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雄性不育剂对农田害鼠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山西五台县研究了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以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为优势鼠种的农田害鼠群落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投放试验药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害鼠的雌体繁殖率在逐渐减少,亚成体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农田害鼠群落的种群密度下降了63.49%。说明该药剂可在较长时间内控制害鼠种群的繁殖,抗生育的综合效果显著;在农田的适口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可在农田大面积使用防治害鼠。  相似文献   

2.
0.2%莪术醇饵剂防治农田害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鼠用植物性不育剂0.2%莪术醇饵剂对以大仓鼠、黑线姬鼠、褐家鼠等为优势鼠种的农田害鼠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区鼠密度的校正控制效果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高,亚成体下降明显,雌成鼠怀胎率及胎仔成活率下降,抗生育效果显著;害鼠对0.2%莪术醇饵剂取食适口性好,没有人、畜、禽误食及天敌2次中毒现象,说明0.2%莪术醇饵剂是一种生物环保的农田害鼠不育剂。  相似文献   

3.
对2012年投放"雷公藤甲素"颗粒剂的农田害鼠群落次年的恢复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投药区的雌体繁殖率为26.67%,而对照区的雌体繁殖率为53.85%,比对照区降低了50.47%,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投药区和对照区的害鼠群落密度也有显著差异,对害鼠密度的控制率可达到67.64%。说明该药剂至少2 a内可以控制害鼠群落的繁殖和密度,抗生育的综合效果显著。建议在使用抗凝血杀鼠剂降低害鼠数量基数的基础上,使用抗生育剂达到长期、持续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1986~1991年江都县农田灭鼠主要使用的药剂是慢性抗凝血剂敌鼠钠盐,累计用药789.30kg,防治30.62万公顷次.试验药效为89.48~96.66%,大面积防效在70.60~84.30%.农田鼠密度(夹夜法,下同)由1986年的15.20~18.90%降至1988年的5.10%,以后又连续3年控制在1.58~2.85%之间,成为江苏省田鼠低密度县.实践证明,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控害优势明显.但是,慢性抗凝血剂虽然灭效高、控效长,但因死鼠高峰出现偏迟,且鼠多死于洞内,群众对其直观效果有误解.加之耗粮多达每公顷2.25kg,组织大面积防治活动有难度.而优良的急性灭鼠剂因灭鼠快、见效早、耗粮少,既能弥补慢性鼠药之不足,也较符合群众心理,但急性鼠药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某些弱点.为趋长避短、优势互补,我们使用急、慢性药剂,结合江苏省农田害鼠种群生态及控制研究计划,于1992年3~9月开展了甘氟与氯鼠酮交替使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克鼠星1号的防鼠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现场适口性试验和灭鼠效果测试,害鼠对克鼠星1号的摄食系数为0.95,现场灭鼠效果达95.45%。用中毒鼠尸对鸡、猫、狗进行饲养,均无二次中毒现象发生,试验对象体重变化与对照无差异。采取强迫取食,非靶动物取食克鼠星1号后,均发生了呕吐反应,但无中毒死亡现象,说明克鼠星1号对非靶动物安全,无二次中毒现象。在大面积灭鼠中,克鼠星1号对鼢鼠、田鼠、家鼠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53%,86.68%,98.93%。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害鼠、害兔的预防与抗旱造林结合起来,2000-2005年在吴起、甘泉、千阳、麟游、永寿和淳化6县,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150~200倍液药泥蘸根技术进行了田间大面积造林推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97.8%。比对照提高了16.9%。定植2 a林木保存率平均达到96.3%。比对照提高了30.2%。定植1 a内药剂对干旱、害鼠、害兔平均预防效果在90%以上;定植2 a内药剂的平均预防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7.
醋酸氯地孕酮与炔雌醚复合物对鼠类繁殖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酸氯地孕酮与炔雌醚复合物具有抑制雌性鼠类生殖的作用,对室内实验种群的有效控制时间为3个月。口服该复合物10 mg/kg 1次,完全抑制了雌鼠1个月的孕育行为,第2~3个月的怀孕率分别下降75%和66.7%,6个月后种群规模比对照组减少80.3%。采用间隔3个月饱和投放1次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农田害鼠的数量,平均鼠迹指数比化学灭鼠区下降37.0%。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灭鼠药剂散投影响防效,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有效控制农田害鼠,2014年首次在崖城镇坡田洋试行毒饵站防治法。前期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监测结果为31.8%,属大发生。后期采取0.05%敌鼠钠盐毒饵站药剂防治,首次投药后第24d,监测鼠密度为8.2%,防治效果达74.2%,取得一定的控制效果,为今后开展农田害鼠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沙鼠、子午沙鼠、三趾跳鼠是准噶尔盆地荒漠灌木梭梭林的主要危害生物,植株被害率上升率达11.45%。利用毒饵增效保护器投放克鼠星饵料和雷公藤甲素饵料,植株被害率下降率分别达到57.9%和57.8%;在自然灭洞率年度变化均值23%左右的情况下,克鼠星饵料防控区灭洞率年变化均值达到33%左右,雷公藤甲素饵料防控区灭洞率年变化均值为62%左右。利用药剂饵料防控荒漠鼠害,可在局部区域快速、持续、有效的降低害鼠密度和种群数量,减轻荒漠植被受侵害程度,其不足之处是投资投劳量大,一次防治需连续2~3a,防控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绿僵菌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以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和害虫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指标评价了绿僵菌不同使用浓度和使用次数组合对香蕉假茎象甲种群的控制作用,建立了使用浓度(XA)、使用次数(XB)和干扰控制作用指数(Y)之间的回归模型:Y=1.349 9-0.101 8 XA-0.090 3 XB.并以害虫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指标(I)小于1为标准,明确了8×107 mL-1使用3次、8×108 mL-1使用2次和8×108 mL-1使用3次,香蕉假茎象甲种群数量将持续降低,其中以8×108 mL-1使用3次的干扰控制作用指数值最小,为0.173 3,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自主研发的蛇形管毒饵站的使用效果,于2007年7月在哈尔滨市民主乡高玉环屯水稻田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样地中的毒饵站平均毒饵消耗量的下降趋势符合y=5.169 3e-0.0685x,R2=0.984 5;在对照中平均饵料消耗量增长趋势符合y=1.820 7e0.027x,R2=0.966 7。说明在处理样地中的毒饵消耗随着害鼠数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少,对照样地中害鼠对毒饵站中的饵料选择性增加,使饵料的消耗量逐渐增加。夹夜结果为处理平均捕获率为2%,对照平均捕获率为11.33%,防治率为82.35%,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克鼠星1号防治甘肃鼢鼠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克鼠星1号是一种新型无公害慢性成品灭鼠剂,室内试验对甘肃鼢鼠的杀灭率为100;大田试验,夏季对甘肃鼢鼠的防治率为80.7,春、秋季防治率在89以上.成本低,无二次中毒,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在同等条件下,防治成本比鼢鼠灵低36.9.适口性好, 摄食系数为0.95~1.28,是一种理想的防治鼢鼠的化学灭鼠剂.  相似文献   

13.
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10~2011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3个,捕获鼠类12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4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吻合。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数为24.80只,前2~3个月的捕鼠数明显多于后5~6个月的捕鼠数。对玉米地、水稻田害鼠的控制效果为53.13%。TBS技术在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并可用于开展鼠种普查和鼠情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围栏捕鼠技术对鼠害的控制效果,以西瓜为诱饵作物在水稻区进行了围栏捕鼠试验,捕获黄毛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36只,鼠害控效19.09%,水稻每667m2增产7.96%,每667m2成本降低50%,具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临海市1985—2004年农田鼠情监测情况,阐述了农田鼠类种群结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农田鼠类运行的四个阶段特征以及长期运动规律,创建了鼠类种群数量变动的Logistic模型:Y(t)=22.8818/(1 0.1038e0.2219X)、X={1,2,3,……,n}。提出了以农田生态调节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为重点、推广群众性测报防治为关键、改进药物灭鼠技术和因地制宜分类做好防治为保障的持续控制技术。2000—2004年推广应用面积8.04万hm2,将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将农田鼠害率持续控制在0.5%以下。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鼠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 ̄1993年作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地12块,对6种经口化学毒饵进行了毒饵适口性,毒饵剂型和不同投饵量的野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区大面积鼠害控制中,应用经口毒饵控制鼠密度,首选毒饵为敌鼠钠毒饵,从而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面积鼠害防治提供了1种省时,省料的控制鼠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给雷山县鼠类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雷山县1985—2011年农区鼠情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雷山县农区鼠类隶属1目(啮齿目)2科(鼠科、仓鼠科)7种,其中,褐家鼠、黄胸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住宅区总鼠数的52.54%、29.49%,合计占82.03%;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优势种,分别占稻田、旱地耕作区总鼠数的71.67%、49.89%,合计占60.67%。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稻田、旱地耕作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复配高效灭蟑胶饵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粘捕法进行现场蟑螂密度测定,现场施用复配高效灭蟑胶饵,观察施药前后蟑螂密度变化,评价杀灭效果。[结果]蟑螂种类均为德国小蠊,并且操作间中蟑螂密度最高。施用该灭蟑胶饵后,蟑螂平均在1.25 min就可以寻找到食物并且在6.50 min出现中毒现象,19.50 min后死亡;施药8 d后,灭杀率达80%以上;60 d后灭杀率达95%以上。[结论]该胶饵1次投药后对蟑螂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使用方便、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皂荚化学成分及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管和圆形滤纸预试法研究表明:皂荚乙醇提取液中含有酚类物质、皂甙、黄酮、甾体(或萜类)、糖、 多糖(或甙类)和强心甙等成分。对小鼠(Mus musculus)活性测定表明。乙醇提取液在饵料中的含量为15%时, 小鼠的平均食毒量为20.80g/kg,对小鼠的毒杀率为80%;饵料中皂荚样品的含量为15%和10%时,小鼠的平 均食毒量分别为17.15g/kg和19.80g/kg,对小鼠的毒杀率分别为90%和100%;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基本 包括了皂荚杀鼠的活性成分,且适口性较原粉为好;以家鸡(Gallus domestiaus)为供试动物进行二次中毒试 验,试验过程中无鸡的死亡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有选择摄食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黄胸鼠入侵山西并形成种群,成为山西省一些地区的重大害鼠。以捕获于山西省长治市的黄胸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选择摄食量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对各种饵料的日均摄食量为14.0 g,其中,对小米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其他饵料的摄食量。研究结果可以为山西省的黄胸鼠防治工作提供饵基选择、投饵量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