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仔猪胃源格氏乳酸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一株从断奶后健康的仔猪胃粘膜分离到的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的一些重要生物学特性。在体外研究了格氏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耐酸存活率、耐热存活率、贮藏存活率等,同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发酵参数。结果表明,格氏乳酸杆菌的活菌浓度从开始的104CFU/ml经过14h的培养迅速上升到1010CFU/ml,到48h以后,细菌活菌浓度的数量级没有变化,但活菌浓度呈下降的趋势。pH2.0处理6h后的存活率为133%,75℃处理15min之后存活率为72%,经过一个月贮藏存活率为37.8%,优化的发酵参数为:时间20h,葡萄糖110g/l,蔗糖60g/l,胰蛋白胨30g/l,酵母浸粉30g/l,柠檬酸铵2g/l。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传统酸马奶中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蒙古乌兰巴托周边牧民家庭采集的5个酸马奶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出30株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4株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进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7℃发酵24h,嗜酸乳杆菌发酵乳平均产酸为147.40T,pH值在3.69~3.53之间,粘度在366.3~384.3cP之间,12%TCA可溶性氮为6.262L~9.241mmol/L;4℃冷藏过程中,发酵乳pH降低缓慢,乳糖含量呈降低趋势,且仍有较高活菌数;4℃冷藏4周时,MG1-5、MG2-1、MG4-2和MG1-12的存活率分别为96.86%、90.39%、89.73%和89.39%,乳糖分解率分别为39.52%、58.2%、46.57%和40.22%;4株菌表现出不同的发酵特性,MG2-1有较强产酸能力、蛋白水解能力和乳糖分解能力(P<0.05),MG1-5则具有更高存活率,MG1-12表现出更强产粘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仔猪副伤寒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生产工艺,对细菌生长曲线、耐热保护剂和冻干曲线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发酵体积1%、2%和3%的二级种子接种量下分别发酵12 h~20 h的细菌生长曲线,检测3个配苗比例、4种耐热保护剂和3条冻干曲线下成品疫苗的冻干菌存率、活菌存活率和安全性,确定了接种3%二级种子液发酵培养17 h为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发酵菌数达到428×108CFU/m L;最佳配苗比例为菌液︰耐热保护剂1∶1(V∶V),优化保护剂B作为最佳耐热保护剂,设定冻干程序3#作为最佳冻干曲线。基于此,仔猪副伤寒耐热保护剂活疫苗抗原含量达到40头份/瓶,冻干菌存率和活菌存活率均达到95%以上,大幅度降低了猪体免疫副反应,极大提升了疫苗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4.
选取实验室分离自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5株嗜热链球菌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菌株发酵酸乳,在发酵期间和酸乳4℃贮藏504 h阶段,分别测定菌株发酵时间、滴定酸度、pH值、活菌数以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含量变化,研究嗜热链球菌发酵产酸特性及其酸乳贮藏期间后酸化及其有机酸组分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42℃发酵期间,5株菌在发酵2h后pH值迅速下降,达到发酵终点时间在5~9h,发酵时间最短的是菌株IMAU10632和IMAU20772。在4℃贮藏504h期间,5株菌的pH值下降幅度在0.5左右,最终pH值稳定在4.2左右,产酸速度均较缓慢,均表现出嗜热链球菌后酸化能力弱的特点,且酸度值均在90oT以下。初步筛选出一株菌株IMAU10632,凝乳时间短、产酸速率快、后酸化能力较弱,在4℃贮藏期间活菌数维持在108CFU/mL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4株嗜热链球菌在乳中的生长发酵特性;进行了菌种优化搭配和最适配比菌株发酵产品贮藏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4株杆菌中,L.b-S1和L.b-DR凝乳时间最短,细胞生长速率和产酸代谢速率亦最快;4株球菌中,S.t-TX凝乳时间最长,细胞生长速率和产酸代谢速率亦最慢;杆菌和球菌的最适配比为:L.b-S1:S.t-SY为1:1或L.b-DR:S.t-SY为1:1,利用菌种最适配比,以2%的接种量42℃进行鲜乳发酵,3.5h均可凝乳,发酵产品活菌含量均高达1×109个/mL以上,酸度80~90°T,pH值均为4.5左右,感官风味俱佳;最适配比菌株发酵产品4℃冷藏21天时,酸度上浮不足10°T、pH值下降0.2~0.4,活菌数下降1个log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生物量酵母菌株 1 2 Y- 5,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生产菌体蛋白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发酵条件为 :萄糖 4% ,蛋白胨 2 % ,酵母 1 % ,培养温度30℃ ,培养起始 p H6.0 ,溶氧为 50 0 ml三角瓶装液量 1 0 0 ml(摇床偏心距 1 .5cm、1 50 r/ min)。在优化条件下生物量 2 3.0 g/ L,转化率 0 .575(g细胞 / g可利用糖 )  相似文献   

7.
以分离自西藏、新疆、青海地区传统自然发酵样品中的30 株可用于食品中的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对照,经耐酸、耐胆盐、疏水作用、静电作用和自聚能力评价,初步筛选获得16 株乳酸菌,对初筛优良菌株进行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4 株菌在模拟胃液中孵育60 min存活率大于14.44%,4 株菌在模拟胃液中孵育30 min存活率为3.91%~100.00%;16 株菌在模拟肠液中孵育5 h存活率为31.73%~112.83%;菌株Z-1为最佳抗性菌株,在模拟胃液中孵育60 min存活率为93.07%,在模拟肠液中孵育5 h存活率为106.5%,疏水率为97.52%,对氯仿和乙酸乙酯的静电作用率为97.35%和24.67%,自凝聚率为11.26%。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宜家禽发酵饲料用的乳酸菌菌株,试验以散养鸡消化道内容物为样品,利用MRS培养基共分离出98株乳酸菌菌株,通过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和产酸性能测定,发现其中有8株候选菌株表现出了良好的产酸特性。进一步对8株候选菌株的益生特性测定发现,除FJ-11、FJ-52和FJ-66外,其余5株候选菌株均表现出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抑菌特性和细胞表面疏水性。因此,最终选择这5株备选菌株进行饲料发酵试验。结果表明:FJ-38(植物乳酸杆菌)和FJ-92菌株(唾液乳酸杆菌)发酵组经过72 h发酵乳酸含量大于100 mmol/L,乙酸含量小于40 mmol/L,最终p H值≤4.5。说明这2株候选菌株可以作为有效的发酵饲料所需菌株,但最终在生产中使用的安全性、大规模生产条件和低温发酵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利用乳酸杆菌和酵母菌发酵泌乳母猪全价料,根据发酵前后饲料的pH值、活菌数、粗蛋白、总酸含量和酸溶蛋白含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母乳母猪全价料发酵的乳酸杆菌和酵母菌;利用正交试验筛选了最优混菌发酵组合,并从混菌比例、水分、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关键因素研究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乳酸杆菌和酵母菌混菌发酵的最优工艺。结果发现:适宜泌乳母猪全价料发酵的乳酸杆菌为BLCC2-0015,在发酵48 h时,pH值达到4.12,活菌数为60×10~8CFU/g,总酸含量高达22.56 mg/g;酵母菌为BLCC4-0021,在发酵48 h时活菌数为44.50×10~8CFU/g,粗蛋白含量高出对照组40.69%;两者复配发酵最佳工艺为接种比例为BLCC2-0015:BLCC4-0021=1.5%∶1.0%、料水比为1∶0.6、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乳酸杆菌活菌数为74.53×10~8CFU/g,酵母菌活菌数为12.04×10~8cfu/g,总酸含量为18.65 mg/g,酸溶蛋白含量为17.32%。  相似文献   

10.
将益生茵L.casei Zhang以2.0x107 cfu/g的接种量接种在马乳中进行发酵,测定其发酵特性及28 d贮藏期间人工消化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发酵结束(pH 4.5)时,活茵数较接种时增加了1.11个对数单位.在28 d贮藏期间,发酵马乳样品pH降低了0.35个单位,滴定酸度增加了16°T,活茵数保持在108 cfu/g以上.贮藏28 d后,发酵马乳样品中L.casei Zhang在pH 2.5和2.0人工胃液消化3 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00.6%和46.22%,又经人工肠液消化8 h后,存活率分别降为74.83%和11.04%.L caseiZhang保持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及较好的人工消化液耐受性,显示了其应用于发酵乳制品中良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乳酸杆菌和酵母菌体外发酵肉鸭全价料,通过发酵前后活菌数、pH、粗蛋白质、酸溶蛋白、总酸含量等指标的比较,筛选出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结果表明:(1)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乳酸杆菌为BLCC2-0111和BLCC2-0112,发酵至72 h时,pH达到最低,分别为4.03和4.13,活菌数最高,分别为33.61×108CFU/g和25.68×108CFU/g。(2)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酵母菌为BLCC4-0050和BLCC4-0021,发酵至72 h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7.78%和17.77%,活菌数最高,分别为30.23×108CFU/g和35.54×108CFU/g。(3)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混菌组合为BLCC2-0111+BLCC4-0021,发酵至72 h时,pH降至最低4.12,乳酸杆菌活菌数38.00×108CFU/g,总酸含量20.61 mg/g,酸溶蛋白含量13.49%,混菌发酵的饲料营养价值显著优于单菌发酵。  相似文献   

12.
为获取产酸能力强、发酵性能好、具有强抑菌能力的乳酸菌,本试验以35日龄断奶健康仔猪粪便为菌源,对其乳酸菌进行筛选、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发酵性能研究。从35日龄断奶健康仔猪粪便中分离得到6株目标菌株,经产酸测试及抑菌试验后,得到一株产酸能力强、抑菌效果良好的筛选菌株,命名为RSJ-5。通过对RSJ-5菌株的菌落与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试验、糖醇发酵试验,确定其为嗜酸乳杆菌。利用50 L发酵罐接种RSJ-5菌株厌氧发酵36 h,发酵液活菌数达158 CFU/mL,乳酸钙含量为85 mg/mL,pH4.2,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结果表明RSJ-5嗜酸乳杆菌具备优良乳酸菌发酵剂的性能,探索了发酵工艺的可行性,为液体饲料(乳酸菌发酵液)大规模发酵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SR096发酵液中芽孢含量,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对SR096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体系等组分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7.5 g/L、玉米粉12.69 g/L、酵母粉10.66 g/L、黄豆粉20 g/L、柠檬酸钠4.46 g/L、碳酸钙1.5 g/L、硫酸镁2 g/L,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在37℃、180 r/min条件下摇瓶培养48 h,枯草芽孢杆菌SR096菌株发酵液中芽孢含量可达7.978×10~9 cfu/mL,制备的益生菌剂具有耐热、耐酸、耐胆盐的优点并能在常温下长期贮存。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猪源嗜酸乳杆菌La-0231菌粉生产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氢氧化钠流加浓度、发酵时间、离心时的流量设定值、预冻温度、冷冻干燥中物料仓的真空度,并对冻干菌粉进行了耐酸、耐胆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化的5吨生产罐发酵控制参数为:发酵温度37℃,培养基初始pH值为6.40,氢氧化钠的流加浓度为25%,发酵时间为16 h,发酵液最终pH值范围在4.20~4.80之间,OD600 nm值在6.00以上,发酵液的活菌数为6.80×109CFU/mL。离心时的流量设定值以216L/h为优。确定预冻温度为-45℃~-50℃最佳,冷冻干燥中物料仓的真空度设定以50 Pa较为适宜。优化后猪源嗜酸乳杆菌La-0231菌粉生产工艺,冻干菌粉活菌数含量为4.56×1011CFU/g,水分含量3.19%;经耐酸、耐胆盐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  相似文献   

15.
将益生菌L.casei Zhang以2.0×10^7cfu/g的接种量接种在马乳中进行发酵,测定其发酵特性及28d贮藏期间人工消化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发酵结束(pH4.5)时,活菌数较接种时增加了1.11个对数单位。在28d贮藏期间,发酵马乳样品pH降低了0.35个单位,滴定酸度增加了16°T,活菌数保持在10^8cfu/g以上。贮藏28d后,发酵马乳样品中L.casei Zhang在pH2.5和2.0人工胃液消化3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00.6%和46.22%,又经人工肠液消化8h后,存活率分别降为74.83%和11.04%。L.casei Zhang保持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及较好的人工消化液耐受性,显示了其应用于发酵乳制品中良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Eremothecium ashbyii T_(30)过量合成核黄素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室筛得的核黄素高产突变株E ashbyiiT30 为出发株 ,探讨了发酵工艺条件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氮源、碳源、发酵用水、培养基灭菌方式及种子液质量都对核黄素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而且在发酵过程中 ,发酵 2 4h时添加 2 5μmol/L的碘乙酸或发酵 4 0h时补加约 2 0g/L的葡萄糖或发酵 4 8h时补加约 17% (v/v)的新鲜培养基 (无油 )同对照组相比 ,分别增产 2 7 1% ,2 4 3%和 2 0 9%。  相似文献   

17.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对一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当培养基中豆粕液为20 g/L,葡萄糖浓度为5 g/L,玉米粉浓度为2 g/L时,在接种量为5 %的情况下,采用此种配比的发酵培养基37 ℃培养24 h,活菌数最高,可达4.0×109 CFU/mL.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嗜酸小球菌液体发酵的活菌数,本试验采用生料发酵技术和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组成以及发酵条件对嗜酸小球菌活菌数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条件为葡萄糖2.5%、酵母抽提粉0.3%、蛋白胨0.6%、K_2HPO_40.1%、CH_3COONa 0.6%、NaCl 3%、发酵温度40℃、种龄60 h、接种量2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发酵36 h,嗜酸小球菌的活菌数对数值为11.258 lg cfu/m L。研究结果显示了液体生料发酵技术适合于饲用嗜酸小球菌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猪源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形态、染色特性观察,从健康仔猪肠道分离出5株杆菌、1株链球菌及3株芽孢杆菌,初次筛选出产酸及抑菌效果好的杆菌、芽孢杆菌各2株,链球菌1株,经生化鉴定为乳酸杆菌2株,乳酸链球菌1株,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各1株,对其进行了耐酸、耐胆汁及动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菌株有较强的产酸、耐酸及耐胆汁特性,对常见肠道致病菌抑制作用明显,动物使用安全,可作为猪用益生素制剂的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对1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g/L,豆粕粉60g/L,玉米浆8g/L,在接种量为2%的情况下,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h,所获得活菌数约为5.3×109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