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上饶地区是蚕桑生产的新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和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农村经营的通知”后,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桑园面积不断扩大,蚕茧产量逐年上升。一九八五年全区蚕桑生产已发展到六个县、市。桑园面积已达一万多亩,比一九七  相似文献   

2.
朱丽君 《蚕桑通报》2007,38(3):33-35
建德市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全市有山地面积20.5万hm^2,坡地面积4667hm^2.山垅田2667hm^2,发展蚕桑产业具有比较充裕的土地资源。蚕桑是建德农业的传统产业之一,历史悠久。是部分乡镇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建德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建德市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实施意见》、《建德市蚕桑生产五年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廉江蚕桑生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廉江市的蚕桑生产,据廉江县记载源于清同治年间,那时候的生产是量少而零星分散,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全县才有较快较大面积的发展,共有桑地面积133公顷,并办起了县蚕桑学校和蚕桑示范场,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后因自然灾害和工作上的失误,桑地面积大减,只剩下少量面积继续生产。  相似文献   

4.
抚州地区蚕桑生产情况及“八五”后两年发展的意见龚震华(江西抚州地区农牧渔业局)蚕桑生产,是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项大的启动项目,列入全省蚕桑工程。几年来、在省、地、县各级领导关心、指导下,经过广大蚕农的努力,蚕桑生产有了突破性发展,面积已达8.6...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淮阴市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全市桑园面积已达30余万亩。蚕桑生产已成为全市农村主要的骨干副业之一。为了开创蚕桑生产的新局面,改变一些社队目前在蚕桑生产上存在的“桑园产叶量低、养蚕张产茧低,蚕茧出丝率低和经济效益差”的三低一差现象,去冬今春以来,市、县、社三级蚕桑技术干部,深入基层和养蚕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全市370多名市、县、社蚕桑技术干部,已有315人和360多个养蚕户签订了技  相似文献   

6.
章俊文 《四川蚕业》2001,29(4):37-38
<正>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化经营也如雨后春笋,呈现蓬勃生机。特别是租赁承包成片土地进行蚕桑规模开发经营的业主和大户不断涌现,成为了蚕桑发展的新亮点。截止目前,我县蚕桑业主已发展到42户,经营面积达4000亩,部份业主已初见成效。推行蚕桑业主制经营,实现了蚕桑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发  相似文献   

7.
宁都县“三高”蚕桑生产发展浅见杜贤明,黎绵/富(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宁都县蚕桑丝绸总公司)宁都县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早在明代就有一定蚕桑规模,解放后仍是赣州地区蚕桑县之一,但一直未有大发展。随着我省蚕桑工程的实施,1993年全县桑园面积已达16771...  相似文献   

8.
梁录瑞 《蚕业科学》1994,20(1):62-63
提高渭北旱塬桑园单位面积产茧量的技术分析梁录瑞(陕西省千阳县园艺工作站)陕西省的渭北旱塬地区,包括宝鸡、千阳、陇县、蒲城等23个县,是陕西省蚕茧生产的第二产区。其中千阳、宝鸡、蒲城等县已列为省的蚕桑基地县,对该区域的蚕桑发展起了示范推动作用。据198...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2万hm2,辖16个乡(镇、管委会),人口26.3万,是一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加庄园”的典型山区农业县。全县山地面积多达18.5万hm2,其中海拔500m以下、坡度小于30°、适宜发展水果生产的土地面积有4.42万hm2,占山地面积的2  相似文献   

10.
我国蚕桑生产函数的构建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琴  张琦  顾国达 《蚕业科学》2011,37(4):719-724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蚕桑生产函数,对我国1991-2009年的蚕桑生产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蚕桑生产中土地、劳动力、资本、发种量等因素的作用,并对比分析技术进步对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生产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劳动力和土地投入对我国蚕桑生产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而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才是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浙江省的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占据明显优势,因而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和蚕种质量也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因此认为,今后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稳定生产规模,加大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其中东部蚕区主要通过保持桑园面积稳定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西部蚕区应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蚕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宝鸡县人民政府,根据县多经办、县农牧局,县工业局1988年9月8日“关于实行优惠政策积极发展蚕桑生产的报告”,经县政府常委会讨论,同意并批转执行。宝鸡县在建国后,多次响应党和国家发展蚕桑生产、支援四化建设的号召,几度掀起过兴桑养蚕热潮,桑园面积最高达到过7095亩,已成为当时农村多种经营主要项目,并在1965年后陆续筹办起相当规模的缫丝厂、蚕种场。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桑园面积只有1210亩(包括88年冬新栽的930亩)。企望宝鸡县人民政府批准实行的优惠政策,能够成为恢复和发展宝鸡蚕桑生产的转机。现将此十条公布于此,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富阳市地处杭州近郊,自然环境适宜栽桑养蚕。20世纪90年代初.蚕桑生产还是我市农村主要经济收入项目之一。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部原蚕桑重点乡镇如东洲、春江、灵桥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用土地日趋减少,蚕桑逐渐失去优势。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境内蚕桑生产已初步呈现区域化分布的生产格局,洞桥、胥口、万市等3个镇的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已占全市总量的80.6%和85%.其中洞桥镇占到全市总量的近50%,这些西部乡镇已成为全市蚕桑生产的重要基地。实施蚕桑西进工程成为实现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宜丰县是我省“蚕桑工程”基地县之一,1990年成立了县蚕桑领导小组和蚕桑开发办公室专门管理机构。现有桑园面积3450亩。为了支持蚕桑开发,县财政拿出贴息贷款50万元,决定发展1亩桑园扶助无息贷款50元。计划到1995年全县发展桑园3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200吨。这项任务已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4.
<正> 宝鸡县是我省蚕桑基地县之一,十年动乱前,桑园面积曾达到4900多亩,但1973年又下降到1737亩,亩产茧只有21斤,全县仅产茧3.6万多斤,只够县缫丝厂生产十多天的原科,由于原料严重不足,每年都要向外省调入蚕茧,加大了生产成本。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1973年,县委决定大抓蚕桑生产,并成立了县蚕桑技术指导站,加强对蚕桑生产的具体领导,在资金扶持上,改变了过去向社队无偿投资的做法,从1976年开始,实行钱物结合,有偿借款周转的办法,有力地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已在11个蚕桑基地公社、128个大队,恢复发展桑园6463亩,其中近两年内新  相似文献   

15.
龙南县是江西省蚕桑基地县之一。省里要求该县到1992年发展桑园1.5万亩,年产鲜茧1.5万担。该县现有桑园4350亩,1990年产鲜茧4000担。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形势,该县一方面抓好发展桑园面积,提高养蚕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蚕桑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县蚕桑丝绸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富阳市东部蚕桑重点乡镇如东洲、春江、灵桥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种桑养蚕逐渐失去优势.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境内蚕桑生产已初步呈现区域化分布的生产格局,洞桥、胥口、万市等3个镇的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已占全市总量的80.6%和85%,其中洞桥镇占到全市总量的近1/2,这些西部乡镇已成为全市蚕桑生产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的一个骨干副业,但蚕种供应仰赖外地,往往生产上需要的优良品种得不到满足,近两年中晚秋期的苏_5×苏_6供应量不到四分之一。为了缓和蚕种的供需矛盾,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84年我县将原县蚕桑场改建为县蚕种场,当年就成功地试制了3万张蚕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县发展蚕种生产有优势条件: 1.土地资源丰富。县蚕种场现有土地4500多亩,可以栽桑的土地近2000亩。大部分土地已经脱盐,土质属粉砂土,稍加改良  相似文献   

18.
在淮阴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可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蚕桑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有效地改变目前我县蚕桑生产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造成的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差的粗放式经营,提高我县蚕桑生产经营水平,促进我县蚕桑生产产业化发展。1我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的可行性我县是工业小县、农业大县,种桑养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曾为推动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1995年蚕桑生产达到我县历史上最高峰:桑园面积13.5万亩,年养蚕发种31万张,年创产值1.5亿元之多。但是在上几年低潮冲击下,也…  相似文献   

19.
浙江蚕桑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和提高生产效益。通过集约化经营和基地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益。今后继续稳步发展浙江蚕桑,需要继续贯彻发展蚕桑的政策;改革茧丝绸体制,增加蚕桑生产的投入;全面推广高产技术,通过提高亩产茧保持蚕茧产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 怎样进一步发展、巩固蚕桑生产,这问题涉及的面很广,因素很多,各地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根据当前蚕桑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来看,大致可归纳为十个主要方面。这十大问题若能处理得好,亦许能进一步加速各地蚕桑生产的发展与巩固,把蚕桑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今就十大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性措施,扼要地讨论于后,供生产上参考。一、按比例发展问题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发展巩固蚕桑生产的关键。按比例发展是指桑田面积应占农田面积(或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进行发展,例如江苏省武进县有些公社曾提出“百亩粮田十亩桑”的规划,镇江地区在近几年提出桑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