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茭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是人们喜爱的水生蔬菜。茭白的采收期为5~10月,正处于蔬菜换季和高温干旱时,售价高,效益好。但是茭白产量高或采收量多时,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完,会很快变青、变老、变灰、糠心或腐烂,失去商品性。因此,储藏保鲜好茭白,对栽培者保产增收至关重要。一、采收和预冷当茭白基部呈蜂腰样、假茎露出2厘米左右时,表  相似文献   

2.
<正>一、仓库堆藏法选择肉质洁白、坚实,枝粗,不过老、不过嫩的晚熟茭白品种,外面要带2~3张保护壳,鞘要削短,剔除青茭、灰茭、老茭、小茭以及断裂的茭白。在运输、储藏过程中防止日光暴晒,进仓库前将茭自在阴凉通风处充分摊晾,然后再摊放在仓库地面上,最多叠放3~4层。此法一般用于采收后分销前,在14~24℃的室温条件下,通常可储藏3~5天,对均衡供应有一定的作用。若在0~8℃的室温条件下,则可储藏2个月。二、室温储藏将采收的新鲜带壳茭白(简称壳茭),选无病虫危害者放入塑料袋中密闭。这种方法在室温下可储茭白7~10天。三、冷凉水储藏选择老嫩适中,肉质洁白、细嫩,坚实而粗壮的茭白,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二级以上危害的春栽茭白田用人工除草的办法需4~6个工,冬季二级以上危害田需6~10个工,所以茭白田内杂草较多时,采取化学除草防除非常必要。原则上,适用于水稻的许多除草剂,一般都适用于茭白田应用。适用于秋季麦田  相似文献   

4.
兵团第七师农业局从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引进莲藕、茭白、荸荠等水生蔬菜及睡莲、花菖蒲等水生花卉共15类30个品种,在兵团第七师进行了连续2年的试种和推广,15大类均引种成功,30个品种平均成活率在92%以上,10个品种经济产量较高。本文重点介绍了适合北疆种植的莲藕、慈姑、蒌蒿、茭白、水芹、荸荠等品种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茭白别名茭瓜、茭笋,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缩根性植物,无性繁殖,是中国江南地区传统的水生蔬菜。茭白以肉质茎供食用,可切片、切丝煮食或炒食,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冷水茭白的栽培受冷水资源局限,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大型水库的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  相似文献   

6.
茭白属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性喜冷凉的水生环境,山区具有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的气候特点,加上冷泉水的灌溉,很适合茭白的生长发育。南方山区冷浸田较多,以前多用来栽种一季水稻,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江西省永丰县利用冷浸低产田发展单季茭白生产,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郎岱镇位于六盘水市东部六枝特区西南部 ,处于北盘江上游 ,平均海拔 1370m ,年平均气温 14 .6℃ ,年降雨14 0 0mm ,其自然环境及气候较好 ,交通方便 ,水资源丰富 ,土壤肥沃 ,很适宜发展水生蔬菜。多年来 ,当地农户具有种植茭白的习惯 ,也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 ,且该地种植的茭白含有对人体具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硒 (0 .0 4 2mg/kg) ,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由于缺乏技术指导 ,出现了品种退化 ,单产和品质连年下降 ,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茭白种植面积由 90年代初的 2 0多hm2 下降到2 0 0 0年的 13.33多hm2…  相似文献   

8.
茭白属我国特产水生蔬菜.在浙江省,茭白是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尤其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浙江省效益农业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来安19     
“来安19”是安徽省来安县农科所采用集团法从“古2086”分离株系中选育而成的中籼品种.株高90厘米,分蘖中等,株型紧凑,  相似文献   

10.
熊飞 《科学种养》2011,(5):24-24
目前,各地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生蔬菜主要有莲藕、茭白、水芋、菱角等。其实,在我国南方,还有一种非常值得开发的水生蔬菜——水芹菜。  相似文献   

11.
蓝山苦瓜栽培技术李党生(湖南省蓝山县蔬菜公司425800)湖南省蓝山苦瓜肉厚,质柔细嫩,苦味淡且有清香。果实长圆筒形,长40~70厘米,直径6~10厘米,单果重1~2公斤。瓜皮白色,有光泽,果面瘤状突起大而密。每株着果多,产量高,是目前国内最优良的苦...  相似文献   

12.
茭白是我市主要经济作物 ,2 0 0 1年全市种植面积 2 0 0 0hm2 ,主要种植品种有“河姆渡双季茭白”、“浙大茭白”等。近几年来 ,在引进茭白新品种 ,推广茭白栽培新技术的同时 ,我们根据茭白利用无性繁殖 ,极易退化分离的特点 ,加强了对茭白品种提纯复壮的技术研究 ,建立了茭白种苗繁育基地 ,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市茭白生产的周年四次精选提纯复壮法 ,有效地解决了茭白的退化分离现象。1 茭白品种提纯复壮方法茭白一般生长周期一年至一年半 ,当年春季种植可收“梅茭”、“秋茭”二季 ,第二年还可收一季“夏茭” ,茭白品种的提纯复…  相似文献   

13.
为给茭白与鸭共作系统中适宜放养鸭密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茭白单作、茭白田放鸭300、375、450只/hm~2条件下茭白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茭鸭共作能显著提高茭白后期叶片数、干物重及产量,并延缓茭白后期叶片衰败。放鸭密度从375只/hm~2增加至450只/hm~2时,茭白后期叶片衰败加快,且茭白产量不再增加。茭鸭共作显著提高茭白蛋白质、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茭鸭共作系统灌溉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水4500 m~3/hm~2时,输入的N、P、K相当于99.75 kg尿素、38.25 kg过磷酸钙和83.55 kg氯化钾的养分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茭白常规种植密度27795株/hm~2,田间适宜放鸭密度为375只/hm~2,可显著提高茭白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茭白瘟病,又叫茭白灰心斑病,是茭白的重要病害,在茭白种植地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30%~50%,严重时可达70%~80%,影响茭白生产。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茭笋。平均气温达20℃时(5月上、中旬)开始为害,温暖、高湿利于发病。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土壤  相似文献   

15.
茭白纹枯病属于真菌类病害,在全国茭白种植地均有发生,由于生产上氮素化肥用量增加等原因,该病发生日趋严重。其主要影响是破坏茭白组织和茎、叶的光合作用,削弱根部吸收能力,降低茭白的营养物质积累,严重时能引起茭白的腐烂、倒伏等。  相似文献   

16.
<正>茭白胡麻叶斑病,俗称茭白叶枯病,由真菌类病菌引起,是茭白生产上发生最为普遍、最重的病害,在茭白整个生长发育时期都有可能发生,以高温多雨的夏秋季发病较重(图1)。尤其是在大棚种植茭白的环境下,病害发生特别严重时,全田茭白叶片变黄枯萎,造成植株在9月提早枯死,影响茭白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眼下,正是茭白即将成熟上市的季节。近期,在茭白产区调查,发现今年茭白锈病发生较重,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导致茭白生长偏弱。当前正值茭白孕茭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影响茭白的产量和质量。现将茭白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茭白锈病主要以病残体上的冬孢子越冬,当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茭白锈菌就会萌发,并侵染茭白。春季在  相似文献   

18.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岳西高山茭白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高山茭白可能的最佳贮藏保鲜措施,采集了安徽岳西高山茭白,研究了赤霉素、苯甲酸钠、茭白专用剂等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其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措施对其贮藏过程中各项生理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保鲜剂处理后的茭白呼吸强度随贮藏天数先逐渐上升,然后快速下降:赤霉素与苯甲酸钠混合液处理的茭白呼吸强度变化最慢,其次是茭白专用剂和赤霉素。所有处理的茭白底部与中部硬度均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其上部基本不变或略微增加;采用赤霉素与苯甲酸钠混合液处理的茭白各部位硬度随贮藏天数的变化小于其它处理。贮藏期内各处理茭白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赤霉素与赤霉素+苯甲酸钠混合液处理的茭白糖含量下降最慢;Vc和蛋白质含量也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赤霉素与苯甲酸钠混合液处理对岳西高山茭白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兰海滨 《作物杂志》2002,18(4):27-28
茭白是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沼泽植物。以其肉质白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污染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但传统的茭白栽培都是采用自然露地生长栽培法。漳州市于1998年开始了兰州3号茭白的反季节早熟栽培的试验,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与露地常规栽培对比,具有品质优、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的优势。目前面积已发展到2137hm2,总产量达10万t,产值超过1.53亿元,成为我市广大菜农收入的主要来源。漳州市位于福建东南部的九龙江下游,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均日照为2206h,年降雨量为1200~1800mm,……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些地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的农田、基本农田里栽植着密密麻麻、参差不齐的各种苗木,窄的30~50米,宽的上百米,随着道路延伸。这种道路绿化20世纪80年代称为"行道树",20世纪末叫作"绿色通道",到了21世纪成为"绿化隔离带"。种植稀的像树林,种植密的像苗圃,有人称它为"苗林"。苗木采购订单来了,苗木在哪儿说来也巧,2月24日开标的雄安新区10万亩造林项目,称"苗景"兼用林建设,招标树种多、数量大,使用的一些树种是米径2~3厘米的苗木,据说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