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6,(6):87-88
株两优831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金华市康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杂交早稻新组合,于2016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高产抗病,谷粒较圆、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宜作加工储备用粮。  相似文献   

2.
株两优1号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株1S与自选恢复系天恢1号配组育成的早熟高产两系杂交早籼稻新组合,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在优化栽培和常规栽培条件下,以硫包衣尿素(SCU)为供试氮肥,研究了节氮栽培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氮20%(纯氮用量142.5 kg/hm^2)基本不影响水稻干物质生产,与不节氮对照(纯氮用量180.0kg/hm^2)产量差异不显著;节氮40%(纯氮用量105.0 kg/hm^2)在优化栽培条件下,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下降,减产显著。节氮栽培技术应主攻有效穗数,兼顾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4.
株两优831是用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金0831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籼新组合.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金华母本机插秋季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株两优831是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金华市康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杂交早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总结其在浙江省的示范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3份水稻材料,分析了其在旱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生育期变短,株高逐渐变矮,单株分蘖量减少;JZ-1、JZ-3、JZ-5三份材料理论产量均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抛物线趋势,在播种量200 kg/hm~2条件下达到最高值,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长、穗实粒数与千粒重小幅上升总体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
两优9168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HD9802S与恢复系R168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籼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倒、熟期早等特点,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早籼稻株两优1号在赣南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株两优1号系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株1S和恢复系天恢1号选配而成的高产杂交早籼稻新组合,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文介绍该组合的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杂交晚粳稻八优52在杭州市免耕直播栽培,6月初至6月中旬播种,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播种量在19.5-25.5kg/hm^2范围内,播种量越少,产量越高。八优52在杭州市免耕直播栽培,播种期安排在6月上旬,播种量控制在19.5-22.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准两优4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准S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常规早籼品系中品4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籼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杂交晚粳免耕直播栽培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杂交晚粳作免耕直播栽培,播种期从5月25日到6月9日,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播种量从18.75 kg/hm^2到11.25 kg/hm^2,播种量越低,产量越高。从本试验看,杂交晚粳嘉乐优2号在嘉兴南湖作免耕直播栽培,以5月25日播种、11.25 kg/hm^2播种量时产量最高,说明杂交晚粳在一定范围内必须早播、稀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分蘖强和穗型大等优势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粳秀优5号作单季免耕直播栽培,每667m^2播种量在0.5—1.5kg间,随播种量增加单产递增,生产成本相仿,纯收益递增;但每667m^2播种量超过1.0kg,单产增幅趋小。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6,(5):86-87
株两优47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江大学利用株1S作母本与自育恢复系R4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15年10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直播条件下播种量对不同千粒重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直播条件下播种量对不同千粒重杂交稻产量形成特点和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以雅5优2199(小千粒重)和内6优103(大千粒重)为材料,于2017年采用人工撒播栽培方式在四川德阳进行不同播种量(7.5、15.0、22.5、30.0、37.5 kg/hm~2)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杂交稻产量影响显著,有效穗数和干物质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每穗粒数呈下降趋势,播种量对结实率、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影响不显著。雅5优2199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播量为22.5 kg/hm~2的处理最高,达10.86 t/hm~2,较播量为7.5 kg/hm~2的处理增加了20.53%,差异显著;内6优103产量以播量为37.5 kg/hm~2的处理最高,达10.82 t/hm~2,较播量为7.5 kg/hm~2的处理增加了11.20%,差异显著;2个品种在15.0、22.5、30.0、37.5 kg/hm~2播量时,处理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千粒重杂交稻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产量和种子成本,小千粒重杂交稻的适宜播种量为15.0~22.5 kg/hm~2,大千粒重杂交稻的适宜播种量为22.5~3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在常规栽培和优化栽培模式下,分别设置施氮量折合成纯氮0,105,142.5,180 kg/hm2的4个缓释氮肥用量处理,研究了缓释氮肥用量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栽培模式下,各施氮量处理的产量均高于相应的常规栽培处理,其中纯氮用量142.5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而常规栽培各处理的产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优化栽培和常规栽培模式下,各时期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均以施氮量180 kg/hm2的处理较高;施用纯氮142.5 kg/hm2的处理乳熟期-成熟期叶片中能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有利于延缓水稻功能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种量对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直播杂交稻在不同播种量下的生长与产量表现,以杂交稻隆两优1212、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人工撒播栽培方式进行不同播种量(11.25,22.50,33.75 kg/hm~2)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3个品种的产量和成熟期干物重表现为增加趋势;不同播种量主要通过调节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来影响产量。与中播种量处理相比,高播种量处理产量增加幅度较小,而用种量大幅增加,综合产量和种子成本,杂交稻直播栽培的播种量以2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水稻直播是一种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粤西直播稻区开展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习惯法和“三控”法)和播种量(2.0、3.5、5.0、6.5、8.0和10.0 kg/667 m2)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法施肥相比,采用“三控”法施肥的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分别降低20.1%和5.1%,但每穗颖花数增加31.6%,稻谷产量增加11.3%。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有效穗数从304万/ hm2增加到464万/hm2,每穗颖花数从112.09个降低到81.90个;稻谷产量以播种量为3.5 kg/667 m2的处理最高,达6.66 t/hm2。综上所述,华南直播稻生产应选择每穗颖花数多、收获指数高且千粒重大的品种,播种量3.5 kg/667 m2,采用“三控”法施肥。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垄畦栽培、抛秧栽培、全程覆膜栽培、直播栽培、常规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CK)相比,垄畦栽培分蘖成穗率高,LAI适中,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产量结构协调,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高;抛秧栽培分蘖速率较快,分蘖和有效穗较多,齐穗期LAI较大,氮肥利用率较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直播栽培生育期明显缩短,LAI小,干物质积累量少,较对照减产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两系杂交稻Y两优5866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了3种栽培密度 (每667m~2插2.0万丛、1.43万丛、1.22万丛、)对Y两优5866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Y两优5866的有效穗数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每穗总粒数、结实率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下降,而不同栽培密度对Y两优5866的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栽培密度过低或过密,产量均降低,每667m~2栽培密度为1.43万丛(20.0 cm×23.3 cm)的产量最高,为615.33 kg,较2.0万丛(16.7 cm×20.0 cm)、1.22万丛(23.3 cm×23.3 cm)分别增产3.36%、15.81%,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1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株两优15(株1S/H9815)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叶型好、生长势强、耐肥抗倒、熟期落色好、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