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筛选适合闽南地区造林生产的优良红豆树种源,以8 a林龄红豆树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种源红豆树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参试的不同种源在闽南地区整体生长良好,表现出优良的适应性和速生性。8 a林龄时,不同种源红豆树保存率均较高且种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差异显著,其广义遗传力分别达到77.40%、75.23%和70.93%。福建华安种源的胸径、树高和立木材积均为最大,且显著优于除福建浦城种源以外的其他种源。7个种源中福建华安种源、福建浦城种源和福建德化种源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比群体均值高1.48%~8.87%、0.51%~8.50%和2.81%~26.01%,遗传增益分别达到1.11%~6.67%、0.36%~6.03%和2.17%~20.13%。  相似文献   

2.
为选择红锥优良种源,对在闽南山地开展的7个红锥种源试验林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参试种源的适应性较强,各种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且种源间差异小;从生长性状看,苗期和幼树期以葛山漳平、福建华安、广西凭祥和福建安溪的种源较好;7 a林龄幼林期,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遗传力分别达88.79%、86.64%和88.66%。生长性状最优的种源为福建华安、广西凭祥和福建安溪,它们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比群体均值分别提高9.33%~14.12%、9.12%~18.52%和20.51%~50.57%。综合分析结果,初步选择出福建华安种源、广西凭祥种源和福建安溪种源为优良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4.66%~12.54%、7.90%~16.05%和18.19%~44.84%。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优良遗传材料,对6年生邓恩桉种源试验林的适应性及生长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林保存率为52.56%,各种源的整体适应能力差异显著;试验林平均树高为18.3 m,平均胸径为16.4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187 5 m3,各生长性状种源间差异极显著,3个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单株水平上受中等强度以下遗传控制。构建多性状综合指数方程,按照标准选出3个优良种源及75个优良单株,其中优良种源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89%、3.98%、9.11%,优良单株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66%、8.56%、16.01%,选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秃杉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变化,在秃杉适生区的屏边县大凹腰建立秃杉11个种源(含CK)试验林,3、6、9 a生时每木调查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地径)的生长量并计算出材积。结果显示:(1)不同林龄的秃杉各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9 a生时生长最快种源比生长最慢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高24.50%、32.45%、110.57%;(2)树高、胸径(地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种源水平上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分别为0.780~0.786、0.712~0.815、0.754~0.815;(3)树高、胸径、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秃杉早期选择的年龄以6 a生为宜;(4)以9 a生秃杉树高、胸径、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适宜滇东南山区造林最好的种源是龙陵,其次是盈江、梁河、临翔、腾冲,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54.24%、38.43%、29.98%、28.08%、19.22%。  相似文献   

5.
应用大规模收集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种质资源在桂西地区进行种源家系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西南桦不适宜在海拔1 000 m以上以及典型干热河谷立地发展;3年生时其树高和胸径在种源间、家系间均差异显著(P<0.05),初步选择出一批优良的种源和家系。研究结果为桂西及其周边地区西南桦发展提供了初选的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6.
韦塔桉与大花序桉在粤中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韦塔桉6个种源和大花序桉4个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韦塔桉种源各年度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大花序桉除早期树高生长外,其他性状的年度生长指标在种源间并无明显差异,干形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枝性状差异不显著。韦塔桉种源17835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5.01m、15.03cm和0.1133m3,是平均值的115.82%、116.78%和153.94%。大花序桉种源9901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0.88m、12.95cm和0.0617m3,是平均值的106.35%、106.15%和117.97%。韦塔桉与同地区尾叶桉相比无显著差异,可在本地区作为重要的速生桉属树种育种资源;大花序桉作为珍贵实木用材树种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于2017年2月,对福建省华安金山林场14年生的西南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幅、冠形指数、干形指数、分枝指数等8个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24个种源中,以云南腾冲的种源最优,与群体均值相比,树高大16.12%、胸径大16.24%、材积大72.25%;云南江城种源次之;广西平果、云南凤庆、广西田林、云南墨江、广西龙州种源可作为备选种源。  相似文献   

8.
对普文试验林场的25个不同种源西南桦子测林测定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利用Excel和DPS数据软件Duncan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西南桦5 a生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存在着显著差异,生长曲线在2 a生时近趋于直线;在4 a生和5 a生时生长曲线呈波形;生长量最大的是种源E(广西田阳),其次是种源K(云南澜沧);4 a生时生长量最小的是种源A(广西凌云),5 a生时生长量最小的是种源J(云南墨江)。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 11 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种源 15.25 a 生林分的生长性状进行了 研究,结果表明:15.25 a 生红锥种源试验林平均保存率为49.61%,林分密度为825 株 ·hm-2,平均树高 12.03 m, 平均胸径 12.57 cm,平均单株材积 0.087 6 m3,平均枝下高 3.37 m, 通直度 2.96。保存率在种源间 差异不显著;种源间的树高存在显著差异,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平均通直度差异不显著。以树高、 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4 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综合性状评定,云南种源综合性状表现最佳,树高、胸 径、单株材积、通直度性状指标分别超出总体平均值10.64%、5.01%、18.15%、22.64%,分别超出对照 19.05%、6.54%、31.18%、34.44%。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的特有乡土树种.对参试的44个马尾松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显著,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无明显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较高,分别为40.61%、39.53%和32.79%,枝下高和冠幅较低;聚类分析研究将马尾松种源分为极速生、速生和中等3种类型;综合评定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符,确定了40号种源为最佳种源和33个可供采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1.
对11~13年生西南桦纯林(初植密度包括2 m×2 m,2 m×3 m,2 m×4 m,2 m×5 m,2 m×6 m,3 m×3 m和2 m×3 m×7 m)、12年生西南桦与高阿丁枫(初植密度2 m×3m)和11年生西南桦(初植密度3 m×3 m)与山桂花(初植密度3 m×1.5 m)混交林的生长分析显示,西南桦造林后迅速进入速生期。7年生前尤为速生,速生期可延续至10年生林分,在速生期内,平均木的胸径、树高和木材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17~2.50 cm.yr-1、1.20~3.60 m.yr-1和0.000 11~0.018 04 m3.yr-1,其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50~2.65 cm.yr-1、0.5~4.0 m.yr-1和0.000 11~0.018 68 m3.yr-1。西南桦纯林中,2 m×5 m和2 m×4 m的初植密度较为有利于林木生长和木材生产,其13年生林分生长量分别达:(1)年平均胸径1.42 cm.yr-1和1.72 cm.yr-1,年平均树高1.77 m.yr-1和1.72 m.yr-1;(2)单位面积材积为209.807 1 m3.hm-2和208.933 8 m3.hm-2,并且胸径>16 cm的林木分别占80.00%和60.00%。混交林的木材产量:(1)12年生西南桦与高阿丁枫混交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是同林龄西南桦纯林(初植密度2 m×3 m×7 m)的1.845倍(172.363 7 m3.hm-2比94.978 9 m3.hm-2);(2)11年生西南桦与山桂花混交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是同林龄西南桦纯林的2.774倍(158.742 0m3.hm-2比57.219 0 m3.hm-2)。在西南桦与高阿丁枫混交林中,1行西南桦与2行高阿丁枫混交模式能提高西南桦高生长和木材产量。高阿丁枫和山桂花是可以同西南桦相匹配营造混交林的两个云南热带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德宏州、普洱市选出的西南桦优树进行组培,培育出4个无性系苗木,以普洱无性系为对照,开展西南桦的山地造林试验,每月定时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4个无性系幼树的1年树高、径粗生长呈现为生长缓慢期、速生期、缓慢期3个阶段,生长高峰集中在5~8月;西南桦无性系2号与其它3个无性系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生长最快,适应性强,可作为普洱当地造林的候选优良繁殖材料进一步试验观测。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南桦幼林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N、P、K、NP、NK、KP、NPK 和CK肥等8个施肥处理,重复3次,进行不同肥料对西南桦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影响试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种比较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幼林的生长和发育,以NP肥促进作用最大;不同施肥处理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差异显著;幼树生长基本趋势是随林龄增长生长逐渐加快;西南桦生长与当地气候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三树种生长比较结果显示,西南桦在镇海林场即低山丘陵地有较大发展潜力,6.5 a生平均树高11.6 m,平均胸径12.9 cm,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78 m,1.98 cm,最大径阶达到21 cm,生长迅速,值得经营和发展。肯氏南洋杉和贝壳杉生长慢,其生长量只有西南桦的50%左右,发展潜力小,不宜作为用材林经营,而作为庭园绿化和美化树种则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普洱江城苦丁茶场及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西南桦与高阿丁枫不同混交模式的生长量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0年生前,西南桦的胸径较高阿丁枫速生,林木的平均胸径西南桦大于高阿丁枫;11年生后,林木的平均胸径高阿丁枫大于西南桦;(2)10年生时,普文林场混交林的西南桦和高阿丁枫胸径生长一致(11.7 cm),西南桦树高超出高阿丁枫树高3.0 m。说明混交林中西南桦为早期速生树种;幼林阶段,西南桦和高阿丁枫胸径于不同的时期呈现错峰生长。同时,西南桦和高阿丁枫的地理分布、立地的生态适宜条件和林学特征等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树种在适宜的混交模式下属混交匹配的树种。建议采用非均匀密度控制混交,以实现2个树种的良好生长和长期混交。  相似文献   

16.
采用7种不同配比的容器基质(其中包括2种有不同比例马尾松树皮粉组成的基质)进行西南桦容器苗培育试验,用不同基质的苗木平均地径、苗高和容器重等指标对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的平均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生长均达到显著差异;G处理(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育苗效果最好,其次是E处理(黄心土75%+松皮粉25%)、F处理(黄心土50%+松皮粉50%),D处理(黄心土50%+泥炭50%)育苗效果最差。建议在西南桦生产育苗过程中使用适当比例的松皮粉作为容器苗基质。  相似文献   

17.
西南桦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桦不同密度6a的试验结果显示:西南桦属速生树种,人工林初期生长很快,树高生长(1 5年生)达1 22 1 90m,胸径生长(3 6年生)达1 12 2 91cm。密度对树高生长有影响但不显著,而与胸径生长呈显著负相关。最大和最小密度林分间平均胸径相差2 88cm,3m×3m林分比1 5m×2m林分林木生长量高32 3%,比2m×2m林分高28 4%,比2m×3m林分高11 6%;单株材积生长与密度亦呈负相关关系,其关系式可用V=ax-b来表示。而林分蓄积则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密度大林分蓄积量高,反之则小。随林龄增长,不同密度林分间蓄积差异逐渐缩小。要培育中大径材的西南桦人工林,造林密度不宜大,可考虑采用2m×3m及3m×3m的株行距。  相似文献   

18.
西南桦人工林的林木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7和16年生西南桦人工林林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林分林木个体间胸径的极差分别达8.30 cm、13.60 cm和15.00 cm;7年生林分林木个体间的材积极差为0.13692 m3。聚类分级结果,4、7和16年生林分林木的组间胸径极差分别达6.17 cm、12.82 cm和12.90 cm;7年生林分林木的组间活立木蓄积量极差达45.86012 m3/hm2。揭示了用实生苗营造的西南桦人工林其林木个体间强烈分化及其早期表现的客观存在,据此提供了对西南桦进行遗传改良和早期优良无性系选育的信息,同时也预示着西南桦无性系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粤西地区西南桦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粤西地区27个3 a 生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进行调查测定,分析其生长和干形因子的差异,应用相对排序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初步筛选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27个西南桦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冠幅和干形等级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均值分别为4.96 cm、4.32 m、2.58 m 和1.78;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8.86%~40.88%,重复力为0.08~0.24。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 FB2、A13、B1、Q2、Q4和 FB4共6个生长较为迅速、树干通直且较为圆满的西南桦优良无性系,其胸径、树高和冠幅均值分别比群体均值高7.62%、8.08%和5.50%,其干形等级值低18.87%,这些无性系可在粤西、桂东等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