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致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草原荒漠化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导致草原荒漠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开采、过度砍伐和过度放牧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草原荒漠化问题,并采取了加强水资源保护、植被保护和人工种草等相应措施。针对当前我国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原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林业和草原事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和草原发展道路,为国家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林业草原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草原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40年来,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林业草原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林业草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林业和草原事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和草原发展道路,为国家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林业草原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草原工  相似文献   

4.
《云南林业》2020,(2):52-53
曲靖市是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发源地。草原是珠江源头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全市现有天然草地1795.45万亩。2019年底,全市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预计达到85.6%,相比2018年底增加了约9.46个百分点,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理顺机制强化草原管护能力建设.按照中央、省、市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曲靖全市林业和草原系统全面接收草原管理与建设职能职责,全面落实保护修复草原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5.
对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和治理技术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主要有: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草原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家畜危害、增加黄河泥沙量等五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沙化草原和危害方式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技术模式,包括流沙治理的“封育+固沙+人工补播”模式,孤立沙丘全覆...  相似文献   

6.
鸨科鸟类全世界有8个属、23个种、47个亚种。目前我国己发现3种鸨,即大鸨(Otis tarda)、小鸨(Otis tetrax)和波斑鸨(Chlamydotis undulata),其中大鸨分布在东北西部和内蒙草原上。1 濒危等级大鸨大部分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为干旱草原和稀树草原的代表鸟,从葡萄牙到东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据农牧渔业部和卫生部的统计,一九八四年全国约有老鼠四十多亿只,严重危害着四化建设和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因此,中央最近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灭鼠除害。本文谈谈鼠害与我区草原沙漠化的关系。我区草原退化、沙化面积近一亿亩,其中受鼠类危害而退化、沙化的草原面积就有五千万亩。仅  相似文献   

8.
机构改革后的草原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维护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全面深化草原改革,推进林草融合,切实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探索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好“三个带、一机制、一治理、两园区”建设工程(简称四川草原“3112”),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促进川西北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全力推动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四川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16年对全区入户调研所得的210个问卷结果,分析宁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变化,以及农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研究发现:奖补政策实施后,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产值逐年增长,促进了畜牧业转型升级;农牧民对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也从在不足,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合理制定补助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利用草原。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后半叶,经济与生态的不均衡发展导致草原资源过度开发、草原生态遭到破坏,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以及人民草原生态意识的增强,保护草原、改善生态环境已经被列为当前牧区发展的重要举措,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牧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内蒙古已经完成了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两次修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大漠是他们心中的一个梦,正如在内陆生活的人一心向往大海一样。几经周折,我谋划已久的草原大漠游终于成行。程未起,心已飞,草原大漠,我来了!青沟行:品味沙漠奇迹大青沟在蒙语中被称为"冲胡勒",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的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科尔沁草原原始地貌的真实缩影,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残遗森林植物群落,总面积12.5万亩。它地处通辽市科左后旗甘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园以"和谐草原"为设计主题,充分利用现场环境条件和园林建筑、景观小品等元素,结合空间结构划分,植物多样性搭配等园林造景手法的应用,生动而全面地展示草原人民的"生态文明、生活幸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有离北京最近的草原、沙地和原始森林,有重峦叠嶂的大兴安岭和浩瀚起伏的巴丹吉林沙漠。然而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是那宽广辽阔的天然草原。几千年来,古老的草原哺育着勤劳的蒙古族牧民,这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与草原生态系统有机的融为一体,依偎和守卫着草原。他们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独特的游牧文化,为深厚的祖国文化书卷添置了精美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旱獭     
<正>旱獭属于松鼠科地松鼠亚科,又名土拨鼠,全世界现存约10种~14种,分布在我国的有4种。旱獭虽然也是松鼠科物种,却不像树栖性松鼠那样小巧玲珑、活泼可爱。旱獭体型粗大肥壮,颈粗吻阔,耳朵小,四肢粗短,利爪坚硬,松尾短扁。多生活在北半球山地和平原宽旷地带,栖息于平原草原、山地草原及高寒草甸草原地区,向阳干燥的山坡、谷地和牧草茂盛的草地是它们首选的栖息场所。  相似文献   

1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五月的巴尔虎草原春花烂漫,芳草萋萋。浓烟散尽,一切又充满了生机,一切又恢复了宁静。然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仍然不能忘记曾经发生的那场降服“火魔”的战斗。千里草原仍然铭记着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陈巴尔虎旗政府、人民,驻地边防军以及森警官兵所表现出来的团结、智慧、果敢以及高效。  相似文献   

16.
乌拉圭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发达的畜牧业,草原保护和治理工作在近年取得快速进展,其先进的治理方法和保护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中概述乌拉圭草原现状,总结乌拉圭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及机制;分析我国草原保护及治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草原退化形势严峻,畜牧模式存在缺陷,矿业对草原形成威胁,牧民发展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乌拉圭对我国草原保护的启示:如积极采取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优化轮牧模式、推进草原管理能力建设及宣传工作、加大对以草原为主的国家公园及国家保护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在草原保护中推广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6月6日,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省林业和草原局分党组书记、局长刘凤庭作动员讲话。省委第13巡回指导组组长赵金平参加会议并讲话。省林业和草原局分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忠主持会议。刘凤庭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  相似文献   

18.
管理机构调整优化是政府部门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中央要求、践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文中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草原管理机构的设置历程,总结草原管理机构的设置特点:中国草原管理机构经历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等不同的管理部门,草原管理机构的设置级别主要由草原开发程度决定、职能由草原主要用途决定。纵观国内外发展形势,中国草原管理工作面临着草业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草原资源竞争日益加剧和气候问题在国际政治议程中地位不断提高等国际形势,以及建设生态文明迫切要求草原加快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和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发挥草原就业和增收潜力、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迫切需要繁荣草原生态文化等国内形势。基于此,提出新形势下中国草原管理机构调整优化需要考虑外部经济性、信息有效性、激励相容性、主体能动性和人才专有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优化草原管理机构设置、有效发挥草原管理机构职能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蒙古百灵是我区的区鸟,是生活在我区草原的留鸟。蒙古民族把它视为吉祥、幸福、智慧的象征。它以清脆悦耳的歌声,调节着我们的生活,美化着生态环境。每年4~8月为百灵鸟的孵化期,这个期间,蒙古百灵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内蒙古地区荒漠草原严重退化的生态问题,文章归纳总结了内蒙古荒漠草原及其退化面积概况,综述了关于内蒙古荒漠草原退化表现及影响因素、荒漠草原退化监测及评价体系以及荒漠草原退化治理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目前关于荒漠草原退化研究多集中在荒漠草原退化现状、荒漠草原退化影响因素以及退化不同阶段植被及土壤特征等方面,而在荒漠草原退化监测及评价、荒漠草原退化过程机理、荒漠草原生态重建的方法及技术体系方面具有很大改进余地及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