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尾松人工幼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13a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表明,红壤地区施P肥有利于马尾松幼林生长,但产生肥效迟(施肥7a后产生显著效果),施N、K肥对促进马尾松幼林生长显著影响,过量还会产生负效应。施N、K肥会促进林木分化,施P肥则能使林分结构均一,经偏相关分析表明,P元素是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要因子,肥效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增闪持续性。施肥量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30、30kg。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人工中龄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3a的观测资料表明,在红壤地区施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施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最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240、65kg。其中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12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P1水平分别为6.1%,15.0%,12.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人工中龄林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8年马尾松中龄林施肥试验观测资料表明,平衡施肥效果优于施单种肥料,施肥8年后最佳处理12(N2P2K)树高、胸径、蓄积比对照分别高11.5%、15.6%、13.0%。肥效有一定时效性,肥效显著时可掩盖林地本身质量对林木生长影响,但后期肥效减弱时立地条件仍是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磷肥有利于马尾松菌根菌硬皮豆马勃菌繁殖。  相似文献   

4.
于宁乡、湘乡、道县选择18、19、21年生的马尾松人工中龄林,对其间伐与施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与施肥1年后,缩短了轮伐期1~4年。宁乡试验点胸径平均增长了2.26 cm,较对照的增长量大1.89 cm,平均增长率达15.44%;单株材积平均增长了0.023 2 m3,较对照的增长量大0.014 8 m3,平均增长率达19.72%;单位面积材积平均增长了0.267 5 m3/667 m2,较对照的增长量大0.256 1 m3/667 m2,平均增长率达2.82%;胸径增长量和单株材积增长量均以保留密度为50株/667 m2的处理最大,而单位面积材积增长量则以保留密度为70株/667 m2的处理最大。湘乡试验点的单株材积增长显著,平均增长率达62.65%;道县试验点的单位面积材积增长显著,平均增长率为5.29%。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是:密度、施肥方式和区组间的胸径增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密度×施肥方式和施肥方式×区组对胸径增长的交互作用也达到了极显著;单株材积增长量在密度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单位面积材积增长量在施肥方式间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中龄林马尾松细根生长动态的影响,结合根系与固土作用的关系,阐述施肥对细根固土作用的调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细根生物量及形态指标均表现为夏季(8、9月份)最高,冬季(11、12月份)最低,施P肥或者NPK肥合理混施可促进细根生物量及根长等的生长状况,并延长细根生长时间,且在夏季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在马尾松中龄林下,通过施用P肥及NPK肥合理混施调控细根的生长,增强其固土效应。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不同密度中龄林施肥经济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选择18年生的马尾松人工中龄林,间伐后对其进行施肥试验,施肥后连续2年对试验林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并分析施肥后的经济收益。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马尾松中龄林施肥1年后,经济收益均为负值;施肥2年后,密度为750株/hm2林分的经济收益为负值,但密度为900株/hm2和1 050株/hm2林分的经济收益均为正值。不同密度林分施肥1年和2年后较对照平均单位面积材积和木材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均随着密度的加大而增大。木材经济收益在年度间差异极显著,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年度间与密度间交互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杉木人工幼林施肥效应初报刘宝财(江西省遂川县五指峰林场343909关键词:人工林施肥效应杉木马尾松马尾松、杉木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五指峰林场从80~90年代中期营造了大量人工杉木、马尾松林,两个树种造林保存面积占林场人工林面积的70%以...  相似文献   

8.
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立地指数为16的杉木中龄林林地上进行的施肥试验表明;12种配方施肥方案中以N1K为最佳施肥方案,其蓄积增益最高,达38.01m^3/hm62,经济了好,内部收益率32.93%,投入与产出比为1:5.0;其次是P1K,虽然蓄积增益为29.04m^3/hm^2,但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收益率达31.33%,投入与产出比为1:4.4;N2P2K蓄积增益较好,但投入成本较大,影响效益,从总体来看,中龄林施  相似文献   

9.
对中亚热带黄红壤上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中龄林的需肥规律、不同施肥配比对杉木径级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施肥配比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氮肥肥效最显著,单施N2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40.9m3/hm2;磷肥肥效较明显.单施P2O54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31.0m3/hm2;而单施钾肥肥效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明显低于N,NP,PK和NPK肥,尤以处理N2P2K,即每hm2施200kgN,200kgP2O5,200kgK2O为最优,可增加蓄积49.1m3/hm2.以经济效益而论,较好施肥方案为N1(即施肥量为100kgN/hm2),N2(200kgN/hm2),N1p1(100kgN/hm2.100kgP2O5/hm2),N1K(100kgN/hm2,200kgK2O/hm2)和P1K(100kgP2O5/hm2,200kgK2O/hm2),其内部收益率达15%以上.沟施与撤施肥效差异不大.合理的施肥方案可提高杉木大、中径材比例.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幼林进行施肥试验,初期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单施磷肥效果次之,单施钾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氮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应予多施。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人工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人工林施肥试验,表明在Ⅲ类地,适量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可促进幼林树高、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分析马尾松林外内小气候特征,为其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依据。利用马尾松人工林内外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比较两站点的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外气温、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的差值均为白天大于夜晚,马尾松林白天具有更好的降温和增湿作用;2)马尾松林内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分别比林外空旷地低1.1℃、2.8℃,年均空气相对湿度比空旷地高4.7%,林内高湿日数多于林外空旷地,而低湿日数少于空旷地;3)林内外月均气温、空气湿度差值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4)林内外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日变化相似,土壤温度越向下振幅越小。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木荷混交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南方立地条件差的低丘岗地,营造马尾松纯林易遭病虫危害,水土流失严重,林地肥力降低,难于成材,为此,对江西高安县9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叶面积、根系、土壤、植被、病虫害、枯落物、水土流失、小气候等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树高、胸径、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分别比纯松林大30 9%、31 7%、10 7%,生物量是纯松林的2 24倍,枯落物是纯松、荷林的3 37、1 96倍,病虫害的株发生率、水土流失、小气候等的改善均优于纯松林。松 荷混交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低丘岗地上值得推广的优良针阔混交类型。在生产上,建议进行株间、行间或小块状混交,或星散状混交,马尾松、木荷混交比例为5~3∶1,初植株行距为1 2m×1 2m、1 5m×1 5m或2m×2m,密度为4440~6944株·hm-2。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横县国有镇龙林场马尾松2年生、11年生、13年生、16年生、24年生和50年生人工林替代其演替进程,对马尾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中物种数量的变化是伴随着阳性先锋物种的衰退和中生性顶级植物的发展,物种数量在演替前期(2~16年)迅速增加,在16年生林分达到高峰,随后(16~50年)逐步降低。(2)在乔木层,马尾松纯林首先演替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再演替为针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林下灌草层首先被阳性植物占据,其后逐步被常绿植物替代;在50年生马尾松林,藤本植物物种数明显增高。(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林龄的增大呈升高的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先升高(2~13年)后降低(13~50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演替前期逐渐升高,到16年生马尾松林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优势度指数在幼龄林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均匀度指数则随着演替进程呈升高的趋势。(4)草本层各项指数变化规律都不明显。本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生态功能量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5年生马尾松造纸工艺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树高受造林密度的影响较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平均胸径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单位面积的材积、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综合林分生长、生物量结构和经济效益等因素,马尾松造纸工艺林造林密度3333株/hm2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林信良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54-55,72
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在标准地中选取拟赤杨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生长对比方式分析拟赤杨在马尾松人工林中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环境条件下,15年生天然下种的拟赤杨比17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平均胸径大60%,平均树高高38%,平均单株材积大3.2倍,在林分中表现出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