕捞、增殖和养殖产…  相似文献   

5.
由于小龙虾养殖刚刚起步,加之在粗养条件下发病较少,此外现在研究小龙虾病害的时间也较短,目前对许多问题尚未完全了解,特别是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疗。对待虾病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下面介绍几种小龙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东淡水养殖病害防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淡水养殖在“三高一优”目标和市场需求的带动和吸引下迅猛发展,常规养殖品种和名特优品种养殖产量成倍增长。由于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病害成为淡水养殖的最大制约因素,养殖鱼、虾、贝、蟹、鳖疾病频繁发生。如何解决病害问题,使养殖生产步人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已成为各级领导、水产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1山东淡水养殖病害的发生状况和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10%~15%的养殖面积受到病害影响。我省网箱养殖因病害每年损失鱼产量约达 500万kg。池塘养…  相似文献   

7.
8.
随着青虾、罗氏沼虾、河蟹等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虾蟹细菌性病害的危害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统计,发病塘口占虾蟹养殖面积的20% 左右,若不及时治疗其死亡率达60% 以上,甚至全军覆没,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病症状及流行情况1郾青虾细菌性病害青虾的常见细  相似文献   

9.
10.
周之武 《齐鲁渔业》2001,18(4):44-46
2 鱼病的诊断2.1 调查发病情况2.1.1 水体的养鱼史 不论是湖泊、水库,还是稻田、池塘,应询问养殖年限。养殖年限短的一般不易发生缺氧,而容易患营养性疾病。养殖年限长的,水质易富营养化,易患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并且也往往缺氧。2.1.2 鱼病史 由于鱼种供应渠道的多元性和鱼种品种的多样性,一个地方的鱼病史也往往较为复杂。所以应询问养殖者往年本地的常发病和多发病情况,作为诊断鱼病的参考。2.1.3 水源 调查询问流入养殖水体的水源是否受到工厂、矿山废水排入的污染。通常制麻、造纸、印染、农药、…  相似文献   

11.
王笃彩 《淡水渔业》2001,31(3):43-44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河蟹的病害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不但导致河蟹商品率下降 ,而且能造成大面积死亡 ,给养蟹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以河蟹颤抖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病、水肿病等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笔者对这四种疾病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 :1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河蟹养殖是一种新兴产业 ,其历史仅二十余年。许多河蟹疾病的病因病理还不十分清楚 ,治疗措施也还在摸索研究阶段 ,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手段也不能象对待畜禽那样强行喂药或注射给药 ,一旦河蟹停止进食 ,损失将无法挽回。…  相似文献   

12.
虾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介绍了虾蟹拟阿脑虫病的病原体、患病虾蟹的症状及病理变化、流行情况和危害性、诊断方法、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虾蟹类养殖中饵料生物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蟹类是以底栖动物为饵料的,所以在池塘内培育天然的动、植物是幼蟹、幼虾最理想的优良饵料,可促进虾、蟹的早期生长,增强虾、蟹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同时也是充分利用池塘生产力,降低养虾成本,养殖大规格虾的一个有效的措施。许多生产实践证明,重视饵料生物培养可降低投饵系数,提高经济效益。一、池塘中的饵料生物广义来说,池塘中的底栖小动物及硅藻都是虾、蟹的饵料,包括原生动物、甲壳类、圆虫类、昆虫类、软体动物和底栖硅藻等。在虾、蟹胃内经常见到的饵料生物如  相似文献   

14.
磷脂和胆固醇在虾蟹类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脂类是虾蟹类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也是其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特别是其中的磷脂和胆固醇 ,对虾蟹类的成活和生长有重要影响 ,并与其蜕皮、生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由于它们在虾蟹类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过少 ,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Kanazawa和Teshima ,1977;Kanazawa等 ,1985) ,因而要通过外界饵料进行添加补充。国内外学者从磷脂和胆固醇的生理意义和需求量、磷脂和胆固醇的营养代谢等方面对虾蟹类的磷脂和胆固醇营养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1 磷脂的生…  相似文献   

15.
尹飞  王春琳  宋微微 《水利渔业》2006,26(4):80-82,85
综述了虾蟹类主要饵料的营养强化,分析了饵料营养与虾蟹类存活率、消化酶活力、RNA/DNA、肝胰腺超微结构变化和抗逆性的关系;并探讨了虾蟹类甲壳动物对不同脂类营养的需求,并希望确立几项指标来对虾蟹类饵料效果进行快速、直接判定。  相似文献   

16.
17.
三角帆蚌疾病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蚌病防治门诊部2004~2005年484个病例的诊治资料统计分析,发现育珠蚌几乎全年可以感染寄生虫,4~9月是细菌性蚌病高发阶段;外套膜疾病、车轮虫感染和附着生物危害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NO2-N、NH3-N含量高、pH值偏低等水质不良问题是诱发蚌病的重要因子。建议预防蚌病应重视调节水质,及时防范附着生物蔓延,经常杀虫。  相似文献   

18.
苏永腾  谢骏  徐跑  王恬 《淡水渔业》2005,35(6):61-63
虾类的营养需求、血液代谢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协同关系。饵料中蛋白水平的高低、蛋 白能量比值的大小,免疫调节活性因子的有无均对虾类的非特异性免疫表达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营养平 衡、饵料蛋白质含量对虾类免疫系统的影响,着重讨论了饵料中免疫活性物质如聚糖类、维生素、抗菌肽等对虾 类非特异性免疫表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国家一级 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 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 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cm 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 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 工繁殖,从1997年开始我们人工养殖了部分后备  相似文献   

20.
第三代喹喏酮类药物及其在淡水鱼类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系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喹诺酮类的衍生物(Derivatives of Fluorinated Qufinolones)。该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均有效。本类药物的开发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化学结构上其特点是喹啉环的6位上导入氟,而7位都连有哌嗪基的衍生物,使本来亲脂性良好的吡酮酸类(Pyridone Carboxylic Acid)药物,增加了适度的亲水性,降低了蛋白结合率,提高了生物利用率。抗菌谱较第一代、第二代喹诺酮类明显扩大,抗菌活性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