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甜糯888是云南省农科院1998年用白甜糯X122育成的高产、优质青食玉米品种,具有营养丰富、皮薄、甜糯适中、口感好的特点。2001年引入师宗县试验、示范,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0250kg,示范平均每公顷产16890kg。表现成本低、种植简易、生育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农民喜爱和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屯昌地区种植的苦瓜优良新品种,通过引进全国8 个优良苦瓜新品种对其农艺性 状、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院中华一号和桂农科1 号苦瓜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小 区产量分别为43.30,43.23 kg折合每公顷产量33 324.30 kg 和33 270.45 kg比枫木苦瓜CK分别增产16.43%和 16.24%其他参试品种也表现较好产量均极显著高于枫木苦瓜CK因此,中华一号和桂农科1 号苦瓜在农艺性 状抗性和产量等方面均表现较佳较适合海南冬季种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凤稻23号系大理州农科所通过凤稻14号/合系42号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系。该品系在品比,省、州区试及示范中表现出早熟、耐寒、高产、稳产、品质较好等优点,一般每公顷产量为9 750 kg左右,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凤稻14号、凤稻15号等高海拔稻区原主推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9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湖北农业科学》2005,(1):30-30
品种来源:鄂玉21号是宜昌市农科所用“Y8G61-512”作母本与“抗8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原代号:YS1043。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4003。品质产量: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玉米二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淀粉含量72.95%,蛋白质含量10.60%,脂肪含量3.54%,赖氨酸含量0.2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9824.1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5.98%,其中,2001年每公顷产量10855.5kg,比鄂玉10号增产8.17%,增产极显著;2002年每公顷产量8792.6kg,…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岫87-15"是由保山地区农科所1990年用京国92与合系2号杂交选育而成.经5年系谱选育,1995年定名为"岫87-15",当年出圃株系折合每公顷产12 808.5kg,比对照种增产47.2%,居22个材料的第一位.经品比试验,地区区试和扩大示范,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2001年提升为省区试,并进行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6.
庆薯1号系原庆阳地区农科所以克新2号为母本,86-6-3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耐旱等突出特点。在2001-2002年原庆阳地区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达29 943.0 kg/hm2,较对照品种会川161增产25.5%,居参试6个品种之首位;2000-2002年多点生产试验示范平均折合产量31 810.5 kg/hm2。适宜在陇东地区旱塬山地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南召县2014年水稻千亩高产示范方建设工作技术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在南召县常年种植面积0.73万hm2,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667m2年均产量在480kg以上。为了落实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全面提升南召县水稻单产,提高水稻生产能力,2014年我们在白土岗镇圣井村开展水稻千亩高产示范方建设,现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地点南召县白土岗镇圣井村。(二)面积66.67hm2。(三)目标产量每667m2产量为650kg。(四)示范品种深两优5814、两优3905。(五)关键技术统一使用包衣种子,统一旱整地  相似文献   

8.
陆良县在2000年引试云光系列品种的基础上,于2002年开始引入“云光十二号”示范种植。在省农科院粮作所与陆良县种子管理站的共同协作下,至2004年示范种植面积已达508hm2(3年累计示范种植面积1008.7hm2)。由于良种良法配套种植,“云光十二号”平均每公顷产量11373kg,最高产量每  相似文献   

9.
五山丝苗和黄华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稻品种,连山县农科所引进并进行有机栽培示范.2011年示范种植五山丝苗6.7 hm2、黄华占10 hm2,结果显示,这两个品种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生育期表现适中,适宜在我县作中造和晚造种植,其中五山丝苗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56 kg,黄华占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43 kg,分别比当地主栽有机稻品种象牙香占增产16.9%和13.5%.  相似文献   

10.
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及生产条件下,研究了北方11个大豆品种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生育表现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参试的11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在122~142 d,每667 m2折合产量在131.86~415.39 kg之间;品种晋遗52每667 m2折合产量最高、为415.39 kg,冀豆20每667 m2折合产量最低、为131.86 kg,而对照铁丰31每667 m2折合产量为332.44kg.较对照增产的品种有晋遗52、沈农00-5011、晋遗51,其他品种较对照均减产.辽09品-31的百粒重表现为30.2 g、冀豆17单株粒数达到309个,均可以作为优势性状在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钾肥施用量对烟薯25号和龙薯9号两个鲜食甘薯品种产质量的影响,为北方地区鲜食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每公顷52 500、67 500株)、钾肥施用量(0、75、135 kg/hm~2)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钾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随钾肥用量增加,两品种的产量、商品薯率、收获指数及钾肥利用率均有所提高,T/R值有所降低;而在相同钾肥施用量条件下,烟薯25号的产量、收获指数、蔗糖、果糖含量及钾肥偏生产力随种植密度升高而减少;龙薯9号的产量、收获指数及钾肥利用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最长蔓长、茎叶鲜重及T/R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在钾肥与种植密度互作条件下,烟薯25号在每公顷种植52 500株、钾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有最高产量31 944.6 kg/hm~2和最高商品薯率74.6%,分别较最低处理增加19.0%及18.6%;龙薯9号在每公顷种植67 500株、钾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甘薯产量为76 993.4 kg/hm~2,商品薯率为74.1%。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两个甘薯品种的最适宜栽种处理:烟薯25号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龙薯9号每公顷种植密度67 500株、钾肥施用量均为135 kg/hm~2,此时有较高的产量、较高的商品薯率、更合适的T/R值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旱地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在白银市年降雨300mm-400mm左右干旱地区种植的最佳施氮量,2020年在会宁县柴门乡开展了旱地小麦银春11号氮肥施用量试验研究,本研究通过设置每公顷纯氮为0、30kg、60kg、90kg、120kg5个氮肥施用梯度,评估氮肥施用量对旱地小麦银春11号生物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春11号在每公顷施纯氮67.08kg(折合尿素145.83kg)时,产量最大,为2553kg.hm-2。在年降雨300mm-400mm的白银市南部旱作农业区,实现小麦产量最大化的氮肥施用量是每公顷施纯氮量60kg-90kg,就可保证高产群体所需。  相似文献   

13.
2017年,在去年品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表现好、产量高的2个优势品种继续在城台乡下台村进行4. 67公顷的示范种植。示范种植结果表明:甘玉801鲜草产量最高为5281. 4kg/667平方米;金凯3号667平方米产鲜草2912. 7kg。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甘肃省陇东片苦荞品种区试平凉点结果表明,在参试的8个苦荞新品种(系)中,定99-3平均折合产量1 670 kg/h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21.0%,抗旱性强,但抗倒伏能力中等、重感白粉病,适宜在干旱山塬区非重茬区种植。威苦01-374折合产量1 610 kg/h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7%,抗倒伏,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喀左县棉花大面积种植,为了更好利用空间,创造出好的效益,在全县范围内示范推广了各种栽培模式,在水泉乡示范推广的标记杂交抗虫棉套种宽荚白莲豆角表现尤为突出,仅棉花一项,每667m2年产籽棉250~300kg,折皮棉100kg,折合产值1 400元;豆角每667m2产量1 500kg,产值1 5  相似文献   

16.
徐麦38(参试代号:徐麦14123;系谱号:08834-S-64-2-3)于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200013;同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201006474。该品种属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拔节起身中等,灌浆快,熟相较好。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大田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250-9000kg,超高产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10500kg以上。本文即阐述了徐麦38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病性、品质表现等品种特性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进行超级稻品种的合理搭配,双季种植超级稻和采取免耕栽培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探索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每公顷年平均产量16452kg,其中,早稻8884.5kg,晚稻7567.5kg;比普通杂交稻每公顷(两季)增产2374.5kg,增加产值4511.55元,免耕节支1872元:两季每公顷总共增收6383.55元。  相似文献   

18.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用培矮64S×9311培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由于生育期较长,一般作中稻种植。我县于2001年引进两优培九在兴福镇神岗村连片示范种植76公顷,经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作物杂优站、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割实测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694.5kg,高产田块达737.68kg,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2014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区试天水点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4年甘肃省向日葵杂交种区试(油用型)试验结果表明,向日葵杂交种YB07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3 028.6 kg/hm2,较对照增产36.5%;YB08折合平均产量2 647.6 kg/hm2,较对照增产19.3%;YB03折合平均产量2 542.8 kg/hm2,较对照增产14.6%。上述3个新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好,抗病,抗旱性好,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地区及周边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西兰花生产基地探索水稻-西兰花水旱轮作种植模式,2013年笔者在西兰花生产基地杜桥镇和桃渚镇开展了水稻-西兰花种植模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西兰花水旱轮作种植每公顷水稻产量实现8 418 kg,西兰花产值43 416元;较传统非轮作种植模式每公顷水稻提高产量2 148 kg,西兰花提高经济效益710.4元,对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稳粮增效和农作模式创新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