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庆兰 《吉林农业》2007,(12):17-17
保护地辣椒的栽培方式主要有日光温室冬春栽培和大棚春提前栽培。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一般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甸育苗,翌年2月上甸定植;大棚春提前栽培,定植时要求10cm地温稳定在12~15℃,定植时间单层覆盖大棚在3月中下旬,多层覆盖大棚在3月上甸左右,这两种栽培方式均以早熟为目的,生长前期低温弱光,生长后期是光照强,温度高的夏季,气候条件变化剧烈,应选择抗寒耐热,适应性强,保护地栽培早熟、抗病、植株整齐、结果期长、高产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一、大棚构建 棚架类型和结构。塑料大棚的类型结构有很多种。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有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3.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棚构建 棚架类型和结构.塑料大棚的类型结构有很多种.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有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生产反季节蔬菜为目的的大棚面积逐年增加.大棚番茄冬春栽培的面积也不断加大。然而.大棚番茄冬春栽培存在棚室温湿度变化大、品种不配套、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造成栽培难度较大、番茄产量低且不稳.影响了大棚栽培效益的发挥。追溯问题根源,品种不配套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栽培类型和季节 温室或大棚茄子栽培的类型大体可分为春茬栽培、秋冬茬栽培、冬茬栽培和冬春茬栽培等。目前以春茬栽培和冬春茬栽培为多。  相似文献   

6.
冬春大棚黄瓜栽培的播种期较以往大棚早熟栽培提早1~2个月,使大棚蔬菜可提前80~100天上市,正好供应元旦、春节市场,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钢架蔬菜大棚中采用的“大棚蔬菜—羊肚菌”轮作栽培新模式,充分利用羊肚菌为低温食用菌可在冬春栽培的茬口,避开安徽省东至县冬春低温寡照不利于大棚蔬菜生长的因素,有效提高钢架蔬菜大棚的生产效益。具体阐述了大棚蔬菜和羊肚菌栽培的时间节点和大棚蔬菜的茬口安排及栽培技术要点,重点阐述了羊肚菌栽培技术。对羊肚菌播种时间,栽培种制备,外源营养包的配料及制作置放,播种后大棚内温、湿度及空气质量的调节和出菇期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述。最后对钢架大棚蔬菜周年生产效益及“大棚蔬菜—羊肚菌”栽培模式生产效益进行分析得出,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钢架大棚的生产优势,达到增产增收、降低生产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大棚反季蔬菜深沟养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棚反季蔬菜深沟养水技术原理和意义 1.1大棚反季蔬菜深沟养水技术原理 在温热地区大棚秋延后、冬早蔬菜生产的栽培管理中,有以下3组矛盾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正>西芹是鹿邑县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县城西部任集乡,按照GB/T18404.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现将无公害西芹的生产技术规程简要介绍如下:一、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两种方式。二、栽培季节(一)冬春大棚栽培10—11月以后保护地育苗。(二)秋季露地栽培6月上旬至7月上旬遮阴育苗。(三)春季露地栽培10月下旬至次年1月用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0.
赵统敏 《农家致富》2006,(19):32-33
大棚番茄极早熟栽培也称多层覆盖栽培,是在一般早熟栽培的基础上.利用大棚加小拱棚加草帘、薄膜、地膜的多层覆盖方式,将番茄播种期提前,茬口安排在冬春季节,上市期提前在3-4月。在江淮等地有较大栽培面积,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多品种和超时令蔬菜的需求.又可使菜农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冬春萝卜生产的效果,对浙江省冬春萝卜栽培的4种主要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棚覆盖冬春栽培春萝卜具有时间短、产量高、商品性好、管理方便等优点,缺点是需要大棚设施,投入较大。双膜覆盖栽培效果较好,可利用冬闲田进行大面积生产,但品种选择时仍应注意选用白雪春2号等耐抽薹性好、商品性好的春萝卜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一、选用适合扎赉特旗的优良品种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冬季日光温室栽培黄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适合的有长春密刺、新泰密刺、鲁黄4号等。春季大棚栽培冬春茬蔬菜,要选用早熟、前期耐低温弱光,而后期适应高温环境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合理的栽培模式,可以提高大棚种植效益,本文介绍早熟辣椒—伏菜秧—越冬莴苣高效栽培模式,总结了大棚春提早青椒栽培、菜秧防虫网覆盖栽培、莴笋秋冬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黄瓜是喜温暖、喜弱光、耐湿润、单性结果的作物,比较适于进行大棚栽培,但同时由于大棚黄瓜栽培冬春季节温度低、温差大、不易轮作、高湿度、弱光、缺乏优良抗病品种等原因,导致大棚黄瓜的土传和气传病害、低温高温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均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需要充分了解黄瓜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对大棚的适应性,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提高措施,以期能挖掘出大棚黄瓜的增产潜力,实现大棚黄瓜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15.
龚明香  邢后银  刘先友  李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2):120-120,117
采用合理的栽培模式,可以提高大棚种植效益,本文介绍早熟辣椒-伏菜秧-越冬莴苣高效栽培模式,总结了大棚春提早青椒栽培、菜秧防虫网覆盖栽培、莴笋秋冬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不同茬口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其中以冬春茬萝卜、春夏茬番茄、秋茬黄瓜栽培模式效益最高,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模式1.1冬春茬萝卜:12月将萝卜种穴播于大棚,每穴播种1~2粒,株行距50×400cm。幼苗2叶1心时定苗,每穴留健壮苗1株,翌年3月中旬收获。  相似文献   

17.
黄瓜是大棚栽培中的一种主要蔬菜,本文简要论述了大棚黄瓜冬春茬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材料,研究大棚栽培对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发育期内的生长速度、单果质量增加幅度高于露地栽培,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主要以果糖和蔗糖含量所占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其中苏翠1号果糖含量大棚栽培较露地栽培显著高19.36%(P0.05),翠冠梨大棚栽培较露地栽培显著高17.63%(P0.05)。大棚栽培对砂梨果实酸组分含量影响不尽相同,除莽草酸外,果实有机酸含量及酸组分含量均有显著差异。翠冠和苏翠1号糖酸比大棚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显著高34.47%、44.55%(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为大棚栽培露地栽培,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综合来看,砂梨大棚栽培较为适宜在徐淮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园艺设施主要有玻璃温室、塑料大棚等,指用玻璃、PC中空板、塑料薄膜覆盖,种植蔬菜、花卉等的暖棚。 1 园艺设施类型、结构和投资 园艺设施的类型和结构有很多种,目前浙江省应用最多的是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拱型大棚2种。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瓠瓜、西甜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还有一种小拱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使用。 1.1 竹架大棚以毛竹结构加上薄膜和保温用草帘等覆盖,根据种植蔬菜品种、时期,采用大、中、小棚多种型式。一般大棚宽5~8 m(更宽的可到10 m以上),顶高2~3.2 m,长度50~100 m,每666.7 m2投资1 800~3 000元;中棚宽2.5~3 m,高1.2 m,每666.7 m2投资500~600元;小棚宽1~1.2 m,高0.5 m,每666.7 m2 300~400 元。大棚主要用于秋、冬、春长季节栽培,中、小棚用于秋冬或早春短期蔬菜栽培和大棚内部多层覆盖保温。 1.2 单栋钢管大棚以镀锌钢管结构或镀锌钢管加毛竹片混合结构的大棚,其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大棚草莓、甜瓜、小白菜(一棚三熟)高效栽培模式是苍南县城郊大棚草莓基地主要的种植结构。该模式充分发挥塑料大棚冬春季保温、夏秋季避雨的作用,在草莓收获后种植甜瓜和小白菜,大大提高了大棚的周年利用率,增加了种田效益。据近3年效益调查,每亩草莓平均产量约1400kg,产值8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