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介绍尤溪红茶采制工艺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的技术参数,总结尤溪红茶的初制加工技术,以期进一步开发优质尤溪红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公司选育的"三系"迟熟杂交籼稻,于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3年引进尤溪高海拔山区种植,表现植株较大、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等特点。主要介绍了中浙优8号在尤溪高海拔山区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福建茶叶》2013,(5):57-57
尤溪历史悠久,是朱熹故里,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种茶制茶的历史更是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宋朝。从宋朝开始,尤溪农民就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饮罢方舟去,茶娴袅细香”,这是朱蒜在《茶灶》中的斗茶品茗诗句。近年来,尤溪茶业从种植到制作、营销、  相似文献   

4.
高香“尤溪红”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溪红茶"在省名优茶鉴评活动中异军突起,以"花果香、品种香"的品质特征成为我省红茶的后起之秀。本文对形成"尤溪红"特有品质构件作了剖析。认为,优越的生态环境、选择特定的良种、采摘细嫩原料(采摘单芽为主)以及精湛加工技术等是形成"尤溪红"特有香型的综合因素,并对制作技术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尤溪绿茶玉湖春是以近年引种的龙井43、中茶108等优良品种为原料,自主创新工艺生产的卷曲型绿茶,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丰富了尤溪绿茶品种,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正为做好2021年度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下称"体系")年度工作任务,2021年8月3日,体系主管单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徐建清科长、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研究员、植保岗位科学家刘国坤教授、栽培岗位专家工作站章清杞副研究员等一行6人前往尤溪综合试验推广站进行尤溪联合梯田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探索及产品开发调研。  相似文献   

7.
正尤溪红产于福建中部的朱熹故里,系采摘茶树单芽,按工夫红茶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紧细。油润、金毫显,汤色橙红明亮,香气鲜活、持久、显花果香、品种香;滋味甘甜、醇滑,叶底全芽匀整、软亮,已成为闽红之极品茗中新秀尤溪红  相似文献   

8.
尤溪位于闽江右侧,是闽江流域的一级支流,流域包括永安青水、槐南、德化县的五个乡、大田县十五个乡(除挑源、上京两乡、镇外)、及尤溪全县,计四县(市)卅八个乡、镇,历史上有种茶习惯,是目前我布主要茶区之一。现就其今后发展,论述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优2155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质早熟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中优2155在尤溪进行烟后杂交稻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沈奇是尤溪红茶三大品类之一,其制作上有别于传统的工夫红茶,适制品种选择少毫或无毫品种,萎凋过程中融入了乌龙茶的晒青和摇青工艺.本文介绍高香型沈奇红茶的加工技术,以期规范沈奇红茶加工技术与推广,提高尤溪红茶整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Ⅱ优明86为对照,恒优178、广优772等8个杂交中稻为参试品种,在尤溪同一生态条件下进行产量、适应性、抗逆性等大田生产试验。通过试验表明广优772、赣优671、恒优178、Y两优58-6等品种适合尤溪较高海拔的中稻区域种植;春优84、浙优18、农两优3135、Y两优676等品种在高海拔中稻区域种植,品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尤溪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山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嘉靖《尤溪县志》记载,“茶课钞二十五锭一贯一佰六十文”,说明明代我县茶叶就已单独形成相当规模的行业。清乾隆、民国《尤溪县志》都有“茶产二十都二十三都者佳”的记载,华口水仙茶在国内曾拜封贡品。近年来尤溪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把它作为农业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推进,目前全县茶园面积73856亩,总产量6565吨,产值7770万元,尤溪针螺茶的开发成功,每年新增利税2300万元,至今已有52个茶产品获得省以上名优奖。  相似文献   

13.
尤溪主要以生产卷曲型绿茶为主,常见的有尤溪针螺、曲螺等。近年来,由于扁形茶特色明显,外形扁平,光滑匀直,锋苗显露,色泽黄绿,油润,滋味醇厚,香气浓郁,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受到了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各地纷纷开始炒制扁形茶如尤溪扁针、金眉、香芽、七香玉针等。扁形绿茶炒制是凭一双手在一口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掌握了熟练技艺的制茶师,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扁形绿茶,其中色和形都主要取决于炒制工艺。  相似文献   

14.
对自然分布的尤溪苦茶4个区域37份单株进行主要滋味物质检测及苦味评价,参照食品感官分析中排序法检验和定量描述能力检验对主要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和筛选,获得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评价人员7名.滋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尤溪苦茶的生化成分和苦味具有多样性,赤墓村苦茶苦味程度较高,没食子酸、EGCG、ECG等酯型儿茶素以及可可碱含...  相似文献   

15.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尤溪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茶树受害后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本文将几年观察调查情况进行总结,以其指导生产上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邱秀丽 《中国马铃薯》2007,21(4):249-250
<正>马铃薯新品种"紫花851"是三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04年冬引进的冬种作物,全市年种植面积1.14万hm~2。该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在我市尤溪、大田等县进行无公害高产栽培生产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坂面乡简介     
《茶叶科学技术》2008,(1):F0002-F0002
坂面乡地处尤溪西南部,是两市(三明、泉州)三县(尤溪、大田、德化)交接毗邻之地,206省道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属中高海拔地区,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70m.乡内蓬莱山(海拔1288.7m)、罗汉山(海拔1287.5m)两座高山对峙,玉溪河从两山之间由南向北纵穿而过。辖区面积42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8167户,总人口3.6万人。全乡土地面积5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6万亩。  相似文献   

18.
T优5537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培清 《杂交水稻》2005,20(2):27-28
2002-2004年在福建尤溪、松溪和泰宁制种T优5537共111.6 hm2,平均单产2.95 t/hm2,最高单产4.95 t/hm2.初步掌握了新组合T优5537双亲特性及作早稻、中稻和烟后稻制种的特点,提出了高产制种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Ⅱ优127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1]。2003年起在沙县、泰宁、永安、建瓯等地示范试种,在尤溪作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2004年开始在福建省大面积推广,该组合表现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米质较优、稳产性好等优点。2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尤溪县发展红茶的自然、生态、资源等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尤溪红茶在政策、资金、技术、质量、销售和品牌等六个重点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