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蜡螟绒茧蜂对大蜡螟幼虫的寄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蜡螟的低龄幼虫为寄主,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蜡螟绒茧蜂的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蜡螟绒茧蜂一生最多产卵68粒,平均45.85粒。蜡螟绒茧蜂卵产于寄主体内的位置多在1~4腹节;多数在寄主体内只产1粒或2粒卵。该蜂能寄生大蜡螟1~4龄幼虫,但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其选择系数分别为0.35和0.42。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亚致死剂量苏去杆菌蜡螟亚种对大蜡螟幼虫以及幼虫肠道、血淋巴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B.t.晶体处理后大蜡螟整体幼虫和肠道酯酶比活力均下降,同功酶谱无明显变化;血淋巴酯酶同功酶活力及同功酶谱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亚致死剂量苏云金杆菌蜡螟亚种对大蜡螟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结果透明,经Bt晶体处理后大蜡螟幼虫体内和幼虫肠道超氧化物歧化以及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强,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增加一条谱带,但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功谱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亚致死剂量苏云金杆菌蜡螟亚种对大蜡螟幼虫以及幼虫肠道、血淋巴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B.t.晶体处理后大蜡螟整体幼虫和肠道酯酶比活力均下降,同功酶谱无明显变化;血淋巴酯酶同功酶活力及同功酶谱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豇豆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发展迅猛。目前豆类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500hm^2,年总产达50525t以上,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豇豆豆野螟虫在我县呈现加重危害的趋势,影响豆类生产的发展。为此,对此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蜡螟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是蜜蜂的重要敌害之一,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危害尤重。1984~1988年,我们在研究大蜡螟生物学的基础上,根据大蜡螟产卵及幼虫上脾危害等习性,研制成一种阻隔器,安装在蜂箱前、后壁上,控制了大蜡螟幼虫上脾途径,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亚致死剂量苏云金杆菌蜡螟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galleriae)晶体蛋白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蜡螟幼虫经亚致死剂量B.t.galleriae晶体蛋白处理后,中肠糖原、组蛋白及RNA的量均较正常幼虫减少。处理组幼虫整体匀浆物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较正常幼虫低。大蜡螟幼虫经B.t.galleriae晶体蛋白处理后中肠上皮细胞明显空泡化,并发生解体。  相似文献   

8.
9.
茉莉蕾螟的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蕾螟在元江分布广泛,所有种植区均有发生,但寄主专一,仅为害茉莉花一种作物。该虫4~10月为发生为害期,其中7~9月是为害高峰期;卵期3.05d,幼虫期11.95d,蛹期5.05d,成虫期4.95d,繁殖周期为21.05d。饲养结果显示4~10月可繁殖10~11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预测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的发生期并为其田间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方法,测定27、29、31、33、35℃五个温度下大蜡螟幼虫龄期、各虫态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对其发育速率与温度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27~35℃范围内,大蜡螟能正常发育,但低温会使幼虫龄期减少,29~35℃下大蜡螟有7~10龄幼虫,而27℃下,大蜡螟仅有6~8龄幼虫。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低龄尤其1龄幼虫受温度的影响较大,27~33℃下其存活率低于26.06%,当温度为35℃时其存活率高达87.27%。世代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与温度呈负相关,卵期、幼虫期、蛹期及世代发育历期均在35℃降至最小值,分别为5.00、25.90、7.05和37.95 d。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二次回归模型。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大蜡螟卵、幼虫、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1、13.69、19.83和13.19℃,有效积温依次为100.32、514.09、95.13和789.87日·度。雌雄成虫的寿命和雌成虫产卵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  相似文献   

11.
豇豆荚螟又叫豆野螟 ,豆荚野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 ,是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 ,以前是我区蔬菜上的次要害虫 ,但近 2、3a ,随着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菜篮子”工程的实施 ,豇豆荚螟的发生也极著上升成为我区现在的主要害虫 ,并且一直高居不下 ,造成我区豆类作物常年减产 30 %~4 0 % ,严重田块高达 80 % ,在我区蔬菜生产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 ,对我区“菜篮子”工程的进一步深入构成了严重威胁。加上今年气候异常 ,我区豇豆荚螟仍然是一个大发生年。1 发生规律(1)豇豇荚螟在我区 1a发生 5代 ,以幼虫蛀食花、蕾和嫩荚 ,以老熟幼虫或…  相似文献   

12.
番荔枝斑螟是近几年在海南新发现为害番荔枝的蛀果害虫,受该虫侵染的番荔枝被害率高达85%以上。本文报道了该虫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经2 a性诱观察表明,甘蔗条螟在江州区每年发生4代,各代成虫盛发峰期间距明显,初步分析条螟成虫发生期与年初气温有关。利用性诱技术进行条螟发生的预测预报和指导防控,是一项较为成熟有效的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15.
铜仁地区豆野螟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野螟别名豇豆荚螟 (MarucatestulalisGeyer) ,俗称豇豆钻心虫。目前发现有 6种钻蛀性害虫危害豇豆 ,且以豆野螟危害重 ,损失率高 ,是豇豆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约占豇豆害虫种类 30 %~ 5 0 % ,常造成豇豆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近几年来 ,随着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 ,品种的调优补缺 ,大棚蔬菜业的迅猛发展 ,一大批春播、夏播和秋播豇豆基地的形成 ,大大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同时由于种植方式的改变 ,病虫种类也相继发生变化 ,主要体现在 2个方面 :一是常发病虫继续危害 ,新的病虫不断出现。二是主要病虫变为次要病虫 ,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  相似文献   

16.
缀叶丛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汉林 《植物保护》1995,21(4):24-26
缀叶丛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陈汉林(浙江省松阳县林业科学研究所323400)缀叶丛螟LocastramuscosalisWalker,是多种林木的食叶害虫。严重时只见满树丝网,不见树叶,影响树木正常生长。为控制其危害,笔者对其做了观察和防治研究,现将...  相似文献   

17.
18.
水稻大螟为害规律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螟田间分布规律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大螟的趋边集中为害行为.幼虫侵入水稻方式以从剑叶叶鞘缝侵入和从剑叶叶鞘处咬孔侵入为主.幼虫为害水稻造成白穗,随为害茎节的升高而加重,以穗茎节为主,占80%左右,其次是穗茎下第一节.一至四龄幼虫为害均能造成水稻白穗,以二龄为害造成白穗为主,平均为86.7%.据此提出了大螟的测报调查方法,防治时期应在水稻破口期和卵孵高峰期,以及轻发年份田边挑治、重发年份全田用药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水稻栽培方式以及气候改变,水稻病虫害发生模式相应变化。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类"两迁"害虫为害下降,而水稻大螟的发生、为害明显上升,在部分地区其发生程度甚至超过二化螟,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此,笔者开展了安徽省大螟为害情况初步调查,现将其发生概况、产生原因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蜡螟诱集法从土壤中分离昆虫病原真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USINGTHE"GALLERIABAITMETHOD"FORISOLATIONOFENTOMOPATHOGENICFUNGIFROMSOILGAOSongNONGXiang-qunDENGChun-sheng(InstituteofBiologicalControl,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农林害虫的研究和应用,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增强,要求更多更广泛地使用真菌杀虫剂来防治害虫,使研究昆虫病原真菌的工作日益显得重要起来。通常采集菌株的方法是收集自然感病僵虫在室内保湿培养后分离。但寻找僵虫的工作量大,花费时间多且受季节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