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泽民 《重庆水产》1999,(1):36-36,35
鱼鲺鱼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病。特别是对金鱼的危害更为严重。金鱼寄生鱼鲺后,鱼鲺口刺刺伤其体表,并将分泌的毒素带入鱼体,对鱼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采用敌百虫0.3 ̄0.5ppm全池泼洒和及时换水排污等手段可防治鱼鲺病。  相似文献   

2.
鱼鲺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四大家鱼及鲤鱼、鲮鱼等鱼类。鱼鲺病具有易传播、易复发等特点,患病的鱼类苗种极度不安、生长不良、消瘦,并留下眼瞎等残疾症状,以至大批死亡,苗种不好销售,给苗种培育生产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从事鱼类苗种培育工作多年,对鱼鲺病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现将鱼鲺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的误区1、不对症用药:有些渔民不管发生什么鱼病,一律用漂白粉、硫酸铜等进行防治。不对症下药,不仅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造成浪费,甚至会贻误时机,加重病情。2、用药不分鱼的规格:有些渔民见发生鱼鲺病,就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却不知此病仅对小鱼危害较大,对大鱼的危害很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区别用药。3、常年用一种药物防治鱼病:两类药物交替使用,可避免使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鱼鲺病,近几年来,在我县养殖事业中,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草、鲢、鳙、鳊等四种鱼。此病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鱼类不摄食、体消瘦,引起鱼种大批死亡,成鱼陆续死亡。是我县精养鱼塘中较严重的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5.
鲺病的间隔重复施药防治法浅谈鲺病是妨碍成鱼生长、危害苗种的常见鱼病之一,其常规防治是采用晶体敌百虫(90%)0.3—0.5ppm进行金池泼洒,效果一般较为显见。但近年来,笔者对该鱼病30余例临床防治实践和调查结果显示,在苗种培育池和一龄成鱼池中,鲺病...  相似文献   

6.
鳜鱼苗种期鱼病较多,常造成鳜鱼苗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2003-2006年大通湖地区鳜鱼苗种期常见的病原体有:水霉病,主要危害受精卵及刚孵出的鱼苗;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聚缩虫、钟形虫、半眉虫、日本新鳋、中华鳋、鱼鲺、小划蝽等寄生虫病,危害较大的有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等;细菌性鱼病主要在鱼种期造成危害,对其流行病学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于池塘强化养鱼,传染性和侵袭性鱼病特别是红疹,鲺病和鲤斜管虫病对鱼有极大的危害。因此,鱼病的防治在提高池塘鱼产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提出如下药物:呋喃唑酮(Ф-60),双生霉素和鱼素。  相似文献   

8.
用松脂治鱼虱病的效果及使用方法鱼虱是鱼类体外寄生虫病,危害较大,如大量寄生也可以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所以鱼苗虱病不可忽视。近几年来,江西会昌县石壁坑水库的鱼苗塘每年都有虱病发生,并且危害较大,常用敌百虫、可湿性六六六粉等农药来防治效果较好,但对鱼苗有毒...  相似文献   

9.
鲺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一些试验探讨,本文提出二次杀灭治鲺病的新方法。二次杀灭法就是当鱼类发生鲺病时(此时症状很明显,如鱼在塘中狂游乱跳,病鱼、死鱼身上可见鲺寄生),及时全地泼洒杀鲺药物进行第一次杀灭,尔后根据水温情况与第一次设药间隔适当时间再用杀鲺药物全池泼洒进行第二次杀灭,以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二次杀灭法治愈鲺病的理论依据是鲺为卵生甲壳动物,其卵对药物的抵抗力要比成虫和幼虫强得多,在常规药物浓度内杀死的只是鲺的成虫和幼虫。据日本木村1960年对敌百虫(乳剂,有效成份量50%)驱除鲺…  相似文献   

10.
1990年我县麻林水库网箱养草鱼(成鱼),曾一度流行严重的鱼鲺病,对鱼的影响很大。我们先是按常规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溶于水全网箱泼洒进行防治,虽然见效,但过些天鲺病又复发。而敌百虫药物在我县又缺货,且经常使用成本也高。于是我们试用防治蟑螂、臭虫和虱子用的灭蟑灵进行防治,效果与使用敌百虫同样好。其方法与用量为:每只网箱用灭蟑灵2块(每块重  相似文献   

11.
莲田养鱼中寄生虫危害较大,同一般池塘相比,莲田中不但鱼鲺、锚头鳋等寄生虫侵食鱼的肌体,而且寄主鱼摩擦有刺莲秆止痒,损伤鳞片易造成细菌性疾病感染。我镇有养鱼莲田2000亩,连续几年亩均产鱼达650公斤以上,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养鱼产注重了寄生虫害  相似文献   

12.
鱼虱是鱼类体外寄生虫病,危害较大,如大量寄生也可以引起鱼类大批死亡,所以鱼种鱼虱病不可忽视。近年来,江西会昌县石壁坑水库的鱼种塘每年都有鱼虱病发生,并且危害较大,常用敌百虫、可湿性六六六粉等农药用泼洒法来防治,虽效果好,但对鱼种有毒害作用,加之鱼种密度较大,对药物抵抗力较差,使用不当极易引起较高的死亡。自1990年开始,笔者采用木桩蘸取松脂、敌百虫的混合物后,斜插在有鱼虱病的鱼种塘来治疗鱼虱的方法,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使用方法为:每亩鱼种塘,用50克90%晶体敌百虫加50~70克清水完全溶解后,倒入25公…  相似文献   

13.
鱼鲺病,近几年来,在我县养殖事业中,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草、鲢、鳊、鳊等四种鱼。此病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鱼类不摄食、体消瘦,引起鱼种大批死亡,成鱼陆续死亡。是我县精养鱼塘中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一九八五年六月十日,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产》1990,(4):31-31
使用溴氰菊酯治疗锚头鳋病和鱼鲺病,常用浸洗或全塘泼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文 《齐鲁渔业》2003,20(11):33-33
现介绍几种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和敌害的防治方法。 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放养1周后的夏花鱼种,病鱼的吻部及头部呈乳白色,该病属急性病,发病迅速,易致鱼苗大批量死亡。其防治可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全池泼洒1-2次,浓度为1×10~(-6)。 小瓜虫病:在病鱼的鳃部及体表形成“小白  相似文献   

16.
<正> 水螟蚣和鱼鲺,这两种鱼类敌害在同一鱼池中发生,危害大批鱼苗,养殖单位一般采用煤油诱杀水蜈蚣,用敌百虫治疗鱼鲺,效果不太理想。我们于1980年初开展了杀灭水蜈蚣、防治鱼鲺的研究。经过反复试验和生产使用,证明西维因杀灭水蜈蚣有特效。用农药含量1.5%的西维因和3%丙体六六六粉混合剂(广东湛江农药厂产品,每包25公斤),或者用农药3%的西维因粉混入3%丙体六六六粉  相似文献   

17.
陈公立 《内陆水产》1995,21(1):6-7,10
1992-1994年3年实地开展乌鳢鱼病调查,共收集乌鳢病例107例,其主要病害有暴发性出血病,水霉病,小瓜虫病(白点病),鱼鲺病,碘泡虫病,蓝藻引起中毒等,介绍了这些病害的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凌剑  华香 《内陆水产》2000,25(5):42-42
目前 ,流行较广 ,危害较大并比较常见的鱼病已有几十种。这几十种鱼病中 ,常有一些症状相似 ,而病原体不同的病症 ,必须加以正确诊断 ,才能彻底防治。现将几类常见相似鱼病症状的识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虫病微孢子虫病和痘疮病相似处 :病鱼体表都有白点。不同处 :(1)白皮病病原体是白皮假单孢菌 ,白点出现于背鳍基部或尾柄处 ,最终表现为背鳍至臀鳍为界的整个后部皮肤呈白色 ;(2)打粉病病原体是嗜酸性卵甲藻 ,病鱼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 ,且随病情加剧白点数量增多 ,最终白点遍及全身 ,使整个体表似擦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水面鱼病暴发频繁,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而后者多由寄生虫咬伤鱼体所致。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50万~500万米3的水库湖泊均有发病,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治疗大水面鱼病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面大、费用高。综合多年治疗经验,现结合实例谈谈几种危害严重的大水面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一、症状及流行情况1.中华鳋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中华鳋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像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大中…  相似文献   

20.
工厂化养殖罗非鱼的易发病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继友 《齐鲁渔业》2001,18(3):33-33
1气泡病1.1症状气泡进入鱼体,病鱼鱼鳍、体表肉眼可见米粒大小透明气泡,解剖可见肠壁及肠道内有气泡,病鱼不振食,停在水表面,游动困难,受惊后呈挣扎状,不久衰竭死亡。1.2病因 1)由于追求高密度和高产量,人为送气过多。2)使用的深井水、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1.3危害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鱼苗尤为严重,损失也较大。1.4防治1)改善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根据放养密度,合理送气。2)深井水、温泉水、工厂余热水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曝气,使水中的过饱和气体溢出。3)病情较轻的病鱼,移入清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