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虹旭  杨仲江  王伟  才奎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39-9640,9711
根据2007年7月8日阜新强雷暴天气的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阜新地区位于"丁"字槽交叉处,并不断有下滑冷空气影响,对应地面暖锋南压至该地区,是造成这次雷暴天气的天气背景。闪电发生的位置变化与飑线强回波移动密切相关,速度回波清晰地反映和预示雷达回波的移动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气电场仪、广州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和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等资料,综合分析了2020年9月23日广州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发展演变和大气电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气电场变化曲线和时频谱特征可以反映雷暴的生成、发展和消亡(或远离测站)的过程,电场变化率、频域能量及雷达回波大值区与地闪爆发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电场变化率和频域能量显著增强时,说明雷暴云靠近测站或将有闪电发生。大气电场变化缓慢,电场变化率和频域能量明显下降时,说明雷暴云在消亡或远离测站。综合利用大气电场、雷达以及闪电定位资料等多源数据,分析雷暴天气发生前后的变化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闪电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雷电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7日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强雷暴天气过程,利用MTSAT卫星的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的回波信息以及全国闪电监测系统监测到的闪电资料,结合气象物理参数信息,分析了这次过程中闪电在雷达回波、卫星云图上的表现。结果表明,应用卫星和雷达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闪电发生的时间和位置,从而为雷电的预警提供依据。同时,了解暴雨过程中闪电的频数、分布和极性特征,也有助于分析暴雨的发展过程,预测暴雨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4.
借助雷达、地闪定位系统、强电场法等先进监测设备和手段,利用大量的气象监测资料,系统研究探讨了甘肃地区及周边地区在发生极强降水运动时,天气系统的雷暴特性。结果表明:当日的活动范围内主要有2种不同类型的雷阵雨天气,这些雷阵雨体的混杂也是导致当日兰州市区重复性强降水和大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区域的降雨强度变化和相应的雷达回波强变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回波通常对应强降水速率,而弱回波通常对应极弱的降雨速率。地闪活动则大多发生在雷阵雨运动的中后期、强回波的边缘区域、雷阵雨活动发展方向的最前部,地闪活动和回波强度之间的关联不甚明确。在该市出现极端强降水时发生的雷暴,上部通常为正电荷区,底部则为更高的负电性区。  相似文献   

5.
大连地区雷暴大风探空资料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加密自动站、探空、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11—2016年5—9月大连地区的16个雷暴大风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雷暴大风发生前的探空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特征以及雷达产品识别指标。结果表明,按照雷达回波形态演变,将雷暴大风划分为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单体型和弓状型3种类型,影响大连地区最多的是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型雷暴大风。探空资料方面,单体型和弓状型雷暴大风发生前均显示一定程度的层结不稳定和中等强度对流有效位能,尤其是低层充沛的水汽条件;单体型和弓状型大风均产生在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条件下。3种类型大风的雷达产品特征有一定差异。对单体型雷暴大风的预警难度较大,对弓状型雷暴大风可以做到提前1 h以内的预警。  相似文献   

6.
利用湖北省闪电定位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气象卫星的观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系统形成机理、雷达反射率、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和云图特征等方面,对湖北省2014年8月30—31日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影响下产生雷雨天气,雷雨天气过程发生时间及区域与雷达强回波形成时间和位置相吻合。当区域回波强度大部分在40 d BZ以上,最大达到45d BZ;回波顶高大部分在9 km以上,最大达到17 km;K指数≥36和垂直液态水含量大部分在6 kg/m2以上,最大达到20 kg/m2时,对强对流天气的雷电预报有明确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MICAPS资料、EC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银川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发生在吴忠地区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200 h Pa急流,500 h Pa西风槽、冷涡,700 h Pa切变线、低涡,850 h Pa偏东风以及地面鞍型场是此次降水的有利背景;此次降水以大尺度降水为主,并伴有对流性降水,无雷暴发生。  相似文献   

8.
天气雷达是利用云雨目标物对电磁波的后向散射回波来发现它们,并测定其空间位置、强弱分布,从而了解降水的生消演变和移向移速。实际工作中利用濮阳雷达与安阳自动雨量站资料对安阳回波强度≥30 dbz和20 mm以上降水的雷达回波,在位置与强度上进行统计学的对比分析发现:①安阳回波中心位置在实际降水中心位置的偏西北,距离差5~10 km;②安阳雷达回波中心强度比濮阳弱10dbz左右;③利用濮阳雷达与安阳雷达在重叠区中观测图像的差异,可以识别有些异常传播产生的回波。  相似文献   

9.
张国栋  葛洪燕  杨扬 《北京农业》2012,(18):171-172
2010年5月2日伊犁地区出现持续降水、雷暴较强天气过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系统地分析此次天气中环流背景、物理量场、云图、雷达回波的演变特征。分析得出,这次大降水是西伯利亚至咸海槽区,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之间以南一短波槽这2个系统共同配合的系统性天气;丰富水汽条件并有持续的水汽输送是产生大降水的必要条件;垂直抬升运动与地形的作用是造成这次大降水天气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17-219
选取河南省2018年5月15日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利用ADTD地闪定位系统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分析地闪在该天气过程中的特征、初始地闪发生时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地闪与垂直液态水含量、雷暴顶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闪在随时间的变化中具有多峰特征,整个雷暴过程中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达50.8%;正地闪的突然增加能指示降雹的发生;地闪频数的变化与液态水含量高值区面积的变化趋势较一致;40dBz回波高度与地闪频数的对应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11.
石湘波  张其林  王焕邦  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114-1116,1158
通过对比分析闪电定位、多普勒雷达以及地面大气电场资料,探讨2013年9月14日重大雷灾事故的致灾过程中雷灾事发地的地闪活动和雷达回波之间以及地闪活动和地面大气电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回波顶高从8km达到13km以及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值由33kg/rn。跃升至48kg/m2时,发生初闪;回波顶高的变化与地闪次数的变化呈正相关;回波强度在达53dBz以上后,与地闪次数的变化无明显对应关系;除峰值到达时间不一致外,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与地闪次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地闪次数变化与地面大气电场场强值波动频率基本一致;同一时间不同地面大气电场仪的地面大气电场场强值波动幅度大小可以袁征该时刻发生的地闪与这些地面大气电场仪之间的距离远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固原市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到的2006年12次强降水的反射率因子和雨强关系,即Z-R关系,使用最优化处理法,分别对对流性和稳定性降水进行统计,得出当地参数A、b。实例分析表明,对流性和稳定性降水的回波强度有差异,在作降水量估计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大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装已运行7年,期间,运用多普勒雷达天气资料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通过研究两次大范围稳定性降水的速度场演变情况,得出系统加强、维持、消散的图像特征。这两次降水过程是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大范围降水回波长时间维持与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的结果。其速度场具有混合性降水回波特征,并且在增雨催化阶段表现显著,可以作为该地区增雨作业识别增雨催化的时机和潜力区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山东秋季一次积层混合云云物理结构。[方法]综合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激光雨滴谱仪观测的雨滴谱资料、L波段探空秒数据以及其他常规资料,分析了2009年8月29日积层混合云云物理结构。[结果]这是一次典型的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主体降水持续10 h,雨强最大为6.5 mm/h,一般雨强3.0 mm/h,雨强随时间有明显的起伏变化。雨滴浓度为5~300个,雨滴谱以双峰和多峰型为主。探空秒数据分析的云垂直结构显示,降水云以冷云为主,暖层发展不充分。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整个降水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降水前期、初始、发展成熟和减弱阶段,不同阶段的回波结构明显不同。[结论]该研究为探讨此次降水机制和人工增雨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7月22日锦州东部地区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尺度和中尺度诊断分析。分析发现锦州东部地区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的生成和发展,是其降水强度明显增幅的主要原因,是短时暴雨到大暴雨产生的启动机制。边界层辐合线造成水平场上的强烈风场辐合,增加该地区水汽和能量积聚,并触发该地区强烈的上升运动。另外,通过对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图和径向速度图的分析,发现强回波区和逆风区的存在与强降水有着较好的相关,且逆风区提前于强降水出现,对短时临近强降水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金平  杨荣珍  李国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13-20216
通过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和雷达回波,对2010年7月31日石家庄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强对流暴雨发生前副高长时间控制石家庄市,石家庄市连续多天处在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当中,对流层存在高度的不稳定状况,850 hPa切变和地面冷锋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因素,水汽主要来自低层偏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多普勒雷达观测表明,降水回波强度均在35dBz以上,最大回波强度达到55 dBz,回波顶高度超过15 km。  相似文献   

17.
基于激光粒子探测仪探测结果的Z-I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估测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量。[方法]利用翻斗式自动雨量计观测的雨量和雨强对激光粒子探测仪的观测结果进行验证,在确信通过激光粒子探测仪激光带的雨滴数和雨滴直径的基础上,按年、月、主要降水天气类型分别建立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雨强I、log(Z)-log(I)和雷达回波强度I-Zo的指数关系式。[结果]结果表明,按4种主要降水天气类型建立的Z-I、log(Z)-log(I)和I-Zo的指数关系式拟合率最高,相关系数都在0.96以上,均通过极显著相关性检验,是利用雷达探测的反射率因子(Z)或回波强度(Zo)反演降雨强度的首选。给定回波强度(Zo)后,对应1个最大雨强(Imax)。[结论]利用这种关系,依据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对预警强降水天气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礼斌  郭林  郑礼新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52-6555,6633
采用概念模型预报法,从降水实况、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等方面,对2008年6月12和14日厦门的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场短时强降水过程具有完全不同的天气背景,因而反映大气热力、动力特征的各种物理量表现不同,其雷达回波特征及演变过程也有所不同,说明厦门的两次强降水过程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因此,预报中要结合多种资料准确把握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