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商品瘦肉猪,已成为当代国内外养猪业的主要方向。对瘦肉猪的育种、选种、科学研究和收购销售各方面,都需要实用的瘦肉猪鉴别技术。瘦肉猪的鉴別,是以胴体瘦肉率为主要指标。一般认为胴体瘦肉率在55%以上为瘦肉型猪。瘦肉率的高低,一方而固然决定于瘦肉量的多少,另一方面甽受肥肉即皮下脂肪量的多少所制约。瘦肉量相等但由于肥肉量多,相对地瘦肉率也就降低了。  相似文献   

2.
瘦肉型猪是指商品猪体重达90~110k时,屠宰后,胴体瘦肉率达55%以上的肉猪。如用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公猪或瘦肉猪配套系的终端父本与长本、约本、约长、长约等二杂母猪或瘦肉型配套系的母猪配种,所产的商品猪(包括外二杂商品瘦肉猪)都叫瘦肉型肉猪。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瘦肉型猪猪的主要产品是猪肉。所以,我们常用出肉率多少来衡量一头肉猪的好坏。所谓出肉量,就是肉猪宰杀以后,去掉头、蹄、尾、血、毛和内脏(包括板油和肾脏),所剩下的那部分的重量。如果要具体知道出肉多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退毛后的胴体(即白条分成两半,再把左半片肉分离,将皮、骨骼、肌肉和脂肪,一样一样地分离出来,把肌肉占半片胴体重量的比例叫做“瘦肉率”。胴体中瘦肉率高的猪(占50~60%),就是瘦肉型猪(现在农村饲养的猪,瘦肉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4.
怎样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福建省顺昌县畜牧水产局疗木姬福建省建阳农校汪志铮提高商品猪胴体瘦肉率,是当前养猪生产的重要课题。增加瘦肉生产,改善肉的品质,不但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瘦肉猪的日益迫切的需求,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养猪业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5.
洪学 《湖南饲料》2009,(5):45-46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6.
洪学 《中国猪业》2009,4(11):35-35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目前,农村饲养的商品瘦肉型猪主要是含瘦肉型猪血统的二、三元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变化很大。一般二元杂交的胴体瘦肉率可达52%以上,三元杂交的胴体瘦肉率可达57%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展瘦肉型猪,引进胴体瘦肉率高达80%左右的皮特兰猪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杂种后代外部特征遗传力强。瘦肉率特性遗传力高。较当地对照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且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叫瘦肉型猪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场最先引进的法国皮特兰和比利时长白这二个品种,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体躯丰满,四肢健壮,其胴体瘦肉率高达65%以上,是瘦肉猪商品生产最为理想的公本素材,与国内地方品种二元杂交初探,其胴体瘦肉率可达57%以上.经过饲养观察,适应性强,母性好.目前该场已开始对有关单位提供公猪精液,价格为每毫升2.00元,年内还有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6,(1)
研究测定了黑盖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黑盖猪胴体瘦肉率较高为48.51%,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57和3.52,背最长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比例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较高,分别为79.49%和56.57%。  相似文献   

11.
养好商品瘦肉猪,提高瘦肉率,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因为猪胴体中瘦肉率高低的表现和其它性状一样,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即猪种;外因主要是饲料,饲养与  相似文献   

12.
1选择猪种时,应注意该品种的胴体瘦肉率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胴体瘦肉率遗传力很高,所以,选择胴体瘦肉率高的品种作为种猪,可以显著提高商品肉猪的胴体瘦肉率。猪的品种不同,胴体瘦肉率也不同,从整体而言,国外猪种以及我国的培育猪种的胴体瘦肉率明显高于我国地方猪种,所以选择优良的瘦肉型品种,如杜洛克、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等作为种用,同时加强种猪胴体瘦肉率的选育,可以明显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过分追求胴体瘦肉率会带来一定的负效应,主要是肉的品质和猪的繁殖力会明显下降。因此,在实际生…  相似文献   

13.
商品瘦肉猪酮体瘦肉率(量)估测与肉质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猪胴体瘦肉率(量)估测与肉质评定是发展瘦肉猪生产的重要环节。在测定猪胴体成分的方法中,对整个胴体进行肉、脂、皮、骨剥离或化学成分分析是最准确的方法,但这费时间,耗人力,而且经济损失大。相比之下,用猪易测的活体或胴体性状间接估测体成分的方法较为简单实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间接估测猪胴体成分的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以猪活体超声波测膘和胴体背膘、边膘的测定应用的最为广泛。猪肉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肉质的研究十分重视。人们研究影响猪肉品质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83年黑龙江省科委下达了以东北民猪为母本,杜洛克猪做父本,通过杂交手段以提高商品猪胴体瘦肉率的研究课题,确定的各项指标是:胴体瘦肉率54%以上,肉料比为1∶4.0,达90公斤体重为180—210日龄。我们经过了初试、中试、大试推广,已于1985年底完成了这一研究课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6,(5)
研究测定了巴克夏与鲁莱黑猪杂种猪的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巴克夏与鲁莱黑猪杂种猪的胴体瘦肉率较高为56.88%,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46和2.60,背最长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比例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较高,分别为79.25%和58.64%。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测定了杜长大商品猪的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试验猪的胴体瘦肉率较高为65.82%,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50和3.05,背最长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比例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较高,分别为79.18%和57.52%。  相似文献   

17.
一、目的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是当前猪选育工作的主要方向。但在瘦肉率的实际测定工作中,需要进行骨、肉、脂、皮的认真剥离,每测一次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破坏了胴体的完整性。因此,探讨对猪胴体瘦肉率的估测方法,改革测定瘦肉率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影响猪胴体品质的一些饲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胴体品质大体上包括胴体瘦内率及胴体肉、脂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外向型养猪业的发展.市场对用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并逐渐由原来单纯追求高瘦肉率转为瘦肉率与肉脂质量并重。胴体品质受遗传、饲料、性别、生长阶段、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对胴体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一些影响猪胴体品质的饲料因素。  相似文献   

19.
提高瘦肉率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的瘦肉率是指瘦肉量占其胴体重的比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在遗传学上有两个性状影响着瘦肉率,即背膘厚和眼肌面积.不同品种的猪的瘦肉率不同,瘦肉型的瘦肉率要比肉脂型猪的瘦肉率高.一只肉脂型猪不可能通过外部因素如饲料等使之达到很高的瘦肉率,不管饲料怎样,瘦肉率的变化仍在其品种的瘦肉率变化范围内.因此要解决瘦肉率,首先要通过遗传育种育成高瘦肉率品种猪.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中,猪的遗传改良注重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忽视了肉质性状的选择,在一些瘦肉率高的猪种,劣质肉的比例不断增加,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国外在遗传育种、动物生理生化、肌肉组织化学、肉类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对劣质肉发生的遗传机制和消除办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丹麦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