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透水性铺装结构对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建立了透水砖铺装物理模型,采用四种不同道路结构形式,进行了模拟降雨条件下雨水入渗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降雨强度1小时41.54mm和2小时83.08mm的情况下,三种透水砖铺装处理地表径流量均为零,不透水砖铺装(对照)处理发生地表径流,下渗率的大小与铺装结构的透水性程度 成正比;在1小时107.17mm的降雨强度情况下,透水砖铺装模型一(基层结构自上而下为1:4干硬性水泥砂浆2cm、级配碎石23cm)入渗效果最好,地表径流量最少。在以上三种降雨强度情况下,地基土壤含水率变化快慢依次为模型一〉模型三〉模型二〉模型四,箱底排水早晚依次为模型一〉模型三〉模型二〉模型四,说明模型一处理水分下渗效果最好。在现代园林中,采用透水砖铺筑各种场地和路面,增大透水透气面积,可以有效缓解不透水硬化地面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透水砖铺装系统是现阶段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透水铺装系统技术之一。为了充分认识近年来我国透水砖的发展状况,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透水砖制备的材料与性能及其在控制径流和削减污染物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及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理论导向下的滨水景观建设已成趋势,以环城水系滨水景观为例,主要从铺装及附属工程、树池、植被地形3个可行性措施进行探究。通过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的透水面层铺设达到缓解植物生长的硬底化问题;按照国际通用规格要求扩大场地内植物种植池以增加雨水滞留空间;创建适合呼和浩特市环城水系具体施工要求的渗透型凹地形景观,实现包含覆盖层、蓄水层、种植土、砂土层四部分的简单型的植草沟、雨水花园、绿地滞留带。以期上述措施能够在环城水系景观营建及优化中普遍实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更多适合呼和浩特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我国建设无废城市号召建设海绵城市,以垃圾焚烧飞灰替代部分胶凝材料与矿渣、偏高岭土、脱硫石膏与钢渣、碎石为骨料采用冷固法制备了环保透水砖,分析了粗细骨料体积比、颗粒级配、水胶比、飞灰参量等因素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粗细骨料体积比为1.4、颗粒级配为DP3(钢渣细骨料2.36~4.75 mm、粗骨料粒径4.75~9.5 mm)、水胶比为0.26、飞灰参量为20%在4 MPa压力下成型其透水系数3.93 cm2/s、抗压强度32.53 MPa、抗折强度可达4.01 MPa,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将飞灰替代部分水泥制备透水砖,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新型园林透水景观铺装材料“生态透水景观材料——天然彩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主干道树池中的应用。探讨“生态透水景观材料——天然彩石”的特性、养护与维修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园林绿化中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长春市园林绿地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及途径,介绍了下凹式绿地、透水性铺装、雨水蓄水池等雨水利用方式,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雨水利用方式设计及铺装材料的选择,可以充分实现园林绿地雨水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全新理念,对城市的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且能够应对雨水可能为城市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以张家口市城市水文为背景,探讨了该市基于海绵城市概念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方面的水文效应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木材流体渗透理论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木材流体渗透理论研究现状,从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主要类型与流动理论、流体在木材内的主要流通通道及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的主要理论与试验方法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概述,提出木材流体渗透性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试验观察应采取更先进的手段,动态观察流体尤其是液体渗透木材的整个连续过程,并构筑更合理的木材流体简化结构渗透模型,以较少的参数反映更完整的流体渗透途径;理论研究应借鉴木材干燥过程中应用较成熟的传质传热模型,建筑多孔材料如水泥、石、砖等的渗透性研究,土壤流体渗透性及地下石油流体渗透性研究方面应用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并拓宽木材渗透性的研究对象,建立符合木材非稳态渗透实际过程的二维或三维理论模型,以更逼真地模拟木材流体渗透过程;2种方法结合起来,定性和定量完整描述木材流体渗透机制.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如何利用好全球现有水资源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综述了“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背景和应用现状,并着重分析了透水铺装系统中透水混凝土的优劣性和制备原理及工艺。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相较于传统混凝土,在牺牲部分强度的情况下,透水性和生态功能得到大幅提升,是透水铺装系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广州市黄花岗公园内使用架空式通透铺装和传统封闭性铺装的透水透气性和其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含量和酶活性指标,综合对比分析两种铺装对其下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架空式通透性铺装的环境效益优化设计及其在园林建设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架空式通透铺装的结构更有利于透水透气,且易于养护,能改善铺装周围土壤对天然雨水的透水保水性能,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效养分利用率高,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多,土壤生物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吴军霞  曹军 《绿色科技》2014,(3):223-224
分析了芜湖市园林绿地灌溉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节水型植物的选择与配置、雨水回收利用、灌溉方式改进、透水性铺装材料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芜湖市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的可行性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适于我国北方的雨水利用景观,通过调研以及多学科综合分析,在充分考虑雨水因素的前提下,遵循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艺术性原则,提出邢台市东三环景观的设计构思、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完整的雨水利用景观策略,形成景观明渠、下凹绿地汇集,雨水花园、人工湿地、透水铺装渗透过滤,旱溪、植草沟进行传输,蓄水模块和景观水体进行贮存利用的完整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经计算,该系统平均每年可收集雨水12 882.29m~3,创造价值51 529.16元,且对于增加生物多样性、调节城市小气候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城市园林中透水砖的设计与施工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透水砖在设计使用的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为透水砖的使用和养护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在2016年1月、3月和5月对绿地微气候环境的气象数据进行定量监测,探讨绿地在冬春季的温湿度调节能力。结果表明:绿地的温湿度调节能力具有较显著的季节性差异,1月份的降温增湿强度最为明显,5月份次之,3月份表现则较一般;不同景观类型的微气候环境温湿度调节情况也有差异,水边的样地降温增湿效益最大,其次为绿地和有透水铺装的样地;但是1月份的温湿指数要明显低于3月份和5月份,人的体感为冷、不舒适。该研究对于绿地在改善南京冬春季节的微气候舒适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园林》2009,31(3):80-80
北京市园林绿化中将推广使用生态透水砖。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知。“会喝水”的生态透水砖正式通过专家成果鉴定.今后有望在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停车场等路面进一步推广应用。生态透水砖的透水率在95%以上,它能截流大量地表水。因为有着特殊的结构,铺了透水砖的路面雨水能迅速透过地表。渗入地下,有效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园林砖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园林砖在景观铺装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景观铺装园林砖的选用原则,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城市水土保持的作用就是保水保土,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以西安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水土保持的措施,包括应用透水铺装材料,城市绿化过程中优先选用乡土树种,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市场》2010,(4):104-104
专利号:200910063441.5透水蓄水砖是一种多孔隙结构、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建筑用砖,有透水、保水及装饰等功能。这种砖以窑法磷酸尾渣为主要原料,加入硅酸盐水泥,混合均匀,再加入水、粘结剂和增塑剂,在模具中成型,经养护后得到。  相似文献   

19.
周曼 《绿色科技》2022,(8):117-119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为例,对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污泥通过多级热解碳化技术后制透水砖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污泥减量88%,余下的灰渣可作为生产透水砖的原材料,实现了污泥零排放;热解碳化装置的运转可全部依靠污泥热解碳化自身产生的热量来维持,无需外供热能;制备的透水砖性质稳定、强度达标、透水性好;有能量可循环利用、无害化彻底、资源化程度高等显著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北京集水型公园绿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园林绿地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集水型公园绿地途径,包括:铺设生态型透水地面、收集道路雨水、收集公园建筑物顶的降水、收集和利用公园大型广场雨水以及利用山坡绿地、微地形绿地、公园林地进行雨水收集。对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式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