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工厂化生产甜菜夜蛾卵,对几种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号饲料具有产卵量大、成本低廉和制作简单等优点,可作为工厂化生产甜菜夜蛾卵的人工饲料,为规模化生产赤眼蜂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秀丽  王炎  刘斌  徐东  敖红  张会慧  孙广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91-12893,12922
[目的]为桑叶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甜菜夜蛾为研究对象,利用桑树叶片提取物1-DNJ饲喂甜菜夜蛾4龄幼虫,研究1-DNJ对甜菜夜蛾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等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1-DNJ浓度为0.25g/L,48h检测的拒食率高于69%,浓度为2.00g/L时拒食率达到99%以上;1-DNJ浓度越大,对甜菜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越明显,1.00g/L处理的试虫体重在48和72h均较24h时低,出现负增长。随着1-DNJ浓度的升高,甜菜夜蛾化蛹率显著下降,但对甜菜夜蛾的蛹重作用不大。1-DNJ对甜菜夜蛾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效果不如其对拒食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明显。[结论]桑叶1-DNJ主要通过拒食作用影响甜菜夜蛾生长,进而达到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甜菜夜蛾的物理防治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对成虫期的甜菜夜蛾夜间分别进行黄光处理、白光处理和黑暗处理,探讨不同光处理对甜菜夜蛾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夜间不同光处理对甜菜夜蛾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有显著影响。与无光照相比,夜间光照使甜菜夜蛾成虫的寿命有显著提高,产卵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但对幼虫历期、蛹历期及蛹重无显著影响。夜间黄光处理和白光处理相比成虫寿命较短,产卵高峰期相对集中,卵的孵化率较高,其他指标差异均达不到显著水平。[结论]光照条件改变可以可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王俊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53-8554
[目的]研究荧光增白剂FB28对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的荧光增白剂FB28饲喂5龄甜菜夜蛾幼虫,解剖取其围食膜,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FB28活体处理甜菜夜蛾围食膜在4h内高分子量蛋白条带逐渐消失,4-16h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FB28对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20%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彬  姚安平  周小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70-8271
[目的]测定和评价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推广使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叶面喷雾法施药并测定不同用量的20%虫酰肼SC和25g/L溴氰菊酯EC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结果]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药后3和7d,20%虫酰肼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达81%和84%以上,高于25g/L溴氰菊酯EC处理的防治效果。[结论]20%虫酰肼SC用于防治甜菜夜蛾,效果好,持效期为7d以上,并且对环境污染少,对甘蓝安全,是防治蔬菜甜菜夜蛾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董旭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08-6709
[目的]评价5%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EW对甘蓝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甜菜夜蛾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5%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EW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并评价了其对甘蓝生长和天敌昆虫的安全性。[结果]该药剂施药后2 d,有效成分6~9 g/hm2或药剂用量120~180 g/hm2对甘蓝甜菜夜蛾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效果,施药后10 d仍具有良好防效;对甘蓝生长及天敌无不良影响。[结论]5%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EW是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较好药剂,具有对作物生长安全、高效性和持效期长的特点;其适宜用量为750~900 kg/hm2,最适施药期在甜菜夜蛾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冬季气温上升及降水变化对甜菜夜蛾在中国越冬区的影响,为甜菜夜蛾的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limex和ArcGis软件,采用气候变化模型和Kriging插值法,对冬季气温上升和降水变化后甜菜夜蛾越冬区进行分析.[结果]冬季气温上升1、2和3℃后,甜菜夜蛾越冬北界均向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降水增加-60%、-40%、-20%、0%、+20%、+40%和+60%时,对甜菜夜蛾越冬北界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其在越冬区和常年发生区内的适合度.[结论]冬季气温上升会导致甜菜夜蛾越冬区北界向北偏移,降水主要影响甜菜夜蛾在越冬区和常年发生区内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8.
甜菜夜蛾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一种传统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配方,通过增加胆固醇、蜂蜜及琼脂组分,优选出甜菜夜蛾人工饲料新配方。饲养试验表明:改进后饲料配方饲喂的幼虫成活率平均为91.31%,化蛹率平均为89.43%,二者均显著高于原配方(P<0.05);且克服了原饲料随继代数增加,卵孵化率下降的缺点,明显延缓了甜菜夜蛾室内种群的种质衰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在4.5×10^5、4.5×10^6、4.5×10^7、4.5×10^8个/ml浓度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367×10^7、3.245×10^6、3.202×10^5和7.803×10^4个/ml。[结论]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有较强的致病性,因而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黑光灯诱及性诱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测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太仓市多年开展黑光灯诱及性诱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分析2种诱虫方式的诱杀效果。[结果]黑光灯诱和性诱2种方式诱量都集中在8、9月,与2种害虫主害代发生期吻合,诱量与发生程度之间呈一定正相关。[结论]对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采用黑光灯诱和性诱均能有效开展测报,并且方法简单、实用,值得在蔬菜产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转基因抗虫棉有效的控制了靶标害虫棉铃虫的为害,但是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棉田发生日益严重。[方法]利用转基因棉33B、GK12和SGK321的花、倒1叶、倒3叶、倒6叶、倒14叶饲喂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分别在接虫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6天和第19天记录幼虫存活、死亡情况以及其后的化蛹情况,化蛹后24h称蛹重。[结果]甜菜夜蛾幼虫在转基因棉上不同部位的生存率曲线分布、化蛹率和蛹重与在常规棉对照的相应部位基本没有差异;同一棉花品种不同部位的叶片上的化蛹率没有差异,花上的化蛹率显著低于叶片;同一棉花品种叶片和花上的蛹重没有差异。[结论]转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的抗性不强。因此,在转基因棉田要特别关注甜菜夜蛾种群的发生态势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筛选出对鳞翅目害虫高毒力的新苏云金杆菌.[方法]通过温度筛选法从长白山区土壤中分离出苏云金杆菌,再通过生物测定和毒力测定筛选出高毒力苏云金杆菌.[结果]从15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8株苏云金杆菌,其分离率为12.0%,其中山地分离率为8.5%,农田分离率为16.2%.活性测定结果,18株菌株中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致死率超过90%的菌株分别有17株、5株和4株,其中YN1-1菌株对3种害虫都表现出高活性.毒力测定结果,YN1-1菌株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速效性最好;对甜菜夜蛾高毒力菌株依次为YN6-2>YN1-1 >YN4-2>YN2-6;对斜纹夜蛾高毒力菌株依次为YN4-4>YN1-1 >YN6-1 >YN4-1>YN2-1.[结论]经活性测定和毒力测定,最终筛选出广谱性、速效性及高毒力的YN1-1为目标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在贵州铜仁地区人工饲养及应用情况。[方法]在贵州铜仁地区人工饲养柑橘凤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介绍了柑橘凤蝶的人工饲养过程及其形态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并对其标本及工艺品的制作进行研究。[结论]通过对柑橘凤蝶进行人工饲料,可将其变害为宝,满足旅游业市场和婚庆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冰  袁盛勇  田学军  孔琼  朱文禄  陆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53-20654
[目的]利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2龄和3龄甜菜夜蛾幼虫致病性测定。[结果]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2龄甜菜夜蛾幼虫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82%,LC50为2.269×104个/ml,LT50为4.186 d;而对3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76%,LC50为2.429×104个/ml,LT50为4.492 d。[结论]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高于对3龄幼虫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阐明桉树黛袋蛾成灾机理从而有效地控制该害虫.[方法]通过人工饲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桉树品种叶片化学成分含量对黛袋蛾幼虫取食及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桉树叶片中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类黄酮、酚类等物质的含量明显影响黛袋蛾幼虫对桉树叶片的取食量.黛袋蛾幼虫取食不同的桉树叶片后,其体内纤维素酶活性有明显的差异.窿缘桉具有较强的抗虫性,与其具有较高的类黄酮、酚类等物质的含量以及幼虫取食后体内纤维素酶活性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结论]桉树的抗虫性与其化学成分含量及取食后昆虫体内的纤维素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人工喂养幼虎体内细小病毒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鉴定人工喂养幼虎的病原及其序列特征。[方法]应用FPV特异引物对8只哈尔滨虎园人工喂养幼虎的肺组织进行PCR检测,应用猫肾细胞(F81)细胞对PCR检测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8份样品中均扩增到761bp的核酸片段。进而应用F81细胞从其中的1份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猫细小病毒。VP2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与此前在该虎园分离获得的虎源猫细小病毒同源性高达99.8%。[结论]猫细小病毒对未接受母乳喂养的幼虎威胁严重,应加强对人工喂养幼虎的被动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泥鳅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试验,测定不同温度(15、20、25、30℃)及不同pH值(5、6、7、8、9)下泥鳅的存活率及摄饵量。[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泥鳅的存活率及摄饵量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pH值的升高,泥鳅的存活率及摄饵量的变化均也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泥鳅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6~28℃,最佳pH值为6.6~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